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自然人與 AI 協作」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0 次修訂)
行 6: 行 6:
 
##保證金:別讓動機沒那麼強的報名者,擠掉動機更強的潛在參與者
 
##保證金:別讓動機沒那麼強的報名者,擠掉動機更強的潛在參與者
 
#樹狀課程結構,包含本門課程,四門課都是由課主(例如丁丁,與下方條列的課主)策畫主幹的 6 個課次,微社群成員可以發展分枝 –– 1~3 次的工作坊
 
#樹狀課程結構,包含本門課程,四門課都是由課主(例如丁丁,與下方條列的課主)策畫主幹的 6 個課次,微社群成員可以發展分枝 –– 1~3 次的工作坊
#本課程會是一門「多階段」組課(多節火箭式組課)的第一節,每一階段組課結束,重新一輪報名,以微社群成員為優先。新參者可以看到之前的課程資料。
+
#本課程會是「近未來數位公民」五階段組課的第一階段,每一階段組課結束,重新一輪報名,以微社群成員為優先。新參課者可以看到之前的課程資料。
 
#本課程微社群所討論的過程與成果,將會在五月初的均優進行發表,與大家互相分享這幾周的所見所聞所感。
 
#本課程微社群所討論的過程與成果,將會在五月初的均優進行發表,與大家互相分享這幾周的所見所聞所感。
 +
#每次課程分成三個階段,每階段一小時:
 +
##達人分享
 +
##分組主題討論
 +
##全體QA
  
籌備步驟:
+
===籌備步驟:===
 
#安排報名介面
 
#安排報名介面
 
#*已完成:[http://urclass.net/AL/signup/signup.php 報名連結1] 或 [http://gogopublic.net/ggp/course/signup.php 報名連結2]
 
#*已完成:[http://urclass.net/AL/signup/signup.php 報名連結1] 或 [http://gogopublic.net/ggp/course/signup.php 報名連結2]
 
#找場地
 
#找場地
#*已完成:場地在 社創銀河(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3巷51號),3/25~4-29每周一的晚上6:00~9:30
+
#*已完成:場地在 社創銀河(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3巷51號),3/25~4/29每周一的晚上18:00~21:00
 
#拉課主 line 群
 
#拉課主 line 群
 
#*將在3/18建立課主line群:丁丁,林立傑,孫賜萍,蘇世榮,課程助理
 
#*將在3/18建立課主line群:丁丁,林立傑,孫賜萍,蘇世榮,課程助理
 
#向課主說明狀況<br/>下方文字
 
#向課主說明狀況<br/>下方文字
#*各位課主好,本門課程為青年彈性課程的一部份,希望可以啟動或是活化「微社群」,在各位課主們分享自己的主題後,學員可以自行組課,去討論更深層次、更細節或是更應用層面的小子題。<br/>組課共學是一種透過與他人群學的方式,不斷培力自己的學習方法,期待學員可以透過組課共學去更接近自主學習典範(更多資訊可參考 [http://well-being-ng.net/wellBeingNg/index.php?title=組課共學簡介%2F政大三梯 組課共學])<br/>建立本line群的目的就是要討論課程主幹下,各位老師擅長的領域(主題),來協調老師們的日期與課次,也讓學員更了解即將上的課程內容,方便預報名。<br/>我們已經借用社創銀河(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3巷51號)的場地,時間也訂在3/25~4-29每周一的晚上6:00~9:30,想詢問各位課主們,對於負責課次有沒有甚麼想法?
+
#*各位新舊伙伴大家好,邀請大家來擔任「自然人與 AI 協作」這門課程的講師與課主。這門課並不是一般的上課,而是希望透過課程,可以啟動、活化一群以「探討近未來數位公民」的「微社群」,在各位課主們分享自己的主題後,學員可以自行組課或建立工作坊,去討論更深層次、更細節或是更應用層面的分支課程。<br/>=============本門課程資訊=============<br/>●組課共學是一種透過與他人群學的方式,不斷培力自己的學習方法,期待學員可以透過組課共學去更接近自主學習典範(更多資訊可參考 [http://well-being-ng.net/wellBeingNg/index.php?title=組課共學簡介%2F政大三梯 組課共學])<br/>●本課程會是「近未來數位公民」五階段組課的第一階段,每一階段組課結束,會重新開始一輪報名,以微社群成員為優先。新參與課程者可以看到之前的課程資料。<br/>●本課程微社群所討論的過程與成果,將會在五月初的均優進行發表,與大家互相分享這幾周的所見所聞所感。<br/>●本課程共分為六個課次,每課次進行三小時(18:00~21:00),這三個小時共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一小時,如下所示:<br/>1.達人分享<br/>2.分組主題討論<br/>3.全體QA<br/><br/>=============討論課次內容=============<br/>建立本line群的目的就是要討論課程主幹下,各位老師擅長的領域(主題),來協調老師們的日期與課次,也讓學員更了解即將上的課程內容,方便預報名。<br/>我們已經借用場地:<br/>●地點:社創銀河(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3巷51號,靠近捷運中山國小站)<br/>●時間:3/25(說明會)、4/1、4/8、4/15、4/22、4/29、5/13  每週一晚上18:00~21:00<br/>想詢問各位課主們,對於負責課次有沒有甚麼想法?或是是否有意願發起或協助未來的分支課程?
 
#協調課主負責課次
 
#協調課主負責課次
 
#*目前丁丁希望負責前兩節,題目如下,其他老師可以再討論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子題。
 
#*目前丁丁希望負責前兩節,題目如下,其他老師可以再討論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子題。
行 25: 行 29:
 
#*課程助理進場,先設定士賢
 
#*課程助理進場,先設定士賢
 
#*僱陪伴與觀察員
 
#*僱陪伴與觀察員
主課次:
+
 
#3/25 AI比人進化快的時代,怎麼學才不落伍?
+
<!--為青年彈性課程的一部份
#*組課細節協調
+
-->
#4/1:AI 的使用風險與應對策略
+
 
#4/8 蘇 孫
+
===主課次:===
#4/15
+
課次主題如下:
#4/22 蘇 孫
+
#4/1(一)  AI比人進化快的時代,怎麼學才不落伍
#4/29 蘇 孫
+
#*課主:丁志仁 (振鐸學會理事、課程召集人)
 +
#*課程概述
 +
#*#歷數過去一年來,各式AI的應用情形
 +
#*#過去一年來,對AI運用的各種「歪樓」建議
 +
#*#運用AI對人類社會的風險
 +
#4/8(一)  AI與簡報設計
 +
#*課主:孫賜萍 (智薪資通講師、前教育部自由軟體諮詢中心執秘)
 +
#*課程概述:除了介紹ChatGPT與簡報設計外,另外再介紹gamma純粹的雲端簡報設計。
 +
#*可能的分組討論
 +
#*#AI與簡報設計
 +
#*#NotionAI
 +
#*#其他Office軟體與AI協作
 +
#4/15(一) 課程名稱: AIGC 學習歷程檔案整理與運用
 +
#*課主:林立傑 (台灣人工智能產業理事長)
 +
#*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介紹人工智慧與智能學習中的學習歷程檔案,以及如何有效地整理、分析和應用。學生將學習如何收集、存儲和處理學習歷程數據,並探索如何應用這些數據來優化教學和學習過程。
 +
#*可能的分組討論
 +
#*#AI與學習歷程檔案
 +
#*#AI與大數據
 +
#*#AI與諮商
 +
#4/22(一) 課程名稱: AIGC 輔助自主學習
 +
#*課主:林立傑 (台灣人工智能產業理事長)
 +
#*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慧與智能學習技術來輔助自主學習。學生將學習使用 AIGC 工具和平台來自主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獲取學習資源、評估學習進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成效。
 +
#*可能的分組討論
 +
#*#AI與自主學習
 +
#*#AI與生活
 +
#*#AI的輔助程度是否該限制
 +
#4/29(一) 用AI作影片-剪映應用
 +
#*課主:蘇世榮 (智新資通、軟體協會電腦講師)
 +
#*課程概述:剪映是由字節跳動旗下臉萌科技開發的一款影片剪輯軟體,該軟體依託於抖音平台,且基本面向該平台使用者製作短影音內容,併兼容iOS、安卓、Windows、Mac OS等作業系統。並推出可以在瀏覽器執行的網頁版。本課程將會對剪映做介紹與應用。
 +
#*可能的分組討論
 +
#*#剪映的應用與限制(危機?)
 +
#*#AI與短影音對近未來的影響
 +
#*#抖音、小紅書的應用與限制
 +
#5/13(一) (主題留給大陸同好報名)
 +
#*課主:丁志仁 (振鐸學會理事 課程ˊ召集人) /孫賜萍 (智新資通講師、前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諮詢中心執秘)
 +
#*課程概述:(待定)
  
 
分支課次:
 
分支課次:
行 38: 行 77:
 
#AI 繪圖
 
#AI 繪圖
  
 +
內容重點:
 +
*自小培養「群學」經驗
 +
*AI 的使用風險與應對策略
 +
*工具介紹與分組練習
 +
*#Notion AI (孫賜萍老師)
 +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v.s. bard v.s. bing)  (孫賜萍老師)
 +
*#用 AI 做影片 (蘇世榮老師)
 +
*#立傑:工具進步很快,須與時俱進,導入這些工具使用方法讓參課者能持續跟上
 +
 +
內容合作單位: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台灣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智新資通
 +
 +
招生要求:台灣部分 35 歲青年須佔一半以上
  
 +
通路合作單位:
 +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發展教育社群聯絡網
 +
*台灣實驗教育機構
 +
*社大與社大全促會,社大與十二年國教
 +
*大陸先鋒盟校系統
 +
*大陸田字格公辦民營學校系統
  
  

於 2024年3月22日 (五) 16:13 的最新修訂

基本說明

  1. 這四門組課都是以啟動或活化「微社群」為目標,唯有用微社群進行組課共學,才有辦法讓整個團體不斷往前進。
    1. 單純抱著純粹來聽課的態度,一定跟不上各課題進展的節奏
    2. 保證金:別讓動機沒那麼強的報名者,擠掉動機更強的潛在參與者
  2. 樹狀課程結構,包含本門課程,四門課都是由課主(例如丁丁,與下方條列的課主)策畫主幹的 6 個課次,微社群成員可以發展分枝 –– 1~3 次的工作坊
  3. 本課程會是「近未來數位公民」五階段組課的第一階段,每一階段組課結束,重新一輪報名,以微社群成員為優先。新參課者可以看到之前的課程資料。
  4. 本課程微社群所討論的過程與成果,將會在五月初的均優進行發表,與大家互相分享這幾周的所見所聞所感。
  5. 每次課程分成三個階段,每階段一小時:
    1. 達人分享
    2. 分組主題討論
    3. 全體QA

籌備步驟:

  1. 安排報名介面
  2. 找場地
    • 已完成:場地在 社創銀河(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3巷51號),3/25~4/29每周一的晚上18:00~21:00
  3. 拉課主 line 群
    • 將在3/18建立課主line群:丁丁,林立傑,孫賜萍,蘇世榮,課程助理
  4. 向課主說明狀況
    下方文字
    • 各位新舊伙伴大家好,邀請大家來擔任「自然人與 AI 協作」這門課程的講師與課主。這門課並不是一般的上課,而是希望透過課程,可以啟動、活化一群以「探討近未來數位公民」的「微社群」,在各位課主們分享自己的主題後,學員可以自行組課或建立工作坊,去討論更深層次、更細節或是更應用層面的分支課程。
      =============本門課程資訊=============
      ●組課共學是一種透過與他人群學的方式,不斷培力自己的學習方法,期待學員可以透過組課共學去更接近自主學習典範(更多資訊可參考 組課共學)
      ●本課程會是「近未來數位公民」五階段組課的第一階段,每一階段組課結束,會重新開始一輪報名,以微社群成員為優先。新參與課程者可以看到之前的課程資料。
      ●本課程微社群所討論的過程與成果,將會在五月初的均優進行發表,與大家互相分享這幾周的所見所聞所感。
      ●本課程共分為六個課次,每課次進行三小時(18:00~21:00),這三個小時共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一小時,如下所示:
      1.達人分享
      2.分組主題討論
      3.全體QA

      =============討論課次內容=============
      建立本line群的目的就是要討論課程主幹下,各位老師擅長的領域(主題),來協調老師們的日期與課次,也讓學員更了解即將上的課程內容,方便預報名。
      我們已經借用場地:
      ●地點:社創銀河(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3巷51號,靠近捷運中山國小站)
      ●時間:3/25(說明會)、4/1、4/8、4/15、4/22、4/29、5/13 每週一晚上18:00~21:00
      想詢問各位課主們,對於負責課次有沒有甚麼想法?或是是否有意願發起或協助未來的分支課程?
  5. 協調課主負責課次
    • 目前丁丁希望負責前兩節,題目如下,其他老師可以再討論想要分享的主題或是子題。
  6. 共商分組題目
  7. 開始:
    • 預報名
    • 課程助理進場,先設定士賢
    • 僱陪伴與觀察員


主課次:

課次主題如下:

  1. 4/1(一) AI比人進化快的時代,怎麼學才不落伍
    • 課主:丁志仁 (振鐸學會理事、課程召集人)
    • 課程概述
      1. 歷數過去一年來,各式AI的應用情形
      2. 過去一年來,對AI運用的各種「歪樓」建議
      3. 運用AI對人類社會的風險
  2. 4/8(一) AI與簡報設計
    • 課主:孫賜萍 (智薪資通講師、前教育部自由軟體諮詢中心執秘)
    • 課程概述:除了介紹ChatGPT與簡報設計外,另外再介紹gamma純粹的雲端簡報設計。
    • 可能的分組討論
      1. AI與簡報設計
      2. NotionAI
      3. 其他Office軟體與AI協作
  3. 4/15(一) 課程名稱: AIGC 學習歷程檔案整理與運用
    • 課主:林立傑 (台灣人工智能產業理事長)
    • 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介紹人工智慧與智能學習中的學習歷程檔案,以及如何有效地整理、分析和應用。學生將學習如何收集、存儲和處理學習歷程數據,並探索如何應用這些數據來優化教學和學習過程。
    • 可能的分組討論
      1. AI與學習歷程檔案
      2. AI與大數據
      3. AI與諮商
  4. 4/22(一) 課程名稱: AIGC 輔助自主學習
    • 課主:林立傑 (台灣人工智能產業理事長)
    • 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慧與智能學習技術來輔助自主學習。學生將學習使用 AIGC 工具和平台來自主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獲取學習資源、評估學習進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成效。
    • 可能的分組討論
      1. AI與自主學習
      2. AI與生活
      3. AI的輔助程度是否該限制
  5. 4/29(一) 用AI作影片-剪映應用
    • 課主:蘇世榮 (智新資通、軟體協會電腦講師)
    • 課程概述:剪映是由字節跳動旗下臉萌科技開發的一款影片剪輯軟體,該軟體依託於抖音平台,且基本面向該平台使用者製作短影音內容,併兼容iOS、安卓、Windows、Mac OS等作業系統。並推出可以在瀏覽器執行的網頁版。本課程將會對剪映做介紹與應用。
    • 可能的分組討論
      1. 剪映的應用與限制(危機?)
      2. AI與短影音對近未來的影響
      3. 抖音、小紅書的應用與限制
  6. 5/13(一) (主題留給大陸同好報名)
    • 課主:丁志仁 (振鐸學會理事 課程ˊ召集人) /孫賜萍 (智新資通講師、前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諮詢中心執秘)
    • 課程概述:(待定)

分支課次:

  1. 善用自己看 youtube
  2. AI 繪圖

內容重點:

  • 自小培養「群學」經驗
  • AI 的使用風險與應對策略
  • 工具介紹與分組練習
    1. Notion AI (孫賜萍老師)
    2.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v.s. bard v.s. bing) (孫賜萍老師)
    3. 用 AI 做影片 (蘇世榮老師)
    4. 立傑:工具進步很快,須與時俱進,導入這些工具使用方法讓參課者能持續跟上

內容合作單位: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台灣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智新資通

招生要求:台灣部分 35 歲青年須佔一半以上

通路合作單位:

  •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發展教育社群聯絡網
  • 台灣實驗教育機構
  • 社大與社大全促會,社大與十二年國教
  • 大陸先鋒盟校系統
  • 大陸田字格公辦民營學校系統


課程助理:


陪伴與觀察


討論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