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寮尖備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預定步程表
第 6 行: 第 6 行:
 
<table class=nicetable>
 
<table class=nicetable>
 
<tr><td>時間</td><td>地點</td><td>備註</td></tr>
 
<tr><td>時間</td><td>地點</td><td>備註</td></tr>
<tr><td>8:50</td><td>永寧站一號出口 </td><td>集合</td></tr>
+
<tr><td>9:00</td><td>永寧站一號出口 </td><td>集合</td></tr>
<tr><td>9:30</td><td>到達五寮尖</td><td>濟公廟拜拜、上廁所</td></tr>
+
<tr><td>9:40</td><td>到達五寮尖</td><td>濟公廟拜拜、上廁所</td></tr>
 
<tr><td>11:30</td><td>到達休息站</td><td>吃午餐</td></tr>
 
<tr><td>11:30</td><td>到達休息站</td><td>吃午餐</td></tr>
<tr><td>11:50</td><td>攻稜線</td><td></td></tr>
+
<tr><td>12:10</td><td>攻稜線</td><td></td></tr>
<tr><td>12:50</td><td>全數人爬上稜線</td><td></td></tr>
+
<tr><td>13:30</td><td>全數人爬上稜線</td><td>吃點心</td></tr>
<tr><td>13:15</td><td>到達定點</td><td>吃點心</td></tr>
+
<tr><td>13:50</td><td>回頭稜線</td><td></td></tr>
<tr><td>13:40</td><td>回頭稜線</td><td></td></tr>
+
<tr><td>14:50</td><td>到達休息站集合</td><td></td></tr>
<tr><td>14:40</td><td>到達休息站集合</td><td></td></tr>
+
<tr><td>15:00</td><td>開始下坡</td><td></td></tr>
<tr><td>14:50</td><td>開始下坡</td><td></td></tr>
+
 
<tr><td>16:00</td><td>到達山下</td><td>集合後可解散</td></tr>
 
<tr><td>16:00</td><td>到達山下</td><td>集合後可解散</td></tr>
 
</table>
 
</table>
 +
 
===爬五寮尖的要領===
 
===爬五寮尖的要領===
 
*上山
 
*上山

2014年10月27日 (一) 13:45的修訂版本

五寮尖

五寮尖名稱的由來

五寮尖又名鳳髻尖,標高639公尺,隔著大豹溪和五寮溪相對應;而其稜脈上的岩質非常堅硬,其地表有些岩石呈現出如海中的蜂巢岩。據此研判,此山在以前有可能是沉在海底中的,直至造山運動後才突出於地面的。而此山系為大豹溪及五寮溪的分水嶺,故其山脈亦被切割的十分陡峭與險峻。

預定步程表

時間地點備註
9:00永寧站一號出口 集合
9:40到達五寮尖濟公廟拜拜、上廁所
11:30到達休息站吃午餐
12:10攻稜線
13:30全數人爬上稜線吃點心
13:50回頭稜線
14:50到達休息站集合
15:00開始下坡
16:00到達山下集合後可解散

爬五寮尖的要領

  • 上山
    1. 爬凌線時雙腳打直,背要打直
    2. 要看清楚地上的石頭,在走下一步
  • 下山
    1. 身體放低
    2. 從凌線下來的時候,腳一樣要打直

緊急處理

  • 迷路
    • 要先冷靜下來,不過我們會避免發生迷路的狀況,因為其實五寮尖的叉路不多,會有一個老師壓最後。
  • 受傷
    • 看受傷的情況,如果很嚴重就不爬凌線那段,但如果沒那麼嚴重還是可以爬,
  • 惡劣天氣
    • 如果當天爬到一半下毛毛雨還是會爬,但如果雨勢越來越大可能就無法前進,因為五寮尖比較陡,野蠻難爬的,如果雨太大可能危險性更大。

登山時注意事項

  • 走山路時不能並排
  • 不要嬉鬧
  • 不要催趕前面的人
  • 千萬不要怕髒,每一步都要站好在走。
  • 因為夏天可能會遇到蛇,在行進間不要偏離走道。
  • 石頭或是青苔會滑,所以當自己發現時要提醒後面的人。

登山用具

  1. 小背包
  2. 足夠飲水
  3. 行動糧(餅乾 巧克力)
  4. 防滑鞋
  5. 簡易雨衣
  6. 帽子(防紫外線)
  7. 怕手破皮的戴手套
  8. 排汗衣(流汗時保持身體乾爽)
  9. 耐磨的褲子
  10.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