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5年12月17日 (四) 00:47由黃玟淇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秦始皇(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10年)他出生於趙國邯鄲,當時他們稱他為秦王政,而後世俗稱嬴政;他自稱自己為「始皇帝」,意思是他是有始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他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君主專制制度,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中國簡史










春秋
戰國











三國
南北朝






小分裂五代十國













宋、遼、金、西夏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秦國統一天下主因

經過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紛亂局面,秦始皇終於公元前221年滅六國,一統天下,其原因有三:

  1.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2. 國君的能力:秦國多位國君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都勵精圖治,起用來自各國的人才, 如范睢、張儀等,針對當時局勢,推行適當措施,令秦國得以富強起來。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六國互相猜疑的漏洞,令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3.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秦國滅亡關鍵

身世之謎

秦始皇是繼秦莊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趙姬,據說曾為呂不韋的愛姬,後獻予子楚,被封為王后。那麼,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後人始終爭議不休。

嫪毐之亂

秦莊襄王亡故後,呂不韋跟太后趙姬的關係一直藕斷絲連。隨著嬴政年齡漸長,呂不韋怕事情事情敗露,災禍降臨在自己頭上,就暗地尋求了一個陽具特別大的人嫪毐作為門客,並借機讓嫪毐在一場盛大的宴會中,表演陽具驅使桐木車輪轉動的把戲,故意傳到太后趙姬耳中。

正如呂不韋所料,太后果然對嫪毐大感興趣,於是呂不韋假裝不知情地將嫪毐帶進宮中,並找人假意告發嫪毐有犯罪要腐刑。另一方面,呂不韋又暗中教唆太后,替嫪毐安排職務留在宮中。於是太后暗中收買行腐刑的役人,不對嫪毐執行腐刑,但要他們對外宣稱嫪毐已受刑,並將嫪毐的鬍鬚拔除。嫪毐就這樣成為服侍太后趙姬身邊的侍宦。

後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后謀議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始皇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后遷到雍地居住;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勞極大,又有許多賓客辯士為他求情說好話,秦王不忍心將他繩之以法,最後秦始皇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到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秦始皇之死

西元前211年,連續發生了三件怪事:

  1. 首先是當年出現「熒惑守心」的天文現象,而熒惑守心的出現則被稱為大凶之兆,輕者天子要失位,嚴重的情況就是皇帝駕崩。
  2. 同年有一塊隕石在東郡地區墜落,其間有人在隕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傳入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大怒,下令去挨家挨戶查問,但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並焚毀了那塊隕石,殺完後秦始皇心裡還是惴惴不安,於是決定巡遊天下。
  3. 同年秋天,有一位仙人手持玉璧攔住使者,稱「今年祖龍死」。使者問他緣由,那人隨即失去蹤影,並留下玉璧,使者惟有捧回玉璧向秦始皇敍述自己的奇遇。秦始皇沉默了好一會,稱山裡鬼怪最多只能預知一年的事,並輕描淡寫地指現時已是秋季,這話未必能應驗。他在遣退使者前稱「祖龍」的意思是人的祖先,意指「祖龍死」與他無關。

由於種種怪事隔年秦始皇去作第五次巡遊,一是為消災避難,二是求不老之藥。但這次巡遊不僅沒有使他消災和獲得長生不老之藥,反而生了大病,死于沙丘。

尋求長生不老

當時徐福稱他能為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於是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女6000人渡東海求神仙,徐福和童男女們在到達目的地瀛洲(據說為今日日本)之後一去不返,日本秦氏為其後代。

繼位

秦始皇病死後,秦始皇遺詔是想讓扶蘇繼位,但胡亥聽從趙高的建議篡改遺書立自己為皇帝,並將自己其他兄弟姊妹殺絕,從此秦國落入更大的深淵。

建設

萬里長城

小點是關東六國建造的長城,大點則是秦始皇時期建造的一部分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將秦趙燕三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因此有「萬里長城」之稱。

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侵入至燕郡、代郡。可見長城本身在抵禦匈奴的作用並不若想像中大;秦始皇當時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有人記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間故事。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她是秦朝始皇時期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萬杞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然而最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大哭,最終哭倒長城八百里」,以滴血於枯骨堆裡認找到了丈夫的屍體,孟姜女當場投海自盡。還有另一說是秦始皇召見孟姜女,驚為天人,欲納孟姜女為妾,孟姜女要求秦始皇需至秦皇島為萬杞良披麻帶孝,秦始皇答應;在秦始皇祭拜完萬杞良後,孟姜女捧夫屍骨在今孟姜女廟所在,當場投海自盡。

阿房宮

阿房宮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宮」,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現今陝西省咸陽市東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

據傳:秦王小時候在邯鄲城生活愛上一個邯鄲女子,名阿房,秦皇統一天下後想立她為后 卻遭到眾大臣反對,只因她是趙女。阿房為了不讓嬴政為難,上吊自殺。秦皇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

始皇陵

秦直道

經濟舉措

統一文字、貨幣

秦始皇為統一人們的思想,統一文字和貨幣,強行教化。使小篆和隸書為全國通行的字體,對中國文化、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統一文字可說是經濟方面的重大舉措,他重新發行錢幣,廢除原來全國各地相異的貨幣,克服過去商品流通使用和換算的困難,使貨幣在全國範圍內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度量衡

度量衡傳統上是計量長度、體積、輕重單位的統稱。度是用來計算長短,量是用來測量體積,衡則用來計算物件重量。戰國時代,各地度量衡制度的不同,所以在換算過程中顯得十分混亂,顯然不利統一,故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

重農抑商

教育

前期春秋戰國盛行的哲學家包括:

  •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主張恢復禮制,並開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孟子提出人性善,荀子則認為人性惡。
  • 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包括老子、莊子,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清淨無為。
  • 墨家學派:代表人物為墨子,主張博愛,重實踐、貴功用,在生產機械等方面的教育,內容非常豐富。
  • 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有韓非子、商鞅,主張通過嚴酷的法律治理人民,強大國家。

焚書坑儒

秦始皇崇尚法家治國理念,他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全國統一的法律。

秦始皇的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各種指責紛紛而來,不同於秦始皇法家的種種學說不絕於耳。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丞相李斯認為這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主張嚴厲鎮壓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並發動了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和鞏固秦朝的統治,開始銷毀除《秦記》之外的其他六國的史書,保留關於農業、技術、卜筮和醫藥的書籍及屠殺博士和方士。

活動

考題

  1. 請寫出「中國簡史」。
  2. 秦始皇的四大建設是什麼?
  3. 請寫出春秋戰國所盛行的哲學家及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