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北非的大洗牌: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骨牌效應
大洗牌前後
第 10 行: 第 10 行:
 
*東核心洗牌較早結束,較早建立第二帝國
 
*東核心洗牌較早結束,較早建立第二帝國
 
*西核心要再經過一千年的中世紀才迎來西方的一飛衝天
 
*西核心要再經過一千年的中世紀才迎來西方的一飛衝天
*#最後以伊斯蘭走出阿拉伯半島,成為新的世界霸權告一段落
+
*最後以伊斯蘭走出阿拉伯半島,成為新的世界霸權告一段落
  
 
===骨牌效應===
 
===骨牌效應===

2016年4月17日 (日) 18:17的修訂版本

  • 大洗牌之前,西核心領先東核心,大洗牌之後東核心倒過來領先西核心

大洗牌前後

  • 中國以第一帝國(秦漢)總結大分裂時代的發展成就
  • 歐洲以羅馬帝國總結歐洲、西亞、北非的古代文明的成就
  • 大洗牌前期的對稱關係
    1. 漢武帝–凱撒
    2. 匈奴–日耳曼
    3. 東胡(鮮卑)、匈奴等五胡南下,洗了北中國的牌–日耳曼南下,洗了西羅馬的牌
  • 東核心洗牌較早結束,較早建立第二帝國
  • 西核心要再經過一千年的中世紀才迎來西方的一飛衝天
  • 最後以伊斯蘭走出阿拉伯半島,成為新的世界霸權告一段落

骨牌效應

  1. 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
  2. 匈奴遷到中亞和印度北部,稱白匈奴(嚈ㄧㄢˋ噠ㄉㄚˊ),滅笈多王朝,在印度稱霸一個世紀,再攻入薩珊帝國,波斯聯合突厥擊垮白匈奴
  3. 突厥佔據大漠,柔然人向西走,匈奴向西走,日耳曼南下
  4. 西羅馬僱蠻族守邊,當日耳曼人南下時抵擋不住,西羅馬滅亡,日耳曼人紛紛建國
  5. 東羅馬先攻入北非,再北上意大利半島,和日耳曼人形成拉鋸戰,導致意大利半島長期四分五裂
    →羅馬教會取得一塊根據地→歐洲中世紀得以開始
    →日後意大利北部得以發展文藝復興
  6. 希臘北部斯拉夫化,成為東羅馬的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