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6年5月1日 (日) 00:14由張祐豪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交戰國雙方陣營

同盟國

  • 德國
  • 奧匈帝國
  • 鄂圖曼帝國
  • 保加利亞

協約國

  • 英國
  • 法國
  • 日本
  • 俄羅斯
  • 意大利
  • 美國
  • 塞爾維亞
  • 中國
  • 比利時

Map 1914 WWI Alliances.jpg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戰爭的起因

遠因

15世紀以來,居住着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斯尼亞省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併,這引起了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

導火線

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暗殺事件

戰爭的階段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發出最後通牃要求俄國在12小時內取消總動員,俄國對此通牃置之不理,德國進而向俄國宣戰;並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德俄發生戰爭時保持中立,但法國拒絕,並進入總動員。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緩慢地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的階段分為西方戰線、東方戰線、南方戰線、海上戰爭

在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西方戰線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法國獲勝,被稱為「馬恩河奇蹟」。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平分秋色。德軍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卻始終不能包圍法國的戰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方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方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並導致該次戰役的策劃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軍總司令羅貝爾·尼維勒將軍被革職。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1917年11月,東面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息,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一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方戰線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與奧匈戰鬥,這引起德國的不滿,而兩國之間的互相敵視關係也埋下了伏線。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史稱勃魯希洛夫攻勢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

帶領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的列寧

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無止盡的戰爭和貧困,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承諾再次舉行全國大選,並領導了十月革命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然後在大選失利之後,使用暴力手段強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南方戰線

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從東西兩路進攻,很快就擊敗了塞爾維亞。兩國瓜分了塞爾維亞,而塞爾維亞抵抗力量經海路到達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並在英國的幫助下繼續抵抗。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對協約國的聖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七萬多人。

1914年,土耳其在德國的幫助下進攻波斯(現伊朗),試圖切斷俄國和在印度的英國的聯繫。該戰役一直持續到1918年,以土耳其的失敗告終。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鄂圖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決定聯合進攻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

在近11個月的戰事後,共約13.1萬人死亡,26.2萬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在土耳其帝國東部的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英軍的進展則順利許多。雖然在庫特戰役(1915年底到1916年春)中英軍受挫,但在1917年3月英軍攻克巴格達。

阿拉伯半島14世紀被土耳其占領,雖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與阿拉伯人並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6月,阿拉伯發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義,英國少校勞倫斯協助阿拉伯人組織游擊戰,配合英國從埃及派遣的東征軍隊,最終攻克大馬士革。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科孚島。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德軍少數部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隊在開戰的頭一年即遭數量上佔有優勢的英國海軍的肅清,德國公海艦隊也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內。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德國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強大的美國參戰。

大戰結束

1918年8月至9月間,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爭的影響

人命和財產的損失

大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