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優學習論壇準備: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台中
 
(未顯示3位用戶所作出之34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
[[分類:均優]]
 
籌辦均優學習論壇的大致樣貌,寫在此頁,使之得以傳承。
 
籌辦均優學習論壇的大致樣貌,寫在此頁,使之得以傳承。
  
第 7 行: 第 8 行:
 
在議程-行政之間的介面,便是議程聯絡人,需要追議程負責人東西,議程內容放上維基頁等等。
 
在議程-行政之間的介面,便是議程聯絡人,需要追議程負責人東西,議程內容放上維基頁等等。
  
均優組織架構圖
+
<b>均優組織架構圖</b>
<img src ="http://6years.jendo.org/~%E5%BC%B5%E9%88%9E%E7%A5%BA/%E5%9D%87%E5%84%AA/%E8%AB%96%E5%A3%87%E8%AB%B8%E5%85%83%E7%B4%A0.svg">
+
<img src ="http://jendo.org/~張鈞祺/均優/論壇諸元素.svg">
  
負責人數量
+
<b>負責人數量</b>
<img src ="http://6years.jendo.org/~%E5%BC%B5%E9%88%9E%E7%A5%BA/%E5%9D%87%E5%84%AA/%E8%AD%B0%E7%A8%8B%E4%BA%BA%E5%93%A1.svg">
+
<img src ="http://jendo.org/~張鈞祺/均優/議程人員.svg">
 +
 
 +
 
 +
===地點===
 +
歷年都是在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辦,2018之後開始在台中國教院辦均優學習論壇。
 +
 
 +
===均優論壇的演變歷程===
 +
過往教育部開教育會議,民間就會同步開民間的教育會議。
 +
1980年代後教育團體:教師人權促進會、人本、振鐸、主婦聯盟教育小組(會聯合婦女新知),之後410教改,教育團體越來越多,網絡綿密,彼此都認識,也因此在教育領域可以實行常民政治。政府的教育會議會邀請穿皮鞋的,例如學術界的等,民間就會邀請穿草鞋的。之後政府就不再開了,最後一次是倡議要做十二年國教。解嚴後認為需要常設性教育研究單位,因此說要籌備教育研究院,因此成立國教院,籌備主任叫做陳伯璋,曾當過人本理事,與民間團體關係很好,因此也一直支持民間教育團體,並提供國教院資源。2012後國教院開始掛牌,政府開始想用自己人,因此換人,也因此均優學習論壇與國教院合作減少,但教育部支持,因次目前多數是教育部支持較多。
 +
 
 +
===均優論壇的文化===
 +
#自己來的文化
 +
#社運連結資源文化
 +
<B>均優1.0與2.0的差異:</B>
 +
<table class='nicetable' stroke='1'>
 +
<tr><th></th><th>均優1.0</th><th>均優2.0</th></tr>
 +
<tr><th>同</th><th colspan='2' style='text-align:left'>1.議程驅動<br/>2.均優的陣地<br/>3.百樂宴</th></tr>
 +
<tr><th>異</th><th style='text-align:left'>1.臨時編組,每年都需重開機<br/>2.社運世代做為主籌劃者<br/></th><th style='text-align:left'>1.社群化,由社群規劃<br/>2.跨世代進行籌劃(例如小均優,每季一次)<br/></th></tr>
 +
</table>
 +
 
 +
2019 年時想轉型均優 2.0 的難點:
 +
#世代共同聚焦困難,因為彼此的生涯核心關切不同
 +
#疫情
 +
#成本降低(志工群)<br/>
  
 
==工作階段==
 
==工作階段==
提案階段
+
===歷年做法===
 +
#2020前:邀請近年參與團體來討論大方向並選執秘->向籌備會提議程->籌辦會開會討論
 +
#2020後:先由振鐸討論大方向並分出各界,並找各界代表,各界代表提議,但同時知道有均優的人可以來提案
 +
#均優 2.0:
 +
#*找出籌備小組()
 +
#*建立網路社群
 +
#*每季一次小均優(一日、自拋議程、OST)
 +
#*籌劃均優論壇
 +
#**共識會議:規劃大方向與基本模式,並找出執秘、副執秘、籌備小組
 +
#**籌備會議:討論論壇分工及活動細節
 +
#**籌備會議:發布均優籌備訊息,邀約各界提議程
 +
#**籌備會議:議程審核及確認
 +
#**籌備會議:議程排定
 +
#**籌備會議:
 +
 
 +
===議程階段===
 +
大約在活動半年前到兩個月前(待確認)
 +
 
 +
*提案(提案名稱、簡介、負責人、提案單位、預計邀請與談人引言人等)
 
各小組工作階段
 
各小組工作階段
 
寄邀請卡(為了給大陸友人批審用,有些人需要被核可才能出境等等)
 
寄邀請卡(為了給大陸友人批審用,有些人需要被核可才能出境等等)
 +
 +
===施壓階段===
 +
有提案之後到活動一個月前
 +
*催收手冊
 +
 +
===廣宣階段===
 +
大概在活動前兩週,目的是讓到處都可以看到均優學習論壇的訊息
 +
 +
分兩種
 +
*統一廣宣
 +
*議程自造廣宣(要議程負責人來做,對議程的宣傳)
 +
 +
路徑
 +
臉書、line、IG
 +
 +
===庶務階段===
 +
*行前會議
 +
*食
 +
*住
 +
*行
 +
*手冊印製
 +
*名牌
 +
*報到
 +
*人力配置
 +
*⋯等等等
  
 
==工作角色與工作事項==
 
==工作角色與工作事項==
第 44 行: 第 111 行:
 
工作階段
 
工作階段
 
一、提案:1.議程名稱2.提案單位3.負責人4.提案簡易介紹
 
一、提案:1.議程名稱2.提案單位3.負責人4.提案簡易介紹
二、追內容:議程說明(給公眾看的,含問題意識、倡議、介紹等內容)、追各角色引言人的資料並輸入介面
+
二、追內容:議程說明(給公眾看的,含問題意識、倡議、介紹等內容)、追各角色引言人的資料並輸入介面(施壓)
 
三、轉換:手冊內容是自動抓維基頁的,於是我們只需要將議程負責人給我們的內容轉成維基頁即可。例如:ppt、doc等要轉成維基頁
 
三、轉換:手冊內容是自動抓維基頁的,於是我們只需要將議程負責人給我們的內容轉成維基頁即可。例如:ppt、doc等要轉成維基頁
 
四、EDM(電子傳單):(尚不明白內容,請增補)
 
四、EDM(電子傳單):(尚不明白內容,請增補)
 +
 +
 +
 +
  
 
</div>
 
</div>
第 82 行: 第 153 行:
 
</th></tr></table>
 
</th></tr></table>
 
</div>
 
</div>
 
+
[[議程負責人須知]]
  
  
第 93 行: 第 164 行: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8]]<p></p>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8]]<p></p>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9]]<p></p>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9]]<p></p>
====台中====
+
 
2018之後開始在台中辦均優學習論壇目的是
+
---------
 +
均優 2.0 如何建立社群:
 +
#社群共同傳統:如何把均優的意識形態講得更清楚
 +
#不打壓拔尖,但處之有道
 +
#找出初期社群籌劃團隊(丁丁、怡廷、東玉、振寧老師、震宇、穎瑄、昀奇、宛軒、王肝臟、...),討論社群定位及社群運作方式
 +
-

2022年8月25日 (四) 15:06的最新修訂版本

籌辦均優學習論壇的大致樣貌,寫在此頁,使之得以傳承。


簡介

每次都會參考前幾次的經驗。所以翻翻前幾次的經驗是有幫助的。

在議程-行政之間的介面,便是議程聯絡人,需要追議程負責人東西,議程內容放上維基頁等等。

均優組織架構圖

負責人數量


地點

歷年都是在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辦,2018之後開始在台中國教院辦均優學習論壇。

均優論壇的演變歷程

過往教育部開教育會議,民間就會同步開民間的教育會議。 1980年代後教育團體:教師人權促進會、人本、振鐸、主婦聯盟教育小組(會聯合婦女新知),之後410教改,教育團體越來越多,網絡綿密,彼此都認識,也因此在教育領域可以實行常民政治。政府的教育會議會邀請穿皮鞋的,例如學術界的等,民間就會邀請穿草鞋的。之後政府就不再開了,最後一次是倡議要做十二年國教。解嚴後認為需要常設性教育研究單位,因此說要籌備教育研究院,因此成立國教院,籌備主任叫做陳伯璋,曾當過人本理事,與民間團體關係很好,因此也一直支持民間教育團體,並提供國教院資源。2012後國教院開始掛牌,政府開始想用自己人,因此換人,也因此均優學習論壇與國教院合作減少,但教育部支持,因次目前多數是教育部支持較多。

均優論壇的文化

  1. 自己來的文化
  2. 社運連結資源文化

均優1.0與2.0的差異:

均優1.0均優2.0
1.議程驅動
2.均優的陣地
3.百樂宴
1.臨時編組,每年都需重開機
2.社運世代做為主籌劃者
1.社群化,由社群規劃
2.跨世代進行籌劃(例如小均優,每季一次)

2019 年時想轉型均優 2.0 的難點:

  1. 世代共同聚焦困難,因為彼此的生涯核心關切不同
  2. 疫情
  3. 成本降低(志工群)

工作階段

歷年做法

  1. 2020前:邀請近年參與團體來討論大方向並選執秘->向籌備會提議程->籌辦會開會討論
  2. 2020後:先由振鐸討論大方向並分出各界,並找各界代表,各界代表提議,但同時知道有均優的人可以來提案
  3. 均優 2.0:
    • 找出籌備小組()
    • 建立網路社群
    • 每季一次小均優(一日、自拋議程、OST)
    • 籌劃均優論壇
      • 共識會議:規劃大方向與基本模式,並找出執秘、副執秘、籌備小組
      • 籌備會議:討論論壇分工及活動細節
      • 籌備會議:發布均優籌備訊息,邀約各界提議程
      • 籌備會議:議程審核及確認
      • 籌備會議:議程排定
      • 籌備會議:

議程階段

大約在活動半年前到兩個月前(待確認)

  • 提案(提案名稱、簡介、負責人、提案單位、預計邀請與談人引言人等)

各小組工作階段 寄邀請卡(為了給大陸友人批審用,有些人需要被核可才能出境等等)

施壓階段

有提案之後到活動一個月前

  • 催收手冊

廣宣階段

大概在活動前兩週,目的是讓到處都可以看到均優學習論壇的訊息

分兩種

  • 統一廣宣
  • 議程自造廣宣(要議程負責人來做,對議程的宣傳)

路徑 臉書、line、IG

庶務階段

  • 行前會議
  • 手冊印製
  • 名牌
  • 報到
  • 人力配置
  • ⋯等等等

工作角色與工作事項

此為複製2018均優學習論壇網頁/籌備處/工作內容

議程聯絡人工作

╭––––––聯絡人––––––╮

<a href=/2018/agenda/editAgendaC.php>編修議程(聯絡人)</a>

<a href=/2018/agenda/c2r.php>聯絡人看負責人(聯絡人)</a>

<a href=/2018/agenda/qlPersonC.php>查過去的議程人員資料(聯絡人)</a>

╰–––––––––––––––––╯


以上為複製貼上 ————

聯絡人工作事項概述

均優大略與聯絡人位置 提案負責人行政團隊,議程圖等等

工作階段 一、提案:1.議程名稱2.提案單位3.負責人4.提案簡易介紹 二、追內容:議程說明(給公眾看的,含問題意識、倡議、介紹等內容)、追各角色引言人的資料並輸入介面(施壓) 三、轉換:手冊內容是自動抓維基頁的,於是我們只需要將議程負責人給我們的內容轉成維基頁即可。例如:ppt、doc等要轉成維基頁 四、EDM(電子傳單):(尚不明白內容,請增補)



議程負責人工作

╭–––––①設定議程人員–––––╮

<a href=/2018/agenda/qlPerson.php>查過去的議程人員姓名(工作人員)</a>

若想邀請的議程人員過去參加過論壇
,可向議程聯絡人要他的基本資料。

<a href=/2018/agenda/person.php>編議程人員基本資料(工作人員)</a>

<a href=/2018/agenda/agendaPerson.php>設定議程人員角色(工作人員)</a>

╰–––––––––––––––––––––––╯
╭––––––②寫議程簡介––––––╮

<a href=/2018/agenda/editAgenda.php>編修議程寫簡介(工作人員)</a>

╰––––––––––––––––––––––╯
╭––––––③寫手冊內容––––––╮

<a href=/MediaWiki/ target=_blank>編寫手冊內容的wiki平台</a>

<a href=/2018/handBook/editOrg.php target=_blank>編手冊中各單位通訊錄(工作人員)</a>

╰––––––––––––––––––––––╯
╭––––––④客製化EDM––––––╮

<a href=/2018/EDM/mkEDM.php target=_blank>客製化的EDM(工作人員)</a>

╰–––––––––––––––––––––––╯
╭––––––編議程資料––––––╮

<a href=/2018/agenda/editAgenda.php>編修議程基本資料(工作人員)</a>

╰–––––––––––––––––––––╯
╭–––補強簡介與手冊內容–––╮

<a href=/2018/uploads/fileUpload.php>上傳檔案(議程人員與負責人)</a>

╰–––––––––––––––––––––╯
╭––––––各參考連結––––––╮

<a href=/2018/agenda/agendaSignupPerson.php>看各議程報名者(工作人員)</a>

<a href=/2018/uploads/showImages.php>看相簿</a>

╰–––––––––––––––––––––╯

議程負責人須知


歷年籌備經驗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4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5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6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7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8

均優學習論壇準備2019


均優 2.0 如何建立社群:

  1. 社群共同傳統:如何把均優的意識形態講得更清楚
  2. 不打壓拔尖,但處之有道
  3. 找出初期社群籌劃團隊(丁丁、怡廷、東玉、振寧老師、震宇、穎瑄、昀奇、宛軒、王肝臟、...),討論社群定位及社群運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