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Beijing hutong area 5.jpg

簡介

南鑼鼓巷,是中國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現為北京市著名商業街。 南鑼鼓巷位於鼓樓東大街南側,南北走向。北到鼓樓東大街,南到地安門東大街。全長786米,寬8米,瀝青路面。南鑼鼓巷東西各與八條胡同相交,西面自北向南分別是前鼓樓苑胡同、黑芝麻胡同、沙井胡同、景陽胡同、帽兒胡同、雨兒胡同、蓑衣胡同、福祥胡同,東邊自北向南分別是菊兒胡同、後圓恩寺胡同、前圓恩寺胡同、秦老胡同、北兵馬司胡同、東棉花胡同、板廠胡同、炒豆胡同。 南鑼鼓巷明朝屬昭回靖恭坊,稱「鑼鍋巷」。清朝屬鑲黃旗,稱「南鑼鼓巷」。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製的《京城全圖》中也標明為南鑼鼓巷。南鑼鼓巷之名的由來,一說因該地多為鑼鼓商,又在北鑼鼓巷以南而得名;另一說是鑼鍋巷即今鑼鼓巷。中華民國成立後,沿稱南鑼鼓巷。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輝煌街,後來恢復原名南鑼鼓巷。《天咫偶聞》記載:洪承疇府在南鑼鼓巷西側,即今南鑼鼓巷59號。2000年代之前,南鑼鼓巷內有中央戲劇學院小劇場等單位,其他均為居民住宅。

南鑼鼓巷東側的萬慶當鋪舊址 南鑼鼓巷一直是很寧靜的傳統老北京居民區。 針對南鑼鼓巷地區還發布了文物保護導則,成為指導該地區建築改建裝修的規範。

歷史

1990年代,只有中央戲劇學院外面有個面積很小的飯館,經常有中央戲劇學院學生在此開小灶。1999年,「過客」酒吧在南鑼鼓巷開張,這是南鑼鼓巷歷史上第一個酒吧。起初客人極少。在「過客」之後,又出現了「創可貼8」、「火山人」等酒吧,這是南鑼鼓巷最早一批酒吧。後來酒吧逐漸增加,南鑼鼓巷成為新興的北京酒吧街。但遊客並不太多。2005年到南鑼鼓巷旅遊的遊客不到6萬人次。 2008年左右,正值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政府開始重視南鑼鼓巷,網絡媒體和電視台紛紛報導南鑼鼓巷,南鑼鼓巷的知名度迅速上升。2008年,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商務局、東城區人民政府決定籌集1300萬元人民幣,建立「南鑼鼓巷商業業態調整資金」。 2008年以前,南鑼鼓巷的店鋪僅五、六十家。2008年起,店鋪猛增至約一百多家,種類也日益豐富,包括餐飲、酒吧、創意小店。2010年左右,店鋪數量已趨於穩定,各式小吃輪番出現。隨著南鑼鼓巷商業的興盛,店鋪租金也直線上漲。 2008年,南鑼鼓巷被澳大利亞21世紀創新國際評價中心評選為「全球遊客最喜愛的中國四大特色商業街區」。2009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薦為亞洲必游25處旅遊風情體驗地之一。

南鑼鼓巷 2012年2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來到南鑼鼓巷,參觀了前樓鼓苑胡同7號四合院賓館。2014年,連戰夫婦參觀南鑼鼓巷時,先後參觀了前樓鼓苑胡同7號四合院賓館、水準點石碑、萬慶當鋪舊址、「創意無限」軟陶藝術品商店。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來到南鑼鼓巷雨兒胡同視察,走進兩個四合院詢問了住戶居住情況。 隨著南鑼鼓巷日益出名,遊客也迅速增加。統計顯示,南鑼鼓巷高峰時日均客流量曾一度達到10萬人次。而從保護的角度測算,南鑼鼓巷瞬時承載量上限僅為1.7萬人。大量擁擠的人流擾亂了周邊居民的生活,遊客遊覽體驗糟糕。 同時,南鑼鼓巷的商業化日益嚴重。從鹽酥雞到油炸臭豆腐等各種和老北京無關的廉價小吃在南鑼鼓巷集中銷售。南鑼鼓巷的店鋪及銷售的各類小商品也日益缺乏特色。小店鋪在裝修改造中很少顧及南鑼鼓巷原有的老北京建築風格,南鑼鼓巷的歷史風貌受到破壞。 南鑼鼓巷起初的定位是「文化創意休閒街區」,但因有些臨街房屋屬於個人,不受管控,所以店鋪業態也任意發展,後來發展成什麼業態賺錢就搞什麼,完全失去了控制。2014年9月,東城區印發南鑼鼓巷業態發展指導目錄。2015年4月,南鑼鼓巷因為過度商業化而未能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名單。 遊客的大量湧入和嚴重的商業化,使南鑼鼓巷失去了特色。為了扭轉上述趨勢,2016年4月,南鑼鼓巷主動申請取消了3A級旅遊景區資質,從而將旅遊團拒之門外。2016年11月至12月,南鑼鼓巷集中整治開牆打洞、私搭亂建、無證無照經營等違規行為。這次整治對南鑼鼓巷進行了封閉改造,店鋪數量減少80多個,並開展了保護性修繕。

交通

地鐵

南鑼鼓巷南口有北京地鐵6號線和北京地鐵8號線的南鑼鼓巷站。 或2號線-「鼓樓大街站」D出口往鼓樓東大街步行20分鐘,即可抵達

公車

  • 107、124、204、635路在宝钞胡同站下
  • 107、124、204路在小经厂站下
  • 13、60、118、612、623路在锣鼓巷站下
  • 104、108、113、201、612、758路在北兵马司站下,向西经过东棉花胡同即是

大約位置

南鑼鼓巷位置(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