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度母菩薩像: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2位用戶所作出之25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斯里蘭卡度母菩薩像==
+
==展品介紹==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時間:西元700年到900年
+
*時間:西元700年到900年
*地點:斯里蘭卡
+
*地點:斯里蘭卡
*材料:
+
*大小:一般大人的四分之三大小,143公分高
 +
*材料:純青銅澆鑄,外面鍍金
 +
 
 
===簡介===
 
===簡介===
 
[[File:British Museum Asia 45 (cropped).jpg|300px]]
 
[[File:British Museum Asia 45 (cropped).jpg|300px]]
*我們可以想看見他剛剛完成的時候多麼光鮮亮麗 ,雖然現在已經退了些許顏色,掉了許多的漆,但卻依舊神采照人,當你仰望在基座上的雕像時,會感覺到他也正在用慈祥的眼神看著你。這尊菩薩像就像是心靈守護者、宗教修行者,帶給人們慈悲並且幫助有苦難的佛教徒。
+
*度母菩薩像又稱為:多羅菩薩像,Tārā:翻成度母或多羅,梵語意思為「眼」、「妙目睛」、「瞳子」、「極度」、「救度」。
 +
*約西元800年,某一個為了土地而跟別國打仗的國王想要獲得救贖,這一尊菩薩像本來是印度教的救度佛母,後來才變成佛教的「度母菩薩像」。
 +
*製造、挖掘出這一尊菩薩像的人也不知道是誰,用了這麼昂貴的材料,且青銅還是實心的,通常做這種雕像都是空心的,應該也就只有國王這種身分的人有能力去做吧?
 +
*這一尊菩薩像能夠保存到今天,也有可能是因為戰爭,在某一個時點被某一個人掩埋了起來,使其沒有被別人拿去融化掉,也許是避免被侵略者偷走,之後拿去融化、賣掉。在度母菩薩像被挖掘出來的時候,大約在西元 1820 年,佛教已經在斯里蘭卡盛行一千多年了,由此可知,他已經被埋了一千多年。
 +
*斯里蘭卡是一個島國,和印度隔著 67 公里的淺海,地理位置是海洋貿易中的主要樞紐,斯里蘭卡盛產的是寶石,並定期銷售至東方和西方,最遠到地中海,甚至是英國。
  
*這一種大型雕像能夠保存到現在實在非常不容易,因為在以前大型雕像不是被撿到之後不是被賣掉,就是把它融掉,並且使用它的材質來打造成其他的物品再來賣,這尊青銅製的雕像因為有一段時間是被掩埋住的,因此沒有被發現到後來才被挖掘出來,但是不知道是誰把它挖出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把它挖出來的,這還是一個謎。
+
==佛教對菩薩的觀點==
 +
*佛教認為多羅菩薩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女性菩薩,因此,有時佛教經論又作多羅觀自在菩薩、多羅觀音。
 +
*觀自在菩薩入於普光明多羅三昧中,從其面輪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隨光流出現多羅菩薩,多羅菩薩普告大眾說:「誰在變苦,誰在流溺生死海中,我令誓度!」
 +
*菩薩:
 +
*#南傳佛教(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的觀點:菩薩是在佛法失傳之後,在未來成佛、重新開啟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傳經典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即成佛前的釋迦牟尼和未來佛彌勒菩薩。此外,南傳佛教所定義的菩薩也包括了一切發願在未來成為佛陀聖弟子的修行者,即聲聞菩薩。菩薩的主要修行內容就是十波羅密。
 +
*#北傳佛教的觀點:北傳佛教自稱大乘佛教,但此說不為南傳佛教所接受。《華嚴經》認為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
 +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
 +
*#*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娑婆三聖)
 +
*#*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
 +
*#*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東方三聖)
 +
*#*北方蓮花世界不空成就佛加上兩位脅侍菩薩(北方三聖)
 +
*#*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加上兩位脅侍菩薩(南方三聖)
 +
*#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教化救度。
 +
==斯里蘭卡佛教==
 +
*屬南傳佛教,佛教徒約占斯里蘭卡的 70% 人口。
 +
*公元前2世紀,佛教由阿育王之子摩哂(ㄕㄣˇ)陀法師傳入斯里蘭卡,並在斯里蘭卡天愛帝須王(Devanampiya Tissa )統治下廣為弘揚。在此期間,一棵菩提樹苗被帶到斯里蘭卡,首批寺院也相應建立。
 +
*斯里蘭卡擁有比其他佛教國家更為持續的佛教歷史。雖然歷經大乘佛教以及殖民主義的巨大挑戰,但在19世紀,維繫了兩千餘年的南傳佛教仍舊得以存續和復興。
  
*度母菩薩像在西元一八三零年抵達大英博物館之後,便直接送至博物館之中的儲藏室而且放置了長達三十年的時間,只有提出申請的學者可以觀看,並不是一般人想要看就可以觀看的。當時該是擔心如果把他公開展示出來之後會有傷風化,但是這一尊雕像可不是為了要讓情慾學家有興趣而製作出來的,它能夠讓我們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信仰還有美會結合再一起,要讓我們能夠超越自己。
+
==手印==
 +
*予願印
 +
*#他的右手做了一個手印:予願印,予願印又稱為施予印、施願印或布施印。
 +
*#意思是:以普度眾生的慈悲心施與,給予眾生所需,滿足眾生所願的意思。
 +
*#持此印者有藥師佛、觀音、綠度母、白度母等。
 +
*#姿勢:右手自然平伸下垂,手心向上。
  
*他是一個化身,代表著佛陀帶著虔誠的佛教徒們離開輪迴苦海的救贖力量。佛教裡面有一尊十分特殊的未來佛叫做觀世音菩薩,有關於他最早的獻文記載大約出現於西元前一世紀。一開始他曾稱做自己為"度化眾生",但是過了幾百年之後就出現了另外一種想法,認為祂救度眾生這個工作可以用女身菩薩這一個另類的角色來執行。度母菩薩像代表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還有法力,他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中之一。
+
==西元800年==
 +
*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
 +
*帕拉王朝盛世,在西元840後慢慢滅朝
 +
*瞿折羅弱勢,約在860年後慢慢盛世
 +
*陸真臘、水真臘=扶南國
 +
*[[檔案:800年.斯里蘭卡.png|500px]]
  
*這尊雕像其中迷人的故事之一,原本度母菩薩像是印度教之中的  “救渡佛母”,後來就再製作這一尊雕像的時候,度母菩薩像才變成佛教裡面的神;這是個十分特別的例子,讓我們知道了佛教還有印度教持續多個世紀不斷的交流以及對話。
+
==海上貿易==
 +
*西元 800 年,斯里蘭卡同時與南印度、伊斯蘭的阿巴斯帝國、印尼、中國唐朝往來頻繁,甚至地中海、英格蘭。
 +
*出口為紅寶石、石榴石。
  
===西元800年===
 
*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
 
*
 
*
 
*
 
*
 
*[[檔案:800年.斯里蘭卡.png|300px]]
 
===國家與帝國===
 
*
 
*
 
*
 
===信仰與意識型態===
 
*
 
*
 
*
 
 
===參考連結===
 
===參考連結===
*
+
*Sri Lanka = 斯里蘭卡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斯里蘭卡 = 斯里蘭卡維基百科條目
*
+
*
+

2016年2月4日 (四) 14:32的最新修訂版本

展品介紹

基本資料

  • 時間:西元700年到900年
  • 地點:斯里蘭卡
  • 大小:一般大人的四分之三大小,143公分高
  • 材料:純青銅澆鑄,外面鍍金

簡介

British Museum Asia 45 (cropped).jpg

  • 度母菩薩像又稱為:多羅菩薩像,Tārā:翻成度母或多羅,梵語意思為「眼」、「妙目睛」、「瞳子」、「極度」、「救度」。
  • 約西元800年,某一個為了土地而跟別國打仗的國王想要獲得救贖,這一尊菩薩像本來是印度教的救度佛母,後來才變成佛教的「度母菩薩像」。
  • 製造、挖掘出這一尊菩薩像的人也不知道是誰,用了這麼昂貴的材料,且青銅還是實心的,通常做這種雕像都是空心的,應該也就只有國王這種身分的人有能力去做吧?
  • 這一尊菩薩像能夠保存到今天,也有可能是因為戰爭,在某一個時點被某一個人掩埋了起來,使其沒有被別人拿去融化掉,也許是避免被侵略者偷走,之後拿去融化、賣掉。在度母菩薩像被挖掘出來的時候,大約在西元 1820 年,佛教已經在斯里蘭卡盛行一千多年了,由此可知,他已經被埋了一千多年。
  • 斯里蘭卡是一個島國,和印度隔著 67 公里的淺海,地理位置是海洋貿易中的主要樞紐,斯里蘭卡盛產的是寶石,並定期銷售至東方和西方,最遠到地中海,甚至是英國。

佛教對菩薩的觀點

  • 佛教認為多羅菩薩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女性菩薩,因此,有時佛教經論又作多羅觀自在菩薩、多羅觀音。
  • 觀自在菩薩入於普光明多羅三昧中,從其面輪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隨光流出現多羅菩薩,多羅菩薩普告大眾說:「誰在變苦,誰在流溺生死海中,我令誓度!」
  • 菩薩:
    1. 南傳佛教(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的觀點:菩薩是在佛法失傳之後,在未來成佛、重新開啟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傳經典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即成佛前的釋迦牟尼和未來佛彌勒菩薩。此外,南傳佛教所定義的菩薩也包括了一切發願在未來成為佛陀聖弟子的修行者,即聲聞菩薩。菩薩的主要修行內容就是十波羅密。
    2. 北傳佛教的觀點:北傳佛教自稱大乘佛教,但此說不為南傳佛教所接受。《華嚴經》認為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
      •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
      • 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娑婆三聖)
      • 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
      • 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東方三聖)
      • 北方蓮花世界不空成就佛加上兩位脅侍菩薩(北方三聖)
      • 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加上兩位脅侍菩薩(南方三聖)
    3. 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教化救度。

斯里蘭卡佛教

  • 屬南傳佛教,佛教徒約占斯里蘭卡的 70% 人口。
  • 公元前2世紀,佛教由阿育王之子摩哂(ㄕㄣˇ)陀法師傳入斯里蘭卡,並在斯里蘭卡天愛帝須王(Devanampiya Tissa )統治下廣為弘揚。在此期間,一棵菩提樹苗被帶到斯里蘭卡,首批寺院也相應建立。
  • 斯里蘭卡擁有比其他佛教國家更為持續的佛教歷史。雖然歷經大乘佛教以及殖民主義的巨大挑戰,但在19世紀,維繫了兩千餘年的南傳佛教仍舊得以存續和復興。

手印

  • 予願印
    1. 他的右手做了一個手印:予願印,予願印又稱為施予印、施願印或布施印。
    2. 意思是:以普度眾生的慈悲心施與,給予眾生所需,滿足眾生所願的意思。
    3. 持此印者有藥師佛、觀音、綠度母、白度母等。
    4. 姿勢:右手自然平伸下垂,手心向上。

西元800年

  • 斯里蘭卡=阿努拉德普勒
  • 帕拉王朝盛世,在西元840後慢慢滅朝
  • 瞿折羅弱勢,約在860年後慢慢盛世
  • 陸真臘、水真臘=扶南國
  • 800年.斯里蘭卡.png

海上貿易

  • 西元 800 年,斯里蘭卡同時與南印度、伊斯蘭的阿巴斯帝國、印尼、中國唐朝往來頻繁,甚至地中海、英格蘭。
  • 出口為紅寶石、石榴石。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