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簡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石器時代
 
(未顯示3位用戶所作出之12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新石器時代====
+
[[分類:簡史]]
*新石器時代的人不再是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制作石頭工具
+
[http://jendo.org/~admin/Greece.html GIS]
 
+
===米諾斯文明(約公元前2700年~約公元前1450年)===
===歐都外手斧===
+
*米諾斯文明是愛琴海文明中最早出現的
 
+
*他們主要以海上貿易為生。
*憑著這股想要更好的衝動,在距離石頭砍砸工具出現後的幾十萬年,第一款人造手斧因應而生。和石頭砍砸工具一樣是在歐都外峽谷發現的手斧就像石器時代的軍用瑞士刀,可說是多功能的重要科技產品。
+
**地中海東部地區曾發現來自於米諾斯的工藝品。出產自希臘、土耳其、愛琴海諸島、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屬製品也曾在克諾索斯遺址發現。
 
+
**橄欖油和葡萄酒是米諾斯人的主要出口產品,木材、羊毛紱、陶器、珠寶、刀具、香水以及藥品也都是他們的出口產品
*把手斧尖銳的一端可以當作鑽子,兩邊長長的刀刃可以砍樹、切肉、剝樹皮或獸皮。當然,歐都外版的手斧跟現代版的斧頭一點也不像,但當握住手斧時,會訝異於它的形狀和手極為貼合,仔細看這隻手斧的做工,非常精美,不再是敲打所能做出來的東西,而是經驗、細心規劃、技術和長期學習和改良後的成果。
+
**最後被邁錫尼人所統治
 
+
===邁錫尼文明(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100年)===
*近來,科學家利用現代醫院的掃瞄機器,研究人類製造石器時,腦部哪些部分會活動,令人意外的是,製造手斧時所運用的腦部區塊,和說話時運用的區塊重疊程度相當高,這意味著,當你可以做出石器時,你也可以說出一句話,我們當然不知道手斧的製作者說了那些話,但不難想像的是,如果他們能夠製作出精美的手斧,並交換製作的複雜技巧和心得,那麼在我們所認定的社會組織方面,他們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
+
*原位於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大約公元前1400年邁錫尼人掌握了米諾斯文明的中心克里特島的控制權
 
+
*邁錫尼文明是由武士所領銜的貴族制度
*利用這樣的工具,他們可以用來控制、改變環境以取得更好的生活條件,例如食物、剝除獸皮來作衣物,還能砍下樹枝生火或建造住所,甚至聚在一起彼此交談,想像實際上不在眼前的東西。這種製造石器技術的「創新」,不但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也為日後的文明演進打下根基。
+
*吸收了米諾斯文明的文字,從而演化出自己的語言,一種早期希臘語
 
+
*邁錫尼文明衰落於約公元前1100年。
[[file:123.jpg|300px]]
+
===黑暗時代(約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
 
+
*邁錫尼文明滅亡的公元前十一世紀直到公元前九世紀最早的希臘城邦崛起
歐都外手斧
+
*邁錫尼人的宮殿被摧毀或是遺棄,希臘文字停止使用,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當時國際貿易衰落,同時,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消失了,導致社會文化等發展的全面停滯
坦尚尼亞的歐都外峽谷;距今120萬─ 140萬前; 高23.8公分、寬10公分、厚5公分。
+
*這個時期的國王被貴族統治所取代
*經緯度:經度6.337137,緯度35.416489
+
**戰爭的重心從騎士身上轉向步兵,鐵器取代了銅器
 
+
**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差異逐漸變小,從而導致了王權的顛覆和氏族的興起
 
+
*氏族開始重新建構他們的歷史
*世界歷史第一集
+
===古希臘(約公元前1000年~約公元前323年)===
*影片:16:00~17:00
+
*古希臘被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
 +
**古希臘文化深入地影響了古羅馬文明
 +
**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特別是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
 +
*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區獲得實踐和發展
 +
**有些古希臘城邦如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將統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
 +
**有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
 +
**有些城邦則是由貴族統治或由少數人控制的議會進行統治
 +
*當希臘參加戰爭(例如對抗波斯帝國)時,它是以「同盟」的形式走上戰場的。希臘城邦之間的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導致希臘城邦的衰落,最終為馬其頓所征服,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亞歷山大帝國。
 +
===希臘化===
 +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以「把戰爭引向亞洲,把財富奪回希臘」的口號號召,並舉行向波斯宣戰的集會。他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幫亞歷山大請亞里斯多德(集古希臘學術大成)的宮廷式教育。
 +
*亞歷山大在19歲(虛歲20歲)那年父親遇刺後他登上了王位,他登上王位後發起了10年的東征,路線為:西亞,埃及,伊朗高原,喜馬拉雅山西側。之後他定都在巴比倫,建亞歷山卓(港口),為東地中海貿易的中心。
 +
*在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成三塊歐:統治非洲的托勒密王國,統治亞洲部分的賽琉古王國,統治歐洲部分的安提柯王國。

2016年3月24日 (四) 17:02的最新修訂版本

GIS

米諾斯文明(約公元前2700年~約公元前1450年)

  • 米諾斯文明是愛琴海文明中最早出現的
  • 他們主要以海上貿易為生。
    • 地中海東部地區曾發現來自於米諾斯的工藝品。出產自希臘、土耳其、愛琴海諸島、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屬製品也曾在克諾索斯遺址發現。
    • 橄欖油和葡萄酒是米諾斯人的主要出口產品,木材、羊毛紱、陶器、珠寶、刀具、香水以及藥品也都是他們的出口產品
    • 最後被邁錫尼人所統治

邁錫尼文明(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100年)

  • 原位於希臘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大約公元前1400年邁錫尼人掌握了米諾斯文明的中心克里特島的控制權
  • 邁錫尼文明是由武士所領銜的貴族制度
  • 吸收了米諾斯文明的文字,從而演化出自己的語言,一種早期希臘語
  • 邁錫尼文明衰落於約公元前1100年。

黑暗時代(約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

  • 邁錫尼文明滅亡的公元前十一世紀直到公元前九世紀最早的希臘城邦崛起
  • 邁錫尼人的宮殿被摧毀或是遺棄,希臘文字停止使用,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當時國際貿易衰落,同時,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消失了,導致社會文化等發展的全面停滯
  • 這個時期的國王被貴族統治所取代
    • 戰爭的重心從騎士身上轉向步兵,鐵器取代了銅器
    • 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差異逐漸變小,從而導致了王權的顛覆和氏族的興起
  • 氏族開始重新建構他們的歷史

古希臘(約公元前1000年~約公元前323年)

  • 古希臘被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
    • 古希臘文化深入地影響了古羅馬文明
    • 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特別是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
  • 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區獲得實踐和發展
    • 有些古希臘城邦如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將統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
    • 有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
    • 有些城邦則是由貴族統治或由少數人控制的議會進行統治
  • 當希臘參加戰爭(例如對抗波斯帝國)時,它是以「同盟」的形式走上戰場的。希臘城邦之間的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導致希臘城邦的衰落,最終為馬其頓所征服,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亞歷山大帝國。

希臘化

  •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以「把戰爭引向亞洲,把財富奪回希臘」的口號號召,並舉行向波斯宣戰的集會。他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幫亞歷山大請亞里斯多德(集古希臘學術大成)的宮廷式教育。
  • 亞歷山大在19歲(虛歲20歲)那年父親遇刺後他登上了王位,他登上王位後發起了10年的東征,路線為:西亞,埃及,伊朗高原,喜馬拉雅山西側。之後他定都在巴比倫,建亞歷山卓(港口),為東地中海貿易的中心。
  • 在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成三塊歐:統治非洲的托勒密王國,統治亞洲部分的賽琉古王國,統治歐洲部分的安提柯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