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7年12月13日 (三) 06:06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課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翻譯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

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李煜詞風格簡介:

李煜的詞,不但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始祖,也為豪放派打下基礎。

李煜(937-978),又稱李後主,為中國南唐(五代十國之一)的末代君主,在政治上毫無建樹,在南唐滅亡後被趙匡胤(北宋)所擄。卻成為了中國史上有名的詞人。

李煜寫詞的風格,以「亡國」為界: 李煜亡國前的詞,多寫富麗奢華的宮廷生活,言詞多溫軟綺麗,卿卿我我,呈現「花間詞」氣息。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李煜亡國後,晚年的詞寫家國之恨,由於生活的巨變,以血淚寫詞,淒涼悲壯,意境深遠,與「花間詞」的作風迥然不同,擴大了詞的境界,在詞史上扮演承前啟後角色。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