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龍: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次版本)
第 2 行: 第 2 行:
 
[[File:Saurierpark Kleinwelka 04.jpg|flame|300px|長頸龍]]
 
[[File:Saurierpark Kleinwelka 04.jpg|flame|300px|長頸龍]]
  
長頸龍屬(屬名:Tanystropheus)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公尺(20呎)。主要的特徵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公尺(10呎),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儘管頸部如此長,但頸部只有12個脊椎骨,每個脊椎骨都相當長。長頸龍的化石發現於歐洲與中東。<br>
+
長頸龍(屬名:Tanystropheus)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公尺(20呎)。主要的特徵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公尺(10呎),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儘管頸部如此長,但頸部只有12個脊椎骨,每個脊椎骨都相當長。長頸龍的化石發現於歐洲與中東。<br>
在義大利的Besano地層,發現許多長頸龍的完整幼年標本,地質年代為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約2億3200萬年前。長頸龍的屬名意為「長的脊椎」。
+
在義大利,發現許多長頸龍的完整幼年標本,地質年代為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約2億3200萬年前。

2014年12月11日 (四) 09:56的最新修訂版本

長頸龍

長頸龍(屬名:Tanystropheus)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公尺(20呎)。主要的特徵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公尺(10呎),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儘管頸部如此長,但頸部只有12個脊椎骨,每個脊椎骨都相當長。長頸龍的化石發現於歐洲與中東。
在義大利,發現許多長頸龍的完整幼年標本,地質年代為三疊紀中期的拉丁尼階,約2億3200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