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識讀/柯欣妤: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晉明帝
第 64 行: 第 64 行:
  
 
==晉明帝==
 
==晉明帝==
 +
===注釋===
 
*潸:讀作ㄕㄢ,然而的意思  
 
*潸:讀作ㄕㄢ,然而的意思  
 
*重:讀作ㄔㄨㄥˊ ,再的意思  
 
*重:讀作ㄔㄨㄥˊ ,再的意思  

2017年9月24日 (日) 15:28的修訂版本

鍾毓與鍾會

注釋

  • 少有令譽:年輕時就有好的名聲
  • 聞:聽說
  • 語:讀作ㄩˋ;叫的意思
  • 敕見:敕讀作ㄔˋ;意思是被皇上召見
  • 對曰、復問:對...說、又問

大意

鍾毓和鍾會年輕時就有很好的名聲,魏文帝問他們的父親鍾繇說能否叫他們來,來得時候鍾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他為什麼臉上有汗,他回答因為很惶恐,然後魏文帝再問鍾會為什麼不流汗,他回答因為太害怕。

惡搞改作

鍾毓與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剛煮完菜!」復問會:「卿何以不汗?」

會面無難色,輕拂衣袖,對曰:「我叫他做菜給我吃!」

七步成詩

注釋

  • 東阿王:阿讀作ㄜ
  • 漉菽以為汁:菽讀作ㄕㄨˊ;浸泡豆子作羹底的意思

大意

魏文帝曾命令東阿王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作不出來的話就重刑處置。東阿王馬上就做了一首隱喻都是兄弟何必那麼急著互相殺的詩,魏文帝聽了很慚愧。

惡搞改作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東阿王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說到一半,突然有張紙從東阿王衣袖裡掉出,東阿王想:「完了..我的小抄!!」

歷史五個大階段簡介

階段一:共主時期(夏商周)

  • 各有各的地盤,每個地盤的人會找一個最厲害的人做領導。當領導要去打仗,士兵會跟領導一起去攻打別國。沒事的時候領導會要子民固定捐獻和送禮。

階段二:第一次大分裂

  • 第一次大分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地盤,每個人都想比別人強。因此徵求人才,改良新的制度。

階段二:第一帝國

  • 第一帝國是在秦、漢帝國,統治全天下,只求穩定性發展,每一天都要過著一樣的日子。前天跟昨天一樣,昨天跟今天一樣。

階段三:第二次大分裂

  • 第二次大分裂是在三國、晉、南北朝。這個時期也是不停的招攬人才,改良許多的制度。

階段三:第二帝國

  • 第二帝國是隨、唐,講求穩定發展。

階段四:農牧帝國興起

  • 這個階段是游牧民族開始興起的年代,與漢人、外國人互相爭天下,與漢人、外國人輪流統治。

階段五:現代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


陳元方答客問

注釋

  • 不:否
  • 期:約定
  • 舍:捨去,舍(捨)我其誰
  • 乃:才,竟然
  • 相委:棄我而去
  • 引:拉
  • 顧:看
  • 尊君:令嚴(爸爸)
  • 附註:令慈=媽媽

大意

  • 陳太丘跟朋友約好了中午見面一起出門,等了很久朋友一直沒有出現,陳太丘決定先走了,剛離開,朋友就到了。陳太丘七歲的兒子陳元方在家門口玩,朋友就在車上問他說你爸在不在?陳元方說他等了您很久一直沒來所以就先出發了,他朋友就生氣地罵他爸爸,陳元方對這位朋友說你跟我爸爸約在中午時見面,沒到就是不守信用,當著他小孩的面罵他爸爸就是沒禮貌朋友聽了很慚愧,立刻下車招呼元方,元方頭也不回的走入家門,不理他。

惡搞改作

陳太丘跟朋友約好了中午見面一起出門,等了三天朋友一直沒有出現,陳太丘冷靜的拿出手機,打電話問朋友在哪,決定去找朋友,朋友回答我也不知道這裡是哪裡,陳太丘問他你附近有什麼?朋友回答有樹、田、路和人,七歲的兒子陳元方在家門口邊玩邊聽著朋友的蠢回答,並不耐煩的跟陳太丘說他怎麼那麼蠢?用google map啊,我等了他三天的禮物,你可不可以叫他快點?還有既然可以打電話給他幹嘛不一早就打啊?一定要等三天?陳太丘罵陳元方,蠢也不是他願意的好嗎?不要那麼沒禮貌!還有我們早就說好給他一個不蠢的機會,三天後還蠢的迷路就去找他。陳元方說明明就一條路直走,還會迷路不是蠢是什麼?電話另一端的朋友想這父子怎麼都那麼毒舌啊...還有我手機沒訊號啊...(哭)

晉明帝

注釋

  • 潸:讀作ㄕㄢ,然而的意思
  • 重:讀作ㄔㄨㄥˊ ,再的意思
  • 邪:讀作ㄧㄝˊ 語助詞,等於現代的嗎、呢
  • 涕:眼淚
  • 致:導致
  • 以:告訴
  • 謂:認為、覺得
  • 然:由此
  • 異:驚訝
  • 乃:竟然
  • 色:神情

大意

晉明帝小時候坐在父親元帝的膝蓋上,元帝問從長安來的人洛陽那裡的消息,聽後流下了眼淚。明帝問父親因為什麼哭,元帝把剛才的話告訴他,然後問你認為長安跟太陽哪個遠? 明帝回答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由此可知太陽遠,元帝感到驚訝。第二天元帝召集許多臣僚舉行宴會,告訴他們這件事,再次問明帝。明帝回答說太陽近,元帝變了臉色問你為什麼說的跟昨天不一樣?明帝回答抬頭只看得見太陽,看不見長安。

惡搞改作

元帝問明帝太陽跟長安哪個近?明帝回答太陽,第二天元帝又問明帝太陽跟長安哪個近?明帝回答長安,元帝變了臉色問你為什麼說的跟昨天不一樣?明帝回答因為昨天你問的時候是早上啊,現在晚上看不見太陽,當然是長安近啊。

捉刀英雄

  • 乃:才是
  • 以:長得
  • 形:樣貌
  • 使:使者、派遣
  • 床:椅子、坐榻
  • 既:動作結束
  • 令:命令
  • 然:不過

大意

魏武帝曹操要接見匈奴的使者,他認為自己不能震服匈奴,就讓崔季珪代替他,他自己握刀站在椅子旁邊做侍從。接見完了,就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魏王這人怎麼樣?匈奴使者說魏王高雅的氣質,不同尋常但是椅子旁邊的侍從才是真英雄,曹操聽了,就派人追殺掉這個使者。

惡搞改作

魏武帝曹操要接見匈奴的使者,他認為自己不能震服匈奴,就讓崔季珪代替他,他自己握刀站在椅子旁邊做侍從。接見完了,就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魏王這人怎麼樣?匈奴使者說椅子旁邊的侍從才是真英雄,曹操聽了很高興,就派人傳話給使者,謝謝他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