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鐸四十週年:十個故事計畫/李玉芬,施炳霖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22年8月27日 (六) 15:59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一)教育經費

現況:右圖是 2006~2023 年台灣「教育經費」,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約每六年增加一千億。由於這個背景,所以教育部得以推動下列新的工作,而不會排擠既有經費:

  1. 12年國教
  2.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3. 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4.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5. 充裕水電
  6.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7. 學前教育
  8. 為國中小學生教室裝冷氣

(二)新生兒縮減潮對各階段教育的影響:

  • 分水嶺 2016 / 2017 年
  • 幅度是由 20 萬掉到 15 萬,掉¼,剩 75%。
  • 對高中以下的影響:
    1. 新生兒縮減潮(以下簡稱縮減潮),目前開始進入小學,六年內會有大量的小學連一個學生都不剩。
    2. 縮減潮 6 年後會進入國中,國中規模雖比國小大,仍慘。
    3. 縮減潮 9 年後會進入高中,使公立高中的就學機會率到達 79% 。
  • 對高中畢業生進入公立大學就學機會率的影響:
    1. 從 2033 年開始有顯著影響:40%。
    2. 然後每年快速跳高:43%,47%,48.6%…
    3. 到 2039 年挺進到 56% ,甚至到 59%,要看這一兩年的出生率。
    4. 私立大學會反彈,公立大學若不縮減,一定面臨轉型。
    5. 移民與招外生的政策也會改變。

對策建議:

  1. 建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以基金別預算因應:
    • 學前教育公共化
    • 國中小生源縮減
    • 高中再社區化
  2.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修改教育基本需求計算基準
  3. 了解全部國小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4. 預為監控全部國中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5. 最大程度保留各種教育用地,以為後續運用
  6. 實施高中再社區化,與區內國中、國小編織成網絡
  7. 高國中小,就網絡、減科層
  8. 發展「青年彈性學習網絡」

(三)班本課程進課綱

班本課程進入課綱實施要點: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43條,我國課綱修訂常態化,課審委員任期四年,每兩年換二分之一,且人民團體可提修正案 / 不知道誰不願意 / 由民間提案:班本課程每週十節以下,向學校課發會報備、需找到校外資源、須自主學習。

(四)學前教育公共化參見全國同胞:台東場協助

我國學前教育公共化長程推動路徑:

  非營
利幼
兒園

準公共
私立
幼兒園

未加盟
準公共
私幼
  
公立
幼兒園
高端
私幼

重要原則:

  1. 尊重業者的經營選擇,如高端價高的私幼。
  2. 維持多元的幼兒教育生態。

誘導流動:

  1. 政府協助辦園土地 / 聯合 NGO 與各縣市討論用地
  2. 改善教保師的勞動條件達月薪 4 萬 / 國庫每年分擔教保師的退撫準備金 / 走勞基法 base
  3. 鼓勵有志青年自主組課(國教署認證) / 組勞動合作社 / 承攬非營利幼兒園
  4. 建構幼教視導體系 / 建立縣市直營法源,園長公教人員

建立以幼兒家長或準家長為主力的推動社群:

  1. 今年「均優學習論壇」後,辦理 20 場(未含金馬)「學前教育公共化參見全國同胞座談」
  2. 趁今年「均優學習論壇」及其籌備期間「招兵買馬」。
  3. 今年縣市選舉中開始辦「客廳會」
  4. 此後每季三場以上的客廳直至總統大選
  5. 讓「學前教育公共化」成為總統大選的首要議題,與「居住正義」等議題並列。
  6. 其實更好的策略是在大選前,就請蔡總統宣布「零到六歲政府和你一起好好養」政策

2012年「正確推動十二年國教參見同胞列車」:

  1. 簽到人數(不含工作人員)共760人,最多的是桃園的125人屏東120人。
  2. 台東是 10/6(四)晚上,53人參加。
  3. 局處長親自出席有台中市、高雄市、屏東市、宜蘭縣、桃園縣。
  4. 曹啟鴻縣長親捐兩萬元。
  5. 出席的立委共 11 人,參選人共 8 人。
編號代稱出席人數日期各場次負責人人場協助
1 新北137 9.27(二)晚 新北市各家長團體王欽益、陳啟利、吳錦秀、許淑貞
2 新北251 9.28(三)晚 柑園文教基金會王秀雲、孫銘德
3 新北349 9.29(四)晚 柑園文教基金會王秀雲、孫銘德
4 新竹 23 9.30(五)晚 劉正幸、賀陳弘
5 苗栗 20 10.1(六)早 苗栗縣家長協會道禾、雅歌
6 台中 59 10.2(日)早 台中市父母成長協會仁彰、振寧、道禾
7 嘉義 28 10.2(日)午 吳美訓、林瑞霞
8 台南 16 10.3(一)晚 林朝成
9 高雄 56 10.4(二)晚 翁慶才任懷鳴、陳銘彬、蔡清華
10屏東 12010.5(三)午 曹啟鴻
11台東 53 10.6(四)晚 汪履維施炳霖、李玉芬
12花蓮 30 10.7(五)晚 台灣多元跨界行動學會張天安、宋之華
13宜蘭 10 10.8(六)午 林香君林清松、許惠美
14基隆 83 10.9(日)早 謝國清
15桃園 12510.9(日)午 吳林輝
16北市記者會10.10(一)午林陳涌學界及企業人士,並播放之前各地列車影片

(五)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東部的訪賢

(六)2023均優與台東大學合辦的可能性

地方上支撐的力量有

  1. 均一盟校
  2. 孩子的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