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識讀/胡英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大意
惡搞改作
第 107 行: 第 107 行:
  
 
===惡搞改作===
 
===惡搞改作===
 +
曹操要見匈奴的使者,他太膽小不敢自己去,就叫工具人去,他就請工具人問匈奴:覺得曹操如何?曹操自己假扮士衛在旁邊聽, 使者說:魏王很有威嚴,站在旁邊的那個士衛,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不想讓匈奴使者知道自己的拔炳,所以就把他給殺了。

2017年9月26日 (二) 00:20的修訂版本

鐘毓與鐘會

注釋

  • 少有令譽:年少就有美譽
  • 敕:皇帝詔書
  • 聞:聽說
  • 曰:對..人說
  • 語:告訴

大意

鍾毓、鍾會年輕時就有美好的聲譽,十三歳的時候,魏文帝聽到了他們的名聲,告訴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有汗,魏文帝問:「你臉上為什麼有汗?」鍾毓回答:「十分恐懼慌張,汗水就和水漿一般流出(流了很多汗。)。」鍾會臉上沒出汗,文帝又問:「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十分恐懼顫抖,所以流不出汗來。」

惡搞改作

鍾毓與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為什麼妳臉上都是汗?」鐘毓對曰:「皇帝太可怕了我怕被他修理所以一直流汗」曹丕又問了鍾會:「為什麼妳不流汗」,對曰:「我被嚇得流不出汗來!」

七步成詩

注釋

  • 菽:豆類
  • 釜:鍋子
  • 萁:豆莖
  • 嘗:曾經
  • 東阿王:曹植
  • 行大法:處死
  • 漉:把東西浸到水中

大意

鍋裏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裏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前兩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後一句話鋒一轉,集中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他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爲什麼要如此苦苦相逼?

惡搞改作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不想要那些豆子的殘渣我只想要汁。萁在釜下然,豆子在鍋子裡一直哭一直哭; 豆子跟豆秸是親戚都是同一條根的,豆秸怎麼可以欺負豆子呢ˉ

歷史的五個大階段

階段一

共主時期(夏商周) 各有各的地盤,每個地盤的人會找一個最厲害的人做老大。當老大要去打仗,小弟會跟老大一起去攻打別國。 沒事的時候老大會要子民固定捐獻和送禮讓大家不要忘記她這個老大。

階段二

第一次大分裂 第一次大分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地盤,每一個人都想比別人強。所以就開始徵求人才改良新的制度。

階段二

第一帝國 秦、漢帝國,統治了全天下,只求穩定性發展,每一天都要過一樣的日子。

階段三

第二次大分裂 第二次大分裂是在三國、魏晉、南北朝。當時也是拚命的招攬人才,改良許多的制度。

階段三

第二帝國 第二帝國是隨、唐,講求穩定發展。

階段四

農牧帝國興起 這個階段是游牧民族開始興起的年代,與漢人、外國人互相爭天下,與漢人、外國人輪流統治。

階段五

現在

陳元方答客問

注釋

  • 期:期約
  • 舍:ㄕㄜˇ
  • 不:ㄈㄡˇ
  • 相委:拋棄
  • 顧:看
  • 引:拉
  • 乃:竟然

大意

陳太邱和朋友約好了中午要一起出去玩,因為等不到朋友,所以陳太丘決定自己先去玩。有人過了很久才到,問他的兒子,才得知爸爸已經自己去玩了。結果他一聽便非常生氣,明明約好了居然拋棄他自己先走。 陳元方聽了,便說你晚到就已經很無理,他還當著小孩面罵爸爸更無理。陳太邱的朋友聽了很羞愧,要去拉陳元方,陳元方就不理他就進家門了。

惡搞改作

陳太邱和他的朋友約好了結果他就被放鴿子開始惱羞就自己去玩了

晉名帝

注釋

  • 潸:然而
  • 涕:眼淚
  • 致:導致
  • 乃:竟然
  • 色:表情
  • 以:所以
  • 邪:呢
  • 然:如此
  • 異:訝異
  • 重:再

大意

晉明帝小時候坐在元帝的腿上,元帝問了來自長安的人,聽到長安的狀況,並流淚了。明帝問父親因為什麼哭,元帝把剛才的話告訴他,然後問你認為長安跟太陽哪個遠? 明帝回答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由此可知太陽遠,元帝感到驚訝。隔天,元帝把大臣都朝上朝,問了明帝一樣的問題,明帝竟然說出了不一樣的答案,明帝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問為什麼說的跟昨天不一樣?明帝回答抬頭只看得見太陽,看不見長安。

惡搞改作

元帝問明帝太陽跟長安哪個近?明帝回答太陽,第二天元帝又問明帝太陽跟長安哪個近?明帝回答長安,元帝問為什麼說的跟昨天不一樣?明帝回答我沒有太陽來的朋友不過我有認識長安來的朋友所以長安近

捉刀英雄

注釋

  • 乃:才
  • 以:生得
  • 形:樣貌
  • 使:使者
  • 床:椅子
  • 既:動作結束
  • 令:命令
  • 然:如此

大意

曹操要見匈奴的使者,他認為自己不能震服匈奴,就讓別人代替他,他就請那人問匈奴:覺得曹操如何?曹操自己假扮士衛在旁邊聽, 使者說:魏王很有威嚴,站在旁邊的那個士衛,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不想讓匈奴使者知道自己的拔炳,便追殺了匈奴使者。

惡搞改作

曹操要見匈奴的使者,他太膽小不敢自己去,就叫工具人去,他就請工具人問匈奴:覺得曹操如何?曹操自己假扮士衛在旁邊聽, 使者說:魏王很有威嚴,站在旁邊的那個士衛,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不想讓匈奴使者知道自己的拔炳,所以就把他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