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文選/景緻: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詩經·小雅·鹿鳴》
=《詩經·小雅·鹿鳴》
第 11 行: 第 11 行:
 
==翻譯==
 
==翻譯==
 
===《詩經·小雅·鹿鳴》==
 
===《詩經·小雅·鹿鳴》==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藾蒿。我有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吹著笙管振著簧片,雙手捧著竹筐奉上禮物。人們待我真友善,指教我處事應遵循的正確道理。
+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藾蒿。我有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吹著笙管振著簧片,雙手捧著竹筐奉上禮物。人們待我真友善,指教我治國處事應遵循的正確道理。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好賓客,品德聲譽很好又顯耀。展現出來的為人敦厚不輕浮,是君子學習效仿的榜樣。我為客人準備了甘醇香甜的酒,請大家盡情快樂地喝。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好賓客,品德聲譽很好又顯耀。展現出來的為人敦厚不輕浮,是君子學習效仿的榜樣。我為客人準備了甘醇香甜的酒,請大家盡情快樂地喝。

2018年8月2日 (四) 12:13的修訂版本

課文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翻譯

=《詩經·小雅·鹿鳴》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藾蒿。我有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吹著笙管振著簧片,雙手捧著竹筐奉上禮物。人們待我真友善,指教我治國處事應遵循的正確道理。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好賓客,品德聲譽很好又顯耀。展現出來的為人敦厚不輕浮,是君子學習效仿的榜樣。我為客人準備了甘醇香甜的酒,請大家盡情快樂地喝。

一群鹿兒和聲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大家彈瑟彈琴奏樂調,和樂融融。我為客人準備了甘醇香甜的酒,用來宴請歡樂嘉賓的心,讓他們高興快樂。

賞析

《詩經·小雅·鹿鳴》

《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詩共三章,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羣糜鹿悠閒地吃着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係,馬上就會寬鬆下來。因為君臣之間限于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聽到群臣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