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公共教育/課程: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分類:六年制學程 本學程將嚐試為每位同學建構個人的學習網絡,自班級、家庭延伸至整個社會及世界,改善目前中學公共教育目前的若...)
 
數學必選修區分
第 38 行: 第 38 行:
 
*#正多邊形。
 
*#正多邊形。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
===二、改善教育經費運用===
 +
{{:改善公共教育/經費}}

2014年10月25日 (六) 13:56的修訂版本

本學程將嚐試為每位同學建構個人的學習網絡,自班級、家庭延伸至整個社會及世界,改善目前中學公共教育目前的若干瑕疵:

  1. 分科太細,且各科眾單元塞得太滿,大多數同學根本不可能學完。教那麼多科目、那麼多單元,其實會大幅拉下大多數學生「學會」課程內容的達成率。為了趕課,多數學生並沒有充分的時間去會學會生活中更常用到的那百分之二十的能力。只要大幅縮減上課內容,學生學會上課內容的達成率就會大幅提高。
  2. 學科要教的知識技能,本應嵌入各種生活應用中,但為適應過多的單元可以趕課趕完,教材設計完全跳過生活應用,純以學科自身的學理脈絡加以發展鋪排,結果離生活實踐越來越遠。
  3. 因為學習進行走的是學理脈絡,結果師生關係窄化成「上課與聽課的關係」,同學之間的關係窄化成「成績與升學競爭的闗係」,殊不知建立信任與友愛的關係,其實是維持同學持續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
  4. 由於除了少數具學術性向的同學之外,「學科學理脈絡」與個別同學的興趣熱情無關,於是學校課程進行就犧牲掉具學術性向以外的所有同學,完全忽視他們不同的興趣與熱情,而忘記了同學的興趣與熱情是驅動有效學習的至寶。
  5. 由於「學科學理脈絡」可以與個別家庭無關,所以多數學校將家長的參與視為「干擾」,設法加以排除。但學校與家庭觀念是否投合影響同學學習成敗至鉅。

數學必選修區分

為了改善國中數學內容太多,反下降了同學學會的比率,所以我們將全部國中數學內容,進行了必選修區分:

  • 必修:
    1. 畢氏定理,平方,開方,近似值。
    2. 特殊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
    3. 正負數,絕對值及其加減乘除。
    4. 用符號代表數,等量公理,移項法則。
    5. 加減是同一種運算,乘除是同一種運算。
    6. 一元一次方程式,二元一次方程式及其圖形。數線,直角座標。
    7. 比例,連比,正比,反比。
    8. 全等、相似,比例,縮放前後不變性質。
    9. 科學記號。
    10. 簡單的指數及其圖形。
    11. 二次方程式及其圖形。二次方根。
    12. 點、線、角、面,內部、外部,周長公式,面積公式,切割、重組。
    13. 平行、垂直,平面對稱。
    14. 三角形內角和180度,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兩邊差小於第三邊。
    15. 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16. 常態分布
    17. 概率
  • 選修:
    1. 質數,因數分解,公因數,公倍數。
    2. 因式分解。
    3. 三維直角座標,距離。
    4. 指數律。
    5. 根式四則。
    6. 乘法公式,多項式,因式分解。
    7. 數列,等差數列。
    8. 特殊三角形與特殊四邊形。
    9. 正多邊形。
    10.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二、改善教育經費運用

本課程實驗計畫設定每位學生每年的單位成本為每年每生十四萬元,約與公立學校的學生單位成本相當。但為增加學生家庭分布的社經範圍,每位學生家庭分擔費用則訂為十二萬,不足數額由募款補足。在財務配置上,本課程實驗計畫還有以下幾點,可以供公立學校教育經費運用參考:

  1. 公立學校每位教師的聘用成本超過每年 130 萬(含退撫提撥),而實驗教育每位老師的聘用成本約為 64 萬,所以比較能有充裕的教師人力照顧同學們的個別指導,使自主學習變得比較可行。
  2. 減少學校層的支出(校長及各處室),轉移為學生軟體及行動學習支出。
  3. 大量減少紙張使用,使紙張及其各項衍生費用,得以用以支付行動學具折舊。
  4. 大量使用公開格式、自由軟體、開放課程、自由教材,沒有教科書或影片、圖照的授權支出;並且辦學團隊一切的課程與教學設計以及全體學生的產出,一槪放上網路以 CC 授權分享。此舉將能降低學校費用。
  5. 鼓勵家長參與課務,擔任若干課程的教師,降低這部分課程的學程人事支出,並同時促進親、師、生合作。
  6. 安排同學進行主題備課,實際上台授課,一方面落實「發表是學習的利器」這一教學理論,一方面也降低部分課程的人事支出。惟同學的主題備課,仍須大量的專職教師人力個別指導與參與預演。同學授課時,指導教師也必須在場。
  7. 安排與學程外機構的合作學習,而不是所有課程均由辦學團隊設計,也降低部分課程的專職人事支出。
  8. 透過上述三點,節省了學程的專職人力,可以將這部分人力轉用於學生個別指導。
  9. 透過網路建置線上分享圖書館,降低實體書籍的閒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