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後教育財政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簡述

一年前與部長討論在「政府歲入不斷提高」(目前已達2.69兆),而少子化使「班級量體不斷縮小」,規格化教學又使得「學生單位成本無法提升」的脈絡下,如何維持政府以歲入23% 為教育經費之有效運用。

民間在過去一年內又有教育公共化聯盟之成立,訴求我國租稅負擔率應由2016年的12.9%,回復到1990 年(最後一任國民大會選舉李登輝總統就任)的20%,如果實現約可增加政府每年支出 6000 億,咸可用來改善環境治理、老人照護、學前託育(600億)、健保永續。這項發展又使得上述問題更顯得需要長遠思考與長期準備。

歸納各方意見,處理上述問題,有以下方向:

  1. 提升國教品質與學生單位成本。
  2. 學前教育公共化。
  3. 提升偏鄉地區的生活與教育機能。
  4. 強化教育的社會安全網。

這些教育部都正在很認真的推動中,以第一點為例,教育部在調整國中小基本需求設算基準之後,今年也已組成工作圈,改善高級中等教育的基本需求設算:

  1. 編班調到公立學校每班 35 人,私校每班 45 人。
  2. 基本教學人力係數調到普通高中每班2.1、綜合高中每班2.3、技術高中每班2.5。
  3. 活化課程教學係數,108年時各縣市相同,接著按各縣市實踐情形,讓每縣不同。

而去年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也會再帶動對於偏鄉教育新一輪的投資。惟在學前教育公共化方面,雖然國教署已大力推動非營利幼兒園,但民間仍有較多之建言。

學前教育公共化

民間的主要思考與行動如下:

  • 以十年為期,推動目前學前大、中、小班為「國民幼兒園」:
    1. 國民幼兒園人民有就學權利,無就學義務。
    2. 普及率要做到「免抽籤」。
    3. 參考歐洲的學前託育制度,起草並通過專法。
  • 2020年發動「推動國民幼兒園」公投。
    1. 認同的總統候選人提供 100 場客廳會。
    2. 認同的立委候選人提供 15 場客廳會。
    3. 2019年完成各地客廳會親友團陪訓。
  • 不贊成在我國推動幼兒教育券或近似的政策。
    1. 之前在美國與智利的教育券實施結果,表明這一類的政策會擴大社經地位對教育資源取得的落差。
    2. 我國之前在地方上的推動,也表明這種政策無助減輕家長負擔,補助效果會因私幼漲價而抵消。
  • 在今年的均優學習論壇會有 400 分鐘議程,處理以上問題。
  • 今年下半年民間將試辦三場客廳會並攝影,以準備未來的合作說明。

兼談財畫法修法對教育經費之衝擊

  1. 財政部友人表明推動時機是院長指導的,所以他們會直接拿上一次的院版來小調。
    • 增加地方可分配金額。(這兩年政府超收)
    • 拿掉直轄市先依比例、再依公式分錢;改成直轄市與縣市直接以相同公式分錢。
    • 增加農業性質指標。
  2. 由於今明兩年,教育經費下限提高計 300 億,其中 53% 轉嫁至地方政府頭上,所以地方政的教育經費應編數,已經會接近實編數,所以整體教育經費因之縮減的風險已降低。
  3. 但教育經費被挪用至其他政事別的風險仍在,所以教育界仍會反對將基本需求差短補助,轉為縣市長統籌分配稅款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