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簡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 行: 第 1 行:
==綠色撒哈拉==
 
現在撒哈拉沙漠這塊地方,經歷了多次森林化,沙漠化。
 
 
最近一次冰期結束後,地球進入全新世,全球氣溫開始上升,比現在的氣溫要高出不少。撒哈拉沙漠地區在剛進入全新世的時候還是乾燥的氣候,但是到了公元前7000年開始的大約兩千年的時間裡,北非的氣候變得非常濕潤,這個地區的水體都要比現在大很多,比如查得湖在最盛的時候面積達到40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裡海都要大,水位也要比現在高出30米左右。在現在撒哈拉沙漠的很多地方,遍佈著濕地,草原,森林,自然也有眾多的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類定居在這裡。
 
 
這個地區的氣候從公元前5000年左右開始逐漸乾燥,不過一直到公元前39世紀左右,撒哈拉整體仍然是濕潤的,從公元前70世紀到39世紀這一段時期,被稱作綠色撒哈拉時期,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綠化撒哈拉階段。在這一時期,人類甚至已經在現在撒哈拉地區發展出了程度不低的農業文明,有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農業文明。在蘇丹發現的這個時期的巖畫可以體現出當時綠色撒哈拉的繁榮程度。
 
 
到了公元前三十幾世紀,乾燥的氣候終於導致撒哈拉沙漠化。到了公元前3400年左右,撒哈拉的乾燥程度已經與現在相當,大多數地方已經沙漠化,原來居住在撒哈拉綠地的人們已經退守到了少數的河谷地區以及零零星星的綠洲裡。其中退守到尼羅河河谷的人們最終發展出了古埃及的文明,在公元前32世紀左右進入了王朝時期。這個時候撒哈拉沙漠已經很具規模了。
 
 
 
==非洲歷史大事紀==
 
==非洲歷史大事紀==
 
*舊石器時代,阿爾及利亞出現陶瓷雕像。
 
*舊石器時代,阿爾及利亞出現陶瓷雕像。
 +
*前10000年,尼羅河沿岸狩獵和捕魚的人們被種植穀物所取代。今天的沙漠綠洲中存有當時石頭雕刻的痕跡。
 
*前9000年,中部非洲出現定居型村落。
 
*前9000年,中部非洲出現定居型村落。
 +
*公元前6000年,新石器文化植根於尼羅河河谷。在新石器時代,多個史前王朝的文化在上埃及和下埃及獨立發展。已知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痕跡出現在前王朝時期納卡達三世的陶器內,時間為約公元前3200年。
 
*前31世紀,那爾邁統一上埃及與下埃及,成為首位法老。
 
*前31世紀,那爾邁統一上埃及與下埃及,成為首位法老。
 
*前27世紀,埃及開始建造大金字塔。
 
*前27世紀,埃及開始建造大金字塔。
第 24 行: 第 17 行:
 
*600年,迦納王國建立。
 
*600年,迦納王國建立。
 
*1067年,阿爾摩哈德人摧毀迦納。
 
*1067年,阿爾摩哈德人摧毀迦納。
*1300年,貝南帝國(今奈及利亞)建立。
+
*1300年,貝南帝國(今奈及利亞)建立。
 
*1390年,剛果王國建立。
 
*1390年,剛果王國建立。
 
*1441年,葡萄牙開始從非洲西部出口奴隸,開啟奴隸貿易。
 
*1441年,葡萄牙開始從非洲西部出口奴隸,開啟奴隸貿易。
==埃及簡史==
 
  
===史前時代===
+
==綠色撒哈拉==
根據尼羅河沿岸的沙漠綠洲存在石頭雕刻的痕跡,在公元前10世紀,狩獵和捕魚的人們被種植穀物所取代。
+
現在撒哈拉沙漠這塊地方,經歷了多次森林化,沙漠化。距今最近的一次綠化撒哈拉階段是從公元前70世紀到39世紀這一段時期,也稱作綠色撒哈拉時期。在這一時期,人類甚至已經在現在撒哈拉地區發展出了程度不低的農業文明,有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農業文明。在蘇丹發現的這個時期的巖畫可以體現出當時綠色撒哈拉的繁榮程度。
約公元前6000年,新石器文化植根於尼羅河河谷。在新石器時代,多個史前王朝的文化在上埃及和下埃及獨立發展。已知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痕跡出現在前王朝時期納卡達三世的陶器內,時間為約公元前3200年。
+
#最近一次冰期結束後,地球進入全新世,全球氣溫開始上升,比現在的氣溫要高出不少。撒哈拉沙漠地區在剛進入全新世的時候還是乾燥的氣候。
===古埃及時代===
+
#到了公元前7000年開始的大約兩千年的時間裡,北非的氣候變得非常濕潤,這個地區的水體都要比現在大很多,比如查得湖在最盛的時候面積達到40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裡海都要大,水位也要比現在高出30米左右。在現在撒哈拉沙漠的很多地方,遍佈著濕地,草原,森林,自然也有眾多的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類定居在這裡。
 +
#從公元前5000年左右本區又開始逐漸乾燥,不過一直到公元前39世紀左右,撒哈拉整體仍然是濕潤的。
 +
#到了公元前三十幾世紀,乾燥的氣候終於導致撒哈拉沙漠化。到了公元前3400年左右,撒哈拉的乾燥程度已經與現在相當,大多數地方已經沙漠化,原來居住在撒哈拉綠地的人們已經退守到了少數的河谷地區以及零零星星的綠洲裡。
 +
#其中退守到尼羅河河谷的人們最終發展出了古埃及的文明,在公元前32世紀左右進入了王朝時期。這個時候撒哈拉沙漠已經很具規模了。
 +
 
 +
==[[埃及簡史]]==
 +
<table class=nicetable>
 +
<tr><td rowspan=7>古<br/>埃<br/>及</td><td>古王國時期(前3188~前2270年)</td></tr>
 +
<tr><td>第一中間期(前2270年~前2060年)</td></tr>
 +
<tr><td>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60~前1785年)</td></tr>
 +
<tr><td>第二中間期</td></tr>
 +
<tr><td>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td></tr>
 +
<tr><td>第三中間期</td></tr>
 +
<tr><td>波斯佔領(公元前525年~前 332 年)</td></tr>
 +
<tr><td colspan=2>托勒密時期(公元前 305 年~前 30 年)</td></tr>
 +
<tr><td colspan=2>羅馬佔領(公元前 30 年~)</td></tr>
 +
<tr><td colspan=2>穆斯林佔領(公元640年~)</td></tr>
 +
</table>
 +
 
 +
==南部非洲簡史==

2016年4月10日 (日) 20:24的修訂版本

非洲歷史大事紀

  • 舊石器時代,阿爾及利亞出現陶瓷雕像。
  • 前10000年,尼羅河沿岸狩獵和捕魚的人們被種植穀物所取代。今天的沙漠綠洲中存有當時石頭雕刻的痕跡。
  • 前9000年,中部非洲出現定居型村落。
  • 公元前6000年,新石器文化植根於尼羅河河谷。在新石器時代,多個史前王朝的文化在上埃及和下埃及獨立發展。已知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痕跡出現在前王朝時期納卡達三世的陶器內,時間為約公元前3200年。
  • 前31世紀,那爾邁統一上埃及與下埃及,成為首位法老。
  • 前27世紀,埃及開始建造大金字塔。
  • 前21世紀,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
  • 前1350年,埃及法老阿肯納頓引入太陽崇拜。
  • 前1085年,埃及新王國時期終結。
  • 前814年,迦太基人建立腓尼基殖民地。
  • 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 前32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建立。
  • 前255年,羅馬帝國入侵非洲
  • 前146年,羅馬征服迦太基。
  • 前31年,克麗歐佩特拉七世自盡,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併入羅馬帝國。
  • 600年,迦納王國建立。
  • 1067年,阿爾摩哈德人摧毀迦納。
  • 1300年,貝南帝國(今奈及利亞)建立。
  • 1390年,剛果王國建立。
  • 1441年,葡萄牙開始從非洲西部出口奴隸,開啟奴隸貿易。

綠色撒哈拉

現在撒哈拉沙漠這塊地方,經歷了多次森林化,沙漠化。距今最近的一次綠化撒哈拉階段是從公元前70世紀到39世紀這一段時期,也稱作綠色撒哈拉時期。在這一時期,人類甚至已經在現在撒哈拉地區發展出了程度不低的農業文明,有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農業文明。在蘇丹發現的這個時期的巖畫可以體現出當時綠色撒哈拉的繁榮程度。

  1. 最近一次冰期結束後,地球進入全新世,全球氣溫開始上升,比現在的氣溫要高出不少。撒哈拉沙漠地區在剛進入全新世的時候還是乾燥的氣候。
  2. 到了公元前7000年開始的大約兩千年的時間裡,北非的氣候變得非常濕潤,這個地區的水體都要比現在大很多,比如查得湖在最盛的時候面積達到40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裡海都要大,水位也要比現在高出30米左右。在現在撒哈拉沙漠的很多地方,遍佈著濕地,草原,森林,自然也有眾多的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類定居在這裡。
  3. 從公元前5000年左右本區又開始逐漸乾燥,不過一直到公元前39世紀左右,撒哈拉整體仍然是濕潤的。
  4. 到了公元前三十幾世紀,乾燥的氣候終於導致撒哈拉沙漠化。到了公元前3400年左右,撒哈拉的乾燥程度已經與現在相當,大多數地方已經沙漠化,原來居住在撒哈拉綠地的人們已經退守到了少數的河谷地區以及零零星星的綠洲裡。
  5. 其中退守到尼羅河河谷的人們最終發展出了古埃及的文明,在公元前32世紀左右進入了王朝時期。這個時候撒哈拉沙漠已經很具規模了。

埃及簡史



古王國時期(前3188~前2270年)
第一中間期(前2270年~前2060年)
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60~前1785年)
第二中間期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第三中間期
波斯佔領(公元前525年~前 332 年)
托勒密時期(公元前 305 年~前 30 年)
羅馬佔領(公元前 30 年~)
穆斯林佔領(公元640年~)

南部非洲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