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作物與食品: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反方論點
糧食危機
第 19 行: 第 19 行:
  
 
===糧食危機===
 
===糧食危機===
 +
#最近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樁一樁的浮出台面,使得我們走進超市或是逛傳統市場消費時,變得心驚膽跳,到底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哪裡?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到「吃什麼比較安全?」的問題上!
 +
#一筆筆計算著富有國家所耗費食物的卡路里單位,勾勒出問題的規模恢弘,但對許多食物來說,這僅是環境毀滅過程的冰山一角。如果在英國爛掉了一顆番茄,重點並不在於它的營養價值有多少,而是這顆番茄奪走了多少可以用來種植其餘作物的資源,而最後,無人享用的番茄只是爛爛地躺在垃圾桶裡。
 +
#歐美種植作物和全球農業資源匱乏問題息息相關,畢竟地球任一處的土地需求對其餘地區都有蝴蝶效應。2007年到2008年,全球糧食需求暴增,間接讓巴西農地價值上漲,變相推動農民砍伐雨林、開地種植的浪潮。2008年,由於生質燃料需求帶動蔗糖需求量,肯亞的農民將珍貴溼地放水整地,破壞了占地2萬1千公頃的獅子、河馬、鯊魚、345種鳥、靈長類動物,包括瀕危物種塔那河紅疣猴的棲地,更影響其上居住的農漁民。破壞溼地一事被當地團體稱作「生態與社會浩劫」。當歐美國家慣性購買超過需求量25%的食物時,這代表有其他人和土地要付出代價。
 +
#平心而論,坐擁高品質可耕地、溫室和特殊器材的番茄農,不太可能改變專精作物(雖然他們時而考慮改種其他蔬果)。然而,馬鈴薯農的確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消費者減少食物浪費,以致馬鈴薯需求下降,他們很可能改種其他作物。英國以及其他地區的馬鈴薯農地都相當適合種植小麥,許多地區時常輪種這兩種作物。每一年,農民都會仔細推敲需求與利潤,決定今年的種植物。
 +
#例如,2008年,部分英國和各地農民預測全球小麥需求上揚,因此擴張生產,將資源與心力投注在小麥上。如此大規模生產讓2009年小麥價格下滑,卻也讓貧困國家人民得到些好處。我並無意鼓吹普遍種植小麥而捨棄馬鈴薯;也並非推崇大量種植穀類並進行食物救濟;種植小麥並非土地終極並且單一的使用方式。可以將土地拿來種植穀類或其他食物以回復地力,種植生質燃料作物,甚至現代農業亦可以選擇減少過量使用能源以降低對燃料的依賴,復育棲息地生物群現況。種植小麥僅只是眾多有利選項之一,遠勝過種植無人聞問的食物垃圾。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亦將土地使用變遷計算在內,好比將毀滅雨林以得到放牧牛隻和豆類製造的土地,更常發生的是,豆類製造商督促農民深入雨林砍伐、焚毀更多的森林地。1960年代到1997年之間,有2億公頃的熱帶雨林被破壞而轉變為畜牧地或經濟農田。2006年,世界銀行認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20%來自濫伐森林的後果。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認為,90年代的全球暖化現象約有1/3來自土地利用變遷現象。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第四大國巴西,約有75%的排放量來自濫伐雨林以進行肉類與奶類製造。氣體排放第三大國印尼亦砍伐大量雨林以應付全球棕櫚油需求。濫砍森林會破壞當地水文循環,嚴重的話會讓樹木集體枯竭,轉變成半乾旱狀態的草原,並帶來55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
 
===基因改造食品與食品安全===
 
===基因改造食品與食品安全===
  

2014年11月5日 (三) 21:41的修訂版本

工作分配

  • 主持人:張子宜
  • 論述講者:范鎮鈞、劉國安、施馨檸、曾明哲

時間分配

  • 9:15~10:00背景說明(包含影片)
  • 10:00~10:10下課
  • 10:10~10:20分組、辯論規則說明(10分鐘)
  • 10:20~10:40分組找資料(20分鐘)
  • 10:40~10:50下課(提早下課)
  • 10:50~11:40進行辯論
  • 11:40~11:55全班討論與總結

論述

何謂基因改造

  1. 什麼是基因改造?
    • 基因改造即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基因從生物中分離出來,然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創造一種新的人工生物。例如科學家認為北極魚體內某個基因有防凍作用,於是將它抽出,再植入蕃茄之內,製造新品種的耐寒蕃茄,就是基因改造生物。含有基因改造生物成份的食品稱為基因改造食物。
  2. 一般哪些食物會被基因改造?
    • 大規模商業種植基因改造農產品始於1996年。現時世界上的基因改造農產品主要分為四類:大豆(62%)、粟米(22%)、棉花(11%)和油菜(5%)。基因改造農作物以各種添加劑或食物配料的形式廣泛地存在於加工食品中。除了用於食物,大部分的基因改造作物是用於動物飼料及生化燃料。

基因改造作物與環境

糧食危機

  1. 最近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樁一樁的浮出台面,使得我們走進超市或是逛傳統市場消費時,變得心驚膽跳,到底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哪裡?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到「吃什麼比較安全?」的問題上!
  2. 一筆筆計算著富有國家所耗費食物的卡路里單位,勾勒出問題的規模恢弘,但對許多食物來說,這僅是環境毀滅過程的冰山一角。如果在英國爛掉了一顆番茄,重點並不在於它的營養價值有多少,而是這顆番茄奪走了多少可以用來種植其餘作物的資源,而最後,無人享用的番茄只是爛爛地躺在垃圾桶裡。
  3. 歐美種植作物和全球農業資源匱乏問題息息相關,畢竟地球任一處的土地需求對其餘地區都有蝴蝶效應。2007年到2008年,全球糧食需求暴增,間接讓巴西農地價值上漲,變相推動農民砍伐雨林、開地種植的浪潮。2008年,由於生質燃料需求帶動蔗糖需求量,肯亞的農民將珍貴溼地放水整地,破壞了占地2萬1千公頃的獅子、河馬、鯊魚、345種鳥、靈長類動物,包括瀕危物種塔那河紅疣猴的棲地,更影響其上居住的農漁民。破壞溼地一事被當地團體稱作「生態與社會浩劫」。當歐美國家慣性購買超過需求量25%的食物時,這代表有其他人和土地要付出代價。
  4. 平心而論,坐擁高品質可耕地、溫室和特殊器材的番茄農,不太可能改變專精作物(雖然他們時而考慮改種其他蔬果)。然而,馬鈴薯農的確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消費者減少食物浪費,以致馬鈴薯需求下降,他們很可能改種其他作物。英國以及其他地區的馬鈴薯農地都相當適合種植小麥,許多地區時常輪種這兩種作物。每一年,農民都會仔細推敲需求與利潤,決定今年的種植物。
  5. 例如,2008年,部分英國和各地農民預測全球小麥需求上揚,因此擴張生產,將資源與心力投注在小麥上。如此大規模生產讓2009年小麥價格下滑,卻也讓貧困國家人民得到些好處。我並無意鼓吹普遍種植小麥而捨棄馬鈴薯;也並非推崇大量種植穀類並進行食物救濟;種植小麥並非土地終極並且單一的使用方式。可以將土地拿來種植穀類或其他食物以回復地力,種植生質燃料作物,甚至現代農業亦可以選擇減少過量使用能源以降低對燃料的依賴,復育棲息地生物群現況。種植小麥僅只是眾多有利選項之一,遠勝過種植無人聞問的食物垃圾。
  6.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亦將土地使用變遷計算在內,好比將毀滅雨林以得到放牧牛隻和豆類製造的土地,更常發生的是,豆類製造商督促農民深入雨林砍伐、焚毀更多的森林地。1960年代到1997年之間,有2億公頃的熱帶雨林被破壞而轉變為畜牧地或經濟農田。2006年,世界銀行認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20%來自濫伐森林的後果。
  7.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認為,90年代的全球暖化現象約有1/3來自土地利用變遷現象。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第四大國巴西,約有75%的排放量來自濫伐雨林以進行肉類與奶類製造。氣體排放第三大國印尼亦砍伐大量雨林以應付全球棕櫚油需求。濫砍森林會破壞當地水文循環,嚴重的話會讓樹木集體枯竭,轉變成半乾旱狀態的草原,並帶來55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基因改造食品與食品安全

正方論點

反方論點

  1. 基因改良真的可以改良農民生計嗎?
    • 生產基因改造作物的公司擁有該作物的專利權。生命專利權允許產業開發基因,並可以售賣給農民、科學家和醫生,剝奪了農民本來世代相傳的種植和交換種子的權利,更有機會使農民背上沉重的責務。種子公司申請大量的基因專利,然後索取高昂的專利費用,妨礙科學家的研究工作,更以高價出售給發展中國家。
  2. 基因改造稻米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 基因改造水稻應用基因改造技術,把一些水稻中本來沒有的基因(如細菌的基因)注入水稻,使水稻擁有新的功能如抗蟲、抗除草劑。但這種技術非常粗糙,轉入的基因隨機插入作物原有的基因組當中,影響發揮作物原有基因功能,有可能帶來不能預期的後果。基因改造農作物會透過花粉將基因傳播給近親植物,令其他植物也出現基因改造農作物(如抗除草劑)的特徵,擾亂生態平衡,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抗除草劑的基因傳播到雜草,更會出現『超級雜草』,危害糧食生產。 另外一些基因改造農作物具抵抗害蟲的能力,可是害蟲長年累月接觸某種毒素,體內自然會產生抗體,有可能變成不怕殺蟲劑的「超級害蟲」。對基因改造棉花進行的研究表明,棉花內的毒素造成主要害蟲棉鈐蟲的抗藥性發展,有可能導致超級害蟲的出現,令基因改造棉花在八至十年內失去抗蟲力。
  3. 基因改造食物可解決飢餓嗎?
    • 推動基因改造的跨國公司聲稱,基因改造食物可以解決飢荒。但全球雖有八億人長期饑餓,不過聯合國機構指出,現時世界糧食產量實足以餵飽所有人,而全球最富裕的兩成人,消耗了近一半肉類和魚類,最窮的兩成人卻只食用了3%。顯然真正造成飢餓不是因為糧食不足,而是貧窮和資源分配不均。另外一旦基因改造農作物可作商業化種植及取得專利,種子價格必然隨即上漲,農民生產成本增加,最終導致糧食價格攀升,而窮人也無法負擔昂貴的糧食。所以,通過基因工程解決飢餓問題是自相矛盾的。
  4. 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 作物在基因改造時往往都加入外來基因,基因重組技術導入無物種界限,可以用動物或植物、微生物取出的基因,常是人類及動物、植物混亂交換加入,其造成影響現在來看仍是未知數。有疑慮的科學家指出:基因改造食品加速農作物的成長,可能改變原有營養消失;或添加毒素、過敏原,導致人類在長期食用後身體賀爾蒙正常分泌的改變,進而破壞人體新陳代謝途徑,使基因突變機率上升,產生對食物過敏或免疫系統失調。凡此類經過基因加造的食物,長年食用後對人體 有何影響,實在是未知數?下面是兩則不利 於基改食品的報導:
      1. 2007年3月路透社報導:設於法國巴黎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委託研究機構 做實驗,針對美國生技巨擘 Monsanto所開 發的 MON863 基改玉米每天餵食老鼠,90天後被餵食老鼠證實在肝臟與腎臟出現 「毒性反應(signs of toxicity)」他們所委託研究發表於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echnology期刊上。
      2. 1980年後期,美國曾發生一種人體所必需 的胺基酸tryptophan中毒事件,日本ShowaDenko公司基改工程中摻入大量細菌製造並將產品銷售美國,因超量累積後衍生出毒性物質,導致數個月後,有37人死亡,及1500人的終身健康傷害。
  5. 引發自然界害蟲的抗藥性與生物界汙染的擴大
    • 目前基因改造工程使用最普遍是抗蟲 害、抗病毒、耐除草劑基因,耐除草劑通常是除掉雜草而作物不受影響,促使農民多使 用除草劑,專家調查,發現基改農作除草劑 使用量比傳統還多;昆蟲與野草持續接觸相同毒素後,自然會發展相對抗體、免疫、更強抵抗力或原生物變種,使作物抗蟲作用消失或附近產生超級抗藥雜草,迫使農民又更加依賴農藥,農藥在消滅害蟲同時也污染生態環境,或製造出超級害蟲透過食物鏈傳染人類。
  6. 對素食者、對宗教信仰者是傷害、 是摧毀
    • 全球素食人口難以數計,回教徒忌吃「豬肉」,印度教徒忌吃「牛肉」,如今基因改造工程把無限物種的基因重組技術導入,用動物或植物、微生物取出的基因來個乾坤大挪移,使得人類及動物、植物基因混亂交換,假設產生「比目魚草莓、北極魚番 茄(抗寒)、蠍子玉米(抗蟲害)」,所產生基因食品讓素食者是避無可避、無從選 擇,這會不會摧毀、傷害到素食者及宗教信仰者?另有,若未來上市民生食品全是經基 因改造,就算有標示,那棄基改食品者和素食者在堅持下,要如何生存?

辯論規則

辯論題目:應不應該大量使用基因改造作物?

規則

  1. 每方有三位辯論者
  2. 三人共分為兩次論述以及一次總結
  3. 每次論述時間有三分鐘(約500字)
  4. 各方論述完對方有三分鐘的提問時間,有三分鐘的回答時間
  5. 總結時間有五分鐘(約800字)
  6. 每方都擁有親友團,若在辯論過程中有任何想補充,請傳遞紙條給辯論者
  7. 親友團找出一位代表記錄對方所題出的疑問

正方

  • 海龜組,鱷魚組為正方親友團
  • 正方隊長為???老師
  • 丁禾
  • 沈昀羲

反方

  • 飛龍組、楓凛組為反方親友團
  • 反方隊長為???
  • 施馨檸
  • 柯智懷

回家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