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優學習論壇準備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籌辦均優學習論壇的大致樣貌,寫在此頁,使之得以傳承。


簡介

每次都會參考前幾次的經驗。所以翻翻前幾次的經驗是有幫助的。

在議程-行政之間的介面,便是議程聯絡人,需要追議程負責人東西,議程內容放上維基頁等等。

均優組織架構圖

負責人數量


地點

歷年都是在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辦,2018之後開始在台中國教院辦均優學習論壇。

均優論壇的演變歷程

過往教育部開教育會議,民間就會同步開民間的教育會議。 1980年代後教育團體:教師人權促進會、人本、振鐸、主婦聯盟教育小組(會聯合婦女新知),之後410教改,教育團體越來越多,網絡綿密,彼此都認識,也因此在教育領域可以實行常民政治。政府的教育會議會邀請穿皮鞋的,例如學術界的等,民間就會邀請穿草鞋的。之後政府就不再開了,最後一次是倡議要做十二年國教。解嚴後認為需要常設性教育研究單位,因此說要籌備教育研究院,因此成立國教院,籌備主任叫做陳伯璋,曾當過人本理事,與民間團體關係很好,因此也一直支持民間教育團體,並提供國教院資源。2012後國教院開始掛牌,政府開始想用自己人,因此換人,也因此均優學習論壇與國教院合作減少,但教育部支持,因次目前多數是教育部支持較多。

均優論壇的文化

  1. 自己來的文化
  2. 社運連結資源文化

均優1.0與2.0的差異:

均優1.0均優2.0
1.議程驅動
2.均優的陣地
3.百樂宴
1.臨時編組,每年都需重開機
2.社運世代做為主籌劃者
1.社群化,由社群規劃
2.跨世代進行籌劃(例如小均優,每季一次)

2019 年時想轉型均優 2.0 的難點:

  1. 世代共同聚焦困難,因為彼此的生涯核心關切不同
  2. 疫情
  3. 成本降低(志工群)

工作階段

歷年做法

  1. 2020前:邀請近年參與團體來討論大方向並選執秘->向籌備會提議程->籌辦會開會討論
  2. 2020後:先由振鐸討論大方向並分出各界,並找各界代表,各界代表提議,但同時知道有均優的人可以來提案
  3. 均優 2.0:
    • 找出籌備小組()
    • 建立網路社群
    • 每季一次小均優(一日、自拋議程、OST)
    • 籌劃均優論壇
      • 共識會議:規劃大方向與基本模式,並找出執秘、副執秘、籌備小組
      • 籌備會議:討論論壇分工及活動細節
      • 籌備會議:發布均優籌備訊息,邀約各界提議程
      • 籌備會議:議程審核及確認
      • 籌備會議:議程排定
      • 籌備會議:

議程階段

大約在活動半年前到兩個月前(待確認)

  • 提案(提案名稱、簡介、負責人、提案單位、預計邀請與談人引言人等)

各小組工作階段 寄邀請卡(為了給大陸友人批審用,有些人需要被核可才能出境等等)

施壓階段

有提案之後到活動一個月前

  • 催收手冊

廣宣階段

大概在活動前兩週,目的是讓到處都可以看到均優學習論壇的訊息

分兩種

  • 統一廣宣
  • 議程自造廣宣(要議程負責人來做,對議程的宣傳)

路徑 臉書、line、IG

庶務階段

  • 行前會議
  • 手冊印製
  • 名牌
  • 報到
  • 人力配置
  • ⋯等等等

工作角色與工作事項

此為複製2018均優學習論壇網頁/籌備處/工作內容

議程聯絡人工作

 [展開

議程負責人工作

 [展開

議程負責人須知


歷年籌備經驗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4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5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6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7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8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9


均優 2.0 如何建立社群:

  1. 社群共同傳統:如何把均優的意識形態講得更清楚
  2. 不打壓拔尖,但處之有道
  3. 找出初期社群籌劃團隊(丁丁、怡廷、東玉、振寧老師、震宇、穎瑄、昀奇、宛軒、王肝臟、...),討論社群定位及社群運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