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出版/張祐豪: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0 行: 第 10 行:
 
這學程有個可以自己當老師的課程,可以依照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來教導班上同學,我對美食有許多經歷和興趣,因為我喜歡吃各種不同的美食,品嘗各種不同的味道,感受美食帶給我的滋味和快樂,但為甚麼要特別介紹中華飲食文化呢?
 
這學程有個可以自己當老師的課程,可以依照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來教導班上同學,我對美食有許多經歷和興趣,因為我喜歡吃各種不同的美食,品嘗各種不同的味道,感受美食帶給我的滋味和快樂,但為甚麼要特別介紹中華飲食文化呢?
  
因為父親在我小時候外派至中國大陸工作數年,我也和父母在中國住了半年左右,這段期間曾經暢遊深圳、東莞、珠海、上海、蘇州、杭州,也去過曾經是殖民地,現在已經回歸中國的澳門。但我驚訝的發現,雖然同是中國,但是各地的菜色和滋味以及人文景觀卻是大大不同。當我回到台灣,佇立街頭,發現台灣除了當地小吃外,可以嚐到中國大陸各地的美食,尤其是台北市,南北菜色東西文明,樣樣不缺。所以只要身在台北市,我們就可以透過飲食去了解大中華的飲食,於是我開始蒐集資料或親自品嘗並製作中華地區的美食。
+
因為父親在我小時候外派至中國大陸工作數年,我也和父母在中國住了半年左右,這段期間曾經暢遊深圳、東莞、珠海、上海、蘇州、杭州,也去過曾經是殖民地,現在已經回歸中國的澳門。但我驚訝的發現,雖然同是中國,但是各地的菜色和滋味以及人文景觀卻是大大不同。當我回到台灣,佇立街頭,發現台灣除了當地小吃外,可以嚐到中國大陸各地的美食,尤其是台北市,南北菜色東西文明,樣樣不缺。所以只要身在台北市,我們就可以透過飲食去了解大中華的飲食,於是我開始大量的蒐集資料或親自品嘗並製作中華地區的美食。
 
=== 準備的過程與經歷 ===
 
=== 準備的過程與經歷 ===
 +
在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要找出適合正確的資料,也焦慮我準備這堂課同學會學到什麼,這堂課吸不吸引同學,講課講得好不好等問題,因此我透過父母和老師的鼓勵經過多次的演練和修正,努力克服困難。
 +
原本要準備中國的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但是菜系的資料過於複雜,也覺得講課時間不夠用,因此經過思考了以後,決定介紹對中華飲食文化影響較大的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中國的主食和調味料,還有身在台灣的我們的本土菜,還有一些中華料理的故事,再加上一些影片讓課程變得活潑有趣!
 +
=== 講課的突破 ===
 +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講三節課,在這第一次講課的過程中,頻繁的冒汗,當同學在台下嬉鬧的時候,我更緊張,也焦慮我有沒有讓同學學到東西,不過我覺得可以自己當老師很有成就感,也體認到當老師得感覺。

2015年8月30日 (日) 17:21的修訂版本


關於我

我是張祐豪,綽號叫豪哥,因為我是年尾出生的,就比其他同學晚入學,年齡比其他同學大一些,我的興趣跟大家差不多,喜歡看電視和打電腦,但是我有一個特別的喜好,我看電腦不是去打電動,而是去搜集各方面的資料,尤其是旅遊和美食,更讓我嚮往其中!知識雖然能夠讓我們了解不同的事,,但是藉由旅遊和美食,可以用感官去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

10646745 967875693238089 6673427220597204691 n.jpg

主題備課 中華飲食文化

這學程有個可以自己當老師的課程,可以依照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來教導班上同學,我對美食有許多經歷和興趣,因為我喜歡吃各種不同的美食,品嘗各種不同的味道,感受美食帶給我的滋味和快樂,但為甚麼要特別介紹中華飲食文化呢?

因為父親在我小時候外派至中國大陸工作數年,我也和父母在中國住了半年左右,這段期間曾經暢遊深圳、東莞、珠海、上海、蘇州、杭州,也去過曾經是殖民地,現在已經回歸中國的澳門。但我驚訝的發現,雖然同是中國,但是各地的菜色和滋味以及人文景觀卻是大大不同。當我回到台灣,佇立街頭,發現台灣除了當地小吃外,可以嚐到中國大陸各地的美食,尤其是台北市,南北菜色東西文明,樣樣不缺。所以只要身在台北市,我們就可以透過飲食去了解大中華的飲食,於是我開始大量的蒐集資料或親自品嘗並製作中華地區的美食。

準備的過程與經歷

在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要找出適合正確的資料,也焦慮我準備這堂課同學會學到什麼,這堂課吸不吸引同學,講課講得好不好等問題,因此我透過父母和老師的鼓勵經過多次的演練和修正,努力克服困難。 原本要準備中國的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但是菜系的資料過於複雜,也覺得講課時間不夠用,因此經過思考了以後,決定介紹對中華飲食文化影響較大的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中國的主食和調味料,還有身在台灣的我們的本土菜,還有一些中華料理的故事,再加上一些影片讓課程變得活潑有趣!

講課的突破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講三節課,在這第一次講課的過程中,頻繁的冒汗,當同學在台下嬉鬧的時候,我更緊張,也焦慮我有沒有讓同學學到東西,不過我覺得可以自己當老師很有成就感,也體認到當老師得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