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構造與組成: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地球的構造
主要板塊分布圖
第 17 行: 第 17 行:
 
#外核、磁場、極光(11.5min):46:10-54:10
 
#外核、磁場、極光(11.5min):46:10-54:10
 
#內核、板塊運動、新盤古大陸:54:10-57:37
 
#內核、板塊運動、新盤古大陸:54:10-57:37
===主要板塊分布圖===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lates_tect2_zh.svg 主要板塊分布圖]===
[[file:Plates_tect2_zh.svg|798px]]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1/Plates_tect2_zh.svg/798px-Plates_tect2_zh.svg.png'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2017年3月22日 (三) 16:32的修訂版本

關於本課程

時間分配

地球的構造

地球的構造

地球分層

地心之旅影片段落

  • 1英里=1.6公里,2.5英里=4公里,3000英里=4828公里
  • 1英尺=0.3048公尺
  1. 剝開地球(2min):5:05-7:08
  2. 地殼(1.25min):7:30-8:45
  3. 板塊、斷層、地震(4min):17:10-21:00
  4. 地幔(地函)與岩漿(13.5min):29:50-43:20
  5. 外核、磁場、極光(11.5min):46:10-54:10
  6. 內核、板塊運動、新盤古大陸:54:10-57:37

主要板塊分布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