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施棋澧: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奈及利亞伊費鎮出土赤陶人頭塑像
(正在將頁面替換為 '搭113車次 自強號 8:38發車 板橋站 到新營 搭棕幹線往佳里 鹽水站下車 30一班')
第 1 行: 第 1 行:
 
+
搭113車次 自強號 8:38發車 板橋站
===帖木兒帝國王子蘇丹‧侯賽因酒器===
+
到新營 搭棕幹線往佳里 鹽水站下車 30一班
帖木兒酒器名為[馬西拉巴]。西元1370年到1507年間,帖目兒人統治了伊朗與中亞等地,他們雖然與蒙古人淵源密切,卻為靜態的波斯文化所吸引。帖木兒人對藝術的喜好促成了十五世紀伊朗與中亞的文化復興。
+
酒器上的波斯文寫到主顧和工匠的名字,這說明藝術家在當時是很受重視的,製作這件酒器的藝術家展現了中世紀赫拉特城在帖木兒人佔領之前的悠久金屬製品嵌飾技術,酒器主人為帖木兒王子蘇丹.侯賽因,曾在西元1469~1506年間統治赫拉特城,酒器可能用於他舉辦的宮廷宴會。
+
帖木兒王子最終敗於中亞烏茲別克的謝巴尼德王朝和伊朗的薩非王朝,可是帖木兒王朝的影響卻沒消失,一直延續到他們的後代,曾統治印度北部與中部達數世紀之久。
+
 
+
===奈及利亞伊費鎮出土赤陶人頭塑像===
+
伊費藝術家曾發展出細緻且非常寫實的赤土雕塑和石雕傳統。大量赤土雕塑品如全身像與獨立頭像等,可見於伊費全鎮的不同遺址,被視為長期製作的成果。這些雕塑對於社會各行各業人物穿戴的飾品,珠寶,頭飾及徽章皆有非常細膩的刻劃,捕捉了伊費多元,都會的文化特質。
+
這尊獨立頭像比照真人尺寸,顏脊狹窄,頸部可見溝槽,髮型紋樣非常精巧。作品出處目前無法確認,推測於伊費當地的伊文潤樹叢。塑像或曾置於聖壇或家祠中,人物的真實身分不明。頭像可用作祭祀犧牲者的視覺提醒物,或傳達一些神明的特質或法力,可能代表某宗教派的領袖
+
 
+
===中國元代青花瓷===
+
===韓國李氏朝鮮與日本製作之粉清沙陶器===
+

2015年12月28日 (一) 11:44的修訂版本

搭113車次 自強號 8:38發車 板橋站 到新營 搭棕幹線往佳里 鹽水站下車 30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