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實習/文件/沈昀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職場實習課程的說明
職場實習課程的說明
第 8 行: 第 8 行:
 
===職場實習課程的說明===
 
===職場實習課程的說明===
 
*職場學習是為了讓學生脫離父母的舒適圈所舉辦的課程,高一生在下學期要依同學性向,安排到不同的真實職場實習,並定期返校研討,我們自學團為了幫助每位同學,自我性向探索與職涯探索,便設計了這一門「職場實習」的課程。這門課是必修課,修課期間,每位同學必須覓得實習的職場,每週到職場實習四天,返校上課一天。實習採「師徒制」,在職場中須有一到數位業師,指派同學在職場中的工作,給我打成績、寫評語。
 
*職場學習是為了讓學生脫離父母的舒適圈所舉辦的課程,高一生在下學期要依同學性向,安排到不同的真實職場實習,並定期返校研討,我們自學團為了幫助每位同學,自我性向探索與職涯探索,便設計了這一門「職場實習」的課程。這門課是必修課,修課期間,每位同學必須覓得實習的職場,每週到職場實習四天,返校上課一天。實習採「師徒制」,在職場中須有一到數位業師,指派同學在職場中的工作,給我打成績、寫評語。
 
+
首先要澄清職場數位業師的角色在法律上並不是僱主,我也不是勞工,彼此的關係不是僱用關係;我的身份仍是學生(建教生),職場的角色是傳授建教生技能的建教合作機構,兩者是「實習式的建教合作」關係。建教生的生活津貼(不是工薪)是職場可以給的,我們也願意依循雙方協議的金額處理;保險是不可免的,也依循雙方協議的方式辦理。
*<font color="red">需再補充,可參考[http://quality-learning.net/printOut/%E8%81%B7%E5%A0%B4%E5%AF%A6%E7%BF%92.html 連結]</font>
+
  
 
===自我介紹&履歷===
 
===自我介紹&履歷===

2017年2月20日 (一) 10:16的修訂版本

實驗教育的說明

  • 實驗教育是擺脫傳統教育課綱,以自行編排課程的方式進行,課程與師資都不受到政府限制,但需定期向政府報告學習進度,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
  • 實驗教育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多元文化、信仰及多元智能,課程、教學、教材、教法或評量之規劃,且課程與教學、學習領域及教材教法,不受課程綱要之限制。
  • 完成三年實驗教育或者就讀高級中等學校及參與實驗教育時間合計滿三年,可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

本學程的說明

  • 本學程名為:六年制學程,以團體自學方式進行的實驗教育團體,課程不受到傳統課綱的影響可以自行排課,本學程的課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直行,剛開始本學程最先交授學生基本常識、基礎數學、科學,本學程認為英文是學生出社會後必定會需要所以特將此訂為必修,在近幾年開始以選課的方式授課,學生能自行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靜修,例如:烘焙與烹飪、網頁程式、德文、自力造屋等多元化課程,每學期末還會進行一次分組行動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行動學習,每組自行規劃五天行程,其中每天都必須有一餐必需自行動手烹煮,本學程也會定期舉辦對外大型教育論壇由學生擔任行政工作人員來訓練學生的工作能力。

職場實習課程的說明

  • 職場學習是為了讓學生脫離父母的舒適圈所舉辦的課程,高一生在下學期要依同學性向,安排到不同的真實職場實習,並定期返校研討,我們自學團為了幫助每位同學,自我性向探索與職涯探索,便設計了這一門「職場實習」的課程。這門課是必修課,修課期間,每位同學必須覓得實習的職場,每週到職場實習四天,返校上課一天。實習採「師徒制」,在職場中須有一到數位業師,指派同學在職場中的工作,給我打成績、寫評語。

首先要澄清職場數位業師的角色在法律上並不是僱主,我也不是勞工,彼此的關係不是僱用關係;我的身份仍是學生(建教生),職場的角色是傳授建教生技能的建教合作機構,兩者是「實習式的建教合作」關係。建教生的生活津貼(不是工薪)是職場可以給的,我們也願意依循雙方協議的金額處理;保險是不可免的,也依循雙方協議的方式辦理。

自我介紹&履歷

我的名字叫沈昀羲,很少人能夠順利的叫對,今年15歲,就讀六年制學程高中一年級,對專題或報告的事情比較拿手,在班上經常擔任活動策畫,具有領導能力,曾擔任六年制學程對外成果發表策展人、均優學習論壇行政工作人員、書籍出版編輯……等多項工作,對烘培藝術有興趣,在班上也與同學一同創辦烘培社,自己也運用學校的自習時間到外面學習烘培,烘培社也在六年制學程對外成果發表展出約一百人份烘培展品,對藝術方面也很有興趣,在學校選修也選修了美術社,以音樂劇、服裝等主題在學校進行三次主題備課,為人正值、獨立,平時在家也會自己動手做糕點麵包給家人同學吃,雖然不是每次都會得到好好的讚賞,但我喜歡努力去嘗試,就算失敗還是會繼續直到成功為止,也會自己在網路上找食譜嘗試新的事物。

建議自我介紹與履歷,標題可以分開,讓主題性更為明確

契約

請參考連結

  1. 生活津貼
  2. 保險
  3. 指派同學工作
  4. 打成績
  5. 寫評語
  6. 允許以實習過程的文字或影象作為同學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