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時期: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3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
 +
==鄭成功==
 +
===為什麼鄭成功想
 +
==年表==
 
<table border=1>
 
<table border=1>
<tr><td></td><td></td></tr>
+
 
 
<tr><td>1604</td><td>鄭芝龍生</td></tr>
 
<tr><td>1604</td><td>鄭芝龍生</td></tr>
  
第 7 行: 第 11 行:
 
<tr><td>1624</td><td>七月十四日田川氏於平戶千里濱誕下一子,小名福松,福松就是後來的鄭成功。
 
<tr><td>1624</td><td>七月十四日田川氏於平戶千里濱誕下一子,小名福松,福松就是後來的鄭成功。
 
</td></tr>  
 
</td></tr>  
 +
<tr><td>1624</td><td>芝龍參加了李旦(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知名海盜)的結盟組織。</td></tr>
 +
<tr><td>1625</td><td>李旦逝,芝龍繼承其的海上勢力。</td></tr>
 
<tr><td>1628</td><td>明朝招降芝龍,芝龍降,被委為海防游擊。
 
<tr><td>1628</td><td>明朝招降芝龍,芝龍降,被委為海防游擊。
 
</td></tr>  
 
</td></tr>  
<tr><td>1624</td><td></td></tr> 芝龍參加了顏思齊的結盟組織。
 
  
<tr><td></td><td></td></tr>1629 芝龍滅了東南沿海許多海盜,被封參將。
+
<tr><td>1629</td><td>芝龍滅了東南沿海許多海盜,被封參將。</td></tr>
  
<tr><td></td><td></td></tr>1631 七歲的福松被父親接回中國,並改名鄭森。
+
<tr><td>1630</td><td>七歲的福松被父親接回中國,並改名鄭森。
 +
</td></tr>
 +
<tr><td>1639</td><td>芝龍擊敗來犯的荷軍,次年八月被封為福建總兵。</td></tr>  
  
<tr><td></td><td></td></tr>1639 芝龍擊敗來犯的荷軍,次年八月被封為福建總兵。
+
<tr><td>1641~1642</td><td>鄭森娶了董氏為妻。</td></tr>  
  
<tr><td></td><td></td></tr>1641~1642 鄭森娶了董氏為妻。
+
<tr><td>1644</td><td>北京被清人攻下,福王即位於南京。</td></tr>  
  
<tr><td></td><td></td></tr>1644 北京被清人攻下,福王即位於南京。
+
<tr><td>1645</td><td>南京被清人攻下,唐王即位福州。唐王賜鄭森國姓,並賜名成功。成功母田川氏到福建安平。</td></tr>  
  
<tr><td></td><td></td></tr>1645 南京被清人攻下,唐王即位福州。唐王賜鄭森國姓,並賜名成功。成功母田川氏到福建安平。
+
<tr><td>1646</td><td>鄭芝龍降清,福建被清人攻下,田川氏受淫辱,終決自殺殉國。成功領軍守當時的前線仙霞關。</td></tr>
  
<tr><td></td><td></td></tr>1646 鄭芝龍降清,福建被清人攻下,田川氏受淫辱,終決自殺殉國。成功領軍守當時的前線仙霞關。
+
<tr><td>1647</td><td>成功以反清復明的名義號召天下,正式抗清。
 
+
</td></tr>  
<tr><td></td><td></td></tr>1647 成功以反清復明的名義號召天下,正式抗清。
+
<tr><td>1650</td><td>成功得其族兄的廈門諸島做為基地。
 
+
</td></tr>  
<tr><td></td><td></td></tr>1650 成功得其族兄的廈門諸島做為基地。
+
<tr><td>1651</td><td>廈門被清人偷襲,成功失廈門。施琅與成功不合,叛離鄭軍降清。</td></tr>  
 
+
<tr><td></td><td></td></tr>1651 廈門被清人偷襲,成功失廈門。施琅與成功不合,叛離鄭軍降清。
+
  
<tr><td></td><td></td></tr>1652 成功入海澄港,趁機率兵攻漳州。
+
<tr><td>1652</td><td>成功入海澄港,趁機率兵攻漳州。</td></tr>  
  
<tr><td></td><td></td></tr>1653 海澄之役。不久後永歷帝封成功為延平王。
+
<tr><td>1653</td><td>海澄之役。不久後永歷帝封成功為延平王。</td></tr>  
  
<tr><td></td><td></td></tr>1659 成功再度北征,一開始戰果輝煌,但成功於南京失勢,因而退守金門和廈門(南京之役),後因金廈地小,糧食不足,成功因而覬覦台灣
+
<tr><td>1659</td><td>成功再度北征,一開始戰果輝煌,但成功於南京失勢,因而退守金門和廈門(南京之役),後因金廈地小,糧食不足,成功因而覬覦台灣</td></tr>
  
<tr><td></td><td></td></tr>1660 有一名叫何斌的荷蘭通譯獻給成功一張台灣地圖(由於繪製不易和國安問題當時的地圖很珍貴),並建議攻臺。清國將領達素領兵數萬進
+
<tr><td>1660</td><td>有一名叫何斌的荷蘭通譯獻給成功一張台灣地圖(由於繪製不易和國安問題當時的地圖很珍貴),並建議攻臺。清國將領達素領兵數萬進攻廈門,遭鄭森擊退。</td></tr>  
攻廈門,遭鄭森擊退。
+
  
<tr><td></td><td></td></tr>1661 鄭成功攻佔普羅民遮城(赤嵌樓)。鄭芝龍和其家眷遭清廷斬首於北京。鄭軍與大肚王國發生沖突(台灣當時有二十多個原住民部落聯
+
<tr><td>1661</td><td>鄭成功攻佔普羅民遮城(赤嵌樓)。鄭芝龍和其家眷遭清廷斬首於北京。鄭軍與大肚王國發生沖突(台灣當時有二十多個原住民部落聯合起來自成一個勢力,當時漢人稱他們為大肚王國)鄭成功派人鎮壓大肚王國成功。</td></tr>  
合起來自成一個勢力,當時漢人稱他們為大肚王國)鄭成功派人鎮壓大肚王國成功。
+
 
   
 
   
<tr><td></td><td></td></tr>1662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的荷蘭守軍投降。成功與台灣長官揆一簽訂投降協議(不過鄭方最後毀約),取得台灣主權。鄭成功死,享年39
+
<tr><td>1662</td><td>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的荷蘭守軍投降。成功與台灣長官揆一簽訂投降協議(不過鄭方最後毀約),取得台灣主權。鄭成功死,享年39歲。鄭經繼承王位。</td></tr>  
歲。鄭經繼承王位。
+
  
<tr><td></td><td></td></tr>1663 鄭經迎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到台灣。清荷聯軍成立。清荷聯軍攻佔廈門與金門,摧毀城砦、民舍,並殘殺劫掠島上居民。
+
<tr><td>1663</td><td>經迎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到台灣。清荷聯軍成立。清荷聯軍攻佔廈門與金門,摧毀城砦、民舍,並殘殺劫掠島上居民。</td></tr>
  
 
<tr><td>1666</td><td>孔廟落成,設太學及府、州學。</td></tr>
 
<tr><td>1666</td><td>孔廟落成,設太學及府、州學。</td></tr>
第 63 行: 第 65 行:
 
<tr><td>1681</td><td>鄭經薨,傳位予世子鄭克臧,享年四十歲。宗親鄭聰與外戚馮錫範捉拿並刺殺鄭克臧,是為東寧之變。事後年僅12歲的鄭克塽被擁立登上王位。</td></tr>  
 
<tr><td>1681</td><td>鄭經薨,傳位予世子鄭克臧,享年四十歲。宗親鄭聰與外戚馮錫範捉拿並刺殺鄭克臧,是為東寧之變。事後年僅12歲的鄭克塽被擁立登上王位。</td></tr>  
  
<tr><td>1683</td><td>年清國將領施琅於澎湖海戰中擊敗了東寧將領劉國軒,清軍佔領澎湖。寧靖王五位王妃相繼自縊。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也自縊殉國。施琅登陸台
+
<tr><td>1683</td><td>年清國將領施琅於澎湖海戰中擊敗了東寧將領劉國軒,清軍佔領澎湖。寧靖王五位王妃相繼自縊。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也自縊殉國。施琅登陸台灣。鄭克塽向施琅投降。</td></tr>
灣。鄭克塽向施琅投降。</td></tr>
+
 
</table>
 
</table>

2014年10月19日 (日) 22:52的最新修訂版本

鄭成功

===為什麼鄭成功想

年表

1604鄭芝龍生
1623 芝龍在日本平戶遇到了田川氏(田川多喜)與其共結連理。
1624七月十四日田川氏於平戶千里濱誕下一子,小名福松,福松就是後來的鄭成功。
1624芝龍參加了李旦(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知名海盜)的結盟組織。
1625李旦逝,芝龍繼承其的海上勢力。
1628明朝招降芝龍,芝龍降,被委為海防游擊。
1629芝龍滅了東南沿海許多海盜,被封參將。
1630七歲的福松被父親接回中國,並改名鄭森。
1639芝龍擊敗來犯的荷軍,次年八月被封為福建總兵。
1641~1642鄭森娶了董氏為妻。
1644北京被清人攻下,福王即位於南京。
1645南京被清人攻下,唐王即位福州。唐王賜鄭森國姓,並賜名成功。成功母田川氏到福建安平。
1646鄭芝龍降清,福建被清人攻下,田川氏受淫辱,終決自殺殉國。成功領軍守當時的前線仙霞關。
1647成功以反清復明的名義號召天下,正式抗清。
1650成功得其族兄的廈門諸島做為基地。
1651廈門被清人偷襲,成功失廈門。施琅與成功不合,叛離鄭軍降清。
1652成功入海澄港,趁機率兵攻漳州。
1653海澄之役。不久後永歷帝封成功為延平王。
1659成功再度北征,一開始戰果輝煌,但成功於南京失勢,因而退守金門和廈門(南京之役),後因金廈地小,糧食不足,成功因而覬覦台灣
1660有一名叫何斌的荷蘭通譯獻給成功一張台灣地圖(由於繪製不易和國安問題當時的地圖很珍貴),並建議攻臺。清國將領達素領兵數萬進攻廈門,遭鄭森擊退。
1661鄭成功攻佔普羅民遮城(赤嵌樓)。鄭芝龍和其家眷遭清廷斬首於北京。鄭軍與大肚王國發生沖突(台灣當時有二十多個原住民部落聯合起來自成一個勢力,當時漢人稱他們為大肚王國)鄭成功派人鎮壓大肚王國成功。
1662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的荷蘭守軍投降。成功與台灣長官揆一簽訂投降協議(不過鄭方最後毀約),取得台灣主權。鄭成功死,享年39歲。鄭經繼承王位。
1663經迎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到台灣。清荷聯軍成立。清荷聯軍攻佔廈門與金門,摧毀城砦、民舍,並殘殺劫掠島上居民。
1666孔廟落成,設太學及府、州學。
1667清朝命施琅為水師提督。
1670鄭經進攻沙轆社、斗尾龍岸社,屠殺數百人,得到大肚山(位於現今台中市)以西,神岡等地,大肚王國開始衰亡。
1672鄭英正式締結通商條約,於安平設立商館。
1674為響應三藩之亂(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三藩王發動的反清戰爭。)鄭經渡海西征清國。
1676鄭經在烏龍江被清軍擊敗,其他領地也相繼失守,鄭經只得退回廈門。
1679鄭經立16歲長子鄭克臧為世子。
1681鄭經薨,傳位予世子鄭克臧,享年四十歲。宗親鄭聰與外戚馮錫範捉拿並刺殺鄭克臧,是為東寧之變。事後年僅12歲的鄭克塽被擁立登上王位。
1683年清國將領施琅於澎湖海戰中擊敗了東寧將領劉國軒,清軍佔領澎湖。寧靖王五位王妃相繼自縊。明朝宗室寧靖王朱術桂也自縊殉國。施琅登陸台灣。鄭克塽向施琅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