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6年9月12日 (一) 04:54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概述

一、課程目標

  • 探討現代人類社會如何治理
  • 探討社會、社群、國家、個人、家庭之間的關係

二、選修說明

  • 上限 12 人
  • 地點:新埔國家信義樓 515
  • 時間:週一早上 9:15~12:00
  • 費用:無
  • 選課優先順位:六年制同學優先
  • 種類:有老師,王秀雲、丁志仁
  • 成績以作業為主,通過者得 3 學分

三、課程內容組成

課程內容由三部分組成:

  • 修課同學選定國家並進行介紹
    1. 每位修課同學自下列國家選擇一個國家: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瑞士、芬蘭、日本、東協十國、南非選擇一個國家;不同的同學可以選擇同一個國家,但選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各不能超過三人,超過者以抽籤決定。
    2. 同學對所選的國家,必須研究其憲法、法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選舉與公投制度,經濟、外貿,國防、外交,教育。
    3. 並自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等項目中,選取兩項以上用以介紹這個國家。
    4. 一份用地圖表達的介紹(GIS)
    5. 一個介紹網站(SITE)
  • 當代世界的整體性介紹
    1. 洋流與主要氣候。
    2. 能源、糧食、水資源。
    3. 社會典範轉移的三支腳
    4. 權利、尊重與偏見
    5. 政治制度
    6. 法律的執行與演變
    7. 經濟治理與環境永續發展
    8. 貧富不均與公平正義的社會
    9. 國際組織
    10. 兩岸關係
  • 物聯網時代
    1. 「科層暨市場體制」與「互聯共生網絡」
    2. 「風能與太陽能」、物聯網、3D列印
    3. 公開格式、共享內容、自由軟體、自由硬體、群眾募資、社群代幣
    4. 私有財產 混搭 共享經濟
    5. 由學校走向學習公社

各次上課內容

目次

  1. 2016.9.5:影響人類社會的地球環境與資源
  2. 2016.9.12:作業檢討,社會的典範轉移
  3. 2016.9.19:尊重人權,消除偏見與政治制度
  4. 2016.9.26:法律的執行與演變
  5. 2016.10.3:經濟治理、環境永續、貧富不均,公平正義的社會
    • 10.10國定假日停課
  6. 2016.10.17:經濟治理、環境永續、貧富不均,公平正義的社會
  7. 2016.10.24:國際組織
  8. 2016.10.31:兩岸關係
  9. 2016.11.7:國家介紹:中華民國
  10. 2016.11.14:國家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
  11. 2016.11.21:國家介紹:日本
  12. 2016.11.28:國家介紹:東南亞
  13. 2016.12.5:「科層暨市場體制」與「互聯共生網絡」
  14. 2016.12.12:「風能與太陽能」、物聯網、3D列印
  15. 2016.12.19:公開格式、共享內容、自由軟體、自由硬體、群眾募資、社群代幣
  16. 2016.12.26:私有財產 混搭 共享經濟
    • 2017.1.2國定假日停課
  17. 2017.1.9:由學校走向學習公社
  18. 2017.1.16:期末考試
    • 本週國中外出行動學習

2016.9.5

20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