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出版/張祐豪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6年3月8日 (二) 16:00由張祐豪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關於我

我是張祐豪,綽號叫豪哥,因為我是年尾出生的,就比其他同學晚入學,年齡比其他同學大一些,我的興趣跟大家差不多,喜歡看電視和打電腦,但是我有一個特別的喜好,我看電腦不是去打電動,而是去搜集各方面的資料,我也喜歡嘗試許多新鮮的事物,只要是任何可以學習的事物,我就會好奇地去嘗試,尤其是旅遊和美食。

在我小的時候,我父母發現我的味覺特別敏銳,任何食物只要一嘗就知道新不新鮮,好不好吃,所以稍微長大後我就立定志向,要成為一位廚師,在一般的國中我沒有機會去嘗試我的興趣,在六年制學程提供了許多新鮮的課程,像是動手玩創意、農園課以及行動學習等,尤其是農園課可以自己種到喜歡吃的蔬菜,了解食物的誕生,讓我覺得成就又安心。

此外,還有這學程有很多像是爬山、校外參訪以及過夜等活動,我特別喜歡行動學習的課程,因為透過行動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界,藉著戶外優美的風景,體驗當地的風情,來了解當地不同的文化。

知識雖然能夠讓我們了解不同的事,,但是藉由旅遊和美食,可以用感官去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這學程我嚮往其中!

10646745 967875693238089 6673427220597204691 n.jpg

主題備課 中華飲食文化

這學程有個可以自己當老師的課程,可以依照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來教導班上同學,我對美食有許多經歷和興趣,因為我喜歡吃各種不同的美食,品嘗各種不同的味道,感受美食帶給我的滋味和快樂,但為甚麼要特別介紹中華飲食文化呢?

因為父親在我小時候外派至中國大陸工作數年,我也和父母在中國住了半年左右,這段期間曾經暢遊深圳、東莞、珠海、上海、蘇州、杭州,也去過曾經是殖民地,現在已經回歸中國的澳門。

但我驚訝的發現,雖然同是中國,但是各地的菜色和滋味以及人文景觀卻是大大不同。當我回到台灣,佇立街頭,發現台灣除了當地小吃外,可以嚐到中國大陸各地的美食,尤其是台北市,南北菜色東西文明,樣樣不缺。

所以只要身在台北市,我們就可以透過飲食去了解大中華的飲食,於是我開始大量的蒐集資料或親自品嘗並製作中華地區的美食。

準備的過程

在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要找出適合正確的資料,於是我開始到圖書館借閱大量的有關中華飲食文化的書籍,也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我找到了中華飲食的資訊,也發現了如:[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紀錄片,於是我開始把這些資訊整合,和老師及父母討論,列出大綱,這個時候我開始焦慮準備這堂課同學到什麼?這堂課吸不吸引同學?講課講得好不好或是因為緊張而在講課中吃螺絲等等問題。父母和老師看到我的焦慮,鼓勵我透過多次演練並修正課綱的內容來努力克服困難。

原本要準備介紹中國的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但是菜系的資料過於複雜,也覺得講課時間不夠用,經過思考了以後,決定介紹對中華飲食文化影響較大的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和中國的主食和調味料,還有身在台灣的我們的本土菜,還有一些中華料理的故事,再加上一些影片讓課程變得活潑有趣!

為了了解同學有沒有吸收到我教的東西,老師要我設計評量,來測驗同學學到多少東西,並規定及格分數,讓自己變成一位真正的老師。

第一次講課

講課當天,我帶著緊張的心情上台,看到同學一張張看著我的臉孔,手心開始微微的冒汗,心跳也開始加速了,這次是我在台上第一次講三節課,也是人生第一次體驗到當老師的感覺。我在講課的時候注意到有些同學很認真聽,但也有些同學心不在焉,和別人聊天。

因為是第一次上台講那麼多話,所以我全身一直冒汗,感覺很恐懼也很緊張,很在意我講的課同學有沒有聽進去,但是投影片一放下去,再經過第一堂課的演講,我越講越有信心,慢慢適應了在那麼多人面前講課,雖然看到還是有些同學沒那麼認真聽講,但我將注意力放在講課內容,並隨機的問一些同學的美食經驗來得到一些回饋之後,不知不覺就順順利利的把課講完了。

我的主廚夢

這是我從國中開始來的夢想,因為每次媽媽進到廚房就有一股香味,一進到廚房原本食材就好像變了魔法一樣,有各式各樣的變化,媽媽做好的菜餚一端上桌就有撲鼻而來的香氣,把食物嘗一嘗,在口中激發出不同的滋味和口感,讓我享受在其中,因此我決定要和媽媽進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