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學程/03/月考3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6年1月1日 (五) 20:47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1. 狗的飲食
    • 狗是哪一界?哪一門?哪一綱?哪一目?哪一科?哪一屬?哪一種哪一亞種? Ans: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狼種/家犬亞種
    • 請依次寫出人、貓、狗消化道的長短:(提示:草食性動物的消化道都很長,肉食性動物消化道都很短)
    • 寫出水、醣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對狗的功能: Ans:
      1. 水:溶解其他物質、調節體溫、協助維持酸鹼平衡、參與代謝、運送養分與廢物、防震、清潔、潤滑
      2. 醣類:提供能量
      3. 脂肪:儲存能量,提供身體防護作用
      4. 蛋白質:構成身體基本物質,提供能量
      5. 維生素:調節新陳代謝
      6. 礦物質:作為細胞、組織的成分,作為功能蛋白質的成分,維持身體內的滲透平衡,作為酶的激活物,參與神經脈衝的傳遞,維持體內酸鹼值平衡
    • 狗的平均壽命是幾年?最長到幾年? Ans:12、13歲,最長的也有20年以上,不過較少見。
    • 養狗用哪三個年齡區分飲食需求,各是幾歲,飼養要領為何?: Ans:
      1. 成長期是1歲以下,多樣新鮮肉類,少量蔬菜
      2. 成長維持期是1~6歲,低碳水化合物,低升糖配方
      3. 高齡期是7歲以上,減少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
    • 14公斤的狗需要多少蛋白質?多少蔬菜?(提示:一般成犬/老犬/運動量少的狗狗餵食份量大約是體重的2-3%,其中蛋白質佔70%,蔬菜佔30%) Ans:
      14000克*0.03=420克
      蛋白質:420克*0.7=294克
      蔬菜:420克*0.3=126克
    • 寫出 5 種狗不能吃的人類食物: Ans:巧克力、蔥蒜類、葡萄乾或葡萄、果核(梅子、李子)、木醣醇
  2. 單眼相機:
    • 解釋光圈f值、快門、ISO的作用: Ans:
      1. 光圈f值=鏡頭焦距/進光口徑。光圈f值大,則口徑小,進光少,景深大。
      2. 快門是曝光時間單位秒。快門小,進光時間短。
      3. ISO值是底片(或數位相機的CCD)對光的敏感度,數值越高,底片就對光越敏感,少量的光即可成像。
    • 構圖的黃金比例是什麼?黃金比例有幾分之幾是給誰,另外幾分之幾是給誰? Ans:1/3與2/3,1/3是自然光線,2/3給主題。
      精準的黃金比例是 1.618:1 約等於 5:3 而不是 6:3 。
  3. 帶式橄欖球:
    • 甚麼叫做橄欖球? Ans:球為橢圓形,由4塊皮革組成,應外型與橄欖相似,所以稱橄欖球。
    • 簡述甚麼叫做TAG?幾次交換球權? Ans:防守球員將持球進攻球員身上一條或兩條帶子扯下,並大喊「Tag」及高舉帶子,以示攔截成功,然後將帶子交還給對方球員。進攻球員被扯下五次帶子則交換球權。
    • 衝撞橄欖球與非衝撞橄欖球的差別?(寫出3項) Ans:
      種類衝撞式非衝撞式
      人數155~7
      服裝穿著完整盔甲簡單的海綿護頭(可不帶)
      傳球靠4分衛傳球推進不可向前傳
      達陣持球者任意部位碰到達陣區在達陣區將球觸地
      場地大小正規球場正規球場的一半
  4. 秦始皇
    • 中國簡史:









      春秋
      戰國











      三國
      南北朝






      小分裂五代十國













      宋、遼、金、西夏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 經過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紛亂局面,秦國能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主因: Ans:
      1.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2. 國君的能力:秦國多位國君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都勵精圖治,起用來自各國的人才, 如范睢、張儀等,針對當時局勢,推行適當措施,令秦國得以富強起來。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六國互相猜疑的漏洞,令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3.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 秦朝只維持十五年就迅速滅亡的關鍵: Ans:
  5. 大型建設太多:秦始皇修長城、築馳道、建驪山陵和阿房宮,長期勞動使人民的生活不堪其苦,先導致了廣大人民的不滿。
  6. 秦法過苛,官逼民反:當時採用商鞅主張的通過嚴酷法律治理人民,但由於秦法過於嚴苛,陳勝、吳廣等人紛紛起兵造反。
  7. 秦始皇個性多疑嗜殺:秦始皇個性多疑猜忌,加上他嗜殺成性,因此朝廷缺少了忠諫的大臣,所以最後留下的都是趙高、李斯等奸臣。
  8. 繼承人失誤:秦始皇在東巡路上駕崩,原遺詔是要讓扶蘇繼位,但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違背原旨,竄改遺詔讓胡亥繼位,最後朝廷剩下的都是昏君奸臣,秦朝日漸沒落。



英文

實作

  • 做一份二維數據統計
  • 做一份 3D 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