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做什麼: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提供空間讓同學們去找出自己的興趣和性向) |
(→提供空間讓同學們去找出自己的興趣和性向) |
||
第 42 行: | 第 42 行: | ||
*讓你們去建自己的網站空間。 | *讓你們去建自己的網站空間。 | ||
*去建立技能交換網和伙伴選配網。 | *去建立技能交換網和伙伴選配網。 | ||
+ | *讓同學去建立 IEP 。 | ||
+ | *找各種合作課程,來讓同學多方嚐試。 | ||
===改善同學們過度自己中心的氣質(如果有的話)=== | ===改善同學們過度自己中心的氣質(如果有的話)=== | ||
==各項課程,都在做什麼?== | ==各項課程,都在做什麼?== |
2014年5月23日 (五) 08:01的修訂版本
目錄
做為學程負責人,丁丁在做什麼?
和有缘份的同學於六至八年內,共同去成就兩個目標:
- 讓實驗教育的就學機會達到 5% 。
- 讓體制學校能有十分之一的校外課程與五分之一合作學習的空間。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目前正努力做這三件事:
- 集思廣議,和有識之士共同提出民間版的「中學課程架構建議」,讓目前塞得太滿,大多數學生根本不可能學完、學會的國定課綱之外,有其他的課程架構選擇。
- 建立台灣學習資源的共享平台,其中包含台灣學習資源的 GIS 系統。
- 致力於振鐸學會六年制學程的實踐,並從實踐中去修正、錘煉新的課程架構與學習資源運用。
這樣才能在三個典範轉移之間找到教育的出路:
- 「學習典範」取代「教學典範」。
- 「網絡學習」取代「學校教育」。
- 「合作學習」取代「個人唸書做作業」。
向同學說話:
- 這個班辦的是「公共教育」還是「私墊」?如果這個學程只有「人人為我」,基本上就不會成功!辦學團隊想的必須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學會公式:學會=課程×教學×關係×興趣熱情×觀念投合
- 課程:選擇適合、適量的內容,並將知識置於生活脈絡中。
- 教學:因應課程,找到適合的學生學習設計。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容易有「成法」。
- 關係:同學往往不是因為「人生的大道理」而投入學習,而是因為師、生關係而學習。
- 興趣熱情:半由學生天生,半由環境觸發。
- 觀念投合:學程的意識型態(價值觀)和家長的意識型態是否合置很重要。
- 自主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我很感謝老天給我一班很「正常」的班級。
做為辦學團隊的領袖,丁丁在做什麼?
- 維持學生人數在 10 位以上。
- 建構每位同學的「學習網絡」。
- 找合作課程。
- 找錢。
- 找老師,找同學的好榜樣。
- 維持家長參與管道的暢通,鼓勵家長參與。
- 維持學程的治理。
做為我們班的導師,丁丁在做什麼?
提供空間讓同學們去找出自己的興趣和性向
- 沒有這一點,根本不應該去唸大學!古德曼主張不應該有高中,人民受完基礎教育之後就應該去社會上歷練,等知道自己想幹嘛,再去唸大學。
- 自己選題目主題備課。
- 讓你們去建自己的網站空間。
- 去建立技能交換網和伙伴選配網。
- 讓同學去建立 IEP 。
- 找各種合作課程,來讓同學多方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