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學程/家長會議/2017.05.12: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國中的「意志鍛煉」
一、國中行動學習
第 40 行: 第 40 行:
 
==國中的「意志鍛煉」==
 
==國中的「意志鍛煉」==
 
一般我們讓同學成為一組團隊,整組人就會變厲害,但是目前「變厲害」的情況還沒有被觀察到。老師們覺得現在需要帶國中生做的是「意志鍛煉」「直面困難」。
 
一般我們讓同學成為一組團隊,整組人就會變厲害,但是目前「變厲害」的情況還沒有被觀察到。老師們覺得現在需要帶國中生做的是「意志鍛煉」「直面困難」。
===一、國中行動學習===
+
===一、國中行動學習調整===
 
+
*2017.6.19 (一)09:00集合:洪郁絜&柯欣妤,獅仔頭山。標高857公尺。
 +
*2017.6.20 (二)09:00集合:許皓程&張胤閎,大屯山,標高1092公尺。
 +
*2017.6.21 (三)09:00集合:蔡依緁&胡英文,擎天崗,標高800公尺。
 +
*2017.6.22 (四)09:00集合:李哲寬&吳文瀚,七星山,標高1120公尺。
 +
*2017.6.23 (五)09:00集合:劉庭安&郭麗熒,硬漢嶺,標高616公尺。
  
 
===家宴===
 
===家宴===

2017年5月12日 (五) 16:48的修訂版本

時間地點

時間:2017.05.12(五)18:30

地點:新埔國中信義樓514

主持人:張天安

高二高三課程說明




專題一
專題二
個人課表:
①線上修課
②校外修課
③社會服務
④分組路線策畫
全班行
動學習




職場實習境外行動學習

主題備課境內行動學習
  1. 所有年段都有大量的選修課以試探性向,發展同學的特有才能。
  2. 國中部分只須要在班級內進行主題備課,在台灣境內(雙北之外)策畫五天的境內行動學習。
  3. 高一必須進行 100 天的職場實習,並選定一個台灣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策畫並進行八天以上的境外行動學習。境外行動學習的經費來自政府對自學生每學期的補助。
  4. 高二、高三每位學生在兩年中必須完成兩個專題,每個專題均設置有具指導該專題造詣的性向導師,專題完成時必須在大型研討會(如均優學習論壇)進行發表。
  5. 高中階段的教育旨在引導同學扛起主導自己終身學習的能力,所以每位同學的個人課表必須涵蓋三件事:
    • 加入一項線上選課活動(如 MOOCS),並且完整學習。
    • 選修一項實體的終身學習課程(如社大),並且完整學習。
    • 每位同學須規畫一項社會服務,與 NGO 配合或自為一項改良社會的計畫。規模大小不拘,不一定要成功,可與專題相互搭配。
    • 規畫「全班行動學習中」後 20 天的分組路線。
    • 為強化同學務實致用的能力,每位同學以準備一項證照考試為原則。
    • 為強化同學國際行動能力,鼓勵(並不強迫)同學配合專題至國外短期修習課程。
  6. 全班同學選出五位策畫小組成員,策畫於 2019 年至歐洲或北美進行 30 天的「全班行動學習」,前 10 天為共同路線,後 20 天為分組路線。經費為政府對自學生的每學期補助,平常就進行專戶儲蓄。

一、性向導師:

  1. 我們要先和同學及同學的家庭討論,來決定兩個專題。同學對專題是否有動力想做,是否有能力做這個題目。
  2. 新莊社大會再協調其他社大及 NGO 來媒合性向導師。
  3. 學程付給性向導師每年一萬元,讓他可以指點「一」個題目。這個錢是不夠,性向導師願意帶的原因是因為「投緣」和「樂趣」。
  4. 大多數同學要學會問題解決思維:
    1. 把大問題拆解成較小的問題。
    2. 找出事情變化規則。
    3. 把問題抽象化,把細節淡出。
    4. 蒐羅、學習解決問題有關的知識或技能。
    5. 串接小問題再還原成原來的問題。
    6. 將解決方案代回真實脈絡,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7. 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花大量時間準備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
    8. 上台。

國中的「意志鍛煉」

一般我們讓同學成為一組團隊,整組人就會變厲害,但是目前「變厲害」的情況還沒有被觀察到。老師們覺得現在需要帶國中生做的是「意志鍛煉」「直面困難」。

一、國中行動學習調整

  • 2017.6.19 (一)09:00集合:洪郁絜&柯欣妤,獅仔頭山。標高857公尺。
  • 2017.6.20 (二)09:00集合:許皓程&張胤閎,大屯山,標高1092公尺。
  • 2017.6.21 (三)09:00集合:蔡依緁&胡英文,擎天崗,標高800公尺。
  • 2017.6.22 (四)09:00集合:李哲寬&吳文瀚,七星山,標高1120公尺。
  • 2017.6.23 (五)09:00集合:劉庭安&郭麗熒,硬漢嶺,標高616公尺。

家宴

在九月找個週六日由同學學菜,攞桌,宴請家長。一切按宴席的規格操辦。邀請家長來吃,同學燒菜並服務家長。

地點看有沒有可能在蛙大八里的店裡?

同學想做的菜

可以再跟同學商量,調整菜

  • 李哲寬: 高麗菜、玉米湯、骰子牛。
  • 蔡依緁: 蒸蝦子、控肉、醉雞。
  • 吳文瀚: 燙A菜、紅燒豆腐、貢丸湯。
  • 胡英文: 雞米花、炸起司條、焗烤花椰菜。
  • 張胤閎: 蛋炒飯、炒高麗菜。
  • 柯欣妤: 巧克力蛋糕、戚風蛋糕、青菜炒肉絲。
  • 洪郁絜: 凱薩沙拉、小籠包、荷包蛋。

家宴親友團

希望家長和學長能當這個活動的親友團,帶他們到「家裡」學一道菜。

有沒有家長認識宴席籌備的老手,可以來指點他們宴會的準備工作。

一個需要考驗體力和事前練習與準備的活動

  • 例如:登 2000~3000 公尺的高山、攀岩、繞某個島嶼健行、單車環島…。
  • 找人脈來帶。
  • 今天在實驗教育團體的北區焦點座談中,交了一個新朋友賴聖洋,他的實驗教育團體是帶特殊生,也是用體能活動來打開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