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協議與學生運動/分配表: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學生運動
服貿協定
第 10 行: 第 10 行:
 
*#經濟與政治關聯
 
*#經濟與政治關聯
 
*#經濟與社會關聯
 
*#經濟與社會關聯
*WTO
+
*中國反分裂國家法
 
*GDP
 
*GDP
 
*#最終用途衡量法,GDP = 國內消費 + 國內投資 + 政府支出 +(出口− 進口)
 
*#最終用途衡量法,GDP = 國內消費 + 國內投資 + 政府支出 +(出口− 進口)
第 17 行: 第 17 行:
 
*#產業結構改變
 
*#產業結構改變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
 +
*WTO
 +
*世界重要的貿易聯盟
 +
*東協加三
 +
*ECFA
 +
*
  
 
==學生運動==
 
==學生運動==

2014年3月24日 (一) 07:29的修訂版本

服貿協定

  • 比較利益法則
    1. 分工合作能擴大產出
    2. 國與國分工合作,再透過貿易交流,能把經濟的餅做大,得到更多的貨品、服務、就業機會。
  • 比較利益法則的限制
    1. 夠用就好,還是要無止盡地一直擴張?
    2. 所有類別的商品都能無障礙交易
    3. 分配的公平正義問題
    4. 經濟與政治關聯
    5. 經濟與社會關聯
  • 中國反分裂國家法
  • GDP
    1. 最終用途衡量法,GDP = 國內消費 + 國內投資 + 政府支出 +(出口− 進口)
    2. 台灣GDP的失衡
  • 台灣經濟課題的核心
    1. 產業結構改變
    2. 對外貿易
  • WTO
  • 世界重要的貿易聯盟
  • 東協加三
  • ECFA

學生運動

  • 世界上著名的學生運動
  • 世界上最早的學生運動
    1. 中國西漢哀帝太學生聚眾千餘,阻擋丞相車馬,又守闕上書請願的「太學生運動」。
    2. 中國東漢桓帝,數千名太學生從學校出發,一路上高喊著口號來到皇宮,要求皇上接受他們就朱穆事件所發佈的請願書。
  • 中國的歷史結構
  • 五四運動。
  • 野百合運動。
  • 野草莓運動。
  • 太陽花運動。
  • 學生運動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