2024年3至6月立法院運作相關剪報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4年7月9日 (二) 11:04由譚翰駿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總覽(依日期):

----------2024-07-09----------
  1. 罷免要身分證影本? 民團:舊石器時代爛方法
    • 國民黨和民眾黨推動修正選罷法,要求罷免連署附身分證影本,遭台灣公民陣線等團體批評視人民意見如糞土,恐使民眾個資外洩給詐騙集團,並指出有二萬多筆詐欺案與身分證影本有關。
    • 賴中強指出,罷免連署附身分證影本是刁難罷免、助長詐騙,並強調行政院2019年提案被否決,是因其增加個資外洩風險且實益有限。他主張改由戶政事務所建檔,供本人查詢是否遭冒名。
    • 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以原住民投票權益包裝排案,被批評暗渡陳倉。洪申翰則表示,罷免連署附身分證影本會導致個資外洩和詐騙,讓民眾不敢參與連署,是閹割公民權。
    •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國民黨不應將原民投票權益和罷免門檻議題並置,犧牲原民權益,也不應破壞召委排案權力,應公開討論提高罷免門檻議題,不應迴避民意檢驗。


----------2024-07-08----------
  1. 荒謬法案!極惡立委!
    • 批評立法院內的一些立委提出的法案和行為,認為他們對台灣的民主和憲政體制造成威脅。
    • 中國以「懲治台獨」為藉口對台灣發動法律戰,而部分台灣立委也對台灣內部發動法律戰,損害民主制度。
    • 藍白陣營立委濫用權力,試圖通過修改憲法訴訟法和阻斷大法官任命,削弱憲法法庭的作用,進一步擴權。
    • 提到藍委翁曉玲等人提出的修改憲法訴訟法案,以及可能阻撓新大法官的任命,導致釋憲案無法通過。
    • 藍白立委還試圖修正選罷法,提高罷免門檻,剝奪人民的罷免權。
    • 特別批評藍委陳雪生、陳玉珍提出的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認為此法案會引進中資,危害國家安全。
  2. 連署應附身分證影本 實在沒道理
    • 國民黨立委提議修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要求罷免連署時附上國民身分證影本。民進黨立委批評此舉提高連署難度並增加個資外洩風險。國民黨立委牛煦庭則認為現行的抄寫方式同樣有風險。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回顧2019年行政院提案修正公投法時,附身分證影本的要求曾遭到反對並被取消。他認為,連署方式的改變應該從下一屆開始適用,以避免立委修法保護自己的嫌疑。
  3. 從死人連署公投 談國民黨的浮動標準
    • 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在推動選罷法修法後,面臨民意強烈反彈,撤下高爭議性的「提高罷免案通過門檻」案,並要求連署人檢附身分證影本,增加連署難度,以減少造假。
    • 二○一八年國民黨發起多項公投案,廣泛出現「死人連署」,例如「反深澳電廠」、「反空污」及「反核食」等公投,均有大量不實連署,成為其增添民意正當性的方法之一。
    • 國民黨立委面對連署不實被揭發,批評中選會刁難,並反控告時任中選會主委,駁斥民進黨提出的公投法修正案,稱其擾民及干擾連署,與其所謂「鳥籠公投」信念相違背。
    • 國民黨對制度的立場充滿利益算計,缺乏嚴格學理依據與一致性。他們要求罷免連署附身分證影本,但對於公投連署卻不嚴謹,應先為過去公投連署造假向社會大眾道歉。


----------2024-07-07----------
  1. 危機也是不容錯過的契機
    • 恐懼是強烈的情緒波動,常被媒體和出版商利用來吸引注意力。這種情緒被認為可以販賣,但在政策制定中會影響決策者的判斷力。
    • 優秀的領導者能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如林肯和小羅斯福總統,他們利用危機推進自己的願景,實現國家的繁榮和安全。賴清德總統應效仿這些領袖,利用當前的困境推動積極議程。
    • 賴清德總統面臨立法院政治對立和北京壓力,但他應抓住機會推進改革,如促進住房可負擔性、改善子女撫養和高齡人口長期照護、解決薪資停滯、支持創新和研發等。
    • 在兩岸議題上,賴清德應展現穩重和有原則的立場,避免激化局勢,並推動台美貿易談判及半導體產業壯大,以強化台灣的國際地位和安全。
  2. 解決能源問題 在專業、共識與執行力
    • 加強節約能源教育:呼籲仿效過去的環保教育經驗,從小培養節約用電的習慣。
    • 全面建置智慧電網:提升電網韌性和用戶節能自主性,台電智慧電網全球排名第二,但目前效果有限。
    • 調高大戶電價及差別訂價:提高用電大戶電價和尖峰離峰差別電價以促進節電。
    • 繼續補助家電汰舊換新及太陽能板安裝:鼓勵節能家電和太陽能板的安裝。
    • 雙北市需加強太陽光電發展:提高雙北市的太陽能發電量。
    • 在科學園區推動公共運輸及高乘載專用道:減少上下班交通擁堵和能源消耗。
    • 發展低耗能產業:推動精準醫療、資安和影視等低耗能產業。
    • 立委應審查台電等國營事業預算及督導其節能減碳:加強對國營事業的監督。
    • 首都圈不宜設置核電廠:強調核電廠應避免設在高人口密集區,以保障居民安全。


----------2024-06-16----------
  1. 國會擴權覆議案21日表決 民團號召「青鳥」19日起重返立院
    • 國會擴權法案,立法院廿一日將就覆議案進行表決。台灣公民陣線等民團宣布從十九日起至廿一日連三天,號召「青鳥」重返立院集結。民團代表許冠澤表示,此次集結除了反國會濫權,更重要的是,要拒絕讓其它民主倒退的法案踐踏台灣民主。
    • 國會擴權法案覆議案決戰日程底定,立法院十九、廿日將邀行政院長卓榮泰列席全院委員會說明,廿一日院會進行記名表決。台灣公民陣線新北工作隊副隊長許冠澤受訪表示,民團將於週三起,連三天號召「青鳥」重返立院集結,呼籲台灣社會繼續關心。
    • 台大歷史學系大四學生張維媖表示,她支持行政院提出覆議案,因為這就是民主機制,也強調自己會到場集結,「期中考結束了,沒什麼理由不去」,上街頭可能無法讓藍白回頭、讓覆議案通過,但這些聲音可以支持執政黨繼續做正確的事。
    • 台大法律系大二學生許祐嘉認為,集會遊行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藍營擬動員「藍鳥」赴立院外集結此舉「正當性不足」,因為這些國會職權修法就是藍營搞出來的,現在卻要動員群眾,「這很奇怪,為何不是在立法院內就將法條疑慮對外溝通清楚」。


----------2024-06-13----------
  1. 國會改革法案 需要增補而非推翻
    •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質詢市長蔣萬安關於立法院制訂國會改革各法案的問題,已違背議會自訂之法規,屬於「不當質詢」的範例,唯主席也沒有依法制止。
    • 本案更彰顯國會、乃至各級議會必須改革,落實質詢的既有法律準則,更要充實不足之處;經由立法權獨立,提高質詢雙方素質,增強政府治理能力。
    • 國會改革法案,就立法院第二屆後客觀歷史紀錄,應是朝野各黨最能歡喜合議的項目。不幸變成黨爭,每次朝野易位,許多人立場立刻翻轉,無法成為公共政策。賴清德核可國會改革案覆議案,期望只是一次性的政治表態,應盡速回歸初心,不要再發起無限輪迴的鬥爭。
    • 媒體只報導了「國會五法」中新增與修改的法條,忽略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原有第三章《聽取報告與質詢》規範了質詢的限制,尤其第廿七條:「質詢事項,不得作為討論之議題。」亦即質詢事項是「事實的有無」與「如何處理事實」,不是討論、倡議、與事實無關的評論。這有助於確保質詢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避免質詢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
----------2024-06-11----------
  1. 新道開通 舊路蕭條/花東錢坑三法為帶來錢財或災難?
    • 根據二○二三年底的統計,花蓮縣的人口約卅二萬,台東縣的人口約廿一萬,分別約佔同期台灣人口兩千三百萬的一.四%及○.九%,所以平日搭交通工具赴花蓮及台東者主要為觀光客。
    • 據花蓮縣政府觀光處統計二○二三年遊客共一千六百九十八萬餘人次,只有三百萬人次住宿,不到總人次的兩成。但一千六百九十八萬餘人次是以各景點人次重疊計算,例如一個人到了五處景點,計為五人次。若假設有一半旅客住宿花蓮,則每年至花蓮觀光的旅客預估約六百萬人,平均一天約兩萬人。
    • 花東交通三法施行後將對目前搭乘觀光巴士或開車經由三大路線的人數有排擠的效應(例如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北宜公路及北部濱海公路的使用者大幅減少)。以平均每天兩萬人次的旅客數,使用花東交通三法方式的人數扣除仍使用觀光巴士或開車經三大路線的人數後,是否足以讓花東交通三法的支出回收?
    • 台灣東部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會地帶,因此地震較為頻繁,花東交通三法的工程品質能否承受此項災害?今年四月三日的一場地震,震掉了花蓮的旅客人數,花東交通三法未來能否承擔類似的問題?
  2. 覆議案進入攻防黃金週》賴明下動員令 兵分3路訴諸民意
    • 藍白強推「國會擴權」法案,行政院提覆議案呈請總統賴清德核可,立法院會最快十八日表決。面對緊接的議題攻防黃金週,兼任黨主席的賴清德將在明天中常會下達動員令,全黨兵分三路擴大社會溝通、訴諸民意,盼在野黨懸崖勒馬。
    •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參酌專家及民團意見,並前往立法院國民黨團、民眾黨團拜會,窮盡一切可能後,決定遵循程序正義拍板提出高難度覆議,過程中賴總統與卓揆密切聯繫,掌握相關動態。
    • 行政院會六日提出覆議案後,先是民眾黨團批評政院七條覆議理由造謠,網路社群隨即大量出現不尋常hashtag,洗版「#行政院帶頭造謠」;從民調分析更發現,多數民眾不清楚「國會擴權」的修法爭點與覆議案緣由,意味全新議題戰場已開啟。
    • 由於立法院應於覆議案送達十五日內做成決議,民進黨內評估,藍白為避免超過十五日時限,可能趕在十八日召開立法院會表決,時間非常急迫,執政黨必須把握未來一週黃金關鍵期展開論述行動。
    • 賴清德明將在中常會下達全黨動員令,目前規劃兵分三路,首先是透過地方黨部及黨公職的全台宣講行動強化接觸第一線民意,再者是青年部規劃民主營隊等活動擴大青年溝通,第三則是最重要的網路社群。
  3. 青鳥再起? 經民連:取決藍白願對話程度
    • 政院上週針對「國會擴權」法案提出覆議案,待立院收到覆議案後,若未於十五日內做成決議,原決議失效。經濟民主連合副秘書長許冠澤表示,經民連是否會採取相對應行動,以及相對應行動的層級,取決於藍白在覆議期間願意對話的程度。
    • 許冠澤表示,經民連非常理性地拋出訴求,前幾天也對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覆議期間應該舉辦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講清楚這段時間大家質疑的爭議內容,提案方要有回應,對法案品質的提升才有助益。
    • 經民連也請求韓國瑜與「反國會濫權行動」公民團體代表會面,討論立法院應如何重建國會「合議制」的程序正當性,堅守「民主程序保護少數」原則,與不違背「立法程序最低程度審議」原則。
    • 許冠澤受訪表示,韓國瑜方面目前沒有回應,他們希望韓院長不要漠視民意,與他們見面,並回應經民連先前提出的五項訴求。本屆國會任期還有三年多,希望立法院不要因為這次衝突,造成往後所有審議都變得要吵架。
    • 傅爭議多 藍委抱怨連連
    •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二月就任以來爭議不斷,從要在立院會期中召開臨時會、花蓮震災仍訪中到廢監院主張被黨中央打臉等,招致藍軍抱怨連連。有國民黨立委直言,他已經看清傅的政治格局,接下來傅要推動的花東交通三法,他會拒絕背書。
    • 有國民黨立委表示,從推動國會改革法案時,黨內就有許多不滿,認為沒有急迫到成為優先法案,壓縮到其他民生重要法案的時程,而國會改革法案的最終版本,是傅崐萁、翁曉玲和黃國昌討論後提出的「再修正動議」。
    • 有國民黨立委為傅崐萁緩頰,認為擔任總召就是眾矢之的,藍營過去最被詬病的就是不夠團結,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接下來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對每個地方縣市都非常重要,除了黨內要團結,也要繼續與民眾黨合作,讓福國利民的法案順利通過。
    • 國民黨團推動的「四○三震災重建條例草案」,要求政府編列一五○億元特別預算支應災民救助,傅崐萁曾喊話,一定要在五月底三讀通過,但至今仍未在院會處理。

五月底修法的國會擴權法案,引起毀憲亂政爭議,傅崐萁還喊出要修憲廢監察院,但馬上被國民黨中央打臉,指五權分立是國民黨的長期主張。

----------2024-06-10----------
  1. 配合減碳 電費擬分「艙等」計價
    • 為協助企業減碳並提升國際競爭力,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後就提出「電力分艙」的構想,如同高鐵票價分出「艙等」的模式,未來台電將依據不同屬性的電力,定出不同價格。
    • 經濟部已責成台電研議推出新的電力方案,在一般電力及綠電外,另外提供低碳電力(綠電加上燃氣發電的組合)選擇。
    • 經濟部說明,承諾RE一○○、對綠電有硬需求的企業,可額外加價採購綠電;在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下,承受碳稅壓力的廠商可參考「RE五|十低碳電力」,其中有加入部分比例的綠電,因此價格比目前平均工業電價略高;一般民生可使用價格最低、排碳係數較高的電力。
  2. 台電強調,目前還在前端規劃,因該方案涉及台電的電力排碳係數計算、環境部的碳費計收方式,且低碳電力還需符合國內外相關認證,因此較明確的方案內容及時程規劃,後續還會與環境部研商出妥適作法才發布辦理。


----------2024-06-08----------
  1. 數發部喊設南北AI園區 兩週後改口「虛擬」
    • 台灣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上任後宣布打造南北兩地的「AI生態園區」,但兩週後改口為「虛擬園區」,具體運作方向尚在討論中。黃彥男曾表示,設立AI生態園區是為了吸引國內外新創在台深耕,並有機會選址於高鐵站附近。
    • 數發部改為「虛擬園區」的原因在於軟體業重視人才而非廠房與辦公室,遠距上班已是常態,新工業區對軟體人才吸引力低。因此,數發部不計劃投資新產業園區的硬體建設,而是優先投資算力和伺服器等資源。
    • 軟體產業人士對虛擬園區的運作模式表示疑問,認為產業更在乎實際能獲得的幫助。立委賴瑞隆則認為台灣需要實體的AI生態園區,南北兩地的園區逐漸成形,由政府引導實體聚落會更有效果,虛擬園區恐難達預期效果。
    • 賴瑞隆推測,數發部改為虛擬園區可能因各縣市積極爭取設立地點,政治因素影響決策。他建議數發部再考慮實體園區的設立,因為南北兩大科技聚落將成形,符合未來趨勢。
  2. 國民黨版財劃法 財政部試算出爐》高市僅增330億 陳其邁連說7次「很不公平」
    • 國民黨提出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經財政部試算,高雄市與台南市的統籌分配款增幅最少,僅約254億和330億元。高雄市長陳其邁批評該草案忽視土地面積及老年人口結構,認為這對中南部縣市「很不公平」。
    • 陳其邁指出,國民黨版本排除土地和人口老化因素,對台北市以外的其他四都都不公平。以高雄市為例,其土地面積是台北市的十一倍,偏鄉地區需要更多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高雄市和台南市的老年人口較多,長照和醫療衛生預算也隨之增加。
    • 陳其邁強調,僅用人口因素而不考慮人口結構、土地面積和區域均衡發展,對中南部縣市非常不公平。他呼籲調整分配比例,否則像台中、高雄、台南和屏東這些幅員遼闊的縣市將面臨不公平的待遇。
    • 陳其邁認為,現行的統籌分配款做法較為公平,中央按照公式分配,並通過專案補助或計畫型補助,補足建設和社會福利支出較多的地區。他強調,如果只用人口因素來分配,將對花東、屏東和高雄等面積較大的縣市非常不公平。
  3. 國民黨版財劃法 財政部試算出爐》彰縣暴增443億 縣長王惠美︰修法是大補丸
    • 立法院近日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依國民黨版本試算,彰化縣將暴增四四三億元,增加金額僅次於新北市。
    • 王惠美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已經喊了二十多年,六都和縣市財源分配不均是事實,二十幾年來城市的變化相當多,現況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很多資源都集中在六都,其他縣市都苦哈哈。
    • 王惠美說,這對六都以外的縣市來說,是很重要的救命財源,是重要的大補丸,尤其彰化縣是百萬人口縣市,支持國民黨版本方案,縣府才有更多經費來做更多福利,像是六都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健保費都由中央支付,彰化縣不是二等公民,修法挹注縣市財源是有必要的。
  4. 藍委提救國團條款 綠營甲動擋下
    • 立法院民進黨團昨天在院會報告事項時,提議將國民黨立委游顥提出的「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第四條及第三十四條條文修正草案」退回程序委員會,現場無異議,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退回程序委員會。
    • 民進黨團在院會前一天發出強制甲級動員令,國民黨團則未動員,因此現場未提異議也未表決。
    •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直指,國民黨立委意圖修法替救國團解套,但民進黨的立場是,不公不義的黨產不能借屍還魂、重蹈覆轍。國民黨無法面對違背社會民意的提案、自知理虧,想要護航救國團的政治目的未能遂行,可見社會公民力量無比強大。
    • 游顥則說,民進黨團惡意將黨產條例中「還救國團公道條文」採突襲方式退回程委會,非常惡劣。民進黨不敢讓此案送交委員會公開審查,讓公益團體受到侵害一事,攤在陽光下討論,讓社會大眾公評,偷襲行徑更宛如小偷強盜。


----------2024-06-07----------
  1. 要五毛給一塊
    • 國民黨與民眾黨提財劃法修正草案,財政部試算,國民黨版本須增加釋出五七七七億元,遠高於地方政府要求增加的金額,例如連江縣希望增加五億元,國民黨版卻多給五十四億元,「要五毛給一塊」。
    • 在野黨以中央與地方稅收七十五比二十五不合理為由,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要求回到精省前的六比四。然而,藍白只提統籌稅款,不提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款。
    • 立院財委會日前審查財劃法修正草案,國民黨召委羅明才點名縣市代表上台要錢,結果在部分縣市獅子大開口的情況下,合計要求二五七五億元,遠低於國民黨版的五七七七億元;其中,台北市希望多給二百億元、藍版給了三七七億元,苗栗縣要百億、藍版給二百億元。
  2. 藍版財劃法試算 新北暴增619億最多
    • 藍白陣營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財政部試算若依國民黨版本,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將暴增至9876億元,增幅達141%,中央需釋出總計1.4459兆元,占總預算歲入的一半,嚴重削弱中央財政,影響國防、社福及重大建設預算。
    • 按國民黨版試算,新北市增619億元最多,其他如彰化縣、台中市及屏東縣也分別大增443億元及400億元以上,各縣市財源大幅增加。若以增幅來看,連江縣增幅最高達834.6%,其餘多數縣市增幅在1至8倍之間。
    • 修法後,22縣市中18個縣市自有財源占歲出比率超過100%,部分如宜蘭、苗栗、基隆及嘉義市更超過130%。這可能導致地方擴張支出及浪費,影響財政紀律,出現各地「蚊子館」層出不窮的情況。
    • 行政院長卓榮泰與民進黨立委餐敘後達成共識,行政院與民進黨團暫不提財劃法修正版本,不宜倉促修法,需同時檢視地方自治事項,避免政治意圖操縱地方對中央的財源需求。
  3. 國會擴權法案 有違反憲法、侵害人權之虞 窒礙難行 政院7大理由提覆議
    • 立法院五月廿八日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相關函文前天送抵行政院,政院以七大理由認定條文窒礙難行,火速於昨天行政院院會通過覆議案,晚間並送達總統府,總統賴清德最快今天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
    • 行政院長卓榮泰本案經研議,有違反憲法、民主程序、法律正當程序、侵害人權之虞。政院做為最高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有責任捍衛憲政秩序、守護人民的基本權利。
    • 憲法規定,立法院須在十五天內作成決議。總統若近日核可並移請立法院覆議,國民黨團可能在下週二程序委員會提出議程,安排十四日或十八日表決。


----------2024-06-06----------
  1. 朱談花東三法:應有取得共識的過程
    •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提議的「花東三法」引起黨內外爭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花東三法有其必要性,但應該在取得共識後再推動,並多與社會溝通,不同意見需多討論後再形成政策。
    •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透露,朱立倫私下表示「花東三法」已遭到批評,推動困難,黨團討論後認為不必在七月十六日前強行通過。黨團大會決定每個法案需達成共識,尊重不同意見,優先順序可以調整。
    • 李彥秀指出,花東三法需要在財務、工程和環評三大可行性評估下進行,建議先排交通委員會、公聽會,並請專家學者背書。如果專家認為可行,再進一步推動,例如花蓮快速道路已有共識,可以先做。
    •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花東三法中的環島高鐵和國道六號困難度高,需多年環評。花東快速道路經交通部多次可行性評估,約需二千多億元,相對可行。他建議花東三法可以分開通過,從簡單的開始做。朱立倫強調,任何重要建設法案需尋求共識,並提供環境、財務等可行性意見給立院黨團。
  2. 黃國昌:花東三法應個別細緻討論
    •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態度近日出現改變,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昨也表示,這三部法律本就應該個別、細緻地討論,強調民眾黨團從未把三部法案綑綁在一起。
    • 針對外界認為相對較可行的「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黃表示,他們反對用特別預算的方式,應編入一般的公務預算,並嚴守財政紀律,也不可以設立基金。
    •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表示,任何交通建設都必須要經過充分討論,並進行環評、可行性評估,國發會與交通部應提出整體規劃,具體如何實行,請民進黨務實理性地討論,一條一條評估。
  3. 修財劃法 藍營擬月中送出委員會
    •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舉行財劃法修法公聽會,多數與會縣市代表希望擴大統籌稅款規模。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財劃法旨在調劑財政盈虛、均衡區域發展,財政部對修法持開放態度,聽取各方意見,預計下週邀地方政府討論。
    • 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主張營業稅全數歸地方,分配比例為五十%依營利事業營業額分配,另五十%納入統籌分配。同時保障教育、社福與基本設施的一般性補助款不低於所得稅與貨物稅的十%,避免中央請客、地方買單。新北市財政局長陳榮貴希望中央將精省前的十五%財源還給地方。
    • 高雄市財政局長陳勇勝指出,各縣市有不同區域特性,建議納入淨零減碳、社福支出、農地面積等指標。台南市副秘書長殷世熙強調南科產值應算在台南,呼籲遵守財政紀律的縣市應多補助。
    • 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認為財劃法未隨地方行政架構調整,地方財政自主需考慮收支平衡,建議財劃法與地制法連動修法,設置撥款委員會避免政治分配。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強調修法需顧及地方均衡發展,避免擴大差距。
    •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財劃法修正草案是國民黨全力推動的法案,要求中央政府將精省後多拿的財源還給地方。台北市長蔣萬安呼籲中央釋出更多財源,以幫助地方財政發展,指出中央國稅收入成長104%,地方稅收僅成長13%。
  4. 煮沸山川重創國庫
    •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在花蓮宣稱,花東三項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將在七月十六日前通過,遭到批評。這些條例若強行通過,將嚴重影響台灣自然環境和國庫,並可能引進中國資金掌控台灣交通經營權。
    • 行政院和民進黨團對傅崐萁的提案表示高度警惕,認為傅推動「國會擴權法案」是手段,真正目的是花東三法。這些法案預計耗資超過兩兆元,背後的利益巨大,引發學者、專家和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
    • 花東三法在委員會僅用十一分鐘通過,遭批評草率。民進黨和環保團體認為這些法案缺乏專業評估,可能對環境和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傅崐萁提案稱採BOT模式引進外國資金,但被質疑是自欺欺人,尤其擔憂中國資金掌控台灣交通基礎設施。
    •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批評藍白兩黨推動這些法案,稱其破壞憲法精神,忽視環境生態和地質安全,質疑傅崐萁能否克服貫穿中央山脈的巨大工程難題。批評聲浪指責國民黨內部,質疑是否立法院是由傅崐萁主導。


----------2024-06-05----------
  1. 花東三法 國民黨智庫:需再評估
    •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花東交通三法,綠營質疑為錢坑爭議法案,傅日前稱一定會在七月十六日本會期結束前通過,但態度昨出現轉圜,表示黨內要有完全的共識才會推動。國民黨智庫也提出財務、工程、環境以及立法可能性「需再評估」之建議。智庫提出之評估僅供參考,仍尊重黨團自主。
    • 傅崐萁領銜提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被民進黨立委批評是「錢坑法案」;部分環團也主張上述三法應退回重新討論,指交通規劃應有縝密的地質調查及環境評估。
    • 智庫也指出,交通建設計畫案屬於行政權,使用專法立法的前例很少,不過特別條例有可參考的前例;而且這三項交通建設交通部都在進行評估,是否有立專法的必要性還要再商榷。
    • 交通部曾向立院提出報告指出,本計畫路線長達一七四公里,路廊行經至少約十一個原民部落,亦涉及特定農業區、國際知名的花東縱谷自然景觀、都蘭山、地震帶、利吉惡地等地質敏感區域等,相關後續環評作業程序敏感複雜,容易造成與環保團體對立,未來若經環評審查決議不宜開發,將造成本條例無法執行。
  2. 環團:沒有環評 怎有安全回家的路
    • 傅昨強調「花東快」由政府編列預算,「環島高鐵」和「國道六號東延」是「政府零出資」BOT招商。環團批評,花東三法限縮十年完成建設,等同壓縮環評審查及公共討論空間,另立法權凌駕於行政權之上,可能違憲,呼籲撤回。
    •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梁聖岳表示,重大交通建設施工前的可行性評估、環境影響評估,常需數年時間,利用立法直接訂死建設完工期限,勢必壓縮相關審查評估空間,也未考量到環評審查結果可能是「不宜開發」的情況。花東多地震、多斷層,交通建設首應考量安全性。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也表示,台灣處於極端氣候的威脅之下,地震、颱風、豪雨都容易引發鐵公路重大災害,不應再任意擾動台灣山林。相關交通建設應審慎評估,廣納社會各界意見。
    •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郭鴻儀指出,過去如「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等特別條例,實質發動者都是行政權,由行政院主動提出草案、編列預算交由立法院審議,若未來施政不彰,能夠明確將責任歸咎於行政部門。但花東交通三法是由立法權主動發起,要行政機關執行,通過後若建設未如期完成,究竟該向立法還是行政部門究責?


----------2024-06-04----------
  1. 藍白提財劃修法 向中央挖財源 黃偉哲:勿獎勵亂花錢的縣市
    • 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提出多個「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加地方預算。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批評這些提案缺乏嚴謹討論,如同「菜市場喊價」。台南市長黃偉哲認為,地方財政自主權是好事,但要考量資源分布及經營程度。
    • 黃偉哲表示,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應考量地方資源多寡及經營狀況,應獎勵用心經營地方的「資優生」,而非濫用經費的地方。他強調,財政自主權的分配需要謹慎處理,不能一刀切。
    • 張宏林指出,目前台灣在減稅與增加福利間存在矛盾,在稅收減少的情況下,若調整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比例,資金來源成問題。他呼籲相關法規需經過更嚴謹的討論。
    • 張宏林質疑在野黨立委的提案是否意在拖垮台灣財政紀律,並批評立法院現行的修法方式偏向報復和政黨鬥爭,缺乏專業與清晰的修法說明,可能造成內政混亂。
  2. 藍版財劃法及花東3案若通過 主計長:中央舉債也無法處理
    • 藍白立委聯手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國民黨版本將增加地方預算5777億元,加上花東建設案需兩兆元,對中央預算影響巨大。行政院主計長陳淑姿坦言,中央總預算籌編困難,舉債也無法應付。
    •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修訂「財劃法」需凝聚共識,目前無時間表。過去五次提案皆因缺乏共識未完成,各縣市對財政需求差距大,需努力縮小分配差距。
    • 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召集縣市代表爭取財源,17縣市合計要求2575億元,其中新北市最多,喊出一年增加600億元。此舉使得人口多的地方將獲得更多資源。
    •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批評國民黨版本圖利自己人,挪用中央超過五千億元,並指民眾黨版本要求營所稅直接給地方,獨厚新竹市。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去年各縣市預算缺口約560億元,挪用營業稅即可彌補,藍白法案未考慮財政負擔。
  3. 政院︰挹注地方財源 8年增61%
    • 藍白立委聯手修訂財劃法,要求中央釋出稅收,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2024年中央已預算補助地方超過6300億元,未計入前瞻基礎建設等其他項目,中央對地方財源挹注逐年增加。
    • 政府官員指出,2024年中央對地方財源挹注達8946億元,創新高,顯示近年來對地方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自2016年起,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款項每年增加,累計增幅達61.4%。
    • 統計顯示,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和一般性補助款自2016年以來分別增幅近50%和42.9%,各部會計畫型補助更增至1.1倍,顯示中央對地方的支持力度顯著提升。
    • 卓榮泰強調,中央與地方需互相支撐,才能達到公平與合理的財政規劃,財劃法需在中央地方互補的原則下討論,確保全國每個縣市和人民都能得到照顧,避免地方建設不足。
  4. 週三公聽會 邀藍營縣市長參加
    •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針對藍白提出的十多項「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進行詢答,國民黨團表示將於週三舉行首次審查會議及公聽會,邀藍營地方首長說明,並呼籲民進黨政府儘速提出行政院版本及對策,共同討論出最適合全國的版本。
    •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財劃法多年未修,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比率從60%比40%變成75%比25%,呼籲中央將精省後多拿的15%還給地方,以重新分配財源,促進地方建設。
    • 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修法是所有地方政府的共同心願,希望中央將原來屬於地方的資源還回來,解決各縣市預算短缺問題,這不是要多要錢,而是要恢復公平分配。
    • 國民黨立委強調,過去十年國稅成長104%,地方稅僅成長13%,修法訴求公平,讓縣市有妥善預算,穩定長遠施政,改變「肥中央瘦地方」的現狀,讓地方政府能有效規劃。
  5. 藍提修黨產條例 為救國團解套 /黃國昌︰非民眾黨優先法案
    • 救國團被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敗訴後多名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正黨產條例,增訂附隨組織但書並溯及既往,試圖為救國團解套。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修黨產條例不在民眾黨團的優先法案名單內。
    • 黨產會認定救國團擁有的不當財產包括61筆土地建物及16億餘元現金,應移轉國有。最高行政法院已裁定確定,土地已登記為國有,但現金尚未移轉。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表示正在調查、釐清救國團財產,依法辦理。
    • 黃國昌指出,民眾黨團本會期的優先法案涵蓋國會改革、司法改革、媒體改革及財政紀律等,修訂黨產條例並不在此列。對於近期藍白立委提案的其他法案,民眾黨團將在黨團會議中討論並凝聚共識後再向各界報告立場。
    •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政治人物的言行不一讓民眾對雙標現象無感,民眾黨應該扮演中道角色。他強調民眾黨團在討論法案時會開誠布公,尋求共識,以維持公正立場。
  6. 王義川案 三大電信否認提供資訊 藍白促查選舉個資是否遭濫用
    •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在節目中稱可用手機訊號定位分析群眾年齡,引發爭議。NCC主委陳耀祥表示,已接獲多件相關檢舉,三大電信業者否認提供資料,NCC將進行調查並邀請當事人說明。
    • CC表示,截至昨日下午五點,已接獲十件關於王義川發言的檢舉案,這些案件將交由外部專家學者組成的內容諮詢委員會議審議,再提交NCC委員會決定。
    •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及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徐巧芯等人懷疑王義川言論不實,並正式向NCC檢舉。林國成和國民黨立委魯明哲提案,要求NCC清查近一年總統、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期間,有無政治活動群眾個資遭不當使用。
    •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及蔡其昌認為,電信公司均表示未提供資料,但應由法務部及檢察官查明,並強調大數據應用需要法規保障人權及隱私權,以免造成災害。
  7. 院際調解權無用/啟動五權憲法的修改
    • 台灣五權憲法中的總統「院際調解權」設計遭到批評,認為其無法達成憲政初衷。考試、監察、立法和司法院四院均為合議制機關,各院院長無法單獨行使職權,即使召開調解會議也無法達成有效決議,證明其無效性。
    • 院際調解權缺乏實際操作中的約束力,無法要求其他院院長執行特定政務,顯示這一權力設計存在根本缺陷。孫中山設計這一權力是基於對憲政法理的誤解,忽略了政黨政治在權力分立制衡中的作用。
    • 前總統馬英九的洩密案證實了院際調解權的無效性,馬總統未啟動該權力,而高等法院也反駁了馬英九的抗辯,顯示這一機制無法有效運作。
    • 鑒於院際調解權的缺陷,民眾黨和民進黨提議廢除考監兩院,筆者呼籲進行五權憲法改革,完善權力分立及監督制衡的憲法設計,以實現自由民主憲政的初衷,推動台灣民主法治進一步發展。


----------2024-06-03----------
  1. 花東交通三法應懸崖勒馬!
    •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在花蓮宣稱立院會期結束前將通過「國道六號延伸花蓮」、「環島高鐵」及「花東快速公路」三項特別交通建設法案,但這樣的承諾對台灣整體未必恰當。
    • 大規模交通建設需經過多年評估和規劃,花東交通三法未經充分評估便提案,顯得程序粗糙。從可行性評估、路線規劃到環境評估,通常需要幾年甚至十年以上時間才能動工。
    • 花東交通三法的預算概算為二兆元,實際施工可能超出預期,成為無底錢坑,對其他預算造成排擠效應。尤其國道六號東延案面臨地質困難,花東快速公路也需面對地質破碎問題,難度和費用可能超出預期。
    • 台灣的公共資源不應為特定立委的政治目的服務,花東交通應有更平衡成本、環境保護與當地需求的方案,如渡輪或貨輪的海運,不應為特定立委的承諾犧牲台灣整體利益,花東交通三法應懸崖勒馬。
  2. 藍擬修法 救中天、黨產 綠:國民黨很快走進歷史墳墓
    • 國民黨闖關國會擴權法案後,修法攻勢多頭並進,將修改衛星廣播電視法及黨產條例,草案條文皆明定「溯及既往」,被解讀分別替中天與救國團解套。
    • 多位藍白立委近日提案修正「衛星廣播電視法」,放寬新聞頻道執照期限為永久,且效力溯及既往,適用爭訟中案件,二○二○年遭NCC決議不予換照的「中天新聞」案也在適用範圍。
    •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出,修法「溯及既往」除非有很強烈的信賴利益,或原本是非常不公平的事件,但黨產條例攸關轉型正義,就連前總統馬英九都認為黨產是問題。國民黨立委的提案形同逆轉轉型正義,不僅在法理上說不通,也難以向人民解釋正當性。國民黨立委主張「民進黨政府迫害做為公益團體的救國團」,沈伯洋反駁,婦聯會和兒福也都是公益團體,但與有無不法取得黨產或洗錢是兩回事。
  3. 藍:違憲機關 沒收黨產
    • 國民黨立委游顥等卅七人連署提出「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修正草案」,增訂附隨組織但書「曾隸屬於國家者,不在此限」,並溯自條例公布施行日起適用。
    • 國民黨表示,黨產會先是不讓國民黨支付退休黨工廿多億元的退休金,直接沒收國民黨所有財產,後來又對早已一無所有的國民黨追徵八.六億元。
    • 游顥表示,民進黨完全執政八年,極力清算國民黨,現在的救國團團委會各鄉鎮會長,藍綠都有,早已是中性組織。民進黨如此政治追殺救國團,只會讓全國所有公益團體都風聲鶴唳。
  4. 民眾黨團:了解細節再討論
    • 針對國民黨提案修正黨產條例,增訂附隨組織但書並溯及既往,為救國團解套,多位民眾黨立委表示需了解提案細節再討論,無法立即回應。
    •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呼籲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回應過往主張,並提醒民眾黨總召黃國昌勿再成為政治負心漢,強調民進黨與時代力量曾在2016年一致通過黨產條例。
    • 柯文哲2016年支持立法處理黨產問題,但2018年在座談會上聲援救國團,態度反覆。去年競選總統時,他表示若當選將廢除黨產會和促轉會。
    • 黃國昌在2016年批評國民黨拖延黨產條例立法進程,呼籲儘速完成立法。對於國民黨近期提案修法,黃國昌至截稿前尚未回應。
  5. 黨產會:把威權當正義 提案毫無道理
    • 37名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正「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試圖將救國團排除在附隨組織之外,為其解套。行政院黨產會批評此修法提案毫無道理,質疑國民黨只准自己斂財,不准國家追討不當黨產。
    • 黨產會官員指出,救國團確實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並非公益團體。當年國民黨將救國團隸屬於國防部,負責軍訓教育等任務,並非政府行為。多項證據顯示救國團參與國民黨活動及校園監控工作。
    • 根據歷史檔案,救國團曾在各級學校建立「細胞」,深度監控學生。此外,救國團在威權時期從政府獲得大量補助,並將國有土地登記名下。黨產會強調,即便國民黨修法,也無法抹滅這些事實。
    • 黨產會質疑國民黨不尊重憲政秩序,無視大法官釋憲文宣告黨產條例合憲,並指責國民黨試圖通過修法替救國團卸責。最高行政法院已裁定救國團不當取得財產須移轉國有,但國民黨仍無視司法判決,繼續推動修法。
  6. 傅硬推錢坑法案 綠:惡奴欺主
    •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花東交通三法」,民進黨立委抨擊其無視專業評估及財政紀律,擔心藍白兩黨聯手強推法案,呼籲選民制裁這種行為。
    • 傅崐萁領銜提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主計長表示金額龐大,可能排擠其他重大建設,需要審慎討論。
    • 國民黨團強調「花東三法」有助於全台「一日生活圈」,希望民進黨不要杯葛,與朝野共同努力。民眾黨團則表示應交由新任交通部長研議評估,再提出對案。
    • 民進黨團批評這三法耗資兩兆元,缺乏財政紀律和環境影響評估,表示將全力阻撓,並呼籲藍白兩黨及立法院長韓國瑜停止推動。立委王定宇質疑在野黨掏空財庫,顯示其不負責任的態度。


----------2024-06-02----------
  1. 呼籲三黨總召換人做
    • 蔡政府過去八年通過貿易多元化,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增強經濟發展,但內政問題如所得分配惡化、房價過高、司法不公和詐騙橫行等有待新政府改善。民眾對藍白兩黨推動的國會擴權法案不滿,認為其違憲並損害民眾權益,引發大規模抗議。
    • 國民黨傅崐萁推動「花東三法」和其他具爭議法案,遭批評忽視選區地震災情,並親中言行引發民眾反感。傅崐萁被指責不適任總召,國民黨也未強烈譴責對岸軍演,令民眾質疑其親中立場。
    • 民眾黨黃國昌上任後大多附和國民黨,對民進黨強烈批評,令國人失望。他過去參與社運時備受敬佩,但現今行為讓人質疑其政治動機。建議黃國昌聚焦司法改革及揭弊,避免提出爭議法案,以挽回民眾信任。
    • 民眾希望國會能理性問政,藍白總召應換人,避免多數暴力壓制少數意見,確保民主運作。各黨應以國家利益為重,放下黨派成見,共同解決內政問題,改善民眾生活。
  2. 陳楷峯/從「超越藍綠」到「貼藍打綠」:試論民眾黨的幾個問題
    • 一個優秀的政黨無論執政或在野,都應積極聽取他黨聲音,確保各政黨充分發表意見。尤其在即時轉播立法院動態的時代,黑箱作業難以進行。少數政黨應善用關鍵少數的優勢,提出對社會大眾有益的法案,而非只反對執政黨。
    •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主張的「超越藍綠」本應帶來台灣社會的正面變革,但該黨缺乏具體核心價值,現在的民眾黨與國民黨立場一致,只攻擊民進黨,未提出以民眾利益為優先的法案,被批評為國民黨的「細漢仔」。
    • 真正能超越藍綠的是台灣全體公民。當國會議事出現憲政問題,民眾有責任監督政府與國會。此次「青鳥行動」顯示,國會改革的困境在於程序不正義,任何黨派的法案只要有違憲疑慮,均應堅決反對。
    • 民眾黨應利用網路向民眾說明各黨法案的法律效果,協助社會了解國會運作,但目前只見該黨總召黃國昌與國民黨合作攻擊民進黨。民眾黨缺乏自身立場與價值,只配合國民黨議事策略,令人遺憾,無法為民喉舌。
  3. 立法權不能超越修憲的界限
    • 立法院於五月廿八日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新增條文包括總統須即時回答、立院聽證權、人事同意權改為記名投票、及藐視國會最高罰款廿萬元。然而,條文中要求總統在國情報告後即時回答立委質詢,可能違反權力分立原則而違憲。
    • 憲法制定權屬於政治行為,無限制;修憲權則是法律行為,受憲法基本精神限制。根據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憲法基本精神包括民主共和國原則、國民主權原則、人民權利保護及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這些精神不應被修憲或立法所改變。
    • 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行政院院長由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後任命,顯示內閣制設計。然而,1997年修憲後,總統改為直選且有任命行政院院長的權力。要求總統即時回答立委質詢,將使總統直接對國會負責,與修憲後總統對選民負責的原則相矛盾,違反權力分立原則。
    •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第十五之四條規定,總統須即時回答立委質詢,創設了憲法上不存在的總統義務,違反了憲法基本精神和權力分立原則。立法權不應超越修憲界限,憲法應保持其價值體系,確保人民權利不受政黨輪替或執政顏色影響。
  4. 越權的「國會改革」 強行立法所造成的憲政危機
    • 中國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包括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增加立法院調查權和聽證權、藐視國會罪、強化人事同意權、立法院政府院長記名投票等五項內容,改變了現有的憲政體制,屬於越權行為,立法院不應單方面進行這種憲政改革。
    • 目前台灣的憲政體制是雙首長制,總統主要負責外交與國安事務,內政則由行政院負責。要求總統即時回答立委質詢,違反憲政安排,將總統權力設置於國會權力之下,不符合憲政精神。
    • 立法院的調查權和聽證權、強化人事同意權等改變,削弱了總統、行政院及其他機關的權力,實質上是走向內閣制。在憲政體系改動前,以一般法律強行通過這些改變,屬於越權行為,可能導致濫權問題,需賦予總統更大的解散國會權力來制衡。
    • 台灣的憲政特色在於總統由全民選舉產生,具有較高的民意基礎。推動「國會改革」的人士將此視為一般法律問題,實際上是違憲的憲政問題,可能引發憲政危機,造成長期的政治動盪和社會對立,應以憲改方式進行討論和解決。
  5. 誰來監督大立委?
    • 國會擴權法案引發濫權、自肥等亂象,民眾發起「藐視國會」運動反撲。立委應專業問政、監督國政,但現實中政商關係密切,提案修法牽動巨大利益結構,亟需立委遵守利益迴避規範。
    • 現行「立法委員行為法」規定立委應利益迴避,但缺乏罰則。民進黨團修法提案被藍白聯手壓制,無法推動。國會自律規範形同具文,國會擴權法案在黑箱程序下強行通過,立委權力過大,無自律機制約束。
    • 新法允許立委調查企業、團體及民眾資料,干預司法調查,威脅商業機密,甚至介入大型工程,導致腐敗。立委可利用選民服務之名調閱卷宗,干預司法,或勒索企業,危害公共利益。
    • 擴權法案可能涉及國家安全,立委介入軍火商紛爭、洩漏機密,甚至與中國合作,危及國家利益。民眾必須警惕國會專橫,積極監督,防止國會濫權妄為。
  6. 既欲擴權 國眾何不乾脆修憲
    •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將「文件調閱之處理」改為「調查權之行使」,國民黨與民眾黨主張此變革有理,並強調變革能建立更完整的國政調查權,引用民進黨早年提案作為支持。
    • 民進黨過去曾提議立法院應擁有國政調查權,但受限於憲法的五權設計,立法院無法完全掌握此權,憲法第九十五條及九十六條將國政調查權劃歸監察院,《監察法》規範了監察院的調查權力。
    • 立法院在現行憲政體制下,需與監察院分享議會職能,導致立法院的國會職權不完備。大法官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也強調立法院調查權不能違反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且不得侵害其他憲法機關之權力核心範圍。
    • 國民黨與民眾黨應與民進黨共商修憲,解決立法院調查權的問題,避免造成權力競合和攘奪監察院職權的情況,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2024-05-31----------
  1. 面對擴權法案爛攤子/期許「司法積極主義」奮起
    • 一九九九年第三屆國民大會進行第五次修憲,因修憲議事程序濫用「無記名投票」,且有「散會動議未依規定優先處理」等明顯重大瑕疵,引發輿論強烈反彈。
    • 當時以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宣告第五次修憲內容違憲失效,彰顯「司法積極主義」。並在該解釋中確立了「民主共和國、國民主權、保障人民權利、以及權力分立制衡」等事項為憲法基本原則,具有本質上重要性,即使以修憲程序亦不許變更。
    • 面對立院多數暴力,期許「司法積極主義」再現,於憲法法庭當頭棒喝,宣告國會擴權法案違憲,作為捍衛民主憲政的最後一道防線。


----------2024-05-30----------
  1. 朝野何不透過修憲解決僵局
    • 立法院國民黨團推動的「國會擴權惡法」引發社會公憤,行政院、監察院與民進黨團均表示反對,並提出覆議及釋憲請求。藍白聯手無視民意,強行推動法案,造成區域立委面臨罷免壓力。
    • 民主國家的權力應平衡分配,國會擴權必然損及其他機關的權力,導致有權無責、民主失衡。藍白推動國會擴權,被指責為奪權行為,不是真正的改革,應理性討論權力重新配置問題。
    • 藍白立委選舉靠選制勝出,非選票勝利。他們推動「在野獨裁」,引發罷免聲浪。民眾呼籲罷免藍白立委以阻止惡法,藍白若反制罷免綠委,將加劇政治對立,使立委提前改選。
    • 改善國會的民主運作,需要進行修憲,並考慮定期改選部分立委以保持民意代表的動態平衡。藍白的國會擴權實質違憲,只有真正的改革才能解決積弊,避免台灣民主崩毀。
  2. 國會擴權法案三讀 人權會:侵害隱私權、財產權、司法權
    • 立法院前天三讀通過涉及國會擴權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國家人權委員會昨對該法案提出三大問題,包含立法權過度擴張有侵害人民生活與隱私之虞、人民財產權受無理侵害與剝奪、戕害人民獨立無私及平等公開的司法權。
    • 國家人權委員會指出,立法權過度擴張有侵害人民生活與隱私之虞,依「世界人權宣言」、「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任何個人之私生活、家庭、住所或通訊不容無理侵犯,其榮譽及信用亦不容侵害。人人為防止此種侵犯或侵害有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之財產不容無理剝奪。
    • 人權會指出,一般民眾所擁有的文件、資料、檔案,係個人之財產,除有涉及隱私外,更有可能涉及營業秘密或專利權利,未予明定其必要性及合理性,而強制要求一般民眾提供,已有侵害個人財產權的疑慮。
    • 人權會重申,國家整體均有遵守公約運作的義務,維護人民權利,奠定促進及保障人權之基礎條件,確保社會公平正義之實現,是不分五院皆應履行之國家責任,期盼攸關國家最高立法機關職權行使法律,能以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為要,建立普世人權價值。
  3. 國會擴權法案三讀 賴清德:支持政院提覆議 黨團提釋憲
    • 立法院在藍白陣營強勢輾壓下,廿八日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及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等國會擴權修法。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在民進黨中執會表示,對於行政院提出覆議、立法院民進黨團將提釋憲,黨中央尊重並支持。
    •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轉述,賴清德會中表示,立法院已經表決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修法,民進黨團第一時間已經公布要聲請釋憲,行政院也表態將執行完成所有憲政程序的責任、提出覆議。
    • 吳崢表示,賴清德總統前後曾多次表達,在合法、合憲的基礎上,非常有意願到立法院國情報告。
    •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二款,政院對於立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政院十日內,移請立院覆議。立院對於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
  4. 打臉傅崐萁廢監院說 國民黨:堅持五權分立
    • 藍、白兩黨前天在立法院主導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賦予立法院調查權,引來監察院質疑違反權力分立。傅崐萁主張廢除監察院,然而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昨受訪時兩度強調,「五權分立」是國民黨的長期主張,如何落實監察院應有的功能,是國人的期待。
    •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民眾黨從去年總統大選起便反對設立特偵組。柯認為,法律應有其一致性與公平性,若由另一群人偵辦大官,等於告訴百姓「有些大官是辦不了的,要特別去辦」。柯說,司法應當是公平的,應該被每個人信任,不管大官、小官,甚至百姓都可以偵辦。
    • 李彥秀批評,目前在監察院長陳菊主政下的監察院,完全沒有功能,原本監察院應該監督行政權,卻變成打擊政敵,今年總統大選,監察院還調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三十五年前的舊案,這就是為何國人不斷討論監察院存在的必要性。
  5. 炒股更生人傅崐萁的漫天大謊
    • 傅崐萁與台鳳公司負責人黃宗宏,及股市金主黃任中(已故)等人集資炒作了凱聚、昱成等上市公司股票,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認其炒作行為違反《證券交易法》,乃以87年度偵字第26198號、88年度偵字第21761號至21766號、21798號、21799號、89年度偵字第1884號至1887號對傅崐萁提起公訴。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民國92年5月1日以89年度訴字第302號作成第一審判決。全案纏訟將近20年,最終於民國109年05月14日,由最高法院於民國109年05月14日作成108年度台上字第1367號判決,維持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金上重更(三)字第13號判決而定讞。
    • 傅崐萁於民國109年5月間「帶職帶薪」入獄,於民國110年3月提報假釋,法務部矯正署認為其有悛悔實據,同意其於同年5月13日自花蓮自強外役監假釋出獄。其出獄後即回到立法院國會行使立法委員職權,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以假釋犯身分行使職權的立委。
  6. 藐視國會罪 違憲!
    • 立法院會5月28日三讀修正通過增訂刑法第141之1條,規定公務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的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者,處1年以下徒刑、拘役或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參照113年憲判字第5號所採見解,該刑事法條屬於違憲立法。
    •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5號針對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案所下的判決見解,藐視國會行為屬對事而非對人的言論範圍,相當於刑法第140條所規定的侮辱公務行為,應採嚴格審查標準,規定立法目的須在追求特別重要之公共利益,而所採手段必須為達成立法目的不可或缺且別無其他替代方法的最小限制手段,始為合憲。
    • 英美法中的藐視法庭罪源自於君主時期的法制思潮。之所以會處罰,是因為法庭中的法官是由君王派出的代理人,藐視法官等同於藐視君王,所以要處罰。然而在現今的民主時代,是否還要再有所謂的藐視罪?值得大家深思。
  7. 台灣民主之亂/國會容許不堪入目的黨「鞭」?
    • 黨鞭搞出強制行為,已構成刑法第304條強制罪。被強制的民代,失去其主體性!廢黨鞭才能釜底抽薪,使「人人平等」;而不再是17世紀、18世界的暴力國會。
    • 法律規範的4大系統:實體法、程序法、組織法、執行法,各有所司,分門別類,按照系統而為立法,才不會便宜行事,亦不會亂踩領域。立法學,其目的是制定合理標準化,標準設計的標準、準則和說明。在內容層面,係有關以社會科學視角、規範的有效性與其效果的系統考慮。包括「影響評估」(GFA);「實質性立法 」;是一門審慎具體的法律學門。
    • 掏空民意的「組織法」的次級法:「職權行使法」:「由上而下」,由「黨鞭」、「不分區」的「上層」,箝制分區、民選的「下層立委」!導致「由下而上」的民意全被掏空!
    • 立法院對重大事項的調查權與調閱權、舉行聽證會權利。應該另定「程序法規範」。
  8. 官不聊生時代來臨/藐視國會罪使公務員隨時踩雷
    • 刑法上的公務員採廣義,除具有法定職務權限的身分公務員外,尚包括受委託的委託公務員。所有涉及公務員犯罪或對公務員犯罪的規定,均須與公務員的職務有關;不涉及公務員職務的事項,雖具有公務員身分,也不會涉犯有關公務員之犯罪。然而藐視國會罪,卻只規定「公務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重要關係事項,為虛偽陳述」,並未限定必須是職務上的事項。
    • 依本次一併修正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人民沒有拒絕答覆的權利,除非經主席同意。司法案件的偽證罪,其成立尚須經具結程序,也有拒絕證言的規定,且只是針對該具體的司法個案,與案情有重要關係的事項,為虛偽陳述者,始能成立。
    • 如此定義不明的刑罰處罰規定,顯然不符「罪刑法定主義」,有違憲之虞。而後,全國好幾十萬中央或地方具有公務員身分的人,隨時都可能觸犯這個罪。因它定義不明,範圍不限,卻又無從拒絕。
  9. 還原政論節目說辭 王義川:比對手機訊號 3活動不是同批人
    •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手機監控」風波持續延燒。還原王義川於廿七日在政論節目談話:現在可以用基地台訊號定位,比對青鳥活動、五一九民眾黨舉辦民眾作主集會、再比對二○二四總統大選造勢民進黨支持者手機訊號,意外發現這幾天的立院外集會,多了許多民進黨年輕生力軍,他們跟挺柯的「小草」,訊號不一樣,是不同一批人。
    • 吳崢表示,王參考坊間常見之各種數據分析與調查研究所做出之媒體評論,絕無涉及個資問題。王義川基於綜合現場、網路資訊、問卷調查等資料,事後進行的媒體分析評論,判斷五月廿四日的群眾與五月十九日、民進黨選前之夜的群眾是不同類型的一批人,無涉個資。
    • 吳崢指出,民進黨並無相關設備,也非民進黨進行的調查,更絕無可能有國家機器介入情事,請在野切莫再做不實揣測。
  10. 王義川涉違反通保法 北檢主動調查
    • 台北地檢署29日下午表示,已主動分「他案」,指派檢察官調查王義川是否涉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犯行。依法若涉及犯罪且成立,最重可判處有期徒刑5年。
    • 依《通保法》規定,取得特定人手機定位資訊,必須要由法官核發調取票,才能向電信業者取得相關資訊,若沒有法官核發調取票,電信業者違法提供基地台資訊,違反《通保法》第24條規定。
    • 法務部長鄭銘謙表示,如果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28條偵查發動要件,檢察官會依法處理。
    • 北檢則表示,29日已分「他」字案偵辦,將由檢肅黑金專股檢察官羅韋淵調查,釐清是否涉有《通保法》、《個資法》不法情事。本案目前尚無具體涉案被告。
  11. 花東交通三法 環團:退回重新討論
    •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提出的花東快、環島高鐵及國道六號延伸等交通三法,可能成為立院下個攻防焦點。本案金額高達兩兆元,民進黨評其為「錢坑法案」。地球公民基金會昨邀請花東在地業者、原住民族人士召開記者會呼籲,退回虛妄的交通三法並重新討論,交通規劃應有縝密的地質調查及環境評估。
    • 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起「跟花東站一起,站上台灣民主前線」連署活動,提出兩大訴求,包含國會撤回交通三法,勿排擠真正迫切的基礎建設經費;政府正視東部震災後受創的觀光產業及各項社會發展。
    • 花蓮在地新創產業育成顧問賴冠羽指出,比起瘋狂而沒有節制的建設,真正安全的路應該是以最少的破壞來滿足移動需求,而不是缺乏評估與規劃就引入大量的車流、人流,花東的觀光產業應該更重視在地獨特的文化與體驗,絕不是以大量的環境成本為代價,滿足對於地方發展的渴望。
    • 在地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理事長Yabung Haning則說,花蓮在大地震後有些家戶無家可歸,還得自行貸款重建,傅崐萁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不管,卻提出不切實際的高鐵、打穿中央山脈的國道六號,讓剛經歷地震的花蓮人情何以堪?


----------2024-05-29----------
  1. 朝野大戰4回合 有學到教訓?
    • 藍白雖合占國會多數,但尚未能細膩思考立法技術;綠營則還留在一黨獨大思維,學不會妥協合作。藍綠白大戰國會改革四回合後,彼此都上了一堂寶貴的課。
    • 民進黨雖對外宣稱「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但此案在立院司委會曾召開一場專案報告、三場公聽會、一場委員會層級協商。不過,國民黨在無要求韓國瑜召集協商下,送入院會表決,企圖在五二○總統就職前闖關。但如此「吃緊弄破碗」,也被民進黨抓到「無程序正義」小辮子,甚至引發民團號召包圍立院。
    • 民進黨團在司委會不斷發動程序發言、四十次散會動議,國民黨未考量到高度政治爭議法案,必須更善用議事技巧處理,以過去立院闖關ECFA、前瞻條例等,條文簡單且時間選在可跨夜處理的臨時會,法案才可快速通關。
    • 藍白揚言修正NCC組織法、吹哨者保護法等,朝野衝突恐仍一再上演。民進黨團失去國會多數後,又有執政者包袱,未來勢必要三思「朝野對話」的可能性。朝野若能從錯誤中學習,才不致浪費國會改革這一戰。


----------2024-05-28----------
  1. 國會改革今拚三讀 決戰最後15條文
    •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在綠營發動「案海戰術」下,歷經立法院三天三夜表決車輪戰後,全部六十七個條文中,只剩下十五個條文待處理,全是民進黨所提再修正動議版,皆為「不予增訂」。
    • 已有公民團體考慮發動公投,柯建銘稱民進黨團一定聲請釋憲,「否則國家會完蛋」;他預告,聲請釋憲包含兩部分,一為就法案內容本身提「實體釋憲」,另一則主張法案沒有按程序、表決票數算錯等「程序性違憲」,民進黨團將整理所有資料交由大法官定奪。
    • 國民黨團秀出一九九三年,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陳水扁、柯建銘等人修訂「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若拒絕出席作證、提出證言或紀錄者,處一年以下徒刑;於聽證會虛偽陳述者,處七年以下徒刑。
    • 柯建銘反駁,卅一年前民進黨立委共同提出草案,是因民進黨從一九九一年便倡議五權變三權,但草案付委後並未審查;二○一六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國會改革修法包括立法院會議直播、立法院長須退出政黨運作維持中立,唯一沒修的就是調查權,當時版本多少都有擴權之嫌,「是民進黨不敢讓它通過」。
  2. 黑熊入校 政治退出校園?
    • 沈伯洋成為民進黨立委後,黑熊學院在大專院校舉辦的「熊專場」引發質疑,認為違反了政治退出校園的精神。網上流傳的課程內容如「蒐集對我不利之內部言論」,也被質疑是打擊不同政治主張的方式。
    • 課程開始介紹台海地緣情勢、兵力與戰備概況。儘管內容無明顯錯誤,但有強烈立場,認定中國的擴張行為均為作惡,而美國或其他國家介入是為了解救台灣。
    • 在「對抗認知作戰」課程中提到「法律戰」時,講師表示:「中共通過影響立法,在條文上取得攻擊占領的合法性,例如當今國會。」暗示國、眾黨立委被中共控制。為反對黨扣上賣台大帽。
    • 黑熊學院是民進黨的救國團。課程有部分實用性,但給人一種童子軍露營的既視感,搭配政治口水的紛擾;宣稱為全民國防,實則是強扣國家主義的反中論述營。


----------2024-05-26----------
  1. 法理面 如何反制違憲法律
    • 國會「改革」法案在藍白主導下表決通過,存在擴權疑慮和程序正義問題。行政院若認為該法案窒礙難行,可提請立法院覆議,但因藍白過半的立院生態,覆議通過的機率微乎其微。
    • 行政院長不信任案需全體立委三分之一提議,二分之一表決通過,行政院長才應辭職並請總統解散國會。但若由執政黨立委提不信任案,對同黨行政院長存矛盾。此外,不公布法律抵制法案,將引發總統否決權爭議。
    • 提起憲法訴訟是唯一解決之路,需立委總額四分之一以上提起訴訟,向憲法法庭請求違憲宣告。過程可能漫長,違憲法律持續存在期間對人民造成侵害。
    • 立委提出訴訟時,依憲法訴訟法可請求暫時性處分,暫時凍結法律效力六個月。此為最快、最有效的反制措施。司法院正副院長及七位大法官將於十月卸任,處理此案可能引發政治爭議,但憲法法庭應保持獨立與中立。


----------2024-05-23----------
  1. 財劃法修正的道德危機
    • 歷經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三任總統、每位整整八年的任期,聽任各界時而訴諸以理、時而動之以情的修法呼籲,《財劃法》紋絲不動。賴政府方才上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已經共計有十件審查中的《財劃法》修正案,全數由立法院在野黨團與立委所提出,行政院並沒有提案。
    • 按國民黨黨團版本,以今年數字試算,統籌分配稅款金額合共將會突破兆元!突然暴增、約為原規模二點五倍的統籌分配稅款,暫且不論如何分配,結果必然會造成三步一「館」、五步一「站」,各式「蚊子中心」林立、各種補助不斷加碼,漫天撒錢的浪費亂象。
    • 《財劃法》是《地制法》的財政面相,筆者主張兩法必須連動修法;當下中央地方財政收支劃分的失靈,正是《財劃法》未伴隨地方行政架構的改弦更張而因應調整的下場。
    • 筆者建議根據現有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合計數、在各地方政府間的分配情形為基礎。兩款目前分配的情形,是社經發展與政治運作下的「均衡」,以其作為根據,是最好的「聚焦點」。


----------2024-05-21----------
  1. 財劃法修法 滿足各縣市需求…財長:難度很高
    • 立法院財委會審議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已積極調整分配公式,但難度高,需平衡中央財政韌性和地方財政需求。目前共有14個修正草案,只有4個未涉及中央再釋出財源,其餘版本要求中央釋出333億元至5777億元不等。
    • 國民黨立委批評財政部「集權、集錢」,稱中央捨不得割肉給地方,指民進黨在野時批評中央統籌分配款不足,但執政八年未修法,導致中央與地方收入懸殊。莊翠雲回應,中央對地方補助逐年增加,修法需先解決地方水平分配問題。
    • 莊翠雲指出,修正分配公式的主要問題是各地方自然環境和工商發展條件不同,需要各地方政府提出具體指標以提高財政自主和公工建設,形成共識後才能修法。水平分配調查結果差距大,各地方提出對自己有利的指標內容,難度很高。
    • 財政部提出財劃修法五大方向,包括提升財政自主、畫一分配基礎、調劑財政盈虛、保障既有財源、精進分配機制。對於民進黨立委要求評估徵收證所稅以提供社會福利財源,莊翠雲表示目前無討論,需考慮租稅公平和社會共識,審慎研議。


----------2024-04-03----------
  1. 藍要修財劃法 綠批藉機擴權
    • 國民黨提議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將部分財源轉移至地方政府,引起行政院和民進黨的關注和反對。行政院強調中央仍需承擔重大的外交和國防開銷,而稅收劃分必須綜合考慮中央與地方的財政狀況和需求。
    • 民進黨內部人士指出,國民黨的提案可能導致稅收基礎的競爭和困境,地方政府如果不擴大自身稅基而只是依賴中央資金,可能會損害整體財政的健康。此外,地方的合理需求應從整體國家財政規劃的角度來考慮。
    • 行政院官員表示,儘管中央與地方的稅收比例相對於其他國家較低,但中央政府面臨的政策推動和緊急需求壓力依然沉重。近年來,由於中央的轉移支付,地方財政狀況已有改善。對於未來的稅收劃分和財源分配,應該審慎規劃,以保持中央的財政彈性並滿足地方的合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