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文選/注釋: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詩經·小雅·鹿鳴》
《詩經·小雅·鹿鳴》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次版本)
第 139 行: 第 139 行:
 
#鼓:彈。
 
#鼓:彈。
 
#將:送、獻。
 
#將:送、獻。
#周行:大道,指至美、至善之道。
+
#周行:行遍天下皆可行的為人之道。大道,指至美、至善之道。
 
#孔:甚、很、非常。
 
#孔:甚、很、非常。
 
#昭:明亮、光明。
 
#昭:明亮、光明。
第 145 行: 第 145 行:
 
#恌:輕薄放縱。
 
#恌:輕薄放縱。
 
#則:規範學習。
 
#則:規範學習。
#傚:摹仿、效法。同「效」。
+
#效:摹仿、效法。
 
#旨酒:美酒。
 
#旨酒:美酒。
 
#燕:宴飲。通「讌」、「宴」。
 
#燕:宴飲。通「讌」、「宴」。

2018年11月21日 (三) 10:00的最新修訂版本

家國篇

《詩經.國風.邶風.式微》

  1. 式: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另一翻譯)式:法、法度、法則。
  2. 微:幽暗不明。(另一翻譯)微:衰敗、敗壞。
  3. 胡:為什麼。
  4. 微:非,不是。
  5. 故:為了某事。
  6. 中露:露中,露水之中。倒文以協韻。
  7. 躬:整個身體。

《杜甫.兵車行》

  1. 兵車行:選自《杜詩詳註》。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中後期。 當時唐王朝對西南的少數民族不斷用兵。天寶八年(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西安北部)一役,死數萬人。十年(751),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兵八萬進攻南詔(轄境主要在今雲南),軍大敗,死六萬人。為補充兵力,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往軍所,送行者哭聲震野。這首詩就是據上述情況寫的。這是一首樂府詩。 題目是詩人自擬的。
  2. 轔轔:車輪聲。 《 詩經 ·秦風·車轔》:“有車轔轔”。
  3. 蕭蕭:馬嘶叫聲。 《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4. 行人:指被徵出發的士兵。
  5. 耶:通假字,同“爺”,父親。
  6. 走:奔跑。
  7. 咸陽橋:指便橋,漢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陝西咸陽市西南,唐代稱咸陽橋,唐時為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
  8. 干:到達。
  9. 過者:過路的人,這裡是杜甫自稱。
  10. 但云:只說
  11. 點行頻:頻繁地點名徵調壯丁。
  12. 或:不定指代詞,有的、有的人。
  13. 防河:當時常與吐蕃發生戰爭,曾徵召隴右、關中、朔方諸軍集結河西一帶防禦。 因其地在長安以北,所以說"北防河"。
  14. 西營田:古時實行屯田制,軍隊無戰事即種田,有戰事即作戰。 "西營田"也是防備吐蕃的。
  15. 里正:唐制,每百戶設一里正,負責管理戶口。 檢查民事、催促賦役等。
  16. 裹頭:男子成丁,就裹頭巾,猶古之加冠。 古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 新兵因為年紀小,所以需要里正給他裹頭。
  17. 戍邊:守衛邊疆。
  18. 邊庭:邊疆。
  19. 武皇:漢武帝劉徹。 唐詩中常有以漢指唐的委婉避諱方式。 這裡借武皇代指唐玄宗。 唐人詩歌中好以“漢”代“唐”,下文“漢家”也是指唐王朝。
  20. 開邊:用武力開拓邊疆。
  21. 漢家: 漢朝。 這裡借指唐。
  22. 山東:崤山或華山以東。 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統稱山東。
  23. 荊杞:荊棘與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24. 隴畝:田地。隴,通“壟”,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間種植農作物。
  25. 無東西:不分東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齊。
  26. 況復:更何況。
  27. 秦兵:指關中一帶的士兵。 耐苦戰--能頑強苦戰。 這句說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狗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
  28. 長者:即上文的"道旁過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 徵人敬稱他為"長者"。 "役夫敢申恨":徵人自言不敢訴說心中的冤屈憤恨。 這是反詰語氣,表現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態。
  29. 役夫:行役的人。
  30. 敢:豈敢,怎麼敢。
  31. 且如:就如。
  32. 關西:當時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 這兩句說,因為對吐蕃的戰爭還未結束,所以關西的士兵都未能罷遣還家。
  33. 縣官:官府。
  34. 比鄰:近鄰。
  35. 青海頭:即青海邊。這裡是自漢代以來,漢族經常與西北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唐初也曾在這一帶與突厥、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36. 煩冤:愁煩冤屈。
  37. 啾啾:狀聲詞,形容淒厲的哭叫聲。

《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1. 賀新郎: 詞牌名 。
  2. 胡邦衡:即胡銓 ,字邦衡,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時進士,為樞密院編修官,因反對與金議和,忤秦檜 ,一再被貶。 待制:宋時官名。
  3. 神州:古稱中國為“赤縣神州”,此指中原地區。
  4. 畫角:古管樂器。 傳自西羌。 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製成,因表面有彩繪,故稱。 發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
  5. 故宮:指汴京舊宮。
  6. 離黍:長滿了野草。離:草木茂盛的樣子。黍:本來是一種作物,此處泛指草本植物。
  7. 底:何。 如:底事,猶言何事。 崑崙傾砥柱:傳說崑崙山有天柱,天柱崩則天塌。 九地黃流亂注:黃河中有砥柱,砥柱崩則黃水氾濫。 此皆九州覆滅之災也。
  8. 狐兔:語出范雲 《 渡黃河 》詩,“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謂荒涼無人也。
  9. 天意從來高難問:暗指皇帝的心思難以揣ㄔㄨㄞˇ測。
  10. 南浦:本義為南面水邊,後常用以稱送別之地。《楚辭 · 九歌·河伯》有“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注曰“願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 江淹 《 別賦 》有“送君南浦”。 張銑注曰“南浦,送別之地”。
  11. 耿:通“炯”,光明。 斜河:銀河。
  12. 回首:回想。 對床夜語:指朋友間長夜深談,親密相處。
  13. 雁不到、書成誰與:胡銓貶所在新州(今廣東新興),雁飛不到,借指別後音信難通。誰與:寄給誰。
  14. 兒曹:兒輩。 恩怨相爾汝:語出韓愈《聽穎師彈琴》“妮妮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謂兒女親暱之語也。
  15. 大白:酒杯。
  16. 金縷:即《 金縷曲 》,又名《賀新郎》,即指此詞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1. 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
  2. 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
  3. 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涌澎湃。怒:指波濤洶涌。
  4. “山河”此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表里:即內外。《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注:“晉國外河而內山。”潼關:古關口名,在今陜西省臨潼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沖,非常險要,為古代入陜門戶,是歷代的軍事重地。
  5. 西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因此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6. 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感慨萬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靜。一作“踟躕”。
  7.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謂目睹秦漢遺跡,舊日宮殿盡成廢墟,內心傷感。傷心:令人傷心的事, 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宮闕:宮,宮殿;闕,皇宮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8. 興:指政權的統治穩固。興、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抒情篇

《詩經·蒹葭》

  1. 蒹葭:蒹,音堅,荻葦;葭,音家,蘆葦;都是多年生水草。
  2. 蒼蒼:毛傳:「盛也。」蒼蒼是深青色,這裡是指因茂盛而造成的深青的顏色。
  3. 白露為霜:陳奐《傳疏》:「白露為霜,乃在九月已後。」
  4. 所謂:常常說起的,即思念、思慕之意。
  5. 伊人:猶言「那個人」。伊,是、此,指示代詞。
  6. 在水一方:馬瑞辰《通釋》:「方、旁古通用,一方即一旁也。」在水一方,就是說「在水的另一邊」。
  7. 溯:音訴。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游走都叫溯;此句的「溯」,從下文的「道阻且長」來看,應指在陸上傍水走向上游。洄,曲折盤旋的水道。溯洄,逆流而上。從,接近。
  8. 道阻且長:阻,險阻,指道路上障礙很多;長,遙遠。
  9. 溯游:順流而行。游,同流,指直流的水道。
  10. 宛在水中央:宛,宛然、好像。水中央,水之中。馬瑞辰認為央、旁義通,水中央即水之旁,亦可參。從以上四句見出伊人所在的地點,似是一條曲水和一條直流相交之處。詩人如沿直流上行,就看見伊人在曲水的彼方,好像被水包圍著;如走向曲水的上游,雖然可繞到伊人所在的地方,但道路艱難而且遙遠。
  11. 淒淒:毛傳:「猶蒼蒼也。」《釋文》:「淒,本亦作萋。」萋萋,茂盛的樣子。
  12. 晞:乾。
  13. 湄:水草交接之處,即岸邊。
  14. 躋:音基,毛傳:「升也。」指上坡路。
  15. 坻:音持,水中高地。
  16. 采采:茂盛的樣子。
  17. 未已:已,止。意味露水還沒完全乾。
  18. 涘:音四,水邊。
  19. 右:迂迴、彎曲。
  20. 沚:水中的小沙洲。

《杜甫·月夜》

  1. 鄜州:現陝西省富縣。 當時杜甫的家屬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 這兩句設想妻子在鄜州獨自對月懷人的情景。
  2. 憐:愛。
  3. 未解:尚不懂得。
  4. 雲鬟:古代婦女的環形髮飾。
  5. 清輝:指月光。
  6.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夜霧本無香,香從妻子的雲鬟中散出;淒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顯得寒涼。 濕、寒二字,寫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7. 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
  8. 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與上面的"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1. 江城子: 詞牌名 。
  2.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3. 十年:指結髮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4. 思量:想念。
  5.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 ,相隔遙遠,故稱“千里”。 孤墳:孟棨《 本事詩 ·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其妻王氏之墓。
  6. 縱使:即使。
  7. 塵滿面,鬢如霜:形容飽經滄桑,面容憔悴。
  8. 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9. 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軒:有窗檻的小屋。
  10. 顧:看。
  11. 料得:料想,想來。 腸斷處:一作“斷腸處”。
  12. 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關漢卿·大德歌·春》

  1. 雙調:宮調名。大德歌:曲牌名。
  2. 子規啼,不如歸:子規啼聲很像人說“不如歸”,容易引起離人的鄉愁。
  3. 憔悴:疲憊沒有精神。
  4. 魚雁:書信的代稱。
  5. 則見雙燕斗銜泥:只見一對對燕子爭相銜泥筑巢。斗:競相,爭著。

景緻篇

《詩經·小雅·鹿鳴》

  1. 呦呦:狀聲詞。形容鹿鳴聲。
  2. 蘋:藾蕭,一種古書上的植物,屬白蒿類。
  3. 嘉賓:尊稱來賓。
  4. 賓:客人。
  5. 鼓:彈。
  6. 將:送、獻。
  7. 周行:行遍天下皆可行的為人之道。大道,指至美、至善之道。
  8. 孔:甚、很、非常。
  9. 昭:明亮、光明。
  10. 視:顯示、表示。通「示」。
  11. 恌:輕薄放縱。
  12. 則:規範學習。
  13. 效:摹仿、效法。
  14. 旨酒:美酒。
  15. 燕:宴飲。通「讌」、「宴」。
  16. 敖:通「遨」。
  17. 芩:一種蔓生草類。
  18. 湛:快樂。
  19. 燕樂:安樂。

《王維·山居秋暝》

  1. 暝:日落,天色將晚。
  2. 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 新:剛剛。
  3. 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
  4. 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 喧:喧嘩,這裡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滌衣物。
  5. 隨意:任憑。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6.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 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歐陽修·采桑子·其四》

  1. 群芳過後:百花凋零之後。 群芳,百花。 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
  2. 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 殘紅,落花。 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
  3. 濛濛:今寫作“濛濛”。 細雨迷濛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
  4. 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5.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 去:離開,離去。
  6. 簾櫳: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白樸·沉醉東風·漁父詞》

  1. 蘆:即蘆葦,秋季葦葉由綠變黃。
  2. 白蘋:又名馬尿花,生於水中之雜草。葉有長柄,夏秋之際開白色小花。
  3. 蓼:音ㄌㄧㄠˇ,生長於水澤中的植物,夏秋之際開白色帶紅的小花。
  4. 刎頸交:指友誼深摯,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典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 忘機:忘卻機心,與世無爭。
  6. 點:一觸即起。
  7. 殺:音ㄕㄚˋ,通「煞」,極、甚之意。
  8. 萬戶侯:享有萬戶田賦收入的侯爵。泛指大官顯貴者。
  9. 煙波釣叟:在煙霧浩渺的江上垂釣的老漁夫。此處化用唐代詩人張志和罷官後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