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柿右衛門大象: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參考連結
第 47 行: 第 47 行:
 
*搜尋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
 
*#柿右衛門大象
 
*#柿右衛門大象
 +
*#瓷器歷史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https://travel.yam.com/article.aspx?sn=71849 和輕旅行一起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https://travel.yam.com/article.aspx?sn=71849 和輕旅行一起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第 52 行: 第 53 行: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5/0113/c172318-26376125.html 人民網-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5/0113/c172318-26376125.html 人民網-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
 
*#[http://khlin003.pixnet.net/blog/post/21686413-%E6%97%A5%E6%9C%AC%E9%99%B6%E7%A3%81 日本陶磁]
 
*#[http://khlin003.pixnet.net/blog/post/21686413-%E6%97%A5%E6%9C%AC%E9%99%B6%E7%A3%81 日本陶磁]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9D%E9%B2%9C%E6%96%87%E5%8C%96#.E9.99.B6.E7.93.B7 朝鮮文化]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C%E6%9B%86%E6%9C%9D%E9%AE%AE%E4%B9%8B%E5%BD%B9 萬曆朝鮮之役]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3%B7%E5%99%A8 瓷器]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2015年11月30日 (一) 11:10的修訂版本

日本柿右衛門大象
  • 展品:日本柿右衛門大象
  • 地點:西亞,來自日本
  • 發現年代:西元1650-西元1700
  • 使用材料:陶瓷
  • 高度:35.5公分、44公分
  • 寬度:14.5公分
  • 經度:33.2137
  • 緯度:129.848

介紹

日本柿右衛門大象

牠們的身體適用白瓷做成,一種相當漂亮的乳白色,並在上面彩繪了裝飾,腿上有紅色塊狀斑點、背上有代表了騎乘挽具的藍色圖案、耳朵內側是鑲著紅邊的淡黃色。牠們的眼睛是屬於日本式的眼睛。我們無須質疑,創作大象的藝術家一定是憑空想像出自己沒看過的生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藝術家一定是個日本人。

歷史

酒井田柿右衛門

柿右衛門大壺

柿右衛門窯係以日本陶藝工匠柿右衛門及其家族為名的一種釉上彩瓷。此種彩瓷結合了韓國技術、中國裝式技巧及日本品味,作品色彩明亮,一如此處所見之模型大象。柿右衛門未曾見過活象,製作時應參雜了對歐洲喜好的想像。

歷史

酒井田圓西由於發現了良質陶土,搬到了佐賀縣西松浦郡有田町,與兒子喜三右衛門一起製作了陶器、白瓷、染附等瓷器。在十七世紀前半,喜三右衛門成功地燒製出赤繪瓷器,取名柿右衛門。

初代柿右衛門確立了獨門風格,乳白色質地(濁手)的瓷土上燒製赤紅彩繪,作品輸出歐洲,麥森窯曾仿製其樣式。而瓷器發祥地景德鎮也深受影響,陸續有仿造品出銷歐洲。

初代至四代柿右衛門(1640~1679年)的質量純粹且作風變化不大,稱之為初期柿右衛門。

17世紀後半~18世紀前半的九十年間,五代~七代稱為中期柿右衛門,可惜五代較為遜色,所幸六代受叔父澀右衛門的襄助,推出食器以外,如花器香爐等瓷器,水準提升再加上量產成功,成了中興之祖。

18世紀前半~19世紀囊括八代至十代的後期柿右衛門,主要推出染付(青花)的瓷器。在七代八代的作品中常出現四角圖內印著「福」字 的角福符號,其實源自於明清的陶瓷器。

近代因「角福」商標的訴訟纏身而元氣大傷,但仍然積極外銷 。

十二代與十三代以復活「濁手」為目標,1953年首次發表「濁手」作品,1955年,濁手的製作技術被指定為國家無形文化財,1971年被認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

樣式

柿右衛門的樣式是以大和畫風的花鳥圖為主要題材,暖色系的色調、非對稱性的乳色留白空間、豐富自由的構圖為其特色。上彩的顏色有赤、黃、綠,並施以青、紫、金色。

瓷器的口緣稱為「口銹」,許多作品都有銹釉施工。

即便同樣是有田燒,和走精緻路線的鍋島樣式和寒色系少余白的古九谷樣式,就大大不同,給人溫暖柔和的感受。

所謂的「濁手」,是以獨特的乳白質地,與赤紅色釉藥共組而成的構圖,效果突出。由於原料土的耐火性高而調和困難,加上燒製乾燥過程中產生的體積變化過大,因此在製作上困難重重,生產率也就不高。

柿右衛門的圖繪以「岩石梅花與馬」、「紅葉與鹿」、「竹與虎」、「栗與鶉」為典型,然而,畫風因應時代而變,初期曾受明朝赤繪的影響,不久,又受到狩野派、土佐派 、四條派、琳派的啟發,近代則展現以寫生為基調的現代風格。

參考連結