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施雅敏: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table class=nicetable>  <tr> <td>7/21(一)</td>  <td>7/22(二)</td>  <td>7/23(三)</td> <td>7/24(四)</td> <td>7/25(五)</td>  </tr> <tr> <td>丁禾<br/>洪仁益</td>...)
 
 
(未顯示1位用戶所作出之9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table class=nicetable>
+
==振鐸30年==
 <tr>
+
#實習老師的實習階段到8.15結束,歡迎游士賢的加入,並參加了本次振鐸30年的聚會。
  <td>7/21(一)</td>
+
#今年是振鐸30年在台中舉辦,約30位會員參加。
 <td>7/22(二)</td>
+
#振鐸30年代表再出發的起點,大家非常樂意提供各課程師資等資源的協助。
 <td>7/23(三)</td>
+
#從來去文、研習等舊資料繼續彙整建檔。
  <td>7/24(四)</td>
+
  <td>7/25(五)</td>
+
 </tr>
+
<tr>
+
  <td>丁禾<br/>洪仁益</td>
+
 <td>丁禾<br/>洪仁益</td>
+
 <td>施馨檸<br/>陳又甄</td>
+
  <td>丁禾<br/>洪仁益</td>
+
  <td>施馨檸<br/>陳又甄</td>
+
 </tr>
+
<tr>
+
  <td>8/4(一)</td>
+
 <td>8/5(二)</td>
+
 <td>8/6(三)</td>
+
  <td>8/7(四)</td>
+
  <td>8/8(五)</td>
+
 </tr>
+
<tr>
+
  <td>曾明哲<br>施馨檸/</td>
+
 <td></td>
+
 <td></td>
+
  <td>莊惟智<br/>溫書桓</td>
+
  <td>曾明哲</td>
+
 </tr>
+
<tr>
+
  <td>8/11(一)</td>
+
 <td>8/12(二)</td>
+
 <td>8/13(三)</td>
+
  <td>8/14(四)</td>
+
  <td>8/15(五)</td>
+
 </tr>
+
<tr>
+
  <td>劉國安<br/>施馨檸</td>
+
 <td>邱申晴(志工)<br/>溫書桓</td>
+
 <td>邱申晴(志工)<br/>楊京典</td>
+
  <td>莊惟智<br/>溫書桓</td>
+
<td>曾明哲<br/>施馨檸</td>
+
 </tr>
+
<tr>
+
  <td>8/18(一)</td>
+
 <td>8/19(二)</td>
+
 <td>8/20(三)</td>
+
  <td>8/21(四)</td>
+
  <td>8/22(五)</td>
+
 </tr>
+
<tr>
+
  <td>曾明哲<br/>洪仁益</td>
+
 <td>劉國安<br/>溫書桓</td>
+
 <td>劉國安<br/>楊京典</td>
+
  <td>莊惟智<br/>溫書桓</td>
+
<td>曾明哲</td>
+
 </tr>
+
<tr>
+
  <td>8/25(一)</td>
+
 <td>8/26(二)</td>
+
 <td>8/26(三)</td>
+
  <td></td>
+
  <td></td>
+
 </tr>
+
<tr>
+
  <td>曾明哲<br/>劉國安</td>
+
 <td>曾明哲<br/>莊惟智</td>
+
 <td>劉國安<br/>楊京典</td>
+
  <td></td>
+
<td></td>
+
 </tr>
+
  
 +
===未來兩年聚會===
 +
#本次聚會舉辦在台中,居住在台中的會員參與者居多。因此計畫二年內北中南東輪著辦。
 +
#輪替原則
 +
#*4、5月北部(丁丁負責)均優論壇
 +
#*7、8月中部(仁彰負責)
 +
#*1月北部(哲佑負責)
 +
#*南部懷鳴負責
 +
#*東部未確定
 +
#聚會原則
 +
#*聯誼(不一定兩天一夜)
 +
#*進修
 +
#*教育形勢報告(丁丁準備)
  
</table>
+
==發展「福留子孫」政綱==
 +
台灣目前面臨國家發展路線「左」「右」的選擇問題。由於極端氣候以及台灣走向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社會,台灣目前只能走向一個中間偏左型的社會。但是由於台灣政府用錯治理地圖,採取「全盤右傾」的治理地圖,導致台灣社會與人民危機重重。
 +
 
 +
所以振鐸學會邀請社大全促會聯手聯絡各領域的社運團體,共謀更換台灣目前公共政策的治理地圖。因為「中間偏左」這個詞人民不容易了解也不容易接受,所以就代之以內涵相同的「福留子孫」四個字。各領域的社運團體應通力合作,草擬出適合台灣的「福留子孫政綱」,供職業政治部門收割利用。
 +
#振鐸邀社大全促會聯手
 +
#振鐸邀社大全促會各出5-7位的工作小組成員,負責撰寫並負責聯絡一個社運區塊:
 +
#*振鐸方面:
 +
#*#丁丁
 +
#*#懷鳴
 +
#*#佑哲
 +
#*#履維
 +
#*#忠泰
 +
#*#再徵詢秀雲、天安
 +
#2015年四、五月,均優論壇和社大年度研討會各排五個以上的議程供「福留子孫政綱」發表。
 +
#撰稿沒有稿費,但有研討會議程的引言費。
 +
#不同區塊的內容如有衝突,由工作小組討論處理。
 +
#2015年7-8月在全國辦15場以上的「福留子孫政綱」巡迴座談(約12天),跟各地各區塊的社運團體討論。
 +
#藉巡迴座談組織「福留子孫親友團」,取親切友善之意。對「福留子孫政綱」持不同主張者,仍是同胞,不是政敵,所以應該親切友善地與他們溝通。
 +
#「福留子孫政綱」及巡迴座談紀要送各立委辦公室及藍營綠營各智庫。
 +
#2016年和諸候選人合作,辦「福留子孫沙龍」(客廳會),由「福留子孫親友團」引言。
 +
#個人和團體必須具名。
 +
#行政:
 +
#*振鐸:「well-being-ng.net」域名租賃,網站維護。
 +
#*社大全促會:約四分之一個助理,負責協調層工作。
 +
#*各地社運團體:巡迴座談的場地和人場。
 +
 
 +
==合作課程==
 +
#戲劇課
 +
#*明天和萬佩萱老師討論
 +
#*南強工商利校長
 +
#單車課
 +
#*日期:103.08.18下午2:00
 +
#*討論單位: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地址:台北市基隆路二段51號8樓之9)
 +
#*#自行車營運處林錦輝處長、車管組劉俊鴻專員
 +
#*#騎車學到什麼:面對自己,要挑戰自己(通常要騎60公里以上的行程才能體驗到)
 +
#*#循序漸進以30-40公里開始,10月挑戰80公里。
 +
#*#詳細課程內容將在103.08.25(一)下午2:30討論
 +
#農園課
 +
#手做課
 +
#籃球聯隊
 +
#五味社
 +
 
 +
==代辦事項==
 +
#輔導學生
 +
#架wiki/02/
 +
#架振鐸30年網站

2014年8月20日 (三) 17:17的最新修訂版本

振鐸30年

  1. 實習老師的實習階段到8.15結束,歡迎游士賢的加入,並參加了本次振鐸30年的聚會。
  2. 今年是振鐸30年在台中舉辦,約30位會員參加。
  3. 振鐸30年代表再出發的起點,大家非常樂意提供各課程師資等資源的協助。
  4. 從來去文、研習等舊資料繼續彙整建檔。

未來兩年聚會

  1. 本次聚會舉辦在台中,居住在台中的會員參與者居多。因此計畫二年內北中南東輪著辦。
  2. 輪替原則
    • 4、5月北部(丁丁負責)均優論壇
    • 7、8月中部(仁彰負責)
    • 1月北部(哲佑負責)
    • 南部懷鳴負責
    • 東部未確定
  3. 聚會原則
    • 聯誼(不一定兩天一夜)
    • 進修
    • 教育形勢報告(丁丁準備)

發展「福留子孫」政綱

台灣目前面臨國家發展路線「左」「右」的選擇問題。由於極端氣候以及台灣走向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社會,台灣目前只能走向一個中間偏左型的社會。但是由於台灣政府用錯治理地圖,採取「全盤右傾」的治理地圖,導致台灣社會與人民危機重重。

所以振鐸學會邀請社大全促會聯手聯絡各領域的社運團體,共謀更換台灣目前公共政策的治理地圖。因為「中間偏左」這個詞人民不容易了解也不容易接受,所以就代之以內涵相同的「福留子孫」四個字。各領域的社運團體應通力合作,草擬出適合台灣的「福留子孫政綱」,供職業政治部門收割利用。

  1. 振鐸邀社大全促會聯手
  2. 振鐸邀社大全促會各出5-7位的工作小組成員,負責撰寫並負責聯絡一個社運區塊:
    • 振鐸方面:
      1. 丁丁
      2. 懷鳴
      3. 佑哲
      4. 履維
      5. 忠泰
      6. 再徵詢秀雲、天安
  3. 2015年四、五月,均優論壇和社大年度研討會各排五個以上的議程供「福留子孫政綱」發表。
  4. 撰稿沒有稿費,但有研討會議程的引言費。
  5. 不同區塊的內容如有衝突,由工作小組討論處理。
  6. 2015年7-8月在全國辦15場以上的「福留子孫政綱」巡迴座談(約12天),跟各地各區塊的社運團體討論。
  7. 藉巡迴座談組織「福留子孫親友團」,取親切友善之意。對「福留子孫政綱」持不同主張者,仍是同胞,不是政敵,所以應該親切友善地與他們溝通。
  8. 「福留子孫政綱」及巡迴座談紀要送各立委辦公室及藍營綠營各智庫。
  9. 2016年和諸候選人合作,辦「福留子孫沙龍」(客廳會),由「福留子孫親友團」引言。
  10. 個人和團體必須具名。
  11. 行政:
    • 振鐸:「well-being-ng.net」域名租賃,網站維護。
    • 社大全促會:約四分之一個助理,負責協調層工作。
    • 各地社運團體:巡迴座談的場地和人場。

合作課程

  1. 戲劇課
    • 明天和萬佩萱老師討論
    • 南強工商利校長
  2. 單車課
    • 日期:103.08.18下午2:00
    • 討論單位: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地址:台北市基隆路二段51號8樓之9)
      1. 自行車營運處林錦輝處長、車管組劉俊鴻專員
      2. 騎車學到什麼:面對自己,要挑戰自己(通常要騎60公里以上的行程才能體驗到)
      3. 循序漸進以30-40公里開始,10月挑戰80公里。
      4. 詳細課程內容將在103.08.25(一)下午2:30討論
  3. 農園課
  4. 手做課
  5. 籃球聯隊
  6. 五味社

代辦事項

  1. 輔導學生
  2. 架wiki/02/
  3. 架振鐸30年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