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組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3年9月9日 (一) 14:47由蔡淳羽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102.09.04回家作業

  • 今天的回家作業是:
    1. 我希望六年制學程是什麼?
    2. 我覺得六年制學程最重要的任務是……?
    3. 我覺得大家在上課中最應該遵守的規範是……?
    4. 我希望六年制學程裡面,大家決定事情的方法是……?
    5. 我最希望上的課是……?
    6. 我要怎麼幫忙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匯整

  1. 一個學生意見能被廣泛接受且教程多元也能開心學習的高智慧團體
  1. 是個能讓學生脫離填鴨式教育且能開心的自己教育自己的好地方
  1. 不隨便走動,舉手發言,不吵鬧,不打電動,多聽多學
  1. 舉手投票,互相討論
  1. 生物,木工,體育,國語
  1. 和老師討論,認真上課

熊貓組

  • 組長:蔡淳羽
  • 組員:溫書桓、蔡淳羽、黃玟淇、丁禾,鄭為綸

使用者:蔡淳羽

年齡 13,戀愛對象 女性 興趣 爵士鼓,廚藝,導演。 學籍 大安國小,大安國中 新埔國中 國籍 中華民國 ,臺灣

使用者:丁禾

綽號:丁丁 ,職業:學生 ,性別:女 ,年齡:13歲

使用者:鄭為綸

今年12歲 ,英文名字是Alex

使用者:溫書桓

我的名字是溫書桓,今年13歲,我的興趣是玩花式溜溜球1A和5A,以及扯鈴。 My name is Shu huan wen(Lawrence wen). I'm 13 years old,I like to play Yo-Yo 1A and 5A,and Chinese yo-yo.

其他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

維基共享資源

振鐸學會

振鐸維基

維基文庫

討論

絲瓜相關資料分享

如何挑選新鮮絲瓜

A:選購時外皮要挑選顏色鮮豔、形體飽滿、外觀完整、無蟲叮咬,且瓜身大小均勻越重越好,也可以用手指輕壓,富彈性的肉質嫩;另外細長型的稜角絲瓜又稱為澎湖絲瓜、角瓜等,購買時要選彈性佳表示嫩,若沒什麼彈性,則果肉較老。

絲瓜切法的比較(切片、切塊丶切段)

烹煮絲瓜時,為什麼有時候絲瓜會變黑?可以預防或改善嗎?

A:這是氧化作用,因為絲瓜含糖較高,且瓜籽含有黑色素,碰到高溫顏色容易變黑. 就如蘋果切開都會發黑一樣. 介紹一個簡單的辦法防止絲瓜變黑:只要在炒之前灑些鹽捏兩下,再用鹽水泡一會就好了. 絲瓜易發黑是容易被氧化.減少發黑要快切快炒,也可以在削皮後用水淘一下,用鹽水過一過.


延伸菜單 蛤蜊絲瓜 絲瓜芋頭牡蠣湯 絲瓜麵線

自己的飲食偏好

最喜歡家人親手下廚的那一道菜

102.09.06回家作業

  • 課前預習:
    1. 查閱美國民權運動的演進。
    2. 查閱MLK I have a dream的中英文講稿。
    3. 查閱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我有一個夢中文演講稿。
    4. 利用youtube網站觀看MLK I have a dream speech

種族主義

種姓制度是在古印度超過四千年的制度。此制度是由歐洲遷來的外來民族,雅利安人制定,它將人分成四個階級:婆羅門和剎帝利(雅利安人), 吠舍和首陀羅(本土原住民),其實還有一個階級被排除於種姓之外,就是賤民。婆羅門是是祭司,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三樣工作,剎帝利是貴族,是軍事和實政的掌權者,吠舍是平民,有生產糧食和祭品之權責,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為其他三個種姓提供個種服務。再來是賤民,他們不是違反種姓制度就是從是屠宰的卑賤的行業。種姓制度是世代相傳不可改的。雖然印度獨立後,憲法第1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第17條明文規定廢除「不可接觸制」,但賤民依然保受岐視。例如阿拉里亞的水災 ,阿拉里亞是賤民的聚集地,故得不到政府的協助,當時大量難民因此而死。可見種姓制度並不只是法律的問題。

種族主義

  種族主義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認爲種族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種族主義可以視作是一個社會問題,經常被政客作爲政治工具來使用。種族主義從集合心理學的角度看,可以解釋爲一種情感上的現象。

   編輯本段簡介

 

種族主義漫畫   種族主義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認爲種族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認爲自己所屬的團體,例如人種、民族或國家,優越於其他的團體。

  種族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列強瓜分非洲的年代。當時非洲的資源被大量擄掠到歐美各國,包括人力資源。這些人被當作奴隸售賣。

   編輯本段由來

  有一種觀點認爲種族間存在行爲上的差别,這種觀點直到現在還經常引起爭論,很難消除。一些概念,例如國民性格、精神、性情等都是這種觀點的產物。另一個種族主義者經常提到的觀點是不同的種族存在着智力上的差異。科學家認爲,既然不同種族間存在着遺傳體質上的差異,例如膚色、發色等,因此不同種族的智力也可能由於基因的不同而不同。更多的研究表明,智力確實受到基因的影響。基因亦影響免疫力。某些基因導致人體對某些傳染病的抵抗力上升或下降。某些基因本身即能造成疾病。但不同種族的人也可擁有相同的某些基因,典型例子是不同種族的唐氏綜合症(先天愚型)患者,其容貌、症狀都是驚人相似的。返祖多毛症“患者”,也是如此。

  另一個種族主義者經常提到的觀點是不同的種族存在着智力上的差異。但是根據科學家認爲智力測驗隻能應用於特定的文化環境。隻有對特定的文化環境進行詳細的考察,這些智力測驗的結果才有意義。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爲,既然不同種族間存在着遺傳體質上的差異,例如膚色、發色等,因此不同種族的智力也可能由於基因的不同而不同。更多的研究表明,智力確實受到基因的影響,但是環境同樣對智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智力是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且當前測試智力是通過智商的測驗。但是有關什麼樣的智力才能實際構成智力的特質這一點還沒有能夠被普遍接受的意見。因此智商測驗很難准確地判斷智力情況,它不是測量遺傳智力的好辦法。目前爲止,人類種群間是否存在智力方面的差别還沒有得到證實。

   編輯本段定義

  種族主義通常指基於種族的偏見、暴力、歧視與迫害。根據牛津英語辭典,種族主義(Racism)是一種認爲一個種族里的每一個成員都具有某一種特定的品質或者能力,並以此區分人群及種族間優劣的信仰或者觀念。

  法律上:聯合國並沒有定義“種族主義”一詞,然而它解釋了何爲“種族歧視”。根據聯合國排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大會的定義,這個定義並沒有對族群與種族加以區别,某種程度上是因爲兩者的不同在人類學有所爭議。根據英國法律,種族(Racialgroup)指“根據人種(Race)、膚色、國籍和族群或民族分類的某一類人”。

  社會學上:一些社會學家把種族主義視爲一種特權階級體系。

   編輯本段基本内容

   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是指根據種族將人們分割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從而加以區别對待的行爲。種族隔離政策使歧視官方化,但它往往在未被合法化時被執行。麻省理工學院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在2003年的調查中發現當地的工作單位在招聘時存在廣泛的種族歧視。名字“聽起來像黑人”的應聘者得到面試的機會回比名字“聽起來像白人”的應聘者少50%。調查結果被研究者視爲種族偏見已經植根於美國不公平歷史的強力證據。

  制度上:制度種族主義指政府、企業、教育機構或者其他大型組織的種族歧視行爲。

   種族隔離


  種族隔離(Racialsegregation),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使得各種族不能同時使用公共空間或者服務。種族隔離可能是法律規定的,也可能是無法律規定但事實存在的。不論種族隔離是平等隔離,還是不平等隔離,實質上均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爲。

南非種族隔離

  歷史上最著名的種族隔離發生在南非和美國。另外,澳大利亞、羅得西亞、德國、印尼等國家也均發生過種族隔離行爲。斐濟、馬來西亞等國如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種族隔離行爲。

   編輯本段新種族主義

  “新種族主義”是將對文化的歧視編碼到對其他文化的描述中。在這里,種族的不同被理解爲文化的差異,種族成爲一種社會化的概念。如果說舊種族主義常常表現爲種族奴役、種族隔離、種族清洗或者辱罵等極端的行爲,那麼新種族主義則表現得比較含蓄與溫情。它甚至標榜民主,從而否認自己是種族主義。它不強調人們在生理上的差異,卻不否認種族文化的不同實際上是有優劣的。與舊的種族主義多表現爲行爲上的暴力不同,新的種族主義是話語的暴力,符號的暴力。因此,媒介是新種族主義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

  作爲種族主義的一種延續,新種族主義給跨文化交流帶來的惡果是一樣的。媒介報道中充斥的以語言符號爲載體進行“文化的排他”和種族主義行爲一樣加深彼此的誤解,引發彼此的敵對。它依然反映了一個民族與種族的不平等系統,並由社會内部成員共享的話語體系來維持、複制和鞏固。尤其是由媒介精英引導的對他者的談論,不僅給社會内部成員,即我們,提供思想來源,而且創造群體的連貫性,維持現有狀態。因此,以文化爲主要歧視對象的“新種族主義”問題正逐步得到研究者們的重視與討論。

   編輯本段納粹種族主義

   核心


  納粹主義的核心内容是種族主義,這是它與意大利法西斯主義以及其他右翼極端勢力的本質區别。傳統的研究強調了納粹主義的階級屬性,而忽視了它的種族主義内核,因此不能對納粹德國的歷史作出深入的分析。

   形成


 

納粹主義   種族主義作爲一種意識形態出現於19世紀。盡管帶有部落仇恨的痕蹟,其實卻是19世紀歐洲科學理論的發展(達爾文生物學)和生產技術的進步(導致歐洲人的世界統治地位和種族優越感)的後果。法國人戈比諾和英國人張伯倫是這種新意識形態的重要理論家。戈比諾著有《論人類種族的不平等》,他企圖用種族觀念解釋文明興衰,將特殊的種族性質與不同的種族相聯繫,並提出了“血液污染”這個納粹反猶主義的重要理論。張伯倫的代表作是《19世紀的基礎》,他是雅利安人至上論和日耳曼種族中心論的主要先驅者之一,並且強烈反猶。張伯倫曾經將希特勒看作德國的救世主,他的思想對希特勒有很大影響。同時,在德國存在着比較強烈的反猶太傳統。主要來源於宗教反猶主義和新興的德意志民族主義。正因爲如此,所以“盡管大屠殺的最初動力可以在希特勒的意識形態中找到,但是在‘最終解決’時他能夠穫得德國人的協作。”出現於19世紀的種族主義思潮和德國的反猶太傳統是納粹種族主義的主要來源。

   編輯本段主要内容

  從納粹的宣傳和實踐里看,納粹種族主義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相互聯繫的内容:種族史觀和雅利安種族優越論、族民共同體理論、生存空間理論和反猶主義理論。最終目的是要建立一個雅利安人統治世界的種族烏托邦。雅利安人是19世紀西方人設想的操原始印歐語的古代民族。希特勒相信雅利安種族(所有真正的日耳曼人都屬於其中)是擁有最優秀血液的種族,他們被上帝創造成不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最爲傑出的人群。“所有的人類文化,以及目前爲止所有的藝術、科學、文化成就,幾乎都是亞利安人的創造性產物。”亞利安人由於其血統高貴和能力超群,天然地擁有統治其他劣等民族的權利。人類文明的衰亡,不是因爲經濟或物質原因,而是統治民族的血液受到玷污的結果。雅利安人的血液遭到了劣等民族的玷污,因此逐漸喪失統治地位。爲了改變這種衰退,當代的雅利安人(日耳曼人)就必須純潔自己的血液。通過恢複種族純潔而達到複興雅利安人文明的目的。

  種族史觀和雅利安種族優越論

  反猶主義與雅利安人優越論緊密聯繫。在納粹種族主義理論中,猶太人是最邪惡卑劣的民族。導致雅利安人血液遭到玷污的罪魁禍首就是猶太人。猶太人與雅利安人是兩個截然對立種族的代表。猶太人,不僅擁有不同的宗教文化,而且屬於不同的種族。猶太人是非上帝的、非人的,是所有罪惡的化身。他們的目的是統治全世界,並通過污染雅利安人的血液來達到目的。

  在政治上,猶太人利用資本主義經濟和自由民主制度使世界陷入混亂。而且,猶太人還制造出了強大的武器——馬克思主義,用以精心策劃對雅利安人文化和秩序的破壞。亞利安人和猶太人之間的鬥爭是當代世界的主要矛盾。爲了恢複雅利安人的統治種族地位,首先需要將所有日耳曼人都統一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以推動雅利安文明爲己任,其首要任務就是消滅猶太人威脅。隻有如此,雅利安人才能純潔血液,重新強大。反猶主義是納粹種族主義的重要内容,它導致人類歷史罕見的嚴重暴行。它很難用極端民族主義或階級沖突來解釋,而隻能是種族主義的惡果。

  族民共同體理論

  族民共同體(VolkischCommunity)是納粹建設新德國的目標。德意志地區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俾斯麥完成統一後宗教沖突、文化沖突、階級鬥爭仍然在分裂着這個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化、工業化、階級分化所產生的社會裂痕始終得不到解決。納粹主義的興起也普遍被認爲是衰落中的下中層階級的反抗。族民共同體是納粹黨針對德國的分裂狀況提出的藍圖,並在執政後加以實施。族民,(Volk)在這里相當於種族,族民共同體是指所有日耳曼人不分階級、宗教、文化、地域的差别,基於共同的血統而緊密聯結成的統一體。這個共同體不同於議會民主制或君主制國家,而是一個民族—領袖國家。它排斥所有非雅利安人,在本民族内部消除各種差别。它的種族主義色彩體現在,以血統作爲共同體成員的資格基礎,以提升本族人民的種族地位並統治其他劣等種族爲目的。納粹執政後努力建設的族民共同體雖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社會結構,但確實對於納粹實行反猶政策,優生政策和擴軍備戰起到了促進作用。

  生存空間理論

  奪取生存空間是納粹對外政策的核心目標,甚至是整個納粹政策的核心目標,因爲在希特勒看來,種族與空間是不可分的,優秀種族必須穫得足夠的生存空間。納粹上台後對内對外的政策都是直接或間接爲此目的服務的。與當時許多極端民族主義分子不同,希特勒從一開始就認爲把德國的對外目標定爲恢複1914年的疆界是可笑的。納粹政府的對外目標,首先是將所有日耳曼人統一到一個大德意志帝國,然後沿着條頓騎士的足蹟向廣闊的東歐擴展空間——被劣等民族占據的東歐平原正好提供了擴張的目標。“隻有在東方才有可能……新帝國必須沿着古代條頓武士的道路向前進軍,用德國的減爲德國的離去的土地,爲德國人民取得每天的麵包。”p95通過奪取生存空間,而不是帝國主義國家通常選擇的海外殖民地,可以穫得雅利安人複興所需的地理基礎,供養規模越來越大的人口(希特勒希望到1980年能有1.2億雅利安人)。另一方面,奪取生存空間的戰爭,按照納粹所信奉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理論,又可以起到優化種族的目的。即在生存鬥爭中淘汰不適應者,提高種族品質。因此,奪取生存空間的戰爭不論在目標上還是戰爭本身,都是種族主義政策的要求。

  反猶主義理論

  納粹黨誕生之處是當時眾多的極端右翼組織之一,主要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和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政黨。盡管有反猶主義的傾向,但種族主義色彩並不很強烈。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成爲納粹主義的核心内容與希特勒的影響緊密相關。從維也納時代起,希特勒就成爲狂熱的種族主義分子、反猶分子。1924年納粹黨的《二十五點綱領》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就包含了種族主義内容,“隻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爲公民……具有德意志血統的人才能成爲本民族同志。”1926年的班貝格會議會議上,希特勒確立了自己在黨内的領袖地位,標志着以種族主義爲核心的希特勒的意識形態成爲納粹黨的主流。

希特勒

  在上台之前,納粹黨的種族主義理論隻停留在宣傳階段。在黨的領袖中,盡管反猶主義比較強烈,但也並非都是希特勒那樣的狂熱分子。在納粹的宣傳中,強調猶太人要爲大戰的失敗負責,要爲魏瑪共和國的誕生和生活於其中的人民的苦難負責。猶太-布爾什維主義(下層革命的代表)和猶太金融資產階級(上層剝削者的代表)是納粹重要的抨擊對象,用以吸引處於前兩者壓力下的中層階級。但這種攻擊主要出於政治經濟因素,而不是希特勒所深信的血液原則。爲了爭取選民,納粹還有意抑制過分的種族主義叫囂。

  當納粹上台後,原來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色彩喪失殆盡,隻在沖鋒隊中還有所存在,而種族主義成爲納粹政權的本質内容。納粹種族主義理論分兩步實現,首先建立日耳曼人的族民共同體,增強國家力量,然後發動戰爭奪取生存空間,建立雅利安人統治的世界秩序。   行動計劃


  建立族民共同體的努力首先從政治上開始。在1933年,在納粹主導下通過了“授權法”,實際上取消了議會政治。然後解散其他所有政黨,開展了一場“一體化”(gleichschaltung)運動。各邦國政府的原有權力被剝奪,德國成爲一個中央集權國家;對政府機構進行了初步清洗;工人、農民、教師、律師都被新的納粹機構組織起來。這個新的納粹黨一黨專政的國家宣稱代表全民利益而非某一集團、階級的利益,致力於消滅階級沖突和民族内部差别,以恢複民族榮光。

  排斥打擊猶太人的行爲從希特勒就任總理之初就立即展開。1933年以沖鋒隊爲主力發動了對猶太人商業的抵制。從1933年的《恢複職業文官制度法》開始,在公職人員中清洗以猶太人爲主的非雅利安人,然後猶太人被逐步趕出各個職業領域。1935年納粹政權開始禁止猶太人在公共場所活動,並在1935年9月通過了有重要意義的紐倫堡法。紐倫堡法重新界定定了德國公民權,禁止“種族污染”。這是排除猶太種族,純潔雅利安族民共同體的重要手段,體現了納粹政權的種族主義本質。到了1938年,隨着納粹發動奪取生存空間的戰爭的臨近,對猶太人的迫害也隨之加重。猶太人被完全驅逐出德國公民的社會。在“帝國水晶之夜”後,大約兩萬人被關進了集中營。除了猶太人外,各種不願意適應族民共同體的“反社會的人”和日耳曼血液的玷污者,包括吉蔔賽人、同性戀者、乞討者、慣犯、精神病患者也都受到了殘酷迫害。

  在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納粹德國的各項種族主義政策主要是和平進行的。即使是日後受害最深的猶太人,此時受到的也主要是剝奪公職、合法化歧視、強迫移民、重新安置和強迫定居等非殺戮手段。但是從1938年開始,被納粹視作浪費糧食的“負擔”的殘障兒童和成人精神病患者遭到了系統的謀殺。到1941年這項計劃停止時,已經有9萬患者被殺害。在此過程中使用的毒氣技術後來被大規模應用到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上。

  與此相反,對於純種的雅利安人或者在血統上有價值的人,納粹鼓勵其多生育以改善種族質量提升種族數量。爲了促進人口增長,黨衛隊開展了“生命源泉”計劃。希姆萊表示,“這是爲了滿足迫切的需要,並給那些種族純正的未婚女人免費生孩子的機會”。

  同時,避孕、堕胎、同性戀等不利於婚育的行爲在納粹德國被堅決禁止。這樣,在第三帝國里家庭成爲提供未來士兵的再生廠工廠,而婦女就是工廠里的機器。婦女在第三帝國里的位置是微妙的。一方面他們被剝奪工作機會,固定於家中賢妻良母養育後代的角色。另一方面女性和母親又得到莊嚴的讚美(納粹德國專門設有崇拜母親的母親節,生育多的母親可以得到十字勳章)。婦女本身並不參與德國的複興,但她們卻是納粹種族國家的基礎,是納粹種族主義理論的重要實施對象。

   戰備活動


  納粹德國戰前大部分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行動也都和種族主義國家目標相關。最重要的有三項活動:恢複經濟、擴充軍備、擴展土地。

  納粹恢複經濟的行爲有三個特點,都與奪取生存空間的種族主義目標相關。首先,恢複經濟、解決失業是與重整軍備同時進行的。重整軍備活動有力地減少了失業(最終基本消滅了失業)、刺激了工商業生產,從而支撑了經濟恢複。而經濟恢複又是大規模擴軍備戰的保障。其次,希特勒的經濟目標是做到自給自足,尤其在農業生產和重要的能源、材料方面。爲此納粹德國進行了大量的替代品或人工合成品研究。這是違背經濟規律的行爲,完全是出於戰爭准備的需要(希特勒吸取了一戰時德國被封鎖的教訓)。最後,納粹經濟政策有很強的實用主義色彩。它既不是自由資本主義也不是壟斷資本主義,更不是蘇聯式計劃經濟,而是一種“和平時期的戰爭經濟”。競爭經濟、壟斷經濟、指令經濟都在其中存在,爲納粹意態服務。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大企業和壟斷資產階級得益最多,但認爲此時的納粹黨是一個資產階級反動政黨的觀點似嫌簡單。與其說是壟斷資產階級借助納粹政權重整軍備的努力而穫得暴利,倒不如說納粹政權利用壟斷企業來鍛造奪取生存空間的神劍。之所以倚重大企業而淘汰小企業(納粹曾經的擁護者),正如希特勒重視國防軍而清洗沖鋒隊(納粹奪權的重要工具)一樣,是因爲前者更適於實現納粹意識形態目標。

  擴充軍備與奪取生存空間直接相關,是戰前德國的核心目標。雅利安人統治秩序的建立必然有賴於強大的軍事力量。在軍事力量不足以放手一戰時,納粹德國采取外交手段奪取土地。到大戰爆發時,德國已穫取了萊茵蘭、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區,建立起一個大德意志國。這樣,一個包括了大多數日耳曼人的極權主義種族國家終於形成,接下來它要做的就是用戰爭手段去奪取生存空間,消滅、驅趕或奴役新土地的居民。同時,通過優生手段提高統治種族的數量和質量,完成納粹理想中的種族烏托邦。到那時,雅利安人將統治世界。

  納粹德國的後半期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作戰、占領、掠奪、奴役、屠殺是它的主要行動,納粹主義的種族主義本質在此時暴露無遺。

   種族戰爭


 

反種族主義活動   納粹戰爭不同於一般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或奪取殖民地勢力範圍的擴張戰爭,它是種族主義性質的戰爭。消滅猶太——布爾什維克政權,驅逐劣等斯拉夫人,從而爲其種族烏托邦提供生存空間一直是希特勒發動戰爭的核心意圖。“對於希特勒來說,戰爭不是外交政策的最後一招,而是實現德國國家目的的優先工具。”因爲雅利人的優越性使他們有權穫得被劣等民族占據的廣大空間。正因爲如此,希特勒的戰爭具有不可妥協性和不可避免性。1939年納粹德國與蘇聯達成協議,先因爲侵略波蘭而與西方開戰,隻是策略問題。擊敗西方是爲了以更有力利的位置對東方作戰。正如希特勒所言:“我一切的作爲都是針對俄國而來。若西方太愚昧、太昏庸以致看不出這一點,那我隻有被迫與俄國人達成某種諒解,先擊潰西方,再集結大軍轉向蘇聯。”p3221941年,在西線作戰沒有取得徹底勝利的時候,納粹德國就傾力攻擊蘇聯表明了納粹的真實意圖,證明了戰爭的種族主義性質。

  這場種族主義戰爭開始後,尤其是進攻蘇聯後,納粹在占領區建立起種族主義新秩序,占領是根據當地人種族成分而分的,對不同種族的人采取不同的對待。斯堪的納維亞人、荷蘭人受到的待遇最好,波蘭、蘇聯地區的斯拉夫人最受迫害。一些金發碧眼的波蘭兒童則由於被希姆萊認定有種族價值,而遭到了綁架。在戰爭期間,有兩百萬以上的蘇軍戰俘被殺害或迫害致死。到1944年中,有七百萬外國勞工在德國充當勞力,另有七百萬人在當地爲德國戰時經濟服務。上百萬的日耳曼人遷入波蘭地區,當地斯拉夫人和猶太人被遷徙並強迫定居。在戰前和戰爭初期,納粹對猶太人的政策主要是迫害和驅趕(甚至考慮將猶太人遷往馬達加斯加)。戰爭開始後對猶太人進行強迫集中居住和集體搶殺,戰爭後期則對猶太人實行了最終解決——死亡營中的系統化屠殺。

  納粹戰爭的種族主義性質甚至損害了戰爭行動本身。在蘇德戰爭初期,受到莫斯科政府壓迫的部分蘇聯人民(尤其在烏克蘭)原本對德國人持歡迎態度,但最終因納粹的殘暴而奮起反抗。納粹德國的婦女也因爲爲種族主義理論而遲遲沒有大規模參加生產活動(同盟國方面則很好地利用了龐大的婦女勞動力)。由上可見,戰爭期間的納粹政權的種族主義性質是不容置疑的。

   綜述


  因此本文認爲,種族主義是納粹主義的核心内容,是理解納粹黨與納粹國家的關鍵所在。如果僅僅把納粹黨看作資產階級反動政黨,把納粹政權看作“反共、反社會主義、反民主主義的恐怖獨裁統治,是資產階級專政的極端形式”,而將種族主義作爲極端民族主義的附屬物置於不重要的地位,就無法對納粹黨和國家(尤其是戰爭時期的納粹黨和國家)的行爲作出足夠合理的解釋。從戰時的納粹政權的政策來看,種族主義不隻是宣傳,而是要認真加以實施的;不但是任務,而且是核心任務。正是種族主義(而非資產階級反動思想)促使納粹德國犯下了前所未有的罪行。



分享 词条分类[我來完善] 按学科分类: 政治学 世界政治 民族学(民族问题理论) 世界民族研究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 注释信息[我來完善] 扩展阅读[我來完善] 1.http://baike.baidu.com 相关词条[我來完善] 1 0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boygot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去知识社区发起新话题]


更多评论 联系我们 丨 意见反馈 丨 帮助中心 丨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0 zwbk.org 中文百科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9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