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張又懿: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盧森堡
名詞解釋
第 53 行: 第 53 行:
 
===關於法國的五樣東西===
 
===關於法國的五樣東西===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學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屬當中,一種已滅絕的物種,石器技術與屬於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歐洲尼安德塔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則可能是歐洲的前人(Homo antecessor)。
 +
*尼安德塔人:尼安德塔人(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簡稱尼人)是一群生存於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1856 年,其遺跡首先在德國尼安德河谷(Neanderthal)被發現。目前按照國際科學分類二名法歸類為人科人屬,至於是否為獨立物種還是智人(Homo sapiens)的亞種則一直不確定,隨著2010年的研究發現部份現代人是其混血後代後,也可能被歸類於智人下的一個亞種。
 
[[分類:歐洲國家]]
 
[[分類:歐洲國家]]

2018年4月30日 (一) 18:33的修訂版本

法國實作與探究

法國的鄰國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名詞解釋)國家,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與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塔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1871年,在普魯士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則為聯邦總理。

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安道爾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半島的五分之四。其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亞利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達和梅利利亞。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時代以來就一直受許多外來影響,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紀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響其他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其全球帝國興盛時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語,使西班牙語成為世界上總使用人數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語言。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作 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中文通稱英國,中文世界早期亦稱英聯王國。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共同組成。英國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英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同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該國總面積達94,060平方英里(243,600平方公里),為世界面積第80大的主權國家及歐洲面積第11大的主權國家,人口6510萬,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瑞士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稱呼採用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雙拉丁字母國家代號是「CH」)通稱瑞士,為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恩是聯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

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積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過國際戰爭,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發源地且為許多國際性組織總部所在地,如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區成員國,但並非歐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通稱義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權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島及兩個地中海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所組成,國際代碼為IT。義大利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和梵蒂岡,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義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國行政上劃分為20個大區(其中5個為自治區)、110個省與8,100個城市。首都為羅馬,義大利王國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杜林(1861年-1865年)及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義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據2014年統計,義大利人口大約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義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義大利因其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為數眾多的人類文化遺產(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稱為美麗的國度(Belpaese)。

現今的義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義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東羅馬帝國曾一度重新占領義大利地區。在14世紀後,義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巔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開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拉丁語: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安道爾

安道爾侯國,也譯作安道拉親王國,袖珍國家之一,國土面積468平方公里。是西南歐的內陸親王國,位於庇里牛斯山脈東南部,毗鄰法國和西班牙。首都老安道爾(Andorra la Vella)。官方語言為加泰隆尼亞語,通用語言為西班牙語和法語。國內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安道爾高山峽谷遍布全境,全國平均海拔高達1,100公尺(3,600英尺),是歐洲地勢最高的國家。

安道爾憲法規定,安道爾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首相為政府首腦。安道爾沒有軍隊和自衛隊,只存在警察,所以國防由法國和西班牙一起負責。安道爾主要有兩大黨:安道爾民主黨(Demòcrates per Andorra)和社會民主黨(Partit Socialdemòcrata),安道爾民主主義者黨現為安道爾的執政黨。安道爾的旅遊、商業及金融業極其發達,服務業在1950年代很快取代了傳統農牧業,成為經濟支柱。安道爾的旅遊業相當發達,亦為避稅天堂,因屬山地氣候,冬季寒冷漫長,高山積雪一年可達8個月,是個名副其實的滑雪勝地。也是全世界國民預期壽命第四長的國家。其國際代碼為AD。

摩納哥

摩納哥公國(法語: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親王國,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城邦國家。摩納哥地處法國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納哥舊城和隨後建立起來的週遭地區組成。作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國家之一,摩納哥也是一個典型的微型國家和城邦,得利於蒙地卡羅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盧森堡

盧森堡大公國,通稱盧森堡,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因境內有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歐洲投資銀行等多個歐盟機構被稱為繼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單一制

複合制

半總統制

歐洲聯盟

與法國有關的短片

短文

法國 20 個大區

五位著名的法國人

關於法國的五件事

法國的五個地方

關於法國的五樣東西

名詞解釋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學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屬當中,一種已滅絕的物種,石器技術與屬於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歐洲尼安德塔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則可能是歐洲的前人(Homo antecessor)。
  • 尼安德塔人:尼安德塔人(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簡稱尼人)是一群生存於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1856 年,其遺跡首先在德國尼安德河谷(Neanderthal)被發現。目前按照國際科學分類二名法歸類為人科人屬,至於是否為獨立物種還是智人(Homo sapiens)的亞種則一直不確定,隨著2010年的研究發現部份現代人是其混血後代後,也可能被歸類於智人下的一個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