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識讀/洪郁絜: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前秦符堅打贏了淝水之戰,他就能夠統一天下,建立長期穩固的王朝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鴻門宴
 
(未顯示3位用戶所作出之26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
[[分類:文言識讀]]
 
==鐘毓與鐘會==
 
==鐘毓與鐘會==
 
===注釋===
 
===注釋===
第 129 行: 第 130 行:
 
#*因為惟有飲者留其名是再說飲酒的人在歷史上留大名,為了證實這個,因此舉了陳王以前在平樂舉行酒宴的例子。
 
#*因為惟有飲者留其名是再說飲酒的人在歷史上留大名,為了證實這個,因此舉了陳王以前在平樂舉行酒宴的例子。
 
==北京話與河洛話==
 
==北京話與河洛話==
===北京話與河洛話有什麼不同?===
+
====北京話與河洛話有什麼不同?====
 
#北京話有:唇齒音、翹舌音
 
#北京話有:唇齒音、翹舌音
 
#河洛話有:閉口音、深喉音、河洛話有7個音。
 
#河洛話有:閉口音、深喉音、河洛話有7個音。
===今天何洛話為什麼比北京話保留了更多古代中原的古音?===
+
====今天何洛話為什麼比北京話保留了更多古代中原的古音?====
 
#因為河洛話跟北京話是不同的,從唐代那時候就有了,保留了許多的古音。但是北京話是從滿州清代的時候才發展出來的分支。
 
#因為河洛話跟北京話是不同的,從唐代那時候就有了,保留了許多的古音。但是北京話是從滿州清代的時候才發展出來的分支。
===下載河洛話版的「將進酒」,並在安靜時自己專心地聆聽一次,然後在本段中寫下自己聆聽時的感受與心得。===
+
====下載河洛話版的「將進酒」,並在安靜時自己專心地聆聽一次,然後在本段中寫下自己聆聽時的感受與心得。====
 
#雖然跟我們一般講話的感覺完全不同沒有看字的話我因該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還是覺得它是一首很棒的詩。
 
#雖然跟我們一般講話的感覺完全不同沒有看字的話我因該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還是覺得它是一首很棒的詩。
  
 
==第二次大分裂時代==
 
==第二次大分裂時代==
===請說明為什麼東漢末年政治混亂。===
+
====請說明為什麼東漢末年政治混亂。====
 
#北方的胡人被允許到長城以南的地方居住,張角帶領信徒起義,稱為黃巾之亂,之後成分裂狀態,有許多的軍閥。
 
#北方的胡人被允許到長城以南的地方居住,張角帶領信徒起義,稱為黃巾之亂,之後成分裂狀態,有許多的軍閥。
===請說明在政治混亂,百姓生活痛苦時,什麼性質的組織,容易串連百姓,起來起義造反。===
+
====請說明在政治混亂,百姓生活痛苦時,什麼性質的組織,容易串連百姓,起來起義造反。====
 
#宗教
 
#宗教
===造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是哪兩個事件。===
+
====造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是哪兩個事件。====
 
#黃巾之亂
 
#黃巾之亂
 
#董卓之亂
 
#董卓之亂
===第二次大分裂時代的核心課題是「胡、漢關係到底該怎麼辦?」請問除了五胡十九國胡、漢互砍外,還有哪些朝代或國家提出哪些方針來解決這個問題?誰沒有成功?誰成功了?是用什麼方法成功的?===
+
====第二次大分裂時代的核心課題是「胡、漢關係到底該怎麼辦?」請問除了五胡十九國胡、漢互砍外,還有哪些朝代或國家提出哪些方針來解決這個問題?誰沒有成功?誰成功了?是用什麼方法成功的?====
 
#前秦符堅短暫統一北方,和漢人互相砍殺,沒成功
 
#前秦符堅短暫統一北方,和漢人互相砍殺,沒成功
 
#鮮卑族拓拔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推動漢化,穿漢人的衣服,名字用漢人的。很多大臣都不願意因此藉由南征的理由想要推動遷都和漢化,沒成功。
 
#鮮卑族拓拔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推動漢化,穿漢人的衣服,名字用漢人的。很多大臣都不願意因此藉由南征的理由想要推動遷都和漢化,沒成功。
 
#北魏分裂先分裂東魏、西魏,再變成北周、北齊。北齊推動胡化要漢人穿胡人的衣服,改湖人的姓,也沒成功。
 
#北魏分裂先分裂東魏、西魏,再變成北周、北齊。北齊推動胡化要漢人穿胡人的衣服,改湖人的姓,也沒成功。
 
#北周推行府兵制,用嫁娶打造關隴集團,執政於北周、隋、唐,成功。
 
#北周推行府兵制,用嫁娶打造關隴集團,執政於北周、隋、唐,成功。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西晉司馬家沒有內鬨(八王之亂),天下仍能維持統一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西晉司馬家沒有內鬨(八王之亂),天下仍能維持統一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不能統一。因為當時每國都有自己的統治方式,每個人也都想當王所以我覺得不能統一。
 
#不能統一。因為當時每國都有自己的統治方式,每個人也都想當王所以我覺得不能統一。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前秦符堅打贏了淝水之戰,他就能夠統一天下,建立長期穩固的王朝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前秦符堅打贏了淝水之戰,他就能夠統一天下,建立長期穩固的王朝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不能統一天下也不能長期固定。因為就算打贏了淝水之戰也只是暫時的,不可能沒有人想要超越他所以不可能能統一天下和長期固定王朝。
 
#不能統一天下也不能長期固定。因為就算打贏了淝水之戰也只是暫時的,不可能沒有人想要超越他所以不可能能統一天下和長期固定王朝。
 +
 
==馮諼客孟嘗君==
 
==馮諼客孟嘗君==
 
===注釋===
 
===注釋===
*屬:告訴
+
*屬:囑咐
*好:喜好;愛好;擅長
+
*好:喜好、愛好、擅長
*諾:答應;ok
+
*諾:答應聲
*以:以為;輕視;看不起
+
*以:因為、輕視、看不起
*食:通飼;給人吃
+
*食:通飼、給人吃。
 
*具:食具
 
*具:食具
*有頃:一下子;過了不久
+
*有頃:一下子、過了不久
*鋏:劍柄
+
*鋏:
*比:使之同等
+
*比:和...一樣
*駕:駕車
+
*駕:
*揭:舉起來
+
*揭:
 
*過:拜訪
 
*過:拜訪
*客我:待我如賓客
+
*客我:待我以客
 
*彈:敲打
 
*彈:敲打
 
*惡:討厭
 
*惡:討厭
 
*給:供給
 
*給:供給
*記:佈告
+
*記:帳冊
*習:擅長
+
*習:熟悉
 
*責:債
 
*責:債
 
*署:簽名
 
*署:簽名
*負:對不住
+
*負:辜負
 
*謝:道歉
 
*謝:道歉
 
*倦:忙於事務,疲勞不堪
 
*倦:忙於事務,疲勞不堪
*憒於憂:心煩易亂
+
*憒於憂:心思煩亂
 
*懧愚:懦弱無能
 
*懧愚:懦弱無能
*沉:沉浸於
+
*沉:沉浸
*羞:不以為羞
+
*羞:在意
*約車治裝:整理行裝;約車:套車
+
*約車治裝:約車:套車
 
*市:買
 
*市:買
 
*反:返回
 
*反:返回
第 194 行: 第 196 行:
 
===理解與思考===
 
===理解與思考===
 
*第一段課文中,馮諼所有動作的真正用意,到底是什麼?
 
*第一段課文中,馮諼所有動作的真正用意,到底是什麼?
**為了要引起孟嘗君注意,從食客中脫穎而出。
+
**為了要引起孟嘗君注意。
 
*如果沒有第一段的鋪路,馮諼說他要去收債,孟嘗君就一定會讓他去收嗎?
 
*如果沒有第一段的鋪路,馮諼說他要去收債,孟嘗君就一定會讓他去收嗎?
**不會,他會不知道他是誰,不會主動見他。
+
**不會,他會不知道他是誰。
 
*第三段開頭,孟嘗君為什麼交代馮諼至買:「視吾家所寡有者。」
 
*第三段開頭,孟嘗君為什麼交代馮諼至買:「視吾家所寡有者。」
 
**因為他覺得馮諼長期住在他家,應該知道他家缺甚麼。
 
**因為他覺得馮諼長期住在他家,應該知道他家缺甚麼。
 +
==成語典故==
 +
#雞鳴狗盜
 +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裏。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
#*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
#狡兔三窟
 +
#*戰國時代,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在孟嚐君門下當食客。孟嚐君身邊的人看主人對馮諼不重視,就拿粗茶淡飯給他吃。馮諼就倚柱彈劍,高歌食無魚、出無車,孟嚐君就依照他的要求,給予比較好的待遇。後來,馮諼自願替孟嚐君到薛地收債。馮諼假托孟嚐君的名義,把債款賞給薛地百姓,並燒掉債券契約,薛地百姓都很感激孟嚐君的德政。馮諼回到齊國後向孟嚐君報告,用他的名義,燒債券買仁義的經過。孟嚐君聽後,很不高興。一年後,孟嚐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還未到達薛地,當地百姓就扶老攜幼,在路旁迎接孟嚐君。孟嚐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的『義』,我今天才見到。」馮諼說:「聰明的兔子有三個藏身的洞窟,才能得以免死。現在您只有一個洞窟,還不能高枕無憂,臣願替您再鑿兩窟。」孟嚐君就給他五十輛車,黃金五百斤去遊說魏國。他對梁惠王說:「齊王放逐大臣孟嚐君,諸侯誰先請到他,誰就能富國強兵。」於是,梁惠王空出相位,讓原來的相國做上將軍,並派遣使節,帶著千斤黃金,百輛馬車去聘請孟嚐君。馮諼先趕回薛地對孟嚐君說:「黃金千斤是很貴重的聘禮,百輛馬車是很隆重的禮節,齊國應該聽說了。」梁惠王的使節往返了三次,孟嚐君都堅決推辭不去。齊王聽到消息後,君臣驚恐,就派遣太傅帶著千斤黃金,兩輛有四匹馬拉駛的華麗馬車,及寶劍一把,並附書信一封向孟嚐君道歉說:「都是寡人的行為不善,遭受祖先降下災禍,才會聽信讒言,得罪先生。寡人不足以輔佐,願先生顧念先王宗廟,暫且回國掌理政務。」馮諼勸孟嚐君說:「希望您要求將先王傳下的祭器,放在薛地,並建宗廟確保薛地安全。」宗廟蓋好,馮諼回報孟嚐君說:「三窟已完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孟嚐君為相數十年,沒有絲毫禍患,都是靠馮諼的謀劃。
 +
#*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或有多種避禍方法。
 +
#高枕無憂
 +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一》。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有名的貴族孟嚐君。一天,他派手下的馮諼,去薛地要債。馮諼到薛地要完債後,竟然把債據給燒了,並設宴招待欠債的人。他說:「孟嚐君是個很好的主人,他不在乎這些錢,所以借給大家,主要是想幫助大家能過好的生活,所以沒錢的人,就不需要還錢了。」百姓們很高興,對孟嚐君十分感激。可孟嚐君聽後非常生氣。幾年後,孟嚐君被罷免回到薛地,沒曾想當地的老百姓都來迎接他。他這才想起馮諼,知道馮諼的的確確是在為他辦事。於是,把馮諼叫來,準備重用他。馮諼對孟嚐君說:「現在,您可以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大覺了,國家沒有甚麼可以擔憂的了。」
 +
#*比喻認為太平無事,無憂無慮;或者放鬆警惕,麻痺大意。
 +
#紙上談兵(須含秦趙長平之戰)。
 +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個軍事空談家,叫趙括.他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機智善戰,為趙國立過大功,被子趙惠王封為馬服君。趙括從少年時代起,就熟讀兵書,善談兵法,連他的父親也說不過他,然而他的父親卻不以為然,認為他不具有真正的軍事才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為什麼,趙奢說:“戰爭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必須以極其嚴肅誆謹慎的態度去對待,,而趙括卻把它看得很輕率,這就一定要壞事。"趙奢的話不幸而言中,趙括果然在後來的長坪之戰中一敗塗地,四十五萬趙軍全部覆沒。西元前262年,秦國攻取了韓 國的上党郡,韓請求趙國發兵取上黨十七縣,以抵抗秦國。趙國派遣大將廉頗帶大軍駐守長平,秦國也派大軍向長平進攻。面對強大的秦軍,廉頗築壁壘堅守,秦軍屢次挑戰,趙軍始終按兵不動。兩軍在長平相持三年,不分勝負,於是秦國採取反間計,派間諜 攜帶千金賄賂趙國的權臣, 並散佈謊言說:“趙將唯馬服君最良,其子趙括勇過其父,若使為將,誠不可擋。廉頗老而怯,屢戰俱敗,為秦兵所逼,不日將降秦矣!”這時趙惠文王已死,趙孝成王即位,趙孝成王對廉頗的堅守政策早已不滿,又聽信了謊言,於是撤換廉頗,讓趙括接替了廉頗職位。當時趙奢早已死去,趙括的母親聽到這個資訊後,立即去見趙王,反復陳述趙括不能作將軍的理由,仍沒有得到趙王的允許。於是趙括走馬上任,一到長平就把廉頗原來的計畫全部改變,調兵遣將大舉進攻秦軍。這時,秦王密派能善戰的白起為上將軍,取代了王齪。白起到任後,先在正面佯敗後退,另外又佈置了兩支騎兵,迂回抄襲趙軍後路,趙括不知是計仍然乘勝追擊,直攻到秦軍壁壘之下。秦軍堅守陣地,趙軍不能攻下。這時,秦軍的一支騎兵已經切斷了趙軍的後路,使趙軍腹背受敵,另一支騎兵直攻軍糧道,使趙軍失去了根據地。最後,以親率精兵搏戰,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失去主將,軍心大亂,四十萬趙軍投降了秦國。白起怕投降的趙兵尋機造反,便把戰俘中年幼的240人放回趙國,其餘全部活埋。趙括空談軍事理論,不懂隨機應變,長平一戰斷送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使趙國元氣大傷。
 +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
#毛遂自薦
 +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戰國時代,趙國的平原君有三千多個門客。有一次,秦軍攻打趙國,將趙國的都城圍住了。趙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求援,說服楚國和趙國聯合抗秦。平原君臨行前,想在三千門客中,挑選二十人一同前往。挑來挑去,只有十九人合意。平原君正考慮如何解決。這時,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說:「大人,我毛遂平時總沒有為大人效力的機會,今天我自己推薦自己,願隨大人前往,以效犬馬之勞。」平原君說:「賢士處世,就好像錐子在口袋裡,總會露出來的。你在我這裡住了三年,怎麼我一直沒聽人提到你呢?」毛遂說:「因為我這把錐子,沒有被您放進口袋裡。如果把我早放在口袋裡面,可能早就脫穎而出了。」平原君見他果然談吐不凡,高興地答應下來。平原君到了楚國,雙方談判很不順利,陷入了僵局。在關鍵時刻,毛遂拔劍上前,向楚王說明了利害關係,楚王經過思考,認為毛遂說得有理,最後答應了和趙國聯合,發兵抗秦。
 +
#*表示自我推薦去完成某項工作、或承擔某項任務。
 +
#虚位以待
 +
#*戰國時,魏國的信陵君為人忠厚、仁愛,對門客都以謙遜的態度對待。當時,信陵君聽說大樑城門的守門官七十歲老人侯嬴是個賢人,家境貧窮,便派人帶著大量財寶,前去聘請他。但是,侯嬴並不接受。信陵君知道自己怠慢了高人。於是便讓人駕車,親自前去迎接侯嬴。還把車上最好的位置留給侯嬴。侯嬴故意穿上破衣服,毫不客氣地坐在空位上,一句謙讓的話也沒說。馬車行到中途,侯嬴又忽然提出要去探訪一位屠夫朋友朱亥。他在朋友那裡故意拖延時間,要看信陵君的反應,但信陵君一片和顏悅色。這年,秦國圍攻趙都邯鄲,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十萬前去救趙。為此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魏王忙命晉鄙大軍留在路上,不再前進。信陵君多次懇求魏王讓晉鄙發兵,魏王終是不肯。侯嬴給信陵君出主意說:“只要派人偷取大王的兵符,便可假傳命令,要晉鄙出兵了。”接著,侯嬴又給信陵君出主意,叫他去找大王的寵妃如姬,讓她去偷大王的兵符。信陵君拿到了兵符,便想馬上出發。侯嬴提醒他說:“你把我的屠夫朋友朱亥帶上,以防萬一。”信陵君帶著朱亥來到大軍駐紮地。晉鄙見了兵符懷疑說:“大王既叫我暫不前進,又怎會隨便叫你替代我呢?”晉鄙的話音剛落,朱亥從袖裡拿出四十斤重的大鐵錐來,一下就把晉鄙打死了。信陵君高舉兵符,篩選了八万精兵,打敗了秦軍,解救了趙國。
 +
#*比喻空著位置等候
 +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一語出自《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意思是說,到了應該作出決斷的時候,而不能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害了。其中的歷史背景是戰國時代,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當初遊說秦昭王,以及獻身安排楚太子回國,非常聰明果斷。但是他在楚國任職期間,朱英勸他及早的把一個實力派人物李園除掉,黃歇卻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遲遲沒有接受勸告,後來黃歇反被李園派來的刺客殺死,終成千古遺恨。
 +
#*意思是到了應該作出決斷的時候,而不能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害
 +
#奇貨可居
 +
#*戰國時代有個商人,叫呂不韋,常往來各國經商。當他到了趙國都城邯(音寒)鄲(音丹)時,聽說秦國王子子楚,被派到趙國做人質,生活過得十分窮困。呂不韋就說:「子楚像一件珍奇的貨物,從他身上可以得到巨大的好處。」於是就去見子楚,表示要幫助他成為秦國國王。在呂不韋的全力幫助之下,子楚回到秦國,並最終成為國王。子楚即位後,就任命呂不韋為丞相,並賞賜他很多財物和領地。
 +
#*形容珍貴的貨物被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有用的人才被控制利用。對某種貨物或所擅長的深識技能被囤積或隱藏起來,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有利可圖。
 +
#一字千金
 +
#*「一字千金」此句成語出自南北朝鍾嶸《詩品‧古詩》。戰國末年,呂不韋身為秦國丞相,聲名顯赫,在呂不韋的門客中,有不少人是各國著名學者的門人,他們都有著淵博的知識,才華橫溢。呂不韋常常聽他們探討學問,漸漸產生了一個念頭,想依靠他們的力量,寫出一部前所未有的巨著,使自己流芳後世。於是,他從賓客中挑選了幾十位才華出眾的學者,讓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毫無保留地寫出來,最後由他親自修改審定,編成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六卷,二十多萬字,取名為《呂氏春秋》。這部書糅合了儒家、道家及其他各家的思想學說,令呂不韋非常得意。他下令把《呂氏春秋》,張貼在京城城門旁邊,公開宣布:「如果有誰能增加或減少一個字,就賞賜給他千兩黃金。」人們聽聞此事,都前來觀看。但過了一個月,還沒有人敢出來指摘他的缺點。呂不韋更加得意,便下令把《呂氏春秋》抄了幾百部,在全國傳布。不久,他的名聲也傳遍了天下。
 +
#*比喻文辭精當,價值極高。
 +
 +
==智庫與兩岸==
 +
====現代的智庫從事哪些活動?====
 +
#直接進行政策游說。
 +
#對政策提供「論述」。
 +
#探討各種可能的發展。
 +
#舉辦研討會,如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及美國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首度召開「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
 +
#出版書籍,如「2049計畫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在2017.10出版《中國入侵威脅》。
 +
====美國的對台政策對台灣的國家安全至為重要,台灣的政府又不容易直接和美國政府官員交往互動,那台灣要怎樣去影響美國的對台政策?====
 +
#利用許多的美國與台灣的智庫來辦一些交流會,邀請兩方派代表來交流。
 +
====台灣在游說美國政府對台政策時,要以何種角度與立場來切入?====
 +
#台灣在遊說美國政府對台政策時,要以對美國的有利益的地方來遊說,不能用台灣自己的立場。
 +
====從地圖說明為什麼中國攻佔台灣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
#對美國來講重要就是太平洋,太平洋是很重要的貿易樞紐,再來如果中國攻打台灣會威脅到他太平洋的勢力,台灣戰太平洋那麼重要的位置,如果被打下來,中國也可能突破到東太平洋,可能也會迅速成長。
 +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在2017.10.3出版的新書《中國入侵威脅》中,所指出的解放軍的入侵台灣計畫,請簡單描述一下。====
 +
#首先海空封鎖,再來發射大量飛彈,然後兩棲部隊登陸等,總計將派出40萬大軍。
 +
====近來美國許多智庫紛紛建議台灣不要強行推動全募兵制,為什麼?====
 +
#第一個:原因沒那麼志願當兵的年輕人,台灣的壯年人口越來越少,而且少子化,出生率很低,而且現在很多人也多不怎們去當自願兵。
 +
#第二個:可能吃光臺灣的國防預算,推動全募兵制必須要準備很多的工作包刮大量的去宣傳人民當兵,還有全募兵的薪水,台灣給國防預算只有3%,光是付給他們薪水就幾乎沒什麼錢了。
 +
====今天中國正在舉行所謂的十九大,請說明十九大的完整名稱是什麼?====
 +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
====說明中國共產黨,黨員、黨代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之間的關係與大約的人數。並說明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目前每幾年開一次?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全體會議目前每幾年開一次?====
 +
#中央委員負責籌備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集許多的黨員包括以上,總書記是最核心的人物,要報告給許多中央委員和黨員,國家的現況,以及對許多政策的報告。
 +
#黨員:7千萬;中央委員:200人;黨代表:3000人;中央政治局:40人;中央政治局常委:7~9人;總書記;1人。
 +
#五年開一次
 +
#每一年開一次
 +
 +
==雨霖鈴==
 +
===注釋===
 +
*「驟雨」初「歇」:驟雨:一場急驟的雨;歇:停止
 +
*「都門」帳飲無「緒」:都門:城門;緒:情緒
 +
*留戀處蘭舟「催發」:催發:很快的要出發了
 +
*竟無語「凝噎」:說不出話來
 +
*千里「煙波」:煙霧籠罩的水面
 +
*「暮靄」沉沉「楚天」闊:暮靄:傍晚的雲氣;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
 +
*楊柳岸「曉風」殘月:清晨的風
 +
*此去「經年」:一年又一年。
 +
 +
===探究與思考===
 +
====「雨霖鈴」三個字與本詞全文內容有何關係?====
 +
*雨霖鈴這三個字是一個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意思是下雨的時候聽到鈴聲。因為柳永寫的這個符合雨霖鈴(雙調一百零三字,前後闋各五[仄]韻,本調常用入聲韻,且多用拗句。上闋九句五十一字;下闋八句五十二字。)的調。加上文意也符合雨霖鈴的意境,所以才用雨霖鈴當作詞牌。
 +
====發揮想像,「雨霖鈴」詞中將要分別的兩人,可能是什麼關係,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
*母子或戀人關係。因為詞中說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兩雙淚汪的眼睛彼此相看,竟氣噎喉塞,說不出一句話來。就會覺得不太可能是父子或兄弟。
 +
====詞和曲很像,兩者要怎麼區分,請各找一例比較說明之。====
 +
*詞:不加襯字,字和句數固定,比較婉約。較常隔句押韻或隔多句押韻,也可以換運。段比較多(1~4,2段最多),句式1~10字。
 +
*曲:可加襯字,可增加句子,比較直白,俚俗活潑,幾乎句句用韻一韻到底。段比較少(1~2),句式1~30字。
 +
*詞的舉例:《武陵春·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曲的舉例:《殿前歡》碧雲深,碧雲深處路難尋。數椽茅屋和雲賃,雲在松蔭,掛雲和八尺琴。雲心無我,雲我無心。
 +
====北宋碰到的歷史挑戰都是些什麼?====
 +
*自唐朝後期至五代以來,武人拔扈導致各地割劇軍閥的問題。
 +
*國內人口破一億,除了小農經濟之外,必須發展工商以養活更多人口。
 +
*面對「農」「牧」兼營的遊牧民族(遼、金、西夏),他們有可能南下與漢人爭天下,與之前的匈奴與突厥不同。
 +
====按照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看法,北宋王安石變法,有沒有可能換一位主持變法的人就可以讓變法成功,為什麼?====
 +
*沒有,因為不知道。
 +
 +
===自選詞===
 +
*詞:武陵春·春晚
 +
*朝代:宋代
 +
*作者:李清照
 +
*原文: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心得:我覺得這首詞很平易近人,我也特別喜歡李清照寫的詞。這首詞是在說風都停了,花也凋謝了只剩塵土裡飄出微微的花香。太陽升起了,我卻懶得梳妝。景物依舊沒變,但人事卻已經變了。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沒說出口,眼淚就先流下來。聽說雙溪的春景很美,我也打算去那泛舟。只是怕雙溪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這首詞簡述者自己的憂愁但卻還沒說出口就自己流了眼淚。也沒有人能傾訴。有時候人都會有這種情形,所以我很喜歡這首詞。
 +
==鴻門宴==
 +
===探究與思考===
 +
*司馬遷寫史記的動機?
 +
**因為他爸爸在開始寫史書之前生病而逝世了,所以司馬遷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開始寫史記。
 +
*鴻門宴對楚漢之爭的影響?
 +
**項羽在鴻門宴沒有殺掉劉邦。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沒有聽范增的勸告。劉邦把自己的地位放的很低,退一步給自己存活的空間,非常謙虛,身邊也有很厲害的謀士和將領。從鴻門宴日後就可以看出劉邦以後可以得天下。
 +
*簡述歷史的作用。
 +
**客觀的作用:運用過去人的大量材料,了解「眾人之事」發展的因果與邏輯,幫助人類討論和治理「眾人之事」。
 +
**主觀的作用:提供民族共同的身世,以形成一套「共同的想像」,凝結人心,使之團結。
 +
*簡述中國史書的三大體例。
 +
**紀傳體(人):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
 +
**編年體(時):在春秋戰國時由孔子纂編《春秋》時創立的。編年體的體例特點是記事以時間為線索,按年代的順序敘述每年發生的歷史大事,所謂「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使史實發展的秩序分明。中國上古時代的史書,多數是編年體的,墨子所謂的「百國春秋」,即屬此類。
 +
**紀事本末體(事):此體以事跡為主,詳述一事始末,標立題目,以年月順序為基礎,將重要歷史作有系統的敘述。宋代袁樞以《通鑑》的重要史事歸納在239篇專篇之中,成為《通鑑紀事本末》,於是史書的體例,在紀傳體和編年體之外,又有第三種體例,以補前兩種體例的不足。
 +
*正史就可信嗎?野史就不可信嗎?為什麼?如何讀史來還原真象?
 +
**本來史官修史,皇帝是不能看的,但唐太宗得位不正,開始了皇帝干預修史的先例。所以學者只能認為史書皆有不少虛構成分。相對於中國歷朝正史數千年皆儒家士大夫集團把持編修,勝者為王,須符合儒學意識形態單一標準取捨,多有曲筆或偏袒隱瞞,造成紂王「天下之惡皆歸焉 」,因此正史也不一定就是真相,如苻堅涉嫌改史,唐太宗因玄武門之變而亦涉嫌改史。野史在研究中國歷史挖掘真相上,頗具參考價值及貢獻,不宜輕忽。
 +
**如何讀史還原真相。
 +
**同時參照官家正史與私家修史的內容,並且對照近代考古發掘或墓葬品的發現。
 +
*什麼是四史?什麼是廿四史?
 +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中最著名的四部。)
 +
**廿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行世、舊唐書、舊五代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
 +
*簡述項羽的個性、為人,並舉實例印證,還有這些個性、為人和西楚的最後失敗有什麼關係?
 +
**項羽個性衝動而易怒,不能冷靜的分析。一衝動做決定就會發生致命的錯誤,導致打仗失敗或被別人騙了,也可能應為誤判所以失去人和。
 +
**項羽對人民很殘暴,不知爭取民心,還一直殺人。入咸陽而焚燒阿房宮,三月大火不盡,屠殺秦民及士卒二十萬,自招秦人反感,更使戰敗者不敢向其投降,如彭城之戰中(西元前205年),漢軍情願投水溺弊也不肯投降。敗卒不投項羽,人心也不歸附,埋下劉成項敗的伏線。
 +
*簡述劉邦的個性、為人,並舉實例印證,還有這些個性、為人和漢的最後成功有什麼關係?
 +
**懂得用人,像是他手下有很多的謀士為他策畫計策,所以才能打敗項羽。
 +
**懂得人民心情,就是他跟人民約法三章,使人民都很贊同他。
 +
**很會善用每個地方的資源,像是他攻下的地方都會很善用地方上的資源,像是地方的糧食或軍隊等等。雖然劉邦常常比較弱,但因為善用地方的資源,很快的又可以重整軍隊跟像項羽打。
 +
**為人和善謙虛,也懂得和人相處。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投靠他,也利用項伯化險為夷。
 +
===楚漢相爭成語典故===
 +
*破釜沉舟
 +
**秦朝末年的時候,反秦的將領項羽帶著二十萬的大軍去救被秦軍圍住的趙國。當項羽的軍隊度過漳河以後,項羽下令把軍隊的所有船隻鑿沉,把軍隊吃飯用的飯鍋都打破,每個士兵都只給三天的糧食。項羽利用這辦法來表示自己有進無退的決心。士兵知道後對沒有生路,只好奮勇殺敵,大敗了秦軍,成功解救了趙國。
 +
**解釋:把飯鍋打破,把船鑿沉,比喻下定決心去幹大事,義無反顧。
 +
*約法三章
 +
**劉邦率先攻入了關中,到了離秦國首都咸陽十幾里的壩上駐軍。子嬰當了47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之後,立刻想要把所有咸陽的東西佔為己有。但是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了人心。劉邦也接受了張良的建議,封了府庫,籍吏民,之後立刻回到壩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的父老和豪傑召集了起來,向他們宣布:「秦朝的法律很殘暴,把各位都害苦了,應該要全部廢除。現在我和大家約定,每個人都要遵守三條規矩,殺人的要處死、傷害別人必須要受處罰、偷竊的人必須要判罪。劉邦又派大批的人員,到各個地方宣揚這三條法律。老百姓聽到了之後,都很熱烈地支持劉邦,最後取得了天下,建立了漢朝。
 +
**解釋: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
*鴻門宴
 +
**公元前206年,項羽率大軍入關進駐鴻門,準備消滅劉邦。經項羽叔父項伯的調解,劉邦親赴鴻門去拜見項羽,項羽設宴相待。席間項羽謀士范增命項莊舞劍,伺機刺殺劉邦。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劉邦乘機入廁,在樊噲等掩護下逃回大本營。
 +
**解釋: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
 +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
**項羽在鴻門舉行宴席請劉邦來,范增想要趁機在宴席的時候殺了劉邦。在宴席的時候,范增見項羽都沒有要殺劉邦的意思,便離開了宴席,去跟項莊說:「項羽不忍殺掉劉邦,你去宴席敬酒,敬酒後用舞劍來娛樂,借機殺掉劉邦。否則將來我們一定會成為他的俘虜。」項莊進去,敬酒之後說:「君和劉邦喝酒,軍中都沒有樂趣,請讓我舞劍表演。」說完就拔劍起舞,每一劍都像劉邦刺過去。項伯見了狀況危急,拔劍和項莊一起舞劍,掩護劉邦,使得項莊不能向劉邦下手。張良出去,去跟樊噲說劉邦有危險,項莊舞劍,每一劍都好像要殺了劉邦。」
 +
**解釋: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
*人為刀俎我為
 +
**劉邦去鴻門跟項羽會面,然後因為范增想要借機會殺掉劉邦,於是派項莊舞劍伺機刺殺劉邦。張良於是叫了樊噲,後來劉邦借了上廁所逃走,在討論的時候劉邦問樊噲提到項王告辭的事情,樊噲回答說:如今項羽他們的人像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都快要被殺了,還要去告辭嗎?趕快逃吧。
 +
**解釋: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裏,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秦朝剛被推翻,項羽、劉邦以及其他參加反秦戰爭的各路將領,集合商議勝利以後怎樣割據國土。當時項羽勢力最強想要獨霸天下,他表面主張分地封王,並擅自決定,給每個反秦有功的將領一個一個封地號,分配領地,但項羽心理卻開始盤算要怎麼一個一個幹掉他們。項羽對其他的將領都沒有甚麼擔心的,但是對劉邦最不放心。之前曾經約定,誰先攻下咸陽,誰就在關中為王,結果,首先進咸陽的偏偏是劉邦。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的王,也不願意讓他回他的家張沛縣,所以故意把巴蜀和漢中三個郡分給劉邦,封為漢王,以漢中的南鄭為都城。想要把劉邦關進偏僻的山裡去,而把關中劃分三部分,分給秦朝的降將章邯司馬欣各董翳,堵住劉邦向東發展的出路。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領了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廣大肥沃之地,以彭城為都城。劉邦也有獨霸天的野心,當然很不服氣,其他將領對於自己所得的更小的地盤,也都不滿意。可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大家都不敢違抗,只得聽從支配。劉邦也不得不暫時領兵西上,開往南鄭,接受了張良的計策。把一路走過的幾百里棧道全部燒毀,目的是為了便於防禦,更重要的是為了迷惑項羽,使他以為劉邦真的不打算出來了,從而鬆懈對劉邦的戒備。劉邦到了南郡,發現部下有一位才能出眾的軍事家,那就是韓信。劉邦就拜韓信為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韓信計畫的第一步是先奪取關中,打開東進的大門,建立興漢滅楚的根據地,所以派兵去修棧道。這時守著關東西部的章邯聽到了這個消息,笑說:誰叫你們把棧道燒毀的!你們自己斷絕了出路,現在又來修復,這麼大的工程,只派幾百個士兵,看你們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對於劉邦和韓信的行動,根本沒有重視。可是後來章邯接到了緊急的報告。說劉邦的大軍已經攻入關中,陳倉守將被殺。章邯剛開始還不相信,以為是謠言。等到證實的時候,慌忙領兵抵抗,但已經來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殺,駐守關中東部的司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投降。號稱三秦的關中地區於是一下子就被劉邦佔領了。韓信表面派兵修復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實際上卻和劉邦統率領軍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章邯不備取得了勝利。
 +
**解釋: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
*楚河漢界
 +
**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彭城大敗漢軍,劉邦退到了黃河南岸的滎陽,楚軍趁機追擊,在滎陽和漢軍打了兩年。204年的時候,項羽包圍了滎陽,劉邦見情勢危急,向項羽求和。但是項羽聽從范增的計策,趁勝追擊。劉邦雖然兵很弱,但很會用人。他接受了陳平的建議,對楚軍實行反間計,設法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項羽雖然很猛,但不知是劉邦的計策。於是對范增起了疑心,逐出軍外。范增含恨離開,在中途病死。所以項羽失去了謀士,沒有計策。楚軍加緊了對滎陽的圍攻,對漢軍很不利。劉邦的大將紀信為劉邦解危,為了漢軍的生存,決定犧牲自己,建議劉邦逃走。劉邦在陳平的勸說下,被紀信之舉感動了,讓紀信穿上漢王服乘漢王車扮漢王出滎陽東門詐降,自己趁機從西門出逃至成皋。項羽發現上當後即焚了紀信,攻破成皋。劉邦又迅速從成皋逃出,北渡黃河到修武。得到韓信的援助,漢軍勢力又壯大起來。他接受以往教訓,決定採取深溝高壘和項羽作持久戰,以消耗楚軍兵力。同時,又派兵襲楚燒其糧草。秋天的時候,項羽率兵東進開封、商丘一帶打仗,留下部將曹咎守成皋,囑咐了無論如何不要與漢軍交鋒。漢軍得知情報後,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曹咎不忍被羞辱,怒而帶兵出了城門。欲渡過汜水和漢軍打仗。當船至河中時被漢軍突襲戰敗,曹咎很後悔,自知無顏見項羽遂自殺身亡。劉邦又拿回成皋,駐兵廣武,取敖倉的糧食而用。項羽聽說成皋被劉邦拿下了,所以趕回了廣武,劉邦關閉城門不出來。楚軍沒有糧食,無法打持久戰。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隔澗跟劉邦說:「你若不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還故作鎮靜地說:「當初我們二人共同反秦,在懷王面前誓盟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煮我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項羽火了,決定殺了劉太公。項伯勸項羽:殺太公現在不是時候,對楚軍不利。項羽聽從了項伯,沒殺太公。之後,劉邦兵分成兩路,一路在滎陽同項羽打,一面派韓信繞到楚軍後面,佔領河北、山東。漢軍更為鞏固,關中的蕭何源源不斷地運來軍隊、糧食。但是項羽則缺乏糧食,形勢很危急。楚軍變弱,漢軍變強。公元前202年秋,楚軍沒有糧食了,只能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西邊為漢,東邊為楚。
 +
**解釋:引申指敵對雙方,界線分明。
 +
*分一杯羹
 +
**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擔心長期和劉邦打對自己很不利。所以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說不投降就把劉邦的父親煮了。劉邦聽了之後說我們兩個是結拜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要煮要記得分一杯給我。項羽聽從了項伯的建議,沒有殺劉邦的父親。
 +
**解釋:羹:肉汁。分給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
*十面埋伏
 +
**楚漢相爭持續了很久,雖然不知道勝負,項羽的領地卻越來越少,劉邦的領地則越來越多。劉邦派韓信統領了七十萬大軍追殺項羽。韓信設了十面埋伏的計策,將楚軍引入後層層把楚軍包圍住。不料楚王率十萬之眾竟殺出重重的包圍,帶著殘兵回到楚營。
 +
**解釋: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
*四面楚歌
 +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的東西為邊界,互不侵犯。但是後來劉邦聽從了陳平的勸說,覺得應該趁項羽弱的時候殲滅他們。於是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追擊項羽。終於把項羽團團的圍住在垓下。這時項羽的兵已經很少了,又沒有糧食。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甚麼部隊裡面的楚人那麼多。心理已經喪失了鬥志,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跟他最愛的虞姬喝酒唱歌。喝完直掉眼淚,旁邊的人都非常難過,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
**解釋:比喻四面受敵,所處的環境險惡,陷於孤立無援,走投無路的困境。
 +
*霸王別姬
 +
**項羽被漢軍團團圍住的時候,和自己最愛的虞姬唱悲歌和喝酒。身邊的人都很悲傷,抬不起頭。項羽為了放手一搏,道別了虞姬,騎上馬,帶領了部將殺出一條血路,但最後不敵漢軍在烏江自刎而死。
 +
**解釋:姬:指項羽的寵妾虞姬。比喻為人獨斷專行,強行辦事導致失敗。
 +
*無顏見江東父老
 +
**漢軍一直追殺到項羽一直到烏江的旁邊,眼看項羽沒有路可走了。當時江中船夫叫他上船,逃回家鄉捲土重來。但是項羽說了一句話:打輸了漢軍,我沒有顏回去見我江東的子民和子弟,於是便在烏江旁邊自刎了。
 +
**解釋: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再也沒臉見傢鄉父老。

2017年11月28日 (二) 21:37的最新修訂版本

目錄

鐘毓與鐘會

注釋

  • 語:音ㄩˋ,告訴。
  • 敕:音ㄔˋ,告誡、命令。
  • 漿:凡較濃的液體都可叫做漿。
  • 戰戰惶惶:緊張得發抖。
  • 戰戰慄慄:害怕得發抖。

大意

 鍾毓、鍾會年輕時就有美好的聲譽,十三歳的時候,魏文帝聽到了他們的名聲,告訴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你臉上為什麼有汗?」鍾毓回答:「十分恐懼慌張,流了很多汗。」鍾會臉上沒出汗,文帝又問:「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十分恐懼顫抖,所以流不出汗來。」

惡搞改作

鍾毓與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剛從家裡走到這外面又是大太陽」復問會:「卿何以不汗?」 會面無難色,輕拂衣袖,對曰:「爸爸載我來的!」

七步成詩

注釋

  • 東阿王:音ㄜ,曹植。
  • 漉菽:漉,濾。菽,豆類的總稱。漉菽,濾去豆渣。
  • 煎:煎熬。

大意

魏文帝曹丕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內作一首詩,如作不成,就以重刑懲罰。在曹丕的話剛一結束,曹植便作詩說:「煮熟豆子拿來作羹湯,濾去豆渣作成豆汁。豆莖在鍋子底下燃燒,豆子在鍋子裡哭泣。本來就是從一個根上生出來的,為何要煎熬得如此急迫!」魏文帝聽了,滿面羞愧。

惡搞改作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東阿王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噗。文帝心想為什麼是這時候要放屁。看了看東阿王,帝深有慚色。

陳元方答客問

注釋

  • 期:約定
  • 舍:自己先走
  • 乃:才
  • 不:否
  • 相委:丟棄.拋棄
  • 引:拉
  • 顧:看.左顧右盼

大意

陳太邱和朋友約好了中午要一起出去玩,因為等不到朋友,就自己先去玩了。友人過了很久才到,問他的兒子,才得知爸爸已經自己去玩了。一聽便非常生氣,明明約好了,居然拋棄他自己先走。元方聽了,便說你晚到就已經很無理,當小孩面罵爸爸更無理。陳太邱的朋友聽了很羞愧,要去拉元方,元方就不理他進家門了。

惡搞改作

陳太邱和朋友約好了中午要一起出去玩,因為等不到朋友,就自己先去玩了。友人過了很久才到,問他的兒子,才得知爸爸已經自己去玩了。一聽便非常開心,因為我真的很想睡覺不想去。元方聽了,便說你都睡到剛剛了,還說想睡覺。陳太邱的朋友聽了很羞愧,要去拉元方一起去睡覺,元方就不理他進家門了。

晉明帝

注釋

  • 潸:然而
  • 致:導致
  • 以:因此.所以
  • 謂:認為
  • 然:如此
  • 異:訝異
  • 重:再
  • 乃:竟然
  • 色:神情

大意

有一天晉明帝做在元帝的腿上,元帝問了來自長安的人,聽到長安的狀況,並流淚了。明帝問了爸爸為什麼哭泣,聽完爸爸解釋後,安慰爸爸說只要努力的收復國土,我們一定可以回到長安的。隔天,元帝把大臣都朝上朝,問了明帝一樣的問題,明帝竟然說出了不一樣的答案,諷刺群臣都沒貢獻。元帝聽了黯然失色。

惡搞改作

有一天晉明帝做在元帝的腿上,元帝問了來自板橋的人,聽到板橋的狀況,並笑了出來。明帝問了爸爸為什麼笑了,聽完爸爸解釋後,對爸爸說你的笑點也太低了吧?隔天,元帝把大臣都朝上朝,問了明帝一樣的問題,明帝竟然說我爸爸頭腦很有問題整天一直笑。元帝聽了黯然失色。

捉刀英雄

注釋

  • 以:長得,生得
  • 形:形體,形貌,樣貌
  • 使:使者
  • 床:椅子
  • 既:動作已經結束了
  • 令:命令
  • 然:如此,是
  • 乃:才

大意

曹操要見匈奴使者,覺得自己矮又醜,派人假裝自己,並請那人問使者:覺得曹操如何?曹操自己假扮士衛在旁邊聽,使者說魏王很有威嚴,站在旁邊的那個士衛,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不想讓使者知道自己的拔炳,便追殺了使者。

惡搞改作

曹操要見匈奴使者,覺得自己帥又高,怕太多人羨慕所以派人假裝自己,並請那人問使者:覺得曹操如何?曹操自己假扮士衛在旁邊聽,使者說魏王很有威嚴,站在旁邊的那個士衛也太帥了吧!曹操不想讓使者知道自己那麼帥,便說其實我去整形。

歷史五個大階段簡介

階段一:共主時期(夏商周)

  • 各有各的地盤,有地盤的人會找一個最有能力的當領導者。只要要打仗領導者就會帶領士兵一起攻打別國。領導者也會常常要士兵們送禮。

階段二:第一次大分裂

  • 第一次大分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盤也都想比別人強。所以在徵求人才改良新的制度。

階段二:第一帝國

  • 第一帝國是在秦、漢帝國,統治了全天下。

階段三:第二次大分裂

  • 第二次大分裂是在三國、魏晉、南北朝。非常拚命的招攬人才,改良許多制度。

階段三:第二帝國

  • 第二帝國是隨、唐,講求穩定發展,不要有紛擾。

階段四:農牧帝國興起

  • 這個階段是游牧民族開始興起的年代,與漢人互相爭天下,與漢人輪流統治。

階段五:現代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

中國古代的人事制度

中國的資訊工具發展、資訊工具對公職人員選拔的影響

  • 共主時代:用刀刻字在竹子上。當時只有貴族可以讀書,所以通常都是貴族們擔任。
  • 第一次大分裂:有筆、墨、竹、邸報。貴族開始教平民們讀書,春秋戰國時期公職人員是自我推薦的,各國管制不統一。秦漢帝國則是用鄉里舉選得方式去選拔公職人員,中央管制採三公九卿制。
  • 第二次大分裂:筆、紙、拓印、報。紙比竹片還方便能在上面寫字、拓印還能大量印刷、裝訂。公職人員採九品中正,中央管制採過渡制。到第二帝國的時候用科舉考試選拔公職人員,採三省六部制。
  • 農牧帝國興起:紙、印、書、小報。一樣用科舉選把公職人員。
  • 現代化:報紙、電波、電腦、網路。網路比起紙和筆又更是方便。公職人員用公民選舉、考試和專政。中央管制就是府、院和黨、院制。

三公九卿制

  • 隋唐確立後延續到清末。六部制一直未作改動,三省制,各不同時期有過一些調整和補充。

三公

  •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十三曹,下轄九卿。
  • 太蔚: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駐在皇宮;侍御史,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 九卿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
  •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高、屬九卿之首。
  •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 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三省六部制

  •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使相權一分為三,從而加強了皇權。而且將行政、軍事、監察分開,相互制衡,更方便皇權來操縱和控制。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不同之處

  • 三公九卿制:是將行政、軍事、監察等權力融為一體
  • 三省六部制:分門別類非常精準的一個組織。

將進酒

註釋

  • 樽:杯子
  • 且:姑且
  • 鐘鼓:鐘
  • 饌玉:山珍海味
  • 沽:端
  • 將:趕快

大意

  • 李白和朋友喝酒,感嘆人的生命很短,一下就從年經的黑髮變成老人的白髮,時光一去不復返,後面又聊到人活在這世上就是要玩,不用捨不得花錢,錢只要再賺就好了。李白說喝酒就是要有下酒菜才好,讓我們再喝三百杯!李白不停的喝喝到非常醉,然後唱了首歌,他說豪華的生活有哪裡好?我只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喝,不要醒來,他說以前的聖賢都非常寂寞,喝酒才能留名,舉例來說,陳王辦酒宴喝酒用斗裝,陳王說只要把錢拿去買酒就好了,把我身上的衣服和配飾也都拿去買酒喝,讓我們把煩惱拋下吧。

理解與思考

  1. 「天生我材必有用」為什麼要接「千金散盡還復來」?
    •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再講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賺錢的能力,所以接著說花掉的錢再賺回來就有好了。
  2. 「惟有飲者留其名」為什麼要接「陳王昔時宴平樂」?
    • 因為惟有飲者留其名是再說飲酒的人在歷史上留大名,為了證實這個,因此舉了陳王以前在平樂舉行酒宴的例子。

北京話與河洛話

北京話與河洛話有什麼不同?

  1. 北京話有:唇齒音、翹舌音
  2. 河洛話有:閉口音、深喉音、河洛話有7個音。

今天何洛話為什麼比北京話保留了更多古代中原的古音?

  1. 因為河洛話跟北京話是不同的,從唐代那時候就有了,保留了許多的古音。但是北京話是從滿州清代的時候才發展出來的分支。

下載河洛話版的「將進酒」,並在安靜時自己專心地聆聽一次,然後在本段中寫下自己聆聽時的感受與心得。

  1. 雖然跟我們一般講話的感覺完全不同沒有看字的話我因該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還是覺得它是一首很棒的詩。

第二次大分裂時代

請說明為什麼東漢末年政治混亂。

  1. 北方的胡人被允許到長城以南的地方居住,張角帶領信徒起義,稱為黃巾之亂,之後成分裂狀態,有許多的軍閥。

請說明在政治混亂,百姓生活痛苦時,什麼性質的組織,容易串連百姓,起來起義造反。

  1. 宗教

造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是哪兩個事件。

  1. 黃巾之亂
  2. 董卓之亂

第二次大分裂時代的核心課題是「胡、漢關係到底該怎麼辦?」請問除了五胡十九國胡、漢互砍外,還有哪些朝代或國家提出哪些方針來解決這個問題?誰沒有成功?誰成功了?是用什麼方法成功的?

  1. 前秦符堅短暫統一北方,和漢人互相砍殺,沒成功
  2. 鮮卑族拓拔氏統一北方,建立北魏,推動漢化,穿漢人的衣服,名字用漢人的。很多大臣都不願意因此藉由南征的理由想要推動遷都和漢化,沒成功。
  3. 北魏分裂先分裂東魏、西魏,再變成北周、北齊。北齊推動胡化要漢人穿胡人的衣服,改湖人的姓,也沒成功。
  4. 北周推行府兵制,用嫁娶打造關隴集團,執政於北周、隋、唐,成功。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西晉司馬家沒有內鬨(八王之亂),天下仍能維持統一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1. 不能統一。因為當時每國都有自己的統治方式,每個人也都想當王所以我覺得不能統一。

在胡漢關係找到解答之前,即使前秦符堅打贏了淝水之戰,他就能夠統一天下,建立長期穩固的王朝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1. 不能統一天下也不能長期固定。因為就算打贏了淝水之戰也只是暫時的,不可能沒有人想要超越他所以不可能能統一天下和長期固定王朝。

馮諼客孟嘗君

注釋

  • 屬:囑咐
  • 好:喜好、愛好、擅長
  • 諾:答應聲
  • 以:因為、輕視、看不起
  • 食:通飼、給人吃。
  • 具:食具
  • 有頃:一下子、過了不久
  • 鋏:劍
  • 比:和...一樣
  • 駕:車
  • 揭:舉
  • 過:拜訪
  • 客我:待我以客
  • 彈:敲打
  • 惡:討厭
  • 給:供給
  • 記:帳冊
  • 習:熟悉
  • 責:債
  • 署:簽名
  • 負:辜負
  • 謝:道歉
  • 倦:忙於事務,疲勞不堪
  • 憒於憂:心思煩亂
  • 懧愚:懦弱無能
  • 沉:沉浸
  • 羞:在意
  • 約車治裝:約車:套車
  • 市:買
  • 反:返回
  • 寡:沒有

大意

  • 齊國人馮諼托人告訴孟嘗君,願意在他門下當食客。孟嘗君聽了他沒什麼才能,笑著答應了。孟嘗君的部下以為孟嘗君看不起他,所以給他吃粗茶淡飯。於是他敲打他的劍唱歌,長劍我們回去吧,食物沒有魚,出門不能開車,這裡不能養家。雖孟嘗君都把這些抱怨都解決了,但是他的部下還是很討厭他,認為他很貪心很不知足。他還有乘車,舉著劍,去拜訪朋友說:孟嘗君待我跟客人一樣。
  • 之後的某天,孟嘗君發了一篇佈告,請底下的門客去薛地收債,馮諼簽了自己的名字。孟嘗君見了馮諼,並跟他說了自己都忙於國事,人很愚笨和懦弱無能,只能很羞愧的請你去薛地收債,還有要用收到的錢買甚麼東西回來。於是馮諼就整理行裝,載著要收債的明細,往薛地去了。

理解與思考

  • 第一段課文中,馮諼所有動作的真正用意,到底是什麼?
    • 為了要引起孟嘗君注意。
  • 如果沒有第一段的鋪路,馮諼說他要去收債,孟嘗君就一定會讓他去收嗎?
    • 不會,他會不知道他是誰。
  • 第三段開頭,孟嘗君為什麼交代馮諼至買:「視吾家所寡有者。」
    • 因為他覺得馮諼長期住在他家,應該知道他家缺甚麼。

成語典故

  1. 雞鳴狗盜
    •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裏。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 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2. 狡兔三窟
    • 戰國時代,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在孟嚐君門下當食客。孟嚐君身邊的人看主人對馮諼不重視,就拿粗茶淡飯給他吃。馮諼就倚柱彈劍,高歌食無魚、出無車,孟嚐君就依照他的要求,給予比較好的待遇。後來,馮諼自願替孟嚐君到薛地收債。馮諼假托孟嚐君的名義,把債款賞給薛地百姓,並燒掉債券契約,薛地百姓都很感激孟嚐君的德政。馮諼回到齊國後向孟嚐君報告,用他的名義,燒債券買仁義的經過。孟嚐君聽後,很不高興。一年後,孟嚐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還未到達薛地,當地百姓就扶老攜幼,在路旁迎接孟嚐君。孟嚐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的『義』,我今天才見到。」馮諼說:「聰明的兔子有三個藏身的洞窟,才能得以免死。現在您只有一個洞窟,還不能高枕無憂,臣願替您再鑿兩窟。」孟嚐君就給他五十輛車,黃金五百斤去遊說魏國。他對梁惠王說:「齊王放逐大臣孟嚐君,諸侯誰先請到他,誰就能富國強兵。」於是,梁惠王空出相位,讓原來的相國做上將軍,並派遣使節,帶著千斤黃金,百輛馬車去聘請孟嚐君。馮諼先趕回薛地對孟嚐君說:「黃金千斤是很貴重的聘禮,百輛馬車是很隆重的禮節,齊國應該聽說了。」梁惠王的使節往返了三次,孟嚐君都堅決推辭不去。齊王聽到消息後,君臣驚恐,就派遣太傅帶著千斤黃金,兩輛有四匹馬拉駛的華麗馬車,及寶劍一把,並附書信一封向孟嚐君道歉說:「都是寡人的行為不善,遭受祖先降下災禍,才會聽信讒言,得罪先生。寡人不足以輔佐,願先生顧念先王宗廟,暫且回國掌理政務。」馮諼勸孟嚐君說:「希望您要求將先王傳下的祭器,放在薛地,並建宗廟確保薛地安全。」宗廟蓋好,馮諼回報孟嚐君說:「三窟已完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孟嚐君為相數十年,沒有絲毫禍患,都是靠馮諼的謀劃。
    • 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或有多種避禍方法。
  3. 高枕無憂
    •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一》。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有名的貴族孟嚐君。一天,他派手下的馮諼,去薛地要債。馮諼到薛地要完債後,竟然把債據給燒了,並設宴招待欠債的人。他說:「孟嚐君是個很好的主人,他不在乎這些錢,所以借給大家,主要是想幫助大家能過好的生活,所以沒錢的人,就不需要還錢了。」百姓們很高興,對孟嚐君十分感激。可孟嚐君聽後非常生氣。幾年後,孟嚐君被罷免回到薛地,沒曾想當地的老百姓都來迎接他。他這才想起馮諼,知道馮諼的的確確是在為他辦事。於是,把馮諼叫來,準備重用他。馮諼對孟嚐君說:「現在,您可以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大覺了,國家沒有甚麼可以擔憂的了。」
    • 比喻認為太平無事,無憂無慮;或者放鬆警惕,麻痺大意。
  4. 紙上談兵(須含秦趙長平之戰)。
    •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個軍事空談家,叫趙括.他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機智善戰,為趙國立過大功,被子趙惠王封為馬服君。趙括從少年時代起,就熟讀兵書,善談兵法,連他的父親也說不過他,然而他的父親卻不以為然,認為他不具有真正的軍事才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為什麼,趙奢說:“戰爭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必須以極其嚴肅誆謹慎的態度去對待,,而趙括卻把它看得很輕率,這就一定要壞事。"趙奢的話不幸而言中,趙括果然在後來的長坪之戰中一敗塗地,四十五萬趙軍全部覆沒。西元前262年,秦國攻取了韓 國的上党郡,韓請求趙國發兵取上黨十七縣,以抵抗秦國。趙國派遣大將廉頗帶大軍駐守長平,秦國也派大軍向長平進攻。面對強大的秦軍,廉頗築壁壘堅守,秦軍屢次挑戰,趙軍始終按兵不動。兩軍在長平相持三年,不分勝負,於是秦國採取反間計,派間諜 攜帶千金賄賂趙國的權臣, 並散佈謊言說:“趙將唯馬服君最良,其子趙括勇過其父,若使為將,誠不可擋。廉頗老而怯,屢戰俱敗,為秦兵所逼,不日將降秦矣!”這時趙惠文王已死,趙孝成王即位,趙孝成王對廉頗的堅守政策早已不滿,又聽信了謊言,於是撤換廉頗,讓趙括接替了廉頗職位。當時趙奢早已死去,趙括的母親聽到這個資訊後,立即去見趙王,反復陳述趙括不能作將軍的理由,仍沒有得到趙王的允許。於是趙括走馬上任,一到長平就把廉頗原來的計畫全部改變,調兵遣將大舉進攻秦軍。這時,秦王密派能善戰的白起為上將軍,取代了王齪。白起到任後,先在正面佯敗後退,另外又佈置了兩支騎兵,迂回抄襲趙軍後路,趙括不知是計仍然乘勝追擊,直攻到秦軍壁壘之下。秦軍堅守陣地,趙軍不能攻下。這時,秦軍的一支騎兵已經切斷了趙軍的後路,使趙軍腹背受敵,另一支騎兵直攻軍糧道,使趙軍失去了根據地。最後,以親率精兵搏戰,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失去主將,軍心大亂,四十萬趙軍投降了秦國。白起怕投降的趙兵尋機造反,便把戰俘中年幼的240人放回趙國,其餘全部活埋。趙括空談軍事理論,不懂隨機應變,長平一戰斷送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使趙國元氣大傷。
    •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5. 毛遂自薦
    •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戰國時代,趙國的平原君有三千多個門客。有一次,秦軍攻打趙國,將趙國的都城圍住了。趙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求援,說服楚國和趙國聯合抗秦。平原君臨行前,想在三千門客中,挑選二十人一同前往。挑來挑去,只有十九人合意。平原君正考慮如何解決。這時,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說:「大人,我毛遂平時總沒有為大人效力的機會,今天我自己推薦自己,願隨大人前往,以效犬馬之勞。」平原君說:「賢士處世,就好像錐子在口袋裡,總會露出來的。你在我這裡住了三年,怎麼我一直沒聽人提到你呢?」毛遂說:「因為我這把錐子,沒有被您放進口袋裡。如果把我早放在口袋裡面,可能早就脫穎而出了。」平原君見他果然談吐不凡,高興地答應下來。平原君到了楚國,雙方談判很不順利,陷入了僵局。在關鍵時刻,毛遂拔劍上前,向楚王說明了利害關係,楚王經過思考,認為毛遂說得有理,最後答應了和趙國聯合,發兵抗秦。
    • 表示自我推薦去完成某項工作、或承擔某項任務。
  6. 虚位以待
    • 戰國時,魏國的信陵君為人忠厚、仁愛,對門客都以謙遜的態度對待。當時,信陵君聽說大樑城門的守門官七十歲老人侯嬴是個賢人,家境貧窮,便派人帶著大量財寶,前去聘請他。但是,侯嬴並不接受。信陵君知道自己怠慢了高人。於是便讓人駕車,親自前去迎接侯嬴。還把車上最好的位置留給侯嬴。侯嬴故意穿上破衣服,毫不客氣地坐在空位上,一句謙讓的話也沒說。馬車行到中途,侯嬴又忽然提出要去探訪一位屠夫朋友朱亥。他在朋友那裡故意拖延時間,要看信陵君的反應,但信陵君一片和顏悅色。這年,秦國圍攻趙都邯鄲,魏國派大將晉鄙率軍十萬前去救趙。為此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魏王忙命晉鄙大軍留在路上,不再前進。信陵君多次懇求魏王讓晉鄙發兵,魏王終是不肯。侯嬴給信陵君出主意說:“只要派人偷取大王的兵符,便可假傳命令,要晉鄙出兵了。”接著,侯嬴又給信陵君出主意,叫他去找大王的寵妃如姬,讓她去偷大王的兵符。信陵君拿到了兵符,便想馬上出發。侯嬴提醒他說:“你把我的屠夫朋友朱亥帶上,以防萬一。”信陵君帶著朱亥來到大軍駐紮地。晉鄙見了兵符懷疑說:“大王既叫我暫不前進,又怎會隨便叫你替代我呢?”晉鄙的話音剛落,朱亥從袖裡拿出四十斤重的大鐵錐來,一下就把晉鄙打死了。信陵君高舉兵符,篩選了八万精兵,打敗了秦軍,解救了趙國。
    • 比喻空著位置等候
  7.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一語出自《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意思是說,到了應該作出決斷的時候,而不能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害了。其中的歷史背景是戰國時代,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當初遊說秦昭王,以及獻身安排楚太子回國,非常聰明果斷。但是他在楚國任職期間,朱英勸他及早的把一個實力派人物李園除掉,黃歇卻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遲遲沒有接受勸告,後來黃歇反被李園派來的刺客殺死,終成千古遺恨。
    • 意思是到了應該作出決斷的時候,而不能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禍害
  8. 奇貨可居
    • 戰國時代有個商人,叫呂不韋,常往來各國經商。當他到了趙國都城邯(音寒)鄲(音丹)時,聽說秦國王子子楚,被派到趙國做人質,生活過得十分窮困。呂不韋就說:「子楚像一件珍奇的貨物,從他身上可以得到巨大的好處。」於是就去見子楚,表示要幫助他成為秦國國王。在呂不韋的全力幫助之下,子楚回到秦國,並最終成為國王。子楚即位後,就任命呂不韋為丞相,並賞賜他很多財物和領地。
    • 形容珍貴的貨物被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有用的人才被控制利用。對某種貨物或所擅長的深識技能被囤積或隱藏起來,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有利可圖。
  9. 一字千金
    • 「一字千金」此句成語出自南北朝鍾嶸《詩品‧古詩》。戰國末年,呂不韋身為秦國丞相,聲名顯赫,在呂不韋的門客中,有不少人是各國著名學者的門人,他們都有著淵博的知識,才華橫溢。呂不韋常常聽他們探討學問,漸漸產生了一個念頭,想依靠他們的力量,寫出一部前所未有的巨著,使自己流芳後世。於是,他從賓客中挑選了幾十位才華出眾的學者,讓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毫無保留地寫出來,最後由他親自修改審定,編成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六卷,二十多萬字,取名為《呂氏春秋》。這部書糅合了儒家、道家及其他各家的思想學說,令呂不韋非常得意。他下令把《呂氏春秋》,張貼在京城城門旁邊,公開宣布:「如果有誰能增加或減少一個字,就賞賜給他千兩黃金。」人們聽聞此事,都前來觀看。但過了一個月,還沒有人敢出來指摘他的缺點。呂不韋更加得意,便下令把《呂氏春秋》抄了幾百部,在全國傳布。不久,他的名聲也傳遍了天下。
    • 比喻文辭精當,價值極高。

智庫與兩岸

現代的智庫從事哪些活動?

  1. 直接進行政策游說。
  2. 對政策提供「論述」。
  3. 探討各種可能的發展。
  4. 舉辦研討會,如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及美國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首度召開「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研討會。
  5. 出版書籍,如「2049計畫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在2017.10出版《中國入侵威脅》。

美國的對台政策對台灣的國家安全至為重要,台灣的政府又不容易直接和美國政府官員交往互動,那台灣要怎樣去影響美國的對台政策?

  1. 利用許多的美國與台灣的智庫來辦一些交流會,邀請兩方派代表來交流。

台灣在游說美國政府對台政策時,要以何種角度與立場來切入?

  1. 台灣在遊說美國政府對台政策時,要以對美國的有利益的地方來遊說,不能用台灣自己的立場。

從地圖說明為什麼中國攻佔台灣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1. 對美國來講重要就是太平洋,太平洋是很重要的貿易樞紐,再來如果中國攻打台灣會威脅到他太平洋的勢力,台灣戰太平洋那麼重要的位置,如果被打下來,中國也可能突破到東太平洋,可能也會迅速成長。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在2017.10.3出版的新書《中國入侵威脅》中,所指出的解放軍的入侵台灣計畫,請簡單描述一下。

  1. 首先海空封鎖,再來發射大量飛彈,然後兩棲部隊登陸等,總計將派出40萬大軍。

近來美國許多智庫紛紛建議台灣不要強行推動全募兵制,為什麼?

  1. 第一個:原因沒那麼志願當兵的年輕人,台灣的壯年人口越來越少,而且少子化,出生率很低,而且現在很多人也多不怎們去當自願兵。
  2. 第二個:可能吃光臺灣的國防預算,推動全募兵制必須要準備很多的工作包刮大量的去宣傳人民當兵,還有全募兵的薪水,台灣給國防預算只有3%,光是付給他們薪水就幾乎沒什麼錢了。

今天中國正在舉行所謂的十九大,請說明十九大的完整名稱是什麼?

  1.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說明中國共產黨,黨員、黨代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之間的關係與大約的人數。並說明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目前每幾年開一次?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全體會議目前每幾年開一次?

  1. 中央委員負責籌備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集許多的黨員包括以上,總書記是最核心的人物,要報告給許多中央委員和黨員,國家的現況,以及對許多政策的報告。
  2. 黨員:7千萬;中央委員:200人;黨代表:3000人;中央政治局:40人;中央政治局常委:7~9人;總書記;1人。
  3. 五年開一次
  4. 每一年開一次

雨霖鈴

注釋

  • 「驟雨」初「歇」:驟雨:一場急驟的雨;歇:停止
  • 「都門」帳飲無「緒」:都門:城門;緒:情緒
  • 留戀處蘭舟「催發」:催發:很快的要出發了
  • 竟無語「凝噎」:說不出話來
  • 千里「煙波」:煙霧籠罩的水面
  • 「暮靄」沉沉「楚天」闊:暮靄:傍晚的雲氣;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
  • 楊柳岸「曉風」殘月:清晨的風
  • 此去「經年」:一年又一年。

探究與思考

「雨霖鈴」三個字與本詞全文內容有何關係?

  • 雨霖鈴這三個字是一個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意思是下雨的時候聽到鈴聲。因為柳永寫的這個符合雨霖鈴(雙調一百零三字,前後闋各五[仄]韻,本調常用入聲韻,且多用拗句。上闋九句五十一字;下闋八句五十二字。)的調。加上文意也符合雨霖鈴的意境,所以才用雨霖鈴當作詞牌。

發揮想像,「雨霖鈴」詞中將要分別的兩人,可能是什麼關係,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 母子或戀人關係。因為詞中說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兩雙淚汪的眼睛彼此相看,竟氣噎喉塞,說不出一句話來。就會覺得不太可能是父子或兄弟。

詞和曲很像,兩者要怎麼區分,請各找一例比較說明之。

  • 詞:不加襯字,字和句數固定,比較婉約。較常隔句押韻或隔多句押韻,也可以換運。段比較多(1~4,2段最多),句式1~10字。
  • 曲:可加襯字,可增加句子,比較直白,俚俗活潑,幾乎句句用韻一韻到底。段比較少(1~2),句式1~30字。
  • 詞的舉例:《武陵春·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曲的舉例:《殿前歡》碧雲深,碧雲深處路難尋。數椽茅屋和雲賃,雲在松蔭,掛雲和八尺琴。雲心無我,雲我無心。

北宋碰到的歷史挑戰都是些什麼?

  • 自唐朝後期至五代以來,武人拔扈導致各地割劇軍閥的問題。
  • 國內人口破一億,除了小農經濟之外,必須發展工商以養活更多人口。
  • 面對「農」「牧」兼營的遊牧民族(遼、金、西夏),他們有可能南下與漢人爭天下,與之前的匈奴與突厥不同。

按照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看法,北宋王安石變法,有沒有可能換一位主持變法的人就可以讓變法成功,為什麼?

  • 沒有,因為不知道。

自選詞

  • 詞:武陵春·春晚
  • 朝代:宋代
  • 作者:李清照
  • 原文: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心得:我覺得這首詞很平易近人,我也特別喜歡李清照寫的詞。這首詞是在說風都停了,花也凋謝了只剩塵土裡飄出微微的花香。太陽升起了,我卻懶得梳妝。景物依舊沒變,但人事卻已經變了。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沒說出口,眼淚就先流下來。聽說雙溪的春景很美,我也打算去那泛舟。只是怕雙溪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這首詞簡述者自己的憂愁但卻還沒說出口就自己流了眼淚。也沒有人能傾訴。有時候人都會有這種情形,所以我很喜歡這首詞。

鴻門宴

探究與思考

  • 司馬遷寫史記的動機?
    • 因為他爸爸在開始寫史書之前生病而逝世了,所以司馬遷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開始寫史記。
  • 鴻門宴對楚漢之爭的影響?
    • 項羽在鴻門宴沒有殺掉劉邦。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沒有聽范增的勸告。劉邦把自己的地位放的很低,退一步給自己存活的空間,非常謙虛,身邊也有很厲害的謀士和將領。從鴻門宴日後就可以看出劉邦以後可以得天下。
  • 簡述歷史的作用。
    • 客觀的作用:運用過去人的大量材料,了解「眾人之事」發展的因果與邏輯,幫助人類討論和治理「眾人之事」。
    • 主觀的作用:提供民族共同的身世,以形成一套「共同的想像」,凝結人心,使之團結。
  • 簡述中國史書的三大體例。
    • 紀傳體(人):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
    • 編年體(時):在春秋戰國時由孔子纂編《春秋》時創立的。編年體的體例特點是記事以時間為線索,按年代的順序敘述每年發生的歷史大事,所謂「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使史實發展的秩序分明。中國上古時代的史書,多數是編年體的,墨子所謂的「百國春秋」,即屬此類。
    • 紀事本末體(事):此體以事跡為主,詳述一事始末,標立題目,以年月順序為基礎,將重要歷史作有系統的敘述。宋代袁樞以《通鑑》的重要史事歸納在239篇專篇之中,成為《通鑑紀事本末》,於是史書的體例,在紀傳體和編年體之外,又有第三種體例,以補前兩種體例的不足。
  • 正史就可信嗎?野史就不可信嗎?為什麼?如何讀史來還原真象?
    • 本來史官修史,皇帝是不能看的,但唐太宗得位不正,開始了皇帝干預修史的先例。所以學者只能認為史書皆有不少虛構成分。相對於中國歷朝正史數千年皆儒家士大夫集團把持編修,勝者為王,須符合儒學意識形態單一標準取捨,多有曲筆或偏袒隱瞞,造成紂王「天下之惡皆歸焉 」,因此正史也不一定就是真相,如苻堅涉嫌改史,唐太宗因玄武門之變而亦涉嫌改史。野史在研究中國歷史挖掘真相上,頗具參考價值及貢獻,不宜輕忽。
    • 如何讀史還原真相。
    • 同時參照官家正史與私家修史的內容,並且對照近代考古發掘或墓葬品的發現。
  • 什麼是四史?什麼是廿四史?
    •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中最著名的四部。)
    • 廿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行世、舊唐書、舊五代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
  • 簡述項羽的個性、為人,並舉實例印證,還有這些個性、為人和西楚的最後失敗有什麼關係?
    • 項羽個性衝動而易怒,不能冷靜的分析。一衝動做決定就會發生致命的錯誤,導致打仗失敗或被別人騙了,也可能應為誤判所以失去人和。
    • 項羽對人民很殘暴,不知爭取民心,還一直殺人。入咸陽而焚燒阿房宮,三月大火不盡,屠殺秦民及士卒二十萬,自招秦人反感,更使戰敗者不敢向其投降,如彭城之戰中(西元前205年),漢軍情願投水溺弊也不肯投降。敗卒不投項羽,人心也不歸附,埋下劉成項敗的伏線。
  • 簡述劉邦的個性、為人,並舉實例印證,還有這些個性、為人和漢的最後成功有什麼關係?
    • 懂得用人,像是他手下有很多的謀士為他策畫計策,所以才能打敗項羽。
    • 懂得人民心情,就是他跟人民約法三章,使人民都很贊同他。
    • 很會善用每個地方的資源,像是他攻下的地方都會很善用地方上的資源,像是地方的糧食或軍隊等等。雖然劉邦常常比較弱,但因為善用地方的資源,很快的又可以重整軍隊跟像項羽打。
    • 為人和善謙虛,也懂得和人相處。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投靠他,也利用項伯化險為夷。

楚漢相爭成語典故

  • 破釜沉舟
    • 秦朝末年的時候,反秦的將領項羽帶著二十萬的大軍去救被秦軍圍住的趙國。當項羽的軍隊度過漳河以後,項羽下令把軍隊的所有船隻鑿沉,把軍隊吃飯用的飯鍋都打破,每個士兵都只給三天的糧食。項羽利用這辦法來表示自己有進無退的決心。士兵知道後對沒有生路,只好奮勇殺敵,大敗了秦軍,成功解救了趙國。
    • 解釋:把飯鍋打破,把船鑿沉,比喻下定決心去幹大事,義無反顧。
  • 約法三章
    • 劉邦率先攻入了關中,到了離秦國首都咸陽十幾里的壩上駐軍。子嬰當了47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之後,立刻想要把所有咸陽的東西佔為己有。但是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了人心。劉邦也接受了張良的建議,封了府庫,籍吏民,之後立刻回到壩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的父老和豪傑召集了起來,向他們宣布:「秦朝的法律很殘暴,把各位都害苦了,應該要全部廢除。現在我和大家約定,每個人都要遵守三條規矩,殺人的要處死、傷害別人必須要受處罰、偷竊的人必須要判罪。劉邦又派大批的人員,到各個地方宣揚這三條法律。老百姓聽到了之後,都很熱烈地支持劉邦,最後取得了天下,建立了漢朝。
    • 解釋: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 鴻門宴
    • 公元前206年,項羽率大軍入關進駐鴻門,準備消滅劉邦。經項羽叔父項伯的調解,劉邦親赴鴻門去拜見項羽,項羽設宴相待。席間項羽謀士范增命項莊舞劍,伺機刺殺劉邦。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劉邦乘機入廁,在樊噲等掩護下逃回大本營。
    • 解釋: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
  •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 項羽在鴻門舉行宴席請劉邦來,范增想要趁機在宴席的時候殺了劉邦。在宴席的時候,范增見項羽都沒有要殺劉邦的意思,便離開了宴席,去跟項莊說:「項羽不忍殺掉劉邦,你去宴席敬酒,敬酒後用舞劍來娛樂,借機殺掉劉邦。否則將來我們一定會成為他的俘虜。」項莊進去,敬酒之後說:「君和劉邦喝酒,軍中都沒有樂趣,請讓我舞劍表演。」說完就拔劍起舞,每一劍都像劉邦刺過去。項伯見了狀況危急,拔劍和項莊一起舞劍,掩護劉邦,使得項莊不能向劉邦下手。張良出去,去跟樊噲說劉邦有危險,項莊舞劍,每一劍都好像要殺了劉邦。」
    • 解釋: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 人為刀俎我為
    • 劉邦去鴻門跟項羽會面,然後因為范增想要借機會殺掉劉邦,於是派項莊舞劍伺機刺殺劉邦。張良於是叫了樊噲,後來劉邦借了上廁所逃走,在討論的時候劉邦問樊噲提到項王告辭的事情,樊噲回答說:如今項羽他們的人像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都快要被殺了,還要去告辭嗎?趕快逃吧。
    • 解釋: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裏,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秦朝剛被推翻,項羽、劉邦以及其他參加反秦戰爭的各路將領,集合商議勝利以後怎樣割據國土。當時項羽勢力最強想要獨霸天下,他表面主張分地封王,並擅自決定,給每個反秦有功的將領一個一個封地號,分配領地,但項羽心理卻開始盤算要怎麼一個一個幹掉他們。項羽對其他的將領都沒有甚麼擔心的,但是對劉邦最不放心。之前曾經約定,誰先攻下咸陽,誰就在關中為王,結果,首先進咸陽的偏偏是劉邦。項羽不願意讓劉邦當關中的王,也不願意讓他回他的家張沛縣,所以故意把巴蜀和漢中三個郡分給劉邦,封為漢王,以漢中的南鄭為都城。想要把劉邦關進偏僻的山裡去,而把關中劃分三部分,分給秦朝的降將章邯司馬欣各董翳,堵住劉邦向東發展的出路。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領了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廣大肥沃之地,以彭城為都城。劉邦也有獨霸天的野心,當然很不服氣,其他將領對於自己所得的更小的地盤,也都不滿意。可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大家都不敢違抗,只得聽從支配。劉邦也不得不暫時領兵西上,開往南鄭,接受了張良的計策。把一路走過的幾百里棧道全部燒毀,目的是為了便於防禦,更重要的是為了迷惑項羽,使他以為劉邦真的不打算出來了,從而鬆懈對劉邦的戒備。劉邦到了南郡,發現部下有一位才能出眾的軍事家,那就是韓信。劉邦就拜韓信為大將,請他策劃向東發展、奪取天下的軍事部署。韓信計畫的第一步是先奪取關中,打開東進的大門,建立興漢滅楚的根據地,所以派兵去修棧道。這時守著關東西部的章邯聽到了這個消息,笑說:誰叫你們把棧道燒毀的!你們自己斷絕了出路,現在又來修復,這麼大的工程,只派幾百個士兵,看你們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對於劉邦和韓信的行動,根本沒有重視。可是後來章邯接到了緊急的報告。說劉邦的大軍已經攻入關中,陳倉守將被殺。章邯剛開始還不相信,以為是謠言。等到證實的時候,慌忙領兵抵抗,但已經來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殺,駐守關中東部的司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投降。號稱三秦的關中地區於是一下子就被劉邦佔領了。韓信表面派兵修復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實際上卻和劉邦統率領軍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章邯不備取得了勝利。
    • 解釋: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 楚河漢界
    • 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彭城大敗漢軍,劉邦退到了黃河南岸的滎陽,楚軍趁機追擊,在滎陽和漢軍打了兩年。204年的時候,項羽包圍了滎陽,劉邦見情勢危急,向項羽求和。但是項羽聽從范增的計策,趁勝追擊。劉邦雖然兵很弱,但很會用人。他接受了陳平的建議,對楚軍實行反間計,設法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項羽雖然很猛,但不知是劉邦的計策。於是對范增起了疑心,逐出軍外。范增含恨離開,在中途病死。所以項羽失去了謀士,沒有計策。楚軍加緊了對滎陽的圍攻,對漢軍很不利。劉邦的大將紀信為劉邦解危,為了漢軍的生存,決定犧牲自己,建議劉邦逃走。劉邦在陳平的勸說下,被紀信之舉感動了,讓紀信穿上漢王服乘漢王車扮漢王出滎陽東門詐降,自己趁機從西門出逃至成皋。項羽發現上當後即焚了紀信,攻破成皋。劉邦又迅速從成皋逃出,北渡黃河到修武。得到韓信的援助,漢軍勢力又壯大起來。他接受以往教訓,決定採取深溝高壘和項羽作持久戰,以消耗楚軍兵力。同時,又派兵襲楚燒其糧草。秋天的時候,項羽率兵東進開封、商丘一帶打仗,留下部將曹咎守成皋,囑咐了無論如何不要與漢軍交鋒。漢軍得知情報後,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曹咎不忍被羞辱,怒而帶兵出了城門。欲渡過汜水和漢軍打仗。當船至河中時被漢軍突襲戰敗,曹咎很後悔,自知無顏見項羽遂自殺身亡。劉邦又拿回成皋,駐兵廣武,取敖倉的糧食而用。項羽聽說成皋被劉邦拿下了,所以趕回了廣武,劉邦關閉城門不出來。楚軍沒有糧食,無法打持久戰。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隔澗跟劉邦說:「你若不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還故作鎮靜地說:「當初我們二人共同反秦,在懷王面前誓盟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煮我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項羽火了,決定殺了劉太公。項伯勸項羽:殺太公現在不是時候,對楚軍不利。項羽聽從了項伯,沒殺太公。之後,劉邦兵分成兩路,一路在滎陽同項羽打,一面派韓信繞到楚軍後面,佔領河北、山東。漢軍更為鞏固,關中的蕭何源源不斷地運來軍隊、糧食。但是項羽則缺乏糧食,形勢很危急。楚軍變弱,漢軍變強。公元前202年秋,楚軍沒有糧食了,只能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西邊為漢,東邊為楚。
    • 解釋:引申指敵對雙方,界線分明。
  • 分一杯羹
    • 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擔心長期和劉邦打對自己很不利。所以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說不投降就把劉邦的父親煮了。劉邦聽了之後說我們兩個是結拜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要煮要記得分一杯給我。項羽聽從了項伯的建議,沒有殺劉邦的父親。
    • 解釋:羹:肉汁。分給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 十面埋伏
    • 楚漢相爭持續了很久,雖然不知道勝負,項羽的領地卻越來越少,劉邦的領地則越來越多。劉邦派韓信統領了七十萬大軍追殺項羽。韓信設了十面埋伏的計策,將楚軍引入後層層把楚軍包圍住。不料楚王率十萬之眾竟殺出重重的包圍,帶著殘兵回到楚營。
    • 解釋: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 四面楚歌
    •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的東西為邊界,互不侵犯。但是後來劉邦聽從了陳平的勸說,覺得應該趁項羽弱的時候殲滅他們。於是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追擊項羽。終於把項羽團團的圍住在垓下。這時項羽的兵已經很少了,又沒有糧食。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甚麼部隊裡面的楚人那麼多。心理已經喪失了鬥志,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跟他最愛的虞姬喝酒唱歌。喝完直掉眼淚,旁邊的人都非常難過,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 解釋:比喻四面受敵,所處的環境險惡,陷於孤立無援,走投無路的困境。
  • 霸王別姬
    • 項羽被漢軍團團圍住的時候,和自己最愛的虞姬唱悲歌和喝酒。身邊的人都很悲傷,抬不起頭。項羽為了放手一搏,道別了虞姬,騎上馬,帶領了部將殺出一條血路,但最後不敵漢軍在烏江自刎而死。
    • 解釋:姬:指項羽的寵妾虞姬。比喻為人獨斷專行,強行辦事導致失敗。
  • 無顏見江東父老
    • 漢軍一直追殺到項羽一直到烏江的旁邊,眼看項羽沒有路可走了。當時江中船夫叫他上船,逃回家鄉捲土重來。但是項羽說了一句話:打輸了漢軍,我沒有顏回去見我江東的子民和子弟,於是便在烏江旁邊自刎了。
    • 解釋: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再也沒臉見傢鄉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