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治理的數學基礎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6年10月2日 (日) 19:06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供需曲線

標準的供給和需求模型:橫軸為數量,縱軸為價格。供給曲線斜率為正,代表價格高生產者願意供應的數量就高;需求曲線斜線為負,代表價格高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數量就低。兩條曲線的交點(均衡點)就是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

供給定理:假設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不變,當一件物品的相對價格上升時,其供給量會上升,反之亦然。換言之兩者成正比關係。

需求定理:假設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不變,當一件物品的相對價格下跌時,其需求量會上升,反之亦然。換言之,兩者成反比關係。

有人主張韋伯倫商品和吉芬物品違反需求定理,但深入分析則未必如此。

韋伯倫商品(Veblen Good),又稱炫耀財,是經濟學上用以描述一種商品,其特色是商品需求與商品價格成正向關係,而非正常需求法則的反向關係。這種商品能滿足人類的虛榮心,是財富與地位的炫耀,故稱為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此名詞源於其概念提出者托斯丹·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

價格高昂的寶石、名車、名牌精品等奢侈品皆為韋伯倫商品的例子。炫耀財同時也是正常財。

根據張五常教授分析,炫耀財沒有違反需求定律。張教授認為人們消費炫耀財,也是購買『炫耀』(炫耀也是經濟物品)。假如有一手錶價值50000元,有10單位炫耀(一單位炫耀價值5000元),同時,另一手錶價值70000元,有50單位炫耀(一單位炫耀價值1400元),按照需求定律,我們就能解釋為何韋伯倫商品價愈高,交易量更高。一些購買能力高而且只考量炫耀的人會因一單位炫耀價值下降,傾向售買70000元手錶而非50000元手錶。

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季芬(Robert Giffen,1837年-1910年)發現當時英國進口的麥價提高,使得麵包價格上漲,而奇怪的是,低收入的工人階級反而消費更多的麵包,有違一般需求法則,後人對具有這種現象的物品,就稱為季芬財

張五常教授認為這種「季芬財」根本不成立。他解釋︰麵包價格除了貨幣價格之外,還有看不見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s)。對比其他食物的價格飛漲,麵包的「總價格」是相對下降了,價格降低,消費量自然上升。當時的低收入工人面對麵包價格上漲,只有犧牲其他高消費的食物如馬鈴薯、肉類(其他食物的價格也在上升),以多購「較便宜的」麵包裹腹。正常的價格機制仍在作用。

即使麵包價格下降,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競爭,使季芬財無法在實際中存在。

供給曲線的移動

供給是藍線S,需求是紅線D,當供給由S1變動為S2時,成交的價格和數量也隨之變動。

供給曲線受生產成本、預期心理的影響,細分以下六項:

  1. 生產商品的代價
  2. 投入品價格的變化
  3. 技術的變化
  4. 自然環境的變化
  5. 獲得「信貸」的難易程度的變化
  6. 預期的變化

複合供給(Composite Supply):每種物品的可能存在其替代品,彼此之間競爭用於某些用途的需求,替代品供給的競爭就是複合供給。由於滿足該需求的物品種類供給並非單一,所以複合供給也稱爲競爭性供給(Competitive Supply)。

需求曲線的移動

供給是藍線S,需求是紅線D,當需求由D1變動為D2時,成交的價格和數量也隨之變動。

市場需求曲線由以下兩個因素構成:

  • 個人效用遞減。
  • 市場需求曲線眾人的需求的合成。

導致需求改變的因素(曲線會移動):

  1. 許多人(買家)喜好的改變
    • 品味和喜好在短期内假設為固定。因為衆多個人需求曲線會「平均」生成市場固定喜好的需求曲線。但流行與促銷可以改變買家的品味和喜好。
    • 天氣或氣候的改變 - 例如:雨量增多導致需求上升。
    • 買家地理條件的改變
    • 對將來的預期
    • 教育程度的改變
  2. 買家數量和結構
    • 人口
  3. 買家可支配收入改變(收入效應)
  4. 借貸及其成本
  5. 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

曲線固定時,可以用削價來增加銷售。

替代品(英語:substitute good),是市場學的名詞。指能帶給消費者近似的滿足度的幾種商品間具有能夠相互替代的性質,若A商品價格上升,則顧客們就會去尋求相較於A商品便宜的,並且能帶來相似滿足度的B商品購買。例如在火車票價格持續上漲到一定的高度時,人們會轉向乘坐飛機。或者,在牛奶價格上漲時略微少購買一些牛奶,這欠缺的一部分需求轉以奶粉來代替。

互補品(Complement/Complement good)乃指商品間的消費是合併在一起,相互之間彼此牽動對方的需求量。如果一種商品價格提高,會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下降。

  • 左鞋和右鞋是互補品。如果沒有左鞋,無論擁有多少右鞋,效用也是相同的。
  • 烤肉的時候木炭與肉的關係,因為用木炭烤肉才會比較香,若是肉買多出一般的量,為了怕肉不熟相對的木炭也會買多一點。
  • 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關係:由於此兩件物品乃同時存在才能發揮應有之功效,當羽毛球拍的價格下降時,相對地人們也會因為希望擁有較好的羽毛球以供運動之用,故羽毛球的需求便有機會在其價格沒有變動的可能下有所提升。
  • 印表機及墨盒
  • 刮鬍刀及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