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手作課程: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六年制學程/課程]]  
 
[[分類:六年制學程/課程]]  
==主旨==
+
==起源==
 +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仰賴地球與自然資源的生存史,但自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大規模農、工業發展並以先進的科技對大自然肆意需索,開始發生生態破壞以及自然資源的耗竭,在20世紀更加惡化,終致衍生環境危機及人類生存的問題。環境問題沒有國界,世界各國都必須共同面對。1972年聯合國舉行「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發表了「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開啟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紀元。1975年,貝爾格勒憲章(The Belgrade Charter)載明環境教育的內涵、目標與操作策略。1977年聯合國在前蘇聯喬治亞共和國的伯利西(Tbilisi Declaration)對於環境教育的角色、目標與特性有了更為完整的論述:「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文化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並能個別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
 
==課程說明==
 
==課程說明==
  
 
==圖片==
 
==圖片==

2014年8月10日 (日) 22:37的修訂版本

起源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仰賴地球與自然資源的生存史,但自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大規模農、工業發展並以先進的科技對大自然肆意需索,開始發生生態破壞以及自然資源的耗竭,在20世紀更加惡化,終致衍生環境危機及人類生存的問題。環境問題沒有國界,世界各國都必須共同面對。1972年聯合國舉行「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發表了「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開啟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紀元。1975年,貝爾格勒憲章(The Belgrade Charter)載明環境教育的內涵、目標與操作策略。1977年聯合國在前蘇聯喬治亞共和國的伯利西(Tbilisi Declaration)對於環境教育的角色、目標與特性有了更為完整的論述:「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文化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並能個別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

課程說明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