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識讀/邱申晴: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惡搞改作
第 14 行: 第 14 行:
  
 
===惡搞改作===
 
===惡搞改作===
鍾毓與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復問會:「卿何以不汗?」 會面無難色,輕拂衣袖,對曰:「!」
+
鍾毓與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此乃不是汗,是淚,喜極而泣」復問會:「卿何以不淚?」 會面無難色,輕拂衣袖,對曰:「大丈夫豈能流淚!」
  
 
==七步程詩==
 
==七步程詩==

2017年9月18日 (一) 21:33的修訂版本

鍾毓與鍾會

字詞的注釋

  1. 少有令譽:小時候就有好的名譽
  2. 令:好的
  3. 聞:聽
  4. 語:告訴
  5. 敕:君王的命令
  6. 卿:你
  7. 對曰:下位者回答上位者

全文的大意

鍾毓和鍾會13歲就有好名譽,魏文帝聽說就叫鍾繇請兩個兒子來,見到魏文帝的兩人,鍾毓臉上流汗。曹丕就問:「你臉上怎麼流汗了?」鍾毓回:「皇帝很有威嚴,我嚇得直流汗!」曹丕又問了鍾會:「那你怎麼沒流汗?」鍾會說:「皇帝很有威嚴,我更嚇到連汗都流不出來。」

惡搞改作

鍾毓與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此乃不是汗,是淚,喜極而泣」復問會:「卿何以不淚?」 會面無難色,輕拂衣袖,對曰:「大丈夫豈能流淚!」

七步程詩

字詞的注釋

  1. 嘗:曾經
  2. 東阿王:曹植
  3. 行大法:處死
  4. 菽:豆類的種稱

全文的大意

曹丕想殺曹植,就命令他如沒有在七步之內做一首詩就要處死,曹植就說:「我們就像煮熟的豆子拿來做羹湯,把豆渣濾掉做成豆汁。把豆子的莖放在鍋子裡煮,豆子在鍋子裡哭泣。都是在同一根生出來的,為何要如此急迫。」

惡搞改作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中國時代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共主時代(夏、商、周)

各有各的地盤,每個地盤的人會找一個最厲害的人做領導。當領導要去打仗,士兵會跟領導一起去攻打別國。沒事的時候領導會要子民固定送禮。

第二階段:第一次大分裂

第二階段:第一帝國

第三階段:第二次大分裂

第三階段:第二帝國

第四階段:農牧帝國興起

第五階段:現代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