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學程/家長會議/2015.06.12: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二、單車 600 公里課程
三、本月份
第 33 行: 第 33 行:
 
*#本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一些「生存大師」,他們有能力合作應付多數的挑戰;但有些人也很擅長讓大人去幫他們扛他們自己該扛的承擔,為此他們會變化成各種「擬態」。
 
*#本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一些「生存大師」,他們有能力合作應付多數的挑戰;但有些人也很擅長讓大人去幫他們扛他們自己該扛的承擔,為此他們會變化成各種「擬態」。
  
===三、本月份===
+
===三、「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報告處理===
*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的報告未達標準,秀雲提供該組一群關鍵詞,該組直接把這群關鍵詞分配同學每人分配若干個關鍵詞,查維基百科抄上簡報檔當作報告,連「戒嚴時期」的由來、解釋、報告架構都沒有。秀雲校長給該組第二次重報告的機會,結果還是一樣。
+
「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的報告未達標準,秀雲提供該組一群關鍵詞,該組直接把這群關鍵詞分配組內同學每人分配若干個關鍵詞,查維基百科抄上簡報檔當作報告,連「戒嚴時期」的由來、解釋、報告架構都沒有。秀雲校長給該組第二次重報告的機會,結果還是一樣。<br/>本班對專門題目的報告,允許同學依性向選擇題目,準備報告;對「通識題目」的報告,我們要求同學要能在指定題目之下,蒐集資料、討論出報告架構、最後將蒐集到的資料配入報告架構當中。「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學程定位為通識性的題目,本組同學施棋澧、楊京典、許皓程、蔡依緁、曾明哲、羅巧玲也並不是每一位同學都敷衍準備,但整體報告就是不合格。丁丁建議本組同學暑假留下來,由丁丁老師親自帶領,從頭準備這一篇報告,直到報告合格為止。報告不求出色,但要主旨清楚、段落分明、表達流暢,一天不行就留兩天,兩天不行就留三天。不要讓同學覺得大人的時間、耐心有限,他們對報告可以無底線「降低標準」,反正大人耗不過他們就會放棄。<br/>拜託家長和老師同心協力以下諸事:
 +
#共同要求同學來校準備報告。
 +
#觀看同學準備情形的錄影。
 +
#下學期期初家長會議邀請全組到家長會議來發表報告。

2015年6月12日 (五) 16:13的修訂版本

時間地點

時間:2015.06.12(五)18:30

地點:新埔國中信義樓515

主持人:張天安

說明:

家長會的屬性是座談,不是正式的治理會議,不必使用議事規則。

一、國二申請結果

5.28 新北市對本學程進行國三實驗計畫審查,6.9 來文通知審查通過。本來那天同學應該陪同備審,因為教育局承辦是新人,告訴我以前審查怎麼做,這次就怎麼做。結果展賦和赤皮仔都有帶學生去備審,我們沒有,但是結果還不錯。我們和赤皮仔通過,展賦(小學)修正後通過,森林小學修正後提複審。另外,我們學程國二成果發表評定為績優。

二、單車 600 公里課程

  • 感謝蛙大(明晃、京典爸爸)借出單車、馬鞍包,提供單車環島的專業諮詢。
  • 感謝易詮(仁易爸爸)活動前開設家長 line 群組,成為本次活動鼓舞士氣和聯絡訊息的平台。
  • 感謝旻龍(惟智爸爸)提供保母車,並找何福龍先生(惟智舅舅)負責駕駛、補給、照相等工作。
  • 感謝正宏(皓程爸爸)、旻龍、易詮、育全(昀羲爸爸)、富恩(鎮鈞爸爸)、甫仁(國安爸爸)、陳啟利(振鐸會員)、何建興教練,協助領騎。
  • 感謝秀玲(仁益媽媽)、玉珠(昀羲媽媽)、嘉璟(祐豪媽媽)、琦芝(巧玲媽媽)、美華(紹傑媽媽)、富盛,美貞(坤霖爸媽)、水權,淑芬(明哲爸媽)提供車輛與人力。
  • 感謝全體老師的辛勞準備與一路上對落後學生的個別帶領,將每一個同學都帶上路才是學程的使命。
  • 感謝全班同學:
    1. 一路上沒有重大違紀,平安返回。
    2. 一路上沒有畏苦怕難,都能盡力去騎。
    3. 安排七天經濟實惠的食宿。
  • 後續課程:
    1. 5.27 請同學補強八日行程的相關資料。
    2. 5.27 請同學開始進行心得撰寫。
    3. 6.5 集合全班師、生,進行單車 600 公里行程分享。
    4. 6.8 進行台灣的行政區、道路系統、山脈、河川。
    5. 透過暑假工讀,將整個單車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整理到可以發表的程度。尤其是各階段的預算、執行細節與照片的加強整理。
  • 心得:
    1. 真實的任務最能催化同學成長,不努力騎就到不了目的地;不小心騎就會摔車;不耳聽八方就無法避開來車;哭沒有用,賴皮也沒有用。
    2. 學程是個讓全體家長和老師都可以投入的平台,大家把自己的生命精華轉變成同學成長的精力湯。
    3. 本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一些「生存大師」,他們有能力合作應付多數的挑戰;但有些人也很擅長讓大人去幫他們扛他們自己該扛的承擔,為此他們會變化成各種「擬態」。

三、「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報告處理

「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的報告未達標準,秀雲提供該組一群關鍵詞,該組直接把這群關鍵詞分配組內同學每人分配若干個關鍵詞,查維基百科抄上簡報檔當作報告,連「戒嚴時期」的由來、解釋、報告架構都沒有。秀雲校長給該組第二次重報告的機會,結果還是一樣。
本班對專門題目的報告,允許同學依性向選擇題目,準備報告;對「通識題目」的報告,我們要求同學要能在指定題目之下,蒐集資料、討論出報告架構、最後將蒐集到的資料配入報告架構當中。「中華民國在台灣/戒嚴時期」學程定位為通識性的題目,本組同學施棋澧、楊京典、許皓程、蔡依緁、曾明哲、羅巧玲也並不是每一位同學都敷衍準備,但整體報告就是不合格。丁丁建議本組同學暑假留下來,由丁丁老師親自帶領,從頭準備這一篇報告,直到報告合格為止。報告不求出色,但要主旨清楚、段落分明、表達流暢,一天不行就留兩天,兩天不行就留三天。不要讓同學覺得大人的時間、耐心有限,他們對報告可以無底線「降低標準」,反正大人耗不過他們就會放棄。
拜託家長和老師同心協力以下諸事:

  1. 共同要求同學來校準備報告。
  2. 觀看同學準備情形的錄影。
  3. 下學期期初家長會議邀請全組到家長會議來發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