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龍: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分類:恐龍 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亦稱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食植性恐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恐龍]]
 
[[分類:恐龍]]
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亦稱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食植性恐龍,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1]
+
[[File:Triceratops8.jpg|300px]]
  
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全長大約有7.9到9公尺,臀部高度為2.9到3公尺,重達6.1到12噸。牠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長久以來,關於牠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於爭論中。傳統上,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論認為這些結構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現代馴鹿、山羊、獨角仙的角狀物[2]。
 
  
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年齡層涵蓋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3],近年更發現一個完整化石標本[4]。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已在加拿大海爾河組發現47個完整或部分的三角龍頭顱骨[5]。古生物學家們還不確定三角龍在角龍科的正確位置。目前已有兩個有效種:恐怖三角龍(T. horridus)、T. prorsus,但還有其他種被命名。
+
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是種食植性恐龍,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較晚出現的恐龍,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之一。
  
在1872年命名的奇蹟龍,化石發現於蘭斯組,僅包含顱後身體骨骼化石,當時被歸類於鴨嘴龍類。有研究人員提出,奇蹟龍可能是三角龍的一個化石。近年的研究顯示,同屬於角龍科的牛角龍,可能是某種形態的三角龍成年個體[7][8],但目前還沒有定論[9]。
+
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牠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像是現代犀牛。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
  
三角龍也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雖然三角龍與暴龍居住在同一地理環境,但不確定牠們之間是否有過電影與兒童讀物裡所描述的打鬥
+
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包括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古生物學家還不確定三角龍在角龍科的正確位置。

2014年12月9日 (二) 16:24的最新修訂版本

Triceratops8.jpg


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是種食植性恐龍,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較晚出現的恐龍,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之一。

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牠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像是現代犀牛。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

自從1887年以來,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化石,包括剛孵化幼體到成年個體。古生物學家還不確定三角龍在角龍科的正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