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能量: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能源與能量的區別
能源與能量的區別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4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世界史地]]
 
[[分類:世界史地]]
 
===能源與能量的區別===
 
===能源與能量的區別===
*兩系統:(待補圖)
+
*兩系統:
*#99度+1度<table><tr><th style='background:#C00;width:300pt;height:100pt'></th><th>[[file:GearsTurn.gif|247px]]</th><th style='background:#00C;width:300pt;height:100pt'></th></tr></table>
+
*#99度+1度<table style='border:none'><tr><th style='background:#C00;width:90pt;height:90pt'></th><th style='border:none;width:60p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3/GearRotate.svg'></th><th style='background:#00C;width:90pt;height:90pt'></th></tr><tr><th><b>99度</b></th><th style='border:none'></th><th><b>1度</b></th></tr></table>
*#50度+50度<table><tr><th style='background:#CC0;width:300pt;height:100pt'></th><th>[[file:Gear.gif|193px]]</th><th style='background:#CC0;width:300pt;height:100pt'></th></tr></table>
+
*#50度+50度<table style='border:none'><tr><th style='background:#0CC;width:90pt;height:90pt'></th><th style='border:none;width:60p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0/GearNotRotate.svg'></th><th style='background:#0CC;width:90pt;height:90pt'></th></tr><tr><th><b>50度</b></th><th style='border:none'></th><th><b>50度</b></th></tr></table>
 
*以上兩系統,能量相等能源不相等。
 
*以上兩系統,能量相等能源不相等。
 
*熱力學
 
*熱力學
第 13 行: 第 13 行:
  
 
歸納:
 
歸納:
#人力:農業發展之後,人口大量增加。
+
#人力:農業發展之後,人口大量增加。直到 300 年前,人力仍是人類社會能源的主力。
 +
#*養一個人所需的土地面積,農業比採集漁獵少了 100 倍。
 +
#*草適合育種為人類作物的原因:
 +
#*#長得快(比樹快得多)
 +
#*#種子富含醣類,人類很容易消化吸收
 +
#*#一年生,人類可以養好幾代(古代人平均夀命只有 30 歲)
 +
#*農業發展之前,不可能有商業、奴役制度
 
#動物系:
 
#動物系:
 
#*馴養動物
 
#*馴養動物
#*古代物植物變成石油和天然氣。
+
#*#驢帶來第一次全球化:羅馬和秦漢帝國
 +
#*#駱駝帶來第二次全球化:阿拉伯帝國(即大食帝國)
 +
#*#馬成就了騎兵,提供「機動」兵力,而且孕育了大規模的帝國。
 +
#*古代淺海浮游動植物將太陽能儲存在體內,經地球壓縮烘烤變成石油和天然氣。
 
#植物系:
 
#植物系:
#*古代植物變成煤
+
#*木材,能源來自光合作用將太陽的光能儲存在植物體內。
#*木材
+
#*生質能,將動物和植物的廢棄物製成材油,或以植物的纖維素、醣製成酒精做為燃料。
#天地系:
+
#*古代植物變成煤。能源來自古代光合作用的儲存,經地球壓縮烘烤而成。
#*水位能,航行、輾米麥
+
#天地系:天指太陽和月亮,地指地球。
#*風能,航行、輾米麥、汲水
+
#*太陽的光和熱:種植作物、曬東西(如磚、衣物)
#*洋流,航行、漁獲
+
#*風能,太陽作用於大氣,因吸熱不均勻產生空氣流動。用途:航行、輾米麥、汲水,現代用噴射氣流航空,用風力發電。
#*潮汐
+
#*水位能,太陽將水蒸發抬升再凝結降下。用途:航行、輾米麥,現代用水力發電。
#*太陽,種植作物、曬東西(如磚、衣物)
+
#*洋流,太陽作用於海洋,因吸熱不均勻產生海水流動。用途:航行、漁獲。
#*地熱,溫泉
+
#*潮汐,月球引力使地球近端海水與遠端海水隆起。地球因自轉各處的海水每天起落兩次。可用於發電。
#*核能
+
#*地熱,溫泉。現代可用地熱發電。
 +
#*核能,重元素放出超新星爆炸時儲存於原子核中的能量。或是利用氫融合成氦放出的能量。
 +
#*能量轉換最佳中介:電磁力(電力),只是人力用來轉換能量的平台,至於雷電,人類尚無法駕馭使用。
 +
大量取用的樣態,按難易度來分:
 +
*生物單體
 +
*生物群體被天地濃縮
 +
*太陽、地核及其衍生能源
 +
 
 
===討論二:美洲人與歐亞人===
 
===討論二:美洲人與歐亞人===
 
自一萬多年前,現代智人由歐亞進入美洲,然後白令海的海平面上升,將兩邊的人類分開,直到 15 世紀,兩邊才再次接觸。為什麼歐亞人和美洲人再次遭遇後,是歐亞人殺死了百分之九五的美洲人,而不是倒過來?
 
自一萬多年前,現代智人由歐亞進入美洲,然後白令海的海平面上升,將兩邊的人類分開,直到 15 世紀,兩邊才再次接觸。為什麼歐亞人和美洲人再次遭遇後,是歐亞人殺死了百分之九五的美洲人,而不是倒過來?
第 33 行: 第 49 行:
 
注意:美洲也有高度的文明和帝國,如馬雅帝國,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等。
 
注意:美洲也有高度的文明和帝國,如馬雅帝國,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等。
  
線索:
+
線索:[[file:World-map(mountains).svg|600px]]
[[file:World-map(mountains).svg]]
+
  
 
===討論三:人類馴養的動物===
 
===討論三:人類馴養的動物===
第 40 行: 第 55 行:
  
 
===討論二、三的解答===
 
===討論二、三的解答===
#農業在同緯度容易傳播。
+
#農業需要水,必須在山脈下的平原才容易發展。歐亞的的山脈帶是水平走向,農業在同緯度容易傳播。美洲的山脈卻是垂直走向,傳播農業需要跨越不同的緯度,氣溫變化大,相對困難。所以歐亞雖然只比南北美洲大 1.3 倍,但在五百年前人口卻相差八、九倍。
 
#農業發展導致人口多,聚落多且大。
 
#農業發展導致人口多,聚落多且大。
 
#人口多導致發明多。
 
#人口多導致發明多。
#人類馴養 45 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
+
#歐亞可供馴養成功的動物比美洲多太多,馴養動物可以提供:運輸、耕種、作戰、食物等用途。人類馴養 45 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
 
##綿羊(西亞、中亞)
 
##綿羊(西亞、中亞)
 
##山羊(西亞)
 
##山羊(西亞)

2015年1月15日 (四) 07:15的最新修訂版本

能源與能量的區別

  • 兩系統:
    1. 99度+1度
      99度1度
    2. 50度+50度
      50度50度
  • 以上兩系統,能量相等能源不相等。
  • 熱力學
    1. 第一定律:能量守恆,既不能消滅,也無法無中生有。質量要看成能量的結晶。
    2. 第二定律:能源(可以做功的能量)越用越少。質量要看成很純的能源。

討論一:人類使用能源的例子

各組討論,舉出大量的例子(至少5個)

歸納:

  1. 人力:農業發展之後,人口大量增加。直到 300 年前,人力仍是人類社會能源的主力。
    • 養一個人所需的土地面積,農業比採集漁獵少了 100 倍。
    • 草適合育種為人類作物的原因:
      1. 長得快(比樹快得多)
      2. 種子富含醣類,人類很容易消化吸收
      3. 一年生,人類可以養好幾代(古代人平均夀命只有 30 歲)
    • 農業發展之前,不可能有商業、奴役制度
  2. 動物系:
    • 馴養動物
      1. 驢帶來第一次全球化:羅馬和秦漢帝國
      2. 駱駝帶來第二次全球化:阿拉伯帝國(即大食帝國)
      3. 馬成就了騎兵,提供「機動」兵力,而且孕育了大規模的帝國。
    • 古代淺海浮游動植物將太陽能儲存在體內,經地球壓縮烘烤變成石油和天然氣。
  3. 植物系:
    • 木材,能源來自光合作用將太陽的光能儲存在植物體內。
    • 生質能,將動物和植物的廢棄物製成材油,或以植物的纖維素、醣製成酒精做為燃料。
    • 古代植物變成煤。能源來自古代光合作用的儲存,經地球壓縮烘烤而成。
  4. 天地系:天指太陽和月亮,地指地球。
    • 太陽的光和熱:種植作物、曬東西(如磚、衣物)
    • 風能,太陽作用於大氣,因吸熱不均勻產生空氣流動。用途:航行、輾米麥、汲水,現代用噴射氣流航空,用風力發電。
    • 水位能,太陽將水蒸發抬升再凝結降下。用途:航行、輾米麥,現代用水力發電。
    • 洋流,太陽作用於海洋,因吸熱不均勻產生海水流動。用途:航行、漁獲。
    • 潮汐,月球引力使地球近端海水與遠端海水隆起。地球因自轉各處的海水每天起落兩次。可用於發電。
    • 地熱,溫泉。現代可用地熱發電。
    • 核能,重元素放出超新星爆炸時儲存於原子核中的能量。或是利用氫融合成氦放出的能量。
    • 能量轉換最佳中介:電磁力(電力),只是人力用來轉換能量的平台,至於雷電,人類尚無法駕馭使用。

大量取用的樣態,按難易度來分:

  • 生物單體
  • 生物群體被天地濃縮
  • 太陽、地核及其衍生能源

討論二:美洲人與歐亞人

自一萬多年前,現代智人由歐亞進入美洲,然後白令海的海平面上升,將兩邊的人類分開,直到 15 世紀,兩邊才再次接觸。為什麼歐亞人和美洲人再次遭遇後,是歐亞人殺死了百分之九五的美洲人,而不是倒過來?

注意:美洲也有高度的文明和帝國,如馬雅帝國,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等。

線索:World-map(mountains).svg

討論三:人類馴養的動物

人類馴養的動物中,肉食的很少,只有狗和貓。45公斤以上,草食或雜食的哺乳動物有那一些,分布在那些地方。

討論二、三的解答

  1. 農業需要水,必須在山脈下的平原才容易發展。歐亞的的山脈帶是水平走向,農業在同緯度容易傳播。美洲的山脈卻是垂直走向,傳播農業需要跨越不同的緯度,氣溫變化大,相對困難。所以歐亞雖然只比南北美洲大 1.3 倍,但在五百年前人口卻相差八、九倍。
  2. 農業發展導致人口多,聚落多且大。
  3. 人口多導致發明多。
  4. 歐亞可供馴養成功的動物比美洲多太多,馴養動物可以提供:運輸、耕種、作戰、食物等用途。人類馴養 45 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
    1. 綿羊(西亞、中亞)
    2. 山羊(西亞)
    3. 牛(歐亞、北非)
    4. 豬(歐亞、北非)
    5. 馬(俄南、蒙古)
    6. 單峰駝(阿拉伯)
    7. 雙峰駝(中亞)
    8. 馴鹿(北亞)
    9. 驢(北非、西南亞)
    10. 水牛(東南亞)
    11. 犛牛(青藏高原)
    12. 巴里牛(東南亞)
    13. 東南亞野牛(印、緬)
    14. 駱馬(羊駝)(安地斯山)
  5. 免疫力:歐亞人在大型聚落中,又與馴養家禽、家畜混居,經過多次傳染病反覆「洗牌」之後,免疫力較美洲人為高。歐亞人只對雨林的免疫力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