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板橋人文(文化、藝術、建築) 的原始碼
←
板橋人文(文化、藝術、建築)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上課程序=== *#介紹板橋的文化,藝術,建築 *#問問題時間 ===文化=== *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在考古學上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有時文化也指文明。 *文化的定義: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為Horticulture),後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是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將文化定義為「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複雜整體」。此後,文化的定義層出不窮,克萊德·克拉克洪在1950年代末期搜集了100多個文化的定義。 ===藝術=== *講到藝術,就會想到板橋435藝文特區。 *#板橋435藝文特區歷史:原地為中正、篤行眷村,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大漢溪暴漲。淹沒此兩眷村。1964年,退輔會為招待歸國華僑,於原地蓋一座現亦稱為中正紀念堂的巴洛克建築,採希臘式山頭及多立克柱式,樓前還有一座噴泉。後來成為退輔會的訓練中心,又擴充教室、學生宿舍、禮堂、圖書館,以及中正路上之牌樓等設施。1996年,賀伯颱風,大漢溪洪水倒灌,訓練中心遭一公尺多高的水淹沒,荒廢將近十年,環境髒亂,流浪漢進駐,成為板橋的都市之瘤,資產歸屬於台北市政府所有。板橋代理市長張宏陸爭取經費,向台北市政府商借,重修打造成現在的藝文特區,於2005年改為現名。 *#板橋藝文特區: [[檔案:Screenshot 2014-08-07-10-15-58.jpg|300px]] *^彩繪過的老房子。 [[檔案:Screenshot 2014-08-07-10-23-15.jpg|300px]] *^園區內花木扶疏、綠地廣大,入口歐式的中正紀念堂 ,高聳對稱的多力克柱列,及精緻雕刻的山牆構成立面,在左右兩翼的白沙及噴水池的襯托下,樸實又華麗。 [[檔案:Screenshot 2014-08-07-17-23-52.jpg|300px]] *^這張是美麗的歐式庭園。 [[檔案:P 20140513 110231.jpg|300px]] *^這張是上次我在435藝文特區裡,發現到有一對新人在那個場地拍婚紗照。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0-10-11-32.jpg|300px]] *^大禮堂曾是全縣後備軍人受訓講習才使用的場所。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0-10-20-30.jpg|300px]] *^這是園區的地圖。 ===建築===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0-10-27-16.jpg|300px]] *^這張圖大家應該都知道,大遠百百貨公司。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4-16-16-39.jpg|300px]] *^板橋林家花園 *#板橋林家花園歷史:林本源家族始祖林應寅於1778年來台,早先定居於新莊一帶,後其子林平侯販白米與食塩為業,林爽文事件以後,民生必需品缺乏,導致米塩大漲,獲利無數,林家於是大量收購土地,大抵奠定日後林本源家族的巨額財富。1818年林平侯因新莊的泉州人兵聲猛烈,舉家遷居大科崁(今日桃園大溪)。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2-15-04-17.jpg|300px]] *^板橋接雲寺。 *#板橋接雲寺:是一間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的臺灣民間傳統寺廟,創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創建之初乃為迎接清代中和慈雲嚴香火,故名為接雲寺,為清代 板橋一帶漳州移民所建寺廟,當時由林本源家族林國芳倡首創建。板橋接雲寺現況為民國三年(1914)時改建之建築,它的信仰、神像、祭典活動、建築、雕 刻、彩繪、文物等,都是臺灣重要的民間文化資產,可以說是板橋地區最富有歷史與藝術價值的民間寺廟。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2-15-04-54.jpg|300px]] *^板橋大佛寺。 *#板橋大佛寺:有近40年歷史,位於文化路二段, 捷運5號出口附近,寺前綠蔭扶疏,是一座在車水泥馬龍的鬧區中寧靜莊嚴的佛寺。因為少有重大的宗教活動,也沒有宣傳,甚至問板橋人大佛寺,多半不知道或沒特別留意,只有重大節目(例如:浴佛節)才比較有香客出入。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2-15-03-28.jpg|300px]] *^板橋慈惠宮。 *#板橋慈惠宮建廟文史:慈惠宮媽祖廟位於新北市板橋區鬧區,是舊擺接堡十七大庄的媽祖信仰中心,與枋橋街文昌廟(今板橋區),枋橋街接雲寺(今板橋區),枋寮廣濟宮(今中和區)及大安寮庄大墓宮(今土城區)等寺廟合稱擺接堡五大廟。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2-15-44-24.jpg|300px]] *^板橋農村公園。 *#農村公園:農村公園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與雙十路交叉口,鄰近捷運江子翠站,為全國第一座以農村造景為主的休閒公園。板橋農會於民國78年所闢建,佔地有8447平方公尺。入口位於吳鳳路50巷,與潮和宮相對。與毗鄰的石雕公園面積合計超過三公頃,構成板橋市區中難得的綠地。 [[檔案:Screenshot 2014-08-12-15-47-30.jpg|300px]] *^板橋浮洲親民公園。 *#浮洲親民公園:就位於連結板橋與樹林的浮洲橋旁,過去是3個舊眷村(40年代所建造的力行新村,文和新村,以及60年代增建的慈仁一村)的所在地,由於眷村過去曾遭水患的破壞,又因年舊失修導致居民搬離,這些房屋變成治安死角而有了重生之路,經過政府的規劃,99年3月浮洲親民公園就誕生! *音樂公園:為國內以音樂為主題的都會公園,位於新北市板橋區位於大同街70號,西起雙十路,文聖街,東至懷徳街,南到萬板大橋引道,北達大同街,面積廣達3萬5000平方公尺。原為北台灣第1個遊樂園區大同水上樂園舊址,民國87年,板橋市公所取得荒廢已久土地後,投入新台幣7500多萬元經費打造,前期先施作簡易公園,90年以音韻人生為出發點,重新規劃設計為國內第1座音樂公園都會公園。 [[檔案:DSC08697 thumb-2-.jpg|300px]] *^另一個入口,可以順便免費租借腳踏車,在雙十路和萬板大橋的交叉路口,但有開放的時間限制。 [[檔案:DSC08660 thumb-1-.jpg|300px]] *^還有新北市立板橋托兒所之新民分所在活動中心裡。 [[檔案:DSC08680 thumb-2-.jpg|300px]] *^舞台的左邊有洗手間,來這裡活動的朋友們,可以多多使用。 *石雕公園:位於新北市板橋區雙十路農村公園旁,鄰近捷運江子翠站是一處新興現代休閒景觀園地。 [[檔案:430.jpg|300px]] *^板橋石雕公園內設有中式涼亭。 ===問問題時間=== *#什麼是文化? *# [http://www.nocsh.ntpc.edu.tw/sociweb/coursereport/photoshow/photodata/panchioustory.htm 板橋的故事] ===我的功課=== *# 各個圖照的由來和歷史 *# 各個圖照地點的地址(GIS) *# 讀板橋的故事,然後用我自己的話說出來。 *# 8/15 下午1:00要來上丁老師的課(GIS)
返回到
板橋人文(文化、藝術、建築)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