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鐮倉時代備前派武士刀: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介紹
參考連結
 
(未顯示5位用戶所作出之56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西元1180年
+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經緯度北35.2°西139.
+
==展品說明==
 +
===基本資料===
 +
#年代:西元1180年
 +
#文明:鎌倉時代
 +
#出處:備前國
 +
#經度:139.3
 +
#緯度:35.2
 +
#材質: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
 +
 
 
===介紹===
 
===介紹===
備前國-文字派是日本刀的名流刀派,在鎌倉初期始於刀匠名工一則宗,刀身段造的刃文,如花瓣串連而成的丁字文是其
+
備前國-文字派是日本刀的名流刀派,在鎌倉初期始於刀匠名工一則宗,刀身段造的刃文,如花瓣串連而成的丁字文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之後的及房,則房,助真及其追,隨著如櫻花爛漫飛舞般,帶來清新的氣息,開創曲線有力,刃文華麗一門風格的豪狀太力。備前國,平安時代後期古備前派呼之欲出,名工輩出,鐮倉時代中期,長船派抬頭,至室町末期,身姿華麗的刃文競相表親.日本武士(samurai)階級於西元1185至1333年的鎌倉(Kamakura)時代崛起.當時的日本動盪日本,武器需求劇增,而工藝的進步更促使若干前所未見的精良刀劍於此時出現.此柄武士刀便出自鎌倉時代中葉.鎌倉系軍事中心,匯聚了日本各流派的刀劍工匠.此處所見的太刀(tachi)屬於備前(Bizen)派,受造工匠名為吉包(Yoshikane).一如所有傳統日本刀劍,此柄太刀由兩種鋼才製成:表層極為堅硬,刀鋒因此銳利,刀心則相對柔軟,且富有彈性.外硬內軟提供了良好吸震效果,易使刀身不易斷裂.在日本,製刀是一項神聖工藝.鑄造之前與鑄造期間,刀劍工匠必須進行一連串儀式,如齊戒,禁慾及祝禱.
 +
 
 +
[[File:2323456.png|thumb|600px|center|日本武士刀 ]]
 +
 
 +
==歷史背景==
 +
日本刀的形態,從平安後期,經過鎌倉、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江戸初期,中期,幕末的推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從直刀到彎刀的的轉變,直刀適合砍劈,彎刀適宜劃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有論者認為可能是受蝦夷(愛奴人)的影響,或是戰鬥型態變遷造成。從平安末期開始,刀具形制便逐漸改變。鎌倉時期中期因為元日戰爭,日本刀因為戰備大量製作,偶有佳作產生,亦後世所稱的名器名物,同時制刀風格也開始活躍。 日本刀的製作,從平安後期到鎌倉時代,出現了大和國,備前國,山城國,相模國,美濃國五大中心、各地名匠輩出。
 +
===武士精神===
 +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稱作侍,さむらい;也有稍微古老的說法武士,ぶし)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精神,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腹切はらきり、切腹せっぷく)自殺。新渡戶稻造認為,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認為切腹是武士唯一謝罪的方法的觀點是錯誤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不畏懼死亡的人。
 +
 
 +
[[File:6437215876468.jpg|thumb|300px|right|武士精神 ]]
 +
 
 +
===切腹===
 +
切腹是用脇差等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主要為日本武士所實行,日本文化中,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殺,也用在處刑。也稱為腹切り(はらきり)、割腹(かっぷく)、或屠腹(とふく)。
 +
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君主而自殺殉葬,則稱為「追腹」。切腹後產生劇痛,亦不太會即刻死亡,為了減輕痛苦,可能會找介錯,在最痛苦的一刻,將切腹人斬首。
 +
*歷史
 +
古中國即有人使用類似的方法自殺,如戰國時代韓國的刺客聶政,但在日本,切腹是平安時代以後才廣泛流傳的自殺方法,一般認為永祚年間大盜藤原保輔是日本最初進行切腹的人。日本封建時期武士如被主君賜死,相比起被視為不名譽的純粹斬首,切腹被視為武士最光榮的死法。
 +
*過程
 +
切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切腹的刀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助手準備好,切腹者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捅進自己腹部。切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後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臟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道高手。切腹者會和介錯人預先同意何時徹底完成斬首。
 +
 
 +
 
 +
[[file:15646316541454.jpg|thumb|600px|center|切腹]]
 +
 
 +
===備前國===
 +
備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東南部及兵庫縣赤穗市的一部份(福浦)。
 +
[[File:23234567.png]]
 +
===西元1180年代===
 +
*1180年——亞歷克修斯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
 +
*1180年——日本高倉天皇退位。
 +
*1180年——日本安德天皇繼位。
 +
*1180年11月18日——菲利普二世加冕為法國國王。
 +
*1185年——日本平安時代結束。
 +
*1187年7月4日——赫淀戰役,十字軍東征失敗的開端。
 +
*1187年10月——宋孝宗趙昚禪位於宋光宗趙惇。
 +
*1187年10月2日——薩拉丁率領阿拉伯聯軍收復耶路撒冷。
 +
[[File:232345678.png|thumb|800px|center|圖片引用至:世界地圖與時間表(AD1180)]]
 +
[[File:AD1180.jpg|thumb|800px|center|圖片引用至:世界地圖與時間表(AD1180)]]
 +
 
 +
===日本武道館===
 +
*概略
 +
日本武道館是為1964年舉行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場之一而建設,因而得名。同年10月3日落成。設計師為山田守,採用八角形的設計。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至10月20日共4日間舉行柔道比賽。
 +
武道館提供柔道、劍道、空手道、武道,與舞蹈、樂團、演武會等使用,演唱會與格闘技(職業拳擊、職業摔跤、K-1、PRIDE)的舉行會場、大學等的大規模入學禮、畢業禮會場等廣泛使用。
 +
毎年4月29日舉行的全日本柔道選手權大會(無差別級競賽,日本全國冠軍決定戰)、11月3日全日本劍道選手權、11月下旬的自衛隊音樂節皆在此舉行。
 +
*武道
 +
武道是日本武士的軍事學,武士道則是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為改變江戶時代兵農分離的狀況,於1871年創設日本警察,1873年施行徵兵令,1876年施行廢刀令,以軍人與警察取代武士,武道成為日本教育的重點。為推廣武道,1895年於京都成立大日本武德會,1911年文部省將劍道與柔道加入中學校課程,1919年文部省將劍道、柔道、弓道合稱為武道。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時禁止武道課程。1958年,文部省將劍道、柔道、弓道及相撲加入中學校課程,合稱為格技。
 +
 
 +
===參考連結===
 +
*搜尋關鍵字
 +
*#日本刀
 +
*#備前國
 +
*#武士精神
 +
*#日本武士切腹
 +
*中文維基百科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備前國 日本備前國]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本刀 武士刀]
 +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武士精神 武士精神]
 +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切腹 切腹]
 +
*圖片來源
 +
*#[http://www.ribenmanyou.com/ribendongjing-guolibowuguandaojianluanwu/ 日本游繪卷]
 +
*#[http://geacron.com/home-zh-hans/?lang=zh-hans&sid=GeaCron373754 世界地圖與時間表]

2016年2月27日 (六) 09:41的最新修訂版本

展品說明

基本資料

  1. 年代:西元1180年
  2. 文明:鎌倉時代
  3. 出處:備前國
  4. 經度:139.3
  5. 緯度:35.2
  6. 材質: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

介紹

備前國-文字派是日本刀的名流刀派,在鎌倉初期始於刀匠名工一則宗,刀身段造的刃文,如花瓣串連而成的丁字文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之後的及房,則房,助真及其追,隨著如櫻花爛漫飛舞般,帶來清新的氣息,開創曲線有力,刃文華麗一門風格的豪狀太力。備前國,平安時代後期古備前派呼之欲出,名工輩出,鐮倉時代中期,長船派抬頭,至室町末期,身姿華麗的刃文競相表親.日本武士(samurai)階級於西元1185至1333年的鎌倉(Kamakura)時代崛起.當時的日本動盪日本,武器需求劇增,而工藝的進步更促使若干前所未見的精良刀劍於此時出現.此柄武士刀便出自鎌倉時代中葉.鎌倉系軍事中心,匯聚了日本各流派的刀劍工匠.此處所見的太刀(tachi)屬於備前(Bizen)派,受造工匠名為吉包(Yoshikane).一如所有傳統日本刀劍,此柄太刀由兩種鋼才製成:表層極為堅硬,刀鋒因此銳利,刀心則相對柔軟,且富有彈性.外硬內軟提供了良好吸震效果,易使刀身不易斷裂.在日本,製刀是一項神聖工藝.鑄造之前與鑄造期間,刀劍工匠必須進行一連串儀式,如齊戒,禁慾及祝禱.

日本武士刀

歷史背景

日本刀的形態,從平安後期,經過鎌倉、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江戸初期,中期,幕末的推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從直刀到彎刀的的轉變,直刀適合砍劈,彎刀適宜劃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有論者認為可能是受蝦夷(愛奴人)的影響,或是戰鬥型態變遷造成。從平安末期開始,刀具形制便逐漸改變。鎌倉時期中期因為元日戰爭,日本刀因為戰備大量製作,偶有佳作產生,亦後世所稱的名器名物,同時制刀風格也開始活躍。 日本刀的製作,從平安後期到鎌倉時代,出現了大和國,備前國,山城國,相模國,美濃國五大中心、各地名匠輩出。

武士精神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稱作侍,さむらい;也有稍微古老的說法武士,ぶし)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精神,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腹切はらきり、切腹せっぷく)自殺。新渡戶稻造認為,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認為切腹是武士唯一謝罪的方法的觀點是錯誤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不畏懼死亡的人。

武士精神

切腹

切腹是用脇差等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主要為日本武士所實行,日本文化中,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殺,也用在處刑。也稱為腹切り(はらきり)、割腹(かっぷく)、或屠腹(とふく)。 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君主而自殺殉葬,則稱為「追腹」。切腹後產生劇痛,亦不太會即刻死亡,為了減輕痛苦,可能會找介錯,在最痛苦的一刻,將切腹人斬首。

  • 歷史

古中國即有人使用類似的方法自殺,如戰國時代韓國的刺客聶政,但在日本,切腹是平安時代以後才廣泛流傳的自殺方法,一般認為永祚年間大盜藤原保輔是日本最初進行切腹的人。日本封建時期武士如被主君賜死,相比起被視為不名譽的純粹斬首,切腹被視為武士最光榮的死法。

  • 過程

切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切腹的刀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助手準備好,切腹者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捅進自己腹部。切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後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臟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道高手。切腹者會和介錯人預先同意何時徹底完成斬首。


切腹

備前國

備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東南部及兵庫縣赤穗市的一部份(福浦)。 23234567.png

西元1180年代

  • 1180年——亞歷克修斯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
  • 1180年——日本高倉天皇退位。
  • 1180年——日本安德天皇繼位。
  • 1180年11月18日——菲利普二世加冕為法國國王。
  • 1185年——日本平安時代結束。
  • 1187年7月4日——赫淀戰役,十字軍東征失敗的開端。
  • 1187年10月——宋孝宗趙昚禪位於宋光宗趙惇。
  • 1187年10月2日——薩拉丁率領阿拉伯聯軍收復耶路撒冷。
圖片引用至:世界地圖與時間表(AD1180)
圖片引用至:世界地圖與時間表(AD1180)

日本武道館

  • 概略

日本武道館是為1964年舉行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場之一而建設,因而得名。同年10月3日落成。設計師為山田守,採用八角形的設計。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至10月20日共4日間舉行柔道比賽。 武道館提供柔道、劍道、空手道、武道,與舞蹈、樂團、演武會等使用,演唱會與格闘技(職業拳擊、職業摔跤、K-1、PRIDE)的舉行會場、大學等的大規模入學禮、畢業禮會場等廣泛使用。 毎年4月29日舉行的全日本柔道選手權大會(無差別級競賽,日本全國冠軍決定戰)、11月3日全日本劍道選手權、11月下旬的自衛隊音樂節皆在此舉行。

  • 武道

武道是日本武士的軍事學,武士道則是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為改變江戶時代兵農分離的狀況,於1871年創設日本警察,1873年施行徵兵令,1876年施行廢刀令,以軍人與警察取代武士,武道成為日本教育的重點。為推廣武道,1895年於京都成立大日本武德會,1911年文部省將劍道與柔道加入中學校課程,1919年文部省將劍道、柔道、弓道合稱為武道。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時禁止武道課程。1958年,文部省將劍道、柔道、弓道及相撲加入中學校課程,合稱為格技。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