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簡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四帝共治) |
(→四帝共治) |
||
第 71 行: | 第 71 行: | ||
<tr><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君士坦提烏斯</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凱撒</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高盧,不列顛,西班牙</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奧古斯塔特列維羅拉姆(今特里爾)</td></tr> | <tr><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君士坦提烏斯</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凱撒</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高盧,不列顛,西班牙</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奧古斯塔特列維羅拉姆(今特里爾)</td></tr> | ||
</table> | </table> | ||
+ | |||
+ | 隨著羅馬帝國的組織、法律、法規在內部各省區的建立和健全,其內部基本保持穩定,在邊境地區也消除了外敵的威脅,戴克里先決定退位,按照他原來的構想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 | ||
+ | |||
+ | 305年,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同時退位。兩人退位後,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在西部、伽列里烏斯在東部各自繼承了奧古斯都的位置,接著任命了兩個新凱撒,一個是弗拉維亞斯·瓦勒里亞斯·塞維魯斯,主要控制非洲和義大利地區;另一個是蓋勒里亞斯·瓦勒里亞斯·馬克西米努斯·達易士。 | ||
+ | |||
第二代四帝共治(305-306) | 第二代四帝共治(305-306) | ||
<table class=nicetable> | <table class=nicetable> | ||
第 79 行: | 第 84 行: | ||
<tr><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賽維魯斯</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凱撒</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義大利,北非</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米底奧蘭努姆(今米蘭)</td></tr> | <tr><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賽維魯斯</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凱撒</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義大利,北非</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米底奧蘭努姆(今米蘭)</td></tr> | ||
</table> | </table> | ||
+ | |||
+ | 306年,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去世,在不列顛和高盧的羅馬軍團擁立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兒子君士坦丁為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勉強接受了君士坦丁的要求,但只是讓他當愷撒,而堅持讓塞維魯斯當奧古斯都。大約也是在這個時間,羅馬的近衛軍擁戴馬克西米安的兒子馬克森提烏斯為奧古斯都。然而,馬克森提烏斯只接受了愷撒的頭銜,而讓他已經退位的父親──仍想當皇帝的馬克西米安恢復了他原有的奧古斯都頭銜。 | ||
+ | |||
+ | 幾方經過一年的鬥爭,最後以塞維魯斯被處死而告終。君士坦丁成為副奧古斯都,同時承認馬克西米安為奧古斯都。然而,伽列里烏斯皇帝拒絕承認君士坦丁和馬克西米安兩人的合法身份。 | ||
+ | |||
+ | 307年,伽列里烏斯入侵義大利,雙方相持不下。308年,伽列里烏斯任命李錫尼接替死去的塞維魯斯的位置,成為羅馬的奧古斯都;而後又任命馬克西米努斯為奧古斯都。與此同時,馬克森提烏斯在近衛軍的支持下,將其父馬克西米安趕下台,自稱為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拒絕放棄其皇位,逃往高盧,求助於君士坦丁。 此時,自稱奧古斯都者已經多達六個,包括馬克西米安、伽列里烏斯、君士坦丁、李錫尼、馬克西米努斯、馬克森提烏斯。四帝共治在實際上已經崩潰。 | ||
+ | |||
+ | 308年,在戴克里先仲裁下,六個相互爭鬥的奧古斯都有五個得到調解,在卡南敦達成協定,停止戰爭。馬克西米安放棄帝位。 | ||
+ | |||
+ | 從310年到324年是漫長的內戰,幾個奧古斯都互相征戰。最終,君士坦丁再次統一了羅馬帝國,成為唯一的皇帝。 | ||
===東西羅馬帝國分裂=== | ===東西羅馬帝國分裂=== |
2021年6月29日 (二) 10:48的修訂版本
羅馬簡史總整理
- 起源
- 王政時期
- 共和時期
- 貴族壓迫平民
- 平民運動
- 十二銅表法
- 保民官
- 兩位執政官各由一位貴族、一位平民擔任
- 共和時期晚期的軍閥爭霸
- 前三頭同盟
- 後三頭同盟
- 帝制時期
- 羅馬和平
- 帝國危機
- 四帝共治制
- 分裂成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
- 西羅馬帝國亡於北方蠻族南侵
- 東羅馬帝國亡於伊斯蘭教擴張
起源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斯和瑞摩斯建立的。羅穆斯和瑞摩斯因為起了爭執,羅穆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成為第一任國王。
王政時期
- 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人民代表會議。王是由選舉產生的,元老院相當於王的顧問團,開始是100人,成員都是貴族,由王指定。
- 當一個王去世時,羅馬就進入了空位時期,此時的羅馬暫時由一名臨時執政者統治,依以下程序產生新國王:
- 元老院提名臨時執政,任期不確定。
- 臨時執政者提名下一位王的人選。
- 區會議(一個人民的大會)投票通過。
- 元老院將批准投票結果。
- 從理論上講,人民選舉出了他們國王,但實際上整個過程被元老院掌控著。
- 羅馬王政時期最後一任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強姦了一位貴族婦女,並造成此婦女自殺,其親戚因此起兵推翻國王;前509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
共和時期
- 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
- 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
- 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
- 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
- 在公元前494年,羅馬鄰近部落發生戰爭,而羅馬平民拒絕作戰,帶武器離開羅馬,史稱「平民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貴族被迫承認了平民選舉保民官和召開平民大會的權力,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
- 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在約前450年制定的法律,為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該法典對於貴族的權力作了一些限制,法典明文規定了奴隸和貴族的利益及維護私有制,保護羅馬公民的私有財產;此外法典還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 羅馬共和制等級制度:
- 公民: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 平民:無選舉權、無被選舉權,但擁有人身自由。
- 奴隸:沒有人身自由。
轉為帝制
- 羅馬擴張領土之後,將領所征服的地盤,實力可能大過共和國本部,於是形成軍閥。
- 前三雄同盟:西元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雄同盟。
- 然而,克拉蘇戰死於安息
- 凱撒征服了高盧人,奪得了大量的領土,元老院也因無法管理過大的領土而衰敗,所以凱薩乾脆發動內戰鬥倒元老院的代表龐培,宣布自己為終身獨裁官,直接架空元老院,正式將羅馬帝國由共和國帶入了一人專政的獨裁政治。
- 但他最後也慘遭懷恨在心的元老院設計刺殺。
- 後三雄同盟: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西元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史稱後三雄同盟。
- 屋大維先剝奪雷必達的權力,用安東尼與埃及豔后的關係將內戰包裝成與埃及的戰爭,並於亞克興海戰中擊敗安東尼,結束內戰。
- 西元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結束了,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和平
屋大維的統治為隨後的百餘年帶來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穩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在此時期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展到最大,大多數的文化及法律基礎也是在這時期奠定的。
三世紀危機(西元193年—284年)
後來軍隊的力量不斷增強,從而威脅到皇帝的施政。在這50年內有26位軍人弒主篡位,歷史將這些篡位者稱為「軍人皇帝」。
四帝共治
最後戴克裡先取得了帝國政權,最終把這個混亂局面收拾過來。他把皇帝的權力、以及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奧古斯都 Augustus)及兩位副帝(凱撒 Caesar)共同治理,使羅馬帝國得到暫時的安定。
戴克里先的助手們都把他看作是最高統治者,因此在他統治期內,在這種分工合作、分散控制權力的體制下,他們彼此之間沒有發生勾心鬥角的事件。但是,儘管這種體制解決了帝國面臨的最緊迫的新問題,但它卻存在著兩個主要危險:
- 在這樣多個統治者的情況下,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不和;
- 四個統治者都有自己的宮廷,行政費用劇增,帝國的經濟負擔加重。
這兩種危險不久就變成了現實。
第一代四帝共治(293-305)
皇帝 | 頭銜 | 轄區 | 首都 |
---|---|---|---|
戴克里先 | 奧古斯都 | 埃及,亞洲 | 尼科米底亞 |
馬克西米安 | 奧古斯都 | 義大利,北非 | 米底奧蘭努姆(今米蘭) |
伽列里烏斯 | 凱撒 | 伊利里亞,多瑙河邊界,色雷斯 | 夕米南(今貝爾格勒附近) |
君士坦提烏斯 | 凱撒 | 高盧,不列顛,西班牙 | 奧古斯塔特列維羅拉姆(今特里爾) |
隨著羅馬帝國的組織、法律、法規在內部各省區的建立和健全,其內部基本保持穩定,在邊境地區也消除了外敵的威脅,戴克里先決定退位,按照他原來的構想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
305年,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同時退位。兩人退位後,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在西部、伽列里烏斯在東部各自繼承了奧古斯都的位置,接著任命了兩個新凱撒,一個是弗拉維亞斯·瓦勒里亞斯·塞維魯斯,主要控制非洲和義大利地區;另一個是蓋勒里亞斯·瓦勒里亞斯·馬克西米努斯·達易士。
第二代四帝共治(305-306)
皇帝 | 頭銜 | 轄區 | 首都 |
---|---|---|---|
伽列里烏斯 | 奧古斯都 | 伊利里亞,多瑙河邊界 | 夕米南(今貝爾格勒附近) |
君士坦提烏斯 | 奧古斯都 | 高盧,不列顛,西班牙 | 奧古斯塔特列維羅拉姆(今特里爾) |
馬克西米努斯 | 凱撒 | 色雷斯,埃及,亞洲 | 尼科米底亞 |
賽維魯斯 | 凱撒 | 義大利,北非 | 米底奧蘭努姆(今米蘭) |
306年,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去世,在不列顛和高盧的羅馬軍團擁立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兒子君士坦丁為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勉強接受了君士坦丁的要求,但只是讓他當愷撒,而堅持讓塞維魯斯當奧古斯都。大約也是在這個時間,羅馬的近衛軍擁戴馬克西米安的兒子馬克森提烏斯為奧古斯都。然而,馬克森提烏斯只接受了愷撒的頭銜,而讓他已經退位的父親──仍想當皇帝的馬克西米安恢復了他原有的奧古斯都頭銜。
幾方經過一年的鬥爭,最後以塞維魯斯被處死而告終。君士坦丁成為副奧古斯都,同時承認馬克西米安為奧古斯都。然而,伽列里烏斯皇帝拒絕承認君士坦丁和馬克西米安兩人的合法身份。
307年,伽列里烏斯入侵義大利,雙方相持不下。308年,伽列里烏斯任命李錫尼接替死去的塞維魯斯的位置,成為羅馬的奧古斯都;而後又任命馬克西米努斯為奧古斯都。與此同時,馬克森提烏斯在近衛軍的支持下,將其父馬克西米安趕下台,自稱為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拒絕放棄其皇位,逃往高盧,求助於君士坦丁。 此時,自稱奧古斯都者已經多達六個,包括馬克西米安、伽列里烏斯、君士坦丁、李錫尼、馬克西米努斯、馬克森提烏斯。四帝共治在實際上已經崩潰。
308年,在戴克里先仲裁下,六個相互爭鬥的奧古斯都有五個得到調解,在卡南敦達成協定,停止戰爭。馬克西米安放棄帝位。
從310年到324年是漫長的內戰,幾個奧古斯都互相征戰。最終,君士坦丁再次統一了羅馬帝國,成為唯一的皇帝。
東西羅馬帝國分裂
- 戴克裡先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他選擇和基督教勢力妥協,並於西元313年公佈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合法化;與此同時,將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並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
- 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最後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恢復統一,並將基督教立為國教。
- 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被他兒子們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
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452年侵入義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羅馬帝國滅亡
東羅馬帝國於 1453 年為回教勢力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