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革命/第九章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6年12月18日 (日) 22:28由丁禾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九章 智慧經濟體系的持續擴張

物連網的所有權必須掌握在公眾手上。

  • 公共財:需包含以下兩種條件:

非排他:不因為某甲使用,某已就不能使用。 共享:物品非為某一個體所擁有,而是全體共享。

排他的 非排他的
競爭的 私有財產
食物、汽車、衣物
共有財產
漁業資源、水資源、煤炭
共享的 集團財產
衛星電視信號、圖書館、電影
公共財產
國防、免費電視節目、空氣
  • 邊際成本:每增加一單位產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不包含前置成本(生產第一個產品前所需要的成本,例:產初一本書前要付給作者、編輯的稿費等)。例:每多印一本書所需要的錢(紙錢)。
  • 公共財應由政府擁有,而非資本家。
  • 公共基礎建設的建置成本來自稅收(前置成本已由稅收分攤掉了),它是一種公共財,為照顧全體福祉,應以邊際成本銷售事物。
  • 公共財應任由私人企業自然獨佔?避免大富翁狀態,最好每條路都是同一家。
    • 自然獨佔的扭曲:以公共財安排的基礎建設,讓民間企業自然獨佔,形成壟斷,並以高於邊際成本的定價提供服務(企業的宗旨是獲利,光以邊際成本定價它會虧本),而為了令人民可以便利、平價使用,變成政府要加給補貼。多花錢、效益不高。
  • 人民必須擁有物連網,成為產消合一者,才能提高公共資產的效益。此對人類的各方面會產生哪些有利的影響:能源、資訊…

公共財邊際成本的爭議

自然獨占的民間企業反而享有最多的政府補助

人民擁有物聯網的支配權

物聯網的財源從何處來?

能源收購制度驅動再生能源網的發展

推動綠色電力,德國領先群雄

能源網路成本昂貴,但比起電力耗損的成本便宜太多

共享協同時代,整體能源效率將從十四%提升至四○%

分散與協同的特質,讓網路效力最大化

潔淨的網路:改變人類消費資源的方式

週末駭客馬拉松:研發利用網路管理綠色能源的應用程式

巨量資料的力量,賦予用戶控制自身能源的能力

影響個人改變能源生活型態,社群媒體是關鍵要素

每個人都享有免費Wi-Fi

免費Wi-Fi以終端使用者為中心,將取代電信業者的服務

擺脫政府和市場的支配

協同經濟新典範下的一個治理實體:網路連結共享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