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通論/地質: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地核) |
|||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0次版本)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 | ==地球起源、月亮起源== | ||
+ | ===地球=== | ||
+ | [[File:The_Earth_seen_from_Apollo_17.jpg|right|200px]] | ||
+ | 在地球誕生之前,鄰近有一顆超新星爆炸,產生出來的塵埃開始先慢慢聚集形成太陽系中心--太陽。太陽的引力讓周圍的氣體也向自己掉落,離太陽較遠的氣體就在太陽周圍旋轉形成星雲圈。 | ||
+ | |||
+ | 星雲圈大部分的微粒因吸積作用開始集中,互相碰撞開始加熱,聚集到最後就形成太陽系的九大行星,重的元素在離太陽近的地方變成體積小、密度高的行星,而輕元素就在離太陽遠一點的地方形成體積大、密度低的行星。 | ||
+ | |||
+ | 地球是靠近太陽第三近的行星。 | ||
+ | [[File:Big Slash.gif|thumb|right|200px|月球形成]] | ||
+ | ===月亮=== | ||
+ | 目前解釋月亮形成的假說最得到重視的是大碰撞說。此假說認為大約在45億年前,有一顆名叫忒伊亞的小天體撞上了地球,雖不足以毀滅地球,但造成了地球大量地殼噴出,忒伊亞的重金屬沉入地核,其他碎片以及地球的噴出物就形成了月球。 | ||
+ | |||
+ | 這次撞擊使地球軸心傾斜了23.5度,使地球的四季出現,也影響了潮汐現象。 | ||
+ | |||
==地球構造== | ==地球構造== | ||
[[File:Earth-crust-cutaway-chinese.png|thumb|right|300px|地球構造]] | [[File:Earth-crust-cutaway-chinese.png|thumb|right|300px|地球構造]] | ||
第 13 行: | 第 27 行: | ||
富含鐵質的像一個大的導電流體--體外核流動產生地球的磁場,磁場可以幫地球阻擋太陽輻射。 | 富含鐵質的像一個大的導電流體--體外核流動產生地球的磁場,磁場可以幫地球阻擋太陽輻射。 | ||
+ | |||
+ | ==地核熱源== | ||
+ | |||
+ | ==地函熱柱(25條)== | ||
+ | |||
+ | ==板塊運動== | ||
+ | ===地形=== | ||
+ | ===苗栗何以各種地形兼具=== | ||
+ | ===安地斯山何以如此之長=== | ||
+ | |||
+ | ==鐵的起源== |
2016年3月13日 (日) 20:34的最新修訂版本
目錄
地球起源、月亮起源
地球
在地球誕生之前,鄰近有一顆超新星爆炸,產生出來的塵埃開始先慢慢聚集形成太陽系中心--太陽。太陽的引力讓周圍的氣體也向自己掉落,離太陽較遠的氣體就在太陽周圍旋轉形成星雲圈。
星雲圈大部分的微粒因吸積作用開始集中,互相碰撞開始加熱,聚集到最後就形成太陽系的九大行星,重的元素在離太陽近的地方變成體積小、密度高的行星,而輕元素就在離太陽遠一點的地方形成體積大、密度低的行星。
地球是靠近太陽第三近的行星。
月亮
目前解釋月亮形成的假說最得到重視的是大碰撞說。此假說認為大約在45億年前,有一顆名叫忒伊亞的小天體撞上了地球,雖不足以毀滅地球,但造成了地球大量地殼噴出,忒伊亞的重金屬沉入地核,其他碎片以及地球的噴出物就形成了月球。
這次撞擊使地球軸心傾斜了23.5度,使地球的四季出現,也影響了潮汐現象。
地球構造
地球最外層是含有豐富矽元素的地殼,再來是稠狀的地函,液體外核以及固體內核。
地殼
地殼深度在五公里到七十公里之間。海盆下比較薄的海洋地殼是由含鐵鎂的矽酸鹽岩石組成的。比較厚的大陸地殼則是由含鈉鉀鋁的矽酸鹽岩石構成。由於大陸地殼的主要構成元素是矽和鋁,因此也稱為矽鋁層。同樣,海洋地殼被稱為矽鎂層。 矽多含在岩石砂礫或塵土之中,經過處理之後就會變成我們常使用的半導體的製作材料。 很多構成地殼的岩石差不多是一億歲左右,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是在44億年前。
地函
地函深度大約是2890公里,由富含鐵和美的矽酸鹽構成,因為高溫所以讓地函已緩慢方式流動,形成超級稠狀。
地核
固體的內核主要成分是鐵和鎳,在45億年前地球高溫熔融的狀態,讓重物質沉到地心,輕物質則往上,所以可以推斷地球內核有80%是鐵,以及鎳。液體的外核也是由鐵和鎳組成。
富含鐵質的像一個大的導電流體--體外核流動產生地球的磁場,磁場可以幫地球阻擋太陽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