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出版/溫書桓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5年7月9日 (四) 22:47由溫書桓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分類:書籍出版

關於我

  • 我是溫書桓,英文名字是Lawrence,我今年14歲,現在是八級的學生。六年制學程是一個實驗性質的教育方式,我們的課程不會拘泥於在教室上課或照著教科書上課,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是走出校園用行動上山下海來學習,來幫助我們來 找到自己的專長與興趣。我覺得六年制學程很適合我,因為我不需要接受填鴨式的教育,而是由我喜歡的項目來發展自己。
  • 在學校生活之外,我最喜歡上網玩遊戲,也很喜歡一邊編織看電視我也喜歡做糕點。 還有,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哈士奇跟貓,因為牠們很可愛,雖然我沒有養過。

動手做鳳梨酥和土袋屋

我為什麼接觸跟烹飪有關的事

  • 話說當年我搬家的時候,換洗衣機有三選一的贈品,當我看到贈品有烤箱時,我跟我媽媽問贈品可不可以選烤箱,而媽媽跟我的意見相同,所以因為這件事開始了我的烹飪之路。但是我國小的時候還在讀體制內的學校,所以完全沒有機會可以在學校接觸有關於烹飪的事,但是在我來到六年制學程制後一切都變了。六年制學程學程,每個星期至少會有一次吃飯說菜課也就是烹飪課。關於吃飯說菜課,在七年級的時候是由家長及老師來準備食材,,到了八年級是由我們利用晨課時間去買食材。我們有更多機會發現烹飪的樂趣。
  • 小學五年級我在家第一次做的蛋糕是巧克力布朗尼蛋糕,雖然對初學者有點難,但是當初沒有想那麼多。為了我第一次的蛋糕做準備,我上網查了許多食譜,而爸爸在網路上查了許多商家來準備購買糕點用具,幾天之後我們就到家裡附近最便宜的糕點材料店買了一台電動攪拌機以及其他必需用具跟布朗尼蛋糕要用到的材料。 然後我們回到家就開始做布朗尼。 一開始我先用秤量出所有食材所需分量,之後就一步一步按照食譜來做。 我滿心期待地把麵團放進烤箱中,等烤好了後我把蛋糕從烤箱中拿出,剛拿出來的時候看起來很成功,但是你們知道嗎? 幾個小時後,蛋糕冷了之後可以脫模了,拿起來的時候蛋糕居然跟一開始拿出來的時候完全變了一個樣。 拿出來的時候蛋糕鬆鬆軟軟的,但是現在變得乾乾扁扁的,讓我大吃一驚。 雖然看起來很難吃,口感像餅乾,但是味道完全是巧克力布朗尼,連我表弟吃了之後都讚不絕口。
  • 經過這次經驗之後,我決定從基礎的蛋糕開始做,所以我上網找最簡單的蛋糕--海綿蛋糕。 雖然這是最簡的蛋糕,但是我還是失敗了超過20次,都烤焦了。在研究後發現問題不在於麵團而是烤箱,為什麼我覺得問題是在烤箱呢? 那是因為贈品的烤箱是最簡易的烤箱,沒有辦法控制溫度,雖然用盡各種方法讓蛋糕不要燒焦,可是溫度實在無法掌握,所以還是一再的烤焦了。於是爸爸就幫我換了一台比較大而且可以調上下火的烤箱。 從此之後,我做蛋糕成功的機率大大的提高了。我成功地做出了巧克力布朗尼、蜂蜜蛋糕、香蕉磅蛋糕、起司蛋糕、巧克力蛋糕、巧克力熔岩蛋糕、甜甜圈、草莓派、鮮奶生日蛋糕。

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是鳳梨酥

  • 為什麼我的主題備課是鳳梨酥呢 ?
    • 因為我喜歡做糕點,也許將來可以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 那為甚麼不是太陽餅,而是鳳梨酥?
    • 因為我喜歡吃鳳梨酥,我相信很多人也喜歡吃鳳梨酥,所以我想教大家如何做鳳梨酥。
  • 鳳梨酥食材 : 土鳳梨餡、無鹽奶油、糖粉、低筋麵粉、奶粉、起司粉、蛋

過程和成品

  • 無鹽奶油跟糖粉.jpeg
  • 土鳳梨餡跟麵團.jpeg
  • 鳳梨酥烘烤前.jpeg
  • 成品.jpeg

為什麼我會對建築有興趣

  • 這一切都是跟阿德老師有關。 我第一次碰到阿德老師是在六年制學程的木工課,因為木工課是可以動手做東西的課,所以我非常喜歡。 當我們還是七年級的時候老師第一次宣布要我們選一個主題備課,當時是由老師挑出20個以上的題目讓我們選擇,並由各個老師指導。 當我看到螢幕上有由阿德老師指導的備課時,我就在1秒之內從5個選項中挑了自力造屋這個題目。
  • 我花了快1個月的時間蒐集土袋屋的資料,為什麼要花一個月找資料呢 ? 因為土袋屋的資料非常稀少,找了十多個網頁不見得有我要的資料。沒多久我就跟阿德老師約時間修改資料,第一次他就開車載我到金山看台灣唯一的土袋屋,然後到了那邊看了土袋屋還解釋為什麼要蓋土袋屋,我們就地在附近的涼亭修改資料。第二次阿德老師跟我約在他負責的工地,為什麼約在工地呢 ? 因為可以順便讓我參觀工地施工過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 這些過程都讓我對建築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接下來我要介紹土袋屋

  • 土袋屋是我第一次的主題備課。我不知道他代表甚麼意思,但是就是對土袋屋三個字有著莫名奇妙的喜歡。我喜歡做東西因為英數理化這些學科不是我的菜。如果有一天可以住在我自己蓋的土袋屋裡,一定很有成就感。
  • 為什麼要建造土袋屋?
    • 環保 就地取材:土袋建築結合了廢棄再利用的資材(袋子)以及就地取得的資材(土),因此能將碳足跡大幅降低,資源的運送也變得很少。
    • 碳足跡:指每個人、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以二氧化碳即CO2的影響為單位),用以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 將高耗能資材(如水泥、鋼鐵等)使用量大幅降低。因此適度的使用這類資材是可以的。
    • 簡單:因為土袋建築不需要特殊的建築知識。只要有一般的常識即敷所需。
    • 成本低
  • 甚麼時候要蓋土帶屋?
    • 當你沒有錢租或買房子時
    • 當天災發生時
    • 當發生戰爭妳家被炸毀
  • 誰可以蓋土帶屋?
    • 任何人都可以蓋土帶屋,只需要基本知識跟有足夠的力氣和體力。
  • 怎麼蓋土帶屋?
    • 第1步 整地:要先把地都整平,否則你蓋出來的將會是歪歪斜斜的房子
    • 第2步
      • 地基:
        1. 強度——地基要具有足夠的承載力;
        2. 變形——地基的沉降量需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其次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不能太大,否則建築物上部會產生開裂變形;
        3. 穩定——地基要有防止產生傾覆、失穩方面的能力。
  • 第3步
    • 麻布袋(50X58 CM)/聚丙烯袋子(長82cm.寬45cm
      • 聚丙烯袋子會更加強韌和耐久,缺點是如果將聚丙烯袋子曝露在日曬下,會因為紫外線的照射而造成損壞,袋子會變得易碎而很容易被撕裂,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讓這些聚丙烯袋子一直有遮蔭,避免陽光照射。一旦完工,就要把牆面抹上灰泥加以保護。
    • 袋子的大小要能夠讓人容易使用。裝水泥的袋子容量是50公斤,當建築超過一定高度之後會因為太重而造成施工的困難。所以當牆愈築愈高,就要使用容量較小的袋子。水泥袋子通常在混凝土建築物施工完成後就被丟棄或是燒掉,應該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在一般的建築工地中買到很多空的水泥袋子,甚至是免費的。大部分的水泥袋可能有破洞,如果破洞很小是沒有關係的。
    • 每一層中間放兩條鐵絲
  • 第4步
    • 門窗先以木板隔出
  • 第5步
    • 蓋屋的基地要比周邊高,然後屋子的周圍有排水草溝,以便山坡上流下的水、或者下雨時基地本身的水,能夠透過這道排水溝排掉。屋頂也不必完全都封住,通常都用木或竹增加頂蓋的通風與採光。
  • 第6步
    • 天花板用木頭蓋起來OR繼續用土袋疊上去
  • 位於金山的土袋屋
  • 我在金山拍攝土袋屋
  • 我跟木工老師阿德約在工地,修改土袋屋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